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一年已經過去。在這期間,他看了大量的詩集,詩論,美學,哲學方麵的書籍。他丟開一切不喜歡也不適合的事物,沒有浪費一點時間,幾乎用了百分之百的熱忱全心投入。他覺得自己在學習方麵有很強的分析,概括能力,而且,在創作方麵也有天賦。他讀著自己的詩歌,論文,常常不由自主的讚歎,‘自己簡直是天才’。可是,世人好象並不認同,至今沒有一個雜誌社願意發表他的作品。為此,他非常的失望,甚至懷疑雜誌社的編輯有問題,腦袋肯定不正常。雖然,每個編輯都有自己的偏愛,但不至於所有的雜誌社都不能容納他吧!

    他此刻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堅持從事喜歡專業時間的長短。他認為自己堅持的時間越長,將來會議起來,悔恨就越少;反之,如果如果自己此時放棄,而做其他的事情,就算得到很多,也不會覺得有什麽光彩。更何況,除了寫詩他什麽事情都做不好。為什麽這麽說?因為他的思維,腦子,心靈對其他工作好象沒有絲毫興趣,可以說不屑一顧。美包圍了他,哲學誘惑著他,詩歌要他把終身分奉獻,隻有這樣,他才會覺得生命是有意義的。至於青青,他的幻想還是一如既往,隻是少了圓滿的奢望。

    “等你忘記了我,我就會聯係你的。”這是青青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為了這句話他真正體會到了心痛。這種疼痛不同於肉體上的疼痛,隻是隱隱作痛,卻足以讓人掉眼淚,而且會時常侵擾他。有時候,他會不由自主的念叨她的名字,不管在哪裏;有時候,他會在黑暗中伸出右手,以為可以牽著她的手;有時候,他會寫下感動自己的話,存在手機裏,他明明知道青青的手機號碼沒有換,可是他不敢發出去。他愛她,怎麽能把她忘記,就是忘掉了自己,也不會忘記她。

    現代詩歌的走向應該是凝練的語句與高度哲理化的概括相結合的。古時候,唐朝的詩人已經把中國的語言文化推向了高潮,後人在語言方麵是很難超越的。而現代詩歌在中國才剛剛起步的階段,它應該表現的是思想和理性的智慧。他還認為,詩人的眼光並不是為了此時此刻得到讚賞或是名譽之類的東西而寫詩的,詩人的眼光應該穿越時代,洞悉事物的規律和本質,盡量使自己的詩歌的完美靠近。

    他還批評濫用理性的人們。日記中是這樣記載的。

    我們中的好多人太喜歡或者是習慣,也可能是條件反射,自然的用了朦朧的理性。起結果是庸俗的思想得以延續,糊塗的墨守成規。然而,真正是理性認識,嚴格的說說是精密的理性認識,被隱藏在藍天浮雲裏,惟有勇敢的攀登者,意誌堅強的勤奮者才可以看清楚或理解。

    我們普通人在欣賞藝術品是,常常表現的是濫用理性,而糟蹋了藝術品本身所具有的感性魔力。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電影院放一部很好看且具有深意的電影。可能其中一段畫麵讓人很感動。大家都是同時間,同地點,看到同樣的東西,然而,效果就大不一樣了,有的人被感動了,麵龐自然而然的痙攣,掉下了眼淚;有的人就會產生亢奮的念頭,心想‘不過是電影而已,假的!’他就會失去看電影的趣味,看和不看是一樣的效果。一切藝術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人生本來就是個大舞台。如果,人們一味的選擇濫用理性,那麽,我相信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沒有意義的。

    藝術家的存在是創造美,而不是製造美。普通人的存在是為了製造生活,遺忘美。從工作到睡覺,再到吃飯,然後,從吃飯到工作,再到睡覺,天天如是,難道不是製造嗎?如果樂在其中,倒是一種好事,事實上,屬於這種生活的人虛度感,自卑感,傷感一定大於快樂的感覺。一個真正稱為藝術家的人一定是自由的,包括他身體和靈魂。他每天會以百分之百的熱忱投入到他喜歡做的事業上,或許可以不分晝夜,或許可以廢寢忘食。

    他喜歡看自己寫的詩,還經常修改。有一篇詩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他還對自己提出了一個問題“難道我一定要走前人走過的路嗎?”

    蚯蚓

    我們是蚯蚓,

    離開了群族,

    沒有人相信我們是益蟲。

    我們拋塵翻土,

    辛勤不休的疏鬆土壤。

    我們又髒又醜又惡心,

    土壤卻因我們的糞便肥沃。

    像建築工地的瓦工,

    像礦山精心挑選礦料的選料工;

    像搏濤擊浪且忙碌的水手,

    像千千萬萬的農民工。

    我們卻隻能以塵垢為食,

    苟延活命!

    被路人一采,

    便葬身土堆,

    連同身體化做糞肥。

    “《蚯蚓》是我在礦山時候寫下的,那時,我是一個農民工,沒有看過任何有關詩歌的東西。而它,就算是學習了這麽長時間的我,認為它還是寫的不錯。”他覺得,有必要了解前輩的偉大功勳,但沒有必要依照他們的道路探路。例如,模仿會讓他進入四胡同,靈魂的探索不止是一個隧道,隻要具有嚴密的分析,以及推理就可以發展到更廣闊無垠的區域。這樣的結果與他人的經驗毫無關聯,應該與自己的知性和理性密不可分。

    愛默生曾說:“我們的先輩們與神靈,與自然直接的會麵,須承天啟。而我們,和他們一樣長有雙眼的我們,卻隻能借他們的雙眼來目睹神靈和自然。我們為什麽不能擁有由我們親眼所見激發出來的而不是由我們的先輩留給我們的詩和哲學?我們為什麽不能擁有上蒼直接啟示給我們的宗教本身而不是宗教的曆史或曆史中的宗教。

    他覺得自己已經有能力找到另外的路途,就是為生命意義而藝術。這是前人不曾走過的道路,也是他不小心接觸到的。他認為自己應該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因為它不是隻適用於某一個人,而且會讓處於迷茫中的人不再迷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青詩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遲並收藏年青詩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