第一百四十三章三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兒 作者:黃小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張太戍的緣故,導致這一次收服河西的戰事中,劉徹沒有往霍去病的軍中安插任何一名眼線,可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江源先前說“按照衛大將軍一般便可”,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
江源的意思是霍去病身邊眼線的數量可以跟衛青保持一個級別了。
當說出了那個準字後,這一刻,張太戍的那些發自肺腑的勸誡,似乎都從劉徹的腦海中消失,第一次河西之戰受了重傷,躺在病榻上險些身死的霍去病也消失了。
劉徹心中的霍去病隻是當日那個在朝堂上頂撞他,那個說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個威望甚重,那個已經到了可以打破祖製,裂土封王的權臣。
霍去病對大漢的忠誠,劉徹是知曉的,但他不會讓任何人有資格威脅到他的皇位!
哪怕那個人是他的親兒子都不行!
霍去病的功勞太大了,在第一次河西之戰結束時,劉徹對他就有了一些防備,可當時因為大軍歸來的慘狀,和張太戍的句句肺腑之言,再加上昏死在床榻上隨時都可能死去的少年將軍,劉徹選擇了寬心,選擇了信任。
但現在,當一個臣子的威望和能力到了已經足以威脅到了劉徹的皇權時,他潛意識裏就忘記了過去霍去病為他立下的赫赫戰功,忘記了霍去病赤膽之心,有的隻是防備。
畢竟霍去病,太耀眼了,性格也太衝動了,如果他能不殺渾邪王,如果他的脾氣能好一點,他知道蟄伏,或許劉徹還會繼續信任他。
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的如果。
在大軍班師迴朝的第二天,霍去病給劉徹上了一封奏章,說什麽?還能是什麽,冠軍侯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功勞獎賞,但他卻不能不為自己麾下的將士討一個公道。
仆多高不識的戰功完全不次於趙破奴,為什麽他們得到的賞賜這麽少?難道就因為他們是匈奴人嗎?
不!這絕對不行,不管他們是什麽人,我霍去病隻知道他們都為大漢流過血,他們都為大漢立下過戰功!
我會讓他們得到他們該得到的一切,誰也別想拿走本該屬於他們的東西。
霍去病的奏章寫的很激烈,劉徹看完他的奏章整整罵了一天的人,因為在霍去病的奏章裏,他居然公然訓斥劉徹,他居然敢罵劉徹賞罰不分。
霍去病隻想為自己麾下的兄弟們討一個公道,可這份奏章在劉徹看來卻有了其他的意思。
賞罰不分?這不就是再說自己沒有給他冠軍侯應有的封賞嗎?所以他才借著給部下討公道的機會,順便告訴自己,你劉徹不僅是對高不識仆多賞罰不分,對我霍去病也是一樣!
嗬嗬,正可謂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啊,霍去病真的隻是在替仆多高不識二人鳴不公而已,他自己壓根就不在乎那些虛名。
政治白癡啊,政治白癡,劉徹確實是你的姨夫,但更多的他是大漢的皇帝。
霍去病你怎麽能用對待自己舅舅或者是黃小偉他們那種辦法,來對付劉徹呢?
直言不諱,有什麽說什麽,嗯,對待黃小偉和衛青時,你完全可以這麽做,那是因為他們都把你當成自己的親人,他們都很寵愛你,所以你說什麽他們都不會在意,哪怕你罵他們,衛青頂多就是說你一句不懂禮貌,黃小偉幹脆就摸摸你的腦袋,說你小子又皮緊了。
可劉徹並不算是你的親人。
事實上,在皇位麵前,親生父子都可以反目成仇,更別說,你這個有著外戚身份,手握重兵的將領了。
除此之外,劉徹還在霍去病的奏章裏看到了其他東西,比如說收買人心,比如說擁兵自重!
曾經說過,在劉徹的心中有一份名單,有一份他可以毫無保留信任的名單,曾經的那份名單上有過許許多多的人,但在不久前,隻剩下了霍去病,而現在,那份名單又成了一片空白。
你們以為劉徹把霍去病從名單上劃去,派人監視他,隻是因為他殺了渾邪王,或者是在朝堂上公然頂撞劉徹嗎?
不,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是更深層次的,跟渾邪王死不死,霍去病頂不頂撞劉徹都沒關係,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是權利,就是皇位!
哪怕這其中有一人從來都不曾有過半分叛亂的念頭,甚至他還可以為了大漢去死。可另一個,另一個端坐於皇位上的人卻不想去管這些,他隻知道,你的存在,威脅到了他,威脅到了他的皇位。
這就足夠了。
但好在的是,後者雖然不在全心全意的信任前者,可後者也不是一個傻子,不然他就不是漢武帝了。
何況,兩者間還有迴旋的餘地,隻要霍去病能收斂一點自己,隻要他能不那麽強勢,隻要他的威望能漸漸弱小,劉徹也不會拿他怎麽樣,還會一如既往的信任他,畢竟匈奴還未滅啊,劉徹還需要霍去病繼續為自己衝鋒陷陣。
可......收斂?不強勢?那還是霍去病嗎?
劉語蘭,平陰公主,或許,關鍵時刻,隻有她才能拉霍去病一把。
相比如霍去病和漢武帝之間驟然爆發出來的矛盾,雖然激烈,但還有迴旋的餘地,可有一方......卻不再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
大唐。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顯駕崩於貞觀殿,享年五十五歲。
高宗去世,大唐上下一片哀嚎。
憑心而論,李治為人可能軟弱了一點,沒有乃父世民之風,但他卻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依靠先皇李世民為他打下的根基,李治順理成章的於在位期間做出了一番貢獻,不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外交方麵,大唐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當然了,如果不算黃小偉他們那次率軍圍攻長安,李治稱得上半個明君,可他的為人懦弱,優柔寡斷,卻是不爭的事實,武則天,就是其中最好的證據。
帝後爭鋒,前者被後者打的滿地找牙,到了李治晚年的時候,大唐的朝政幾乎都被武則天一人所把握,而武則天後來所行之事,也讓李治的身上有了洗不淨的汙點。
李治臨死前的那個晚上,他先是在貞觀殿的病榻上叫來了武則天和太子李顯,彌留之際,李治沉重的拉過武則天的手,告訴武則天,自己走後,你一定要好好輔佐太子。
武則天笑嗬嗬......啊不對,是淚眼汪汪的答應了李治,陛下放心,臣妾定不辜負陛下囑托。
李顯也趕緊按照事先排練好的,哭得可傷心了,一個勁的嚷嚷著父皇別走,兒臣不要皇位,就要父皇。
李治安撫了幾句,就讓他們母子二人退下了,隨後又傳召朝中的重臣話別,這都是常規的,一般老皇帝臨死之前,都必須跟手底下的大臣們串串氣,讓他們日後好好輔佐太子,太子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們一定要提出來,爭取讓咋們大唐更上一層樓。
臣子們一個個也是哭得淚流滿麵,告訴李治,陛下您就放心吧,老臣們絕對會好好輔佐太子殿下。
跟重臣們說完了,李治又召見了自己其他幾個兒子,告訴他們,你們雖然無法繼承皇位,但這大唐的天下終究是咋們李氏子孫的,你們要好好輔佐你們的皇兄。
用了沒多長時間,李治就把該見的人都見的差不多了,但還有一人他沒見,直到最後一位皇子離開了貞觀殿後,黃小偉終於走了進來。
不管怎麽講李治也算的上是黃小偉的一位故人,於情於理他都該來送送他,送送這個被自己欺負了十幾年的倒黴皇帝。
......
李治此時已是彌留之際,但大概是因為迴光返照的緣故,躺在病榻上的他看起來並不是那麽的虛弱,也並沒有到了連話都說不了的地步,臉色反而還很紅光。
看見黃小偉走進貞觀殿,李治居然還從病榻上坐了起來,黃小偉直接懵了,然後嘴欠的喊了一句,“你還能動彈啊?”
李治靠在了病榻邊上,劉洪公公趕緊給李治拿了個墊子靠著,聽見黃小偉那句不著調的話,李治不由露出了一絲苦笑,心中暗暗道,這人到底哪裏厲害,平日作風跟個市井流氓無疑,怎麽就會有那麽大的力量,那麽大的機緣呢?唉......這人和人的命,當真是不一樣啊。
李治苦笑一聲道:“老師,學生時日不多了,這大概就是迴光返照吧。”
黃小偉點了點頭,徑直坐在了李治的床榻邊上,瞧著眼前這位生命無多的老皇上,黃小偉咋了咋舌道:“你這就要過去了,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啊?”
李治搖了搖頭笑道:“老師,這些日子來,學生每每都會想到曾經的那些人和事,今日在看到老師,學生心中也是不免感歎一句,你我師生相逢於十五年前,可現在的我已是老邁不堪,但您仍舊是這般的年輕,學生知道您定不是常人。”
黃小偉受不了李治說話彎彎繞繞,擺了擺手道:“有話你直說,別老這麽虛了冒泡的。”
李治尷尬的笑了笑,隨即道:“既然老師都這麽說了,那學生也不客氣了,老師,學生知道您不是常人,三年前,學生就曾希望您在我走後照料照料大唐,當時老師可是一口答應了,但學生現在還想問一句,當年的承諾是否作數?”
黃小偉沒管李治話裏的其他東西,反而是說了一句,“三年前?我靠,我兒子上個月剛過完百天啊,這四個月的功夫,你這三年就過去了。”
江源先前說“按照衛大將軍一般便可”,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
江源的意思是霍去病身邊眼線的數量可以跟衛青保持一個級別了。
當說出了那個準字後,這一刻,張太戍的那些發自肺腑的勸誡,似乎都從劉徹的腦海中消失,第一次河西之戰受了重傷,躺在病榻上險些身死的霍去病也消失了。
劉徹心中的霍去病隻是當日那個在朝堂上頂撞他,那個說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個威望甚重,那個已經到了可以打破祖製,裂土封王的權臣。
霍去病對大漢的忠誠,劉徹是知曉的,但他不會讓任何人有資格威脅到他的皇位!
哪怕那個人是他的親兒子都不行!
霍去病的功勞太大了,在第一次河西之戰結束時,劉徹對他就有了一些防備,可當時因為大軍歸來的慘狀,和張太戍的句句肺腑之言,再加上昏死在床榻上隨時都可能死去的少年將軍,劉徹選擇了寬心,選擇了信任。
但現在,當一個臣子的威望和能力到了已經足以威脅到了劉徹的皇權時,他潛意識裏就忘記了過去霍去病為他立下的赫赫戰功,忘記了霍去病赤膽之心,有的隻是防備。
畢竟霍去病,太耀眼了,性格也太衝動了,如果他能不殺渾邪王,如果他的脾氣能好一點,他知道蟄伏,或許劉徹還會繼續信任他。
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的如果。
在大軍班師迴朝的第二天,霍去病給劉徹上了一封奏章,說什麽?還能是什麽,冠軍侯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功勞獎賞,但他卻不能不為自己麾下的將士討一個公道。
仆多高不識的戰功完全不次於趙破奴,為什麽他們得到的賞賜這麽少?難道就因為他們是匈奴人嗎?
不!這絕對不行,不管他們是什麽人,我霍去病隻知道他們都為大漢流過血,他們都為大漢立下過戰功!
我會讓他們得到他們該得到的一切,誰也別想拿走本該屬於他們的東西。
霍去病的奏章寫的很激烈,劉徹看完他的奏章整整罵了一天的人,因為在霍去病的奏章裏,他居然公然訓斥劉徹,他居然敢罵劉徹賞罰不分。
霍去病隻想為自己麾下的兄弟們討一個公道,可這份奏章在劉徹看來卻有了其他的意思。
賞罰不分?這不就是再說自己沒有給他冠軍侯應有的封賞嗎?所以他才借著給部下討公道的機會,順便告訴自己,你劉徹不僅是對高不識仆多賞罰不分,對我霍去病也是一樣!
嗬嗬,正可謂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啊,霍去病真的隻是在替仆多高不識二人鳴不公而已,他自己壓根就不在乎那些虛名。
政治白癡啊,政治白癡,劉徹確實是你的姨夫,但更多的他是大漢的皇帝。
霍去病你怎麽能用對待自己舅舅或者是黃小偉他們那種辦法,來對付劉徹呢?
直言不諱,有什麽說什麽,嗯,對待黃小偉和衛青時,你完全可以這麽做,那是因為他們都把你當成自己的親人,他們都很寵愛你,所以你說什麽他們都不會在意,哪怕你罵他們,衛青頂多就是說你一句不懂禮貌,黃小偉幹脆就摸摸你的腦袋,說你小子又皮緊了。
可劉徹並不算是你的親人。
事實上,在皇位麵前,親生父子都可以反目成仇,更別說,你這個有著外戚身份,手握重兵的將領了。
除此之外,劉徹還在霍去病的奏章裏看到了其他東西,比如說收買人心,比如說擁兵自重!
曾經說過,在劉徹的心中有一份名單,有一份他可以毫無保留信任的名單,曾經的那份名單上有過許許多多的人,但在不久前,隻剩下了霍去病,而現在,那份名單又成了一片空白。
你們以為劉徹把霍去病從名單上劃去,派人監視他,隻是因為他殺了渾邪王,或者是在朝堂上公然頂撞劉徹嗎?
不,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是更深層次的,跟渾邪王死不死,霍去病頂不頂撞劉徹都沒關係,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是權利,就是皇位!
哪怕這其中有一人從來都不曾有過半分叛亂的念頭,甚至他還可以為了大漢去死。可另一個,另一個端坐於皇位上的人卻不想去管這些,他隻知道,你的存在,威脅到了他,威脅到了他的皇位。
這就足夠了。
但好在的是,後者雖然不在全心全意的信任前者,可後者也不是一個傻子,不然他就不是漢武帝了。
何況,兩者間還有迴旋的餘地,隻要霍去病能收斂一點自己,隻要他能不那麽強勢,隻要他的威望能漸漸弱小,劉徹也不會拿他怎麽樣,還會一如既往的信任他,畢竟匈奴還未滅啊,劉徹還需要霍去病繼續為自己衝鋒陷陣。
可......收斂?不強勢?那還是霍去病嗎?
劉語蘭,平陰公主,或許,關鍵時刻,隻有她才能拉霍去病一把。
相比如霍去病和漢武帝之間驟然爆發出來的矛盾,雖然激烈,但還有迴旋的餘地,可有一方......卻不再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
大唐。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顯駕崩於貞觀殿,享年五十五歲。
高宗去世,大唐上下一片哀嚎。
憑心而論,李治為人可能軟弱了一點,沒有乃父世民之風,但他卻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依靠先皇李世民為他打下的根基,李治順理成章的於在位期間做出了一番貢獻,不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外交方麵,大唐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當然了,如果不算黃小偉他們那次率軍圍攻長安,李治稱得上半個明君,可他的為人懦弱,優柔寡斷,卻是不爭的事實,武則天,就是其中最好的證據。
帝後爭鋒,前者被後者打的滿地找牙,到了李治晚年的時候,大唐的朝政幾乎都被武則天一人所把握,而武則天後來所行之事,也讓李治的身上有了洗不淨的汙點。
李治臨死前的那個晚上,他先是在貞觀殿的病榻上叫來了武則天和太子李顯,彌留之際,李治沉重的拉過武則天的手,告訴武則天,自己走後,你一定要好好輔佐太子。
武則天笑嗬嗬......啊不對,是淚眼汪汪的答應了李治,陛下放心,臣妾定不辜負陛下囑托。
李顯也趕緊按照事先排練好的,哭得可傷心了,一個勁的嚷嚷著父皇別走,兒臣不要皇位,就要父皇。
李治安撫了幾句,就讓他們母子二人退下了,隨後又傳召朝中的重臣話別,這都是常規的,一般老皇帝臨死之前,都必須跟手底下的大臣們串串氣,讓他們日後好好輔佐太子,太子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們一定要提出來,爭取讓咋們大唐更上一層樓。
臣子們一個個也是哭得淚流滿麵,告訴李治,陛下您就放心吧,老臣們絕對會好好輔佐太子殿下。
跟重臣們說完了,李治又召見了自己其他幾個兒子,告訴他們,你們雖然無法繼承皇位,但這大唐的天下終究是咋們李氏子孫的,你們要好好輔佐你們的皇兄。
用了沒多長時間,李治就把該見的人都見的差不多了,但還有一人他沒見,直到最後一位皇子離開了貞觀殿後,黃小偉終於走了進來。
不管怎麽講李治也算的上是黃小偉的一位故人,於情於理他都該來送送他,送送這個被自己欺負了十幾年的倒黴皇帝。
......
李治此時已是彌留之際,但大概是因為迴光返照的緣故,躺在病榻上的他看起來並不是那麽的虛弱,也並沒有到了連話都說不了的地步,臉色反而還很紅光。
看見黃小偉走進貞觀殿,李治居然還從病榻上坐了起來,黃小偉直接懵了,然後嘴欠的喊了一句,“你還能動彈啊?”
李治靠在了病榻邊上,劉洪公公趕緊給李治拿了個墊子靠著,聽見黃小偉那句不著調的話,李治不由露出了一絲苦笑,心中暗暗道,這人到底哪裏厲害,平日作風跟個市井流氓無疑,怎麽就會有那麽大的力量,那麽大的機緣呢?唉......這人和人的命,當真是不一樣啊。
李治苦笑一聲道:“老師,學生時日不多了,這大概就是迴光返照吧。”
黃小偉點了點頭,徑直坐在了李治的床榻邊上,瞧著眼前這位生命無多的老皇上,黃小偉咋了咋舌道:“你這就要過去了,有什麽話要跟我說啊?”
李治搖了搖頭笑道:“老師,這些日子來,學生每每都會想到曾經的那些人和事,今日在看到老師,學生心中也是不免感歎一句,你我師生相逢於十五年前,可現在的我已是老邁不堪,但您仍舊是這般的年輕,學生知道您定不是常人。”
黃小偉受不了李治說話彎彎繞繞,擺了擺手道:“有話你直說,別老這麽虛了冒泡的。”
李治尷尬的笑了笑,隨即道:“既然老師都這麽說了,那學生也不客氣了,老師,學生知道您不是常人,三年前,學生就曾希望您在我走後照料照料大唐,當時老師可是一口答應了,但學生現在還想問一句,當年的承諾是否作數?”
黃小偉沒管李治話裏的其他東西,反而是說了一句,“三年前?我靠,我兒子上個月剛過完百天啊,這四個月的功夫,你這三年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