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轟隆隆怒吼,穿過平原又繞過大山。窗外的景色瞬息間滑過,漂流的思緒剛理好又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打斷。
這是郭啟明第一次坐火車,開始的時候,他還很興奮的,雖然是站在一個僅僅能夠容下雙腳的地方。他想,他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讀書;他甚至開始幻想去了學校之後的事情,比如說開始一段新的浪漫的戀情,包括微妙的細節。他習慣這樣,在孤獨的時候幻想,即使這樣的幻想毫無結果。事實上,沒有什麽浪費時間的方法比幻想更美麗,至少他是這樣認為的。
這是一班從包頭開往上海的列車,也是唯一一班路過山東的列車。由於包頭,唿和浩特,鄂爾多斯這些城市經濟發展較快,工資也相對高的多,所以吸引了好多外地人來經商或打工。尤其民工特別多,通常人們喜歡把這班車叫做民工列車。而且這個期間是學生開學的間斷,人就更多了。
郭啟明的票是無坐,幸虧他不知道無坐是什麽意思,他認為其他人也是無坐;又幸虧他不知道要站多少時間,所以他一點都不抱怨或是難受。
在唿和浩特車停了,有一大群人瘋狂的湧進車廂,隻有寥寥幾人下了車。郭啟明的腳幾乎不著地麵了,無論如何掙紮也無濟於事。
“小夥子,你去哪裏?”一個中年人和顏悅色的問他。
“日照”
“日照是城市嗎?它在哪裏?你是在那裏讀書嗎?”中年人一口氣問了四個問題。
“我隻知道在山東,我是第一次去那裏。”
“這麽說你是剛剛考上的,為什麽沒有家人送你?”
“不就是去學校嗎!家人堅持要送我的,可是我不要”
中年人轉過頭跟他妻子說:“你看人家這孩子,再看看咱們家的寶貝,都大二了,還得大人給他報名。包頭和唿市才多遠,不說了,氣死人了。”
郭啟明聽的出來這是間接的誇獎,但是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反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就在前倆天,他還打算好好的補習一年,考一個好大學。可是天不隨人願,當他與朋友下了課迴宿舍的時候,突然衝出倆個蒙著麵具的家夥,二話不說,就拿著砍刀往他的朋友身上砸。當時,他都嚇懵了,隻是愣愣的看著他的朋友被打的跪下,並且被威逼著叫爺爺。“爺爺”,“爺爺”,“爺爺”,叫了三聲!接著一溜煙似的跑了。他的第一反映是把朋友送進醫院,又報了警,給朋友的家人打電話。出了醫院,他找了一個角落,哭了,哭的泣不成聲。“學習好有什麽用?沒有勇氣和朋友承擔痛苦,還能是個人嗎?我還有什麽臉麵站在我眾多朋友的麵前。以後我會勇敢,一定要勇敢,絕對不讓對我好的人失望,我發誓!”郭啟明擦幹眼淚,他告訴自己,隻有這一次流淚的機會。第二天,他退學了,並拾起那個丟在垃圾箱的通知書。
他用手使勁的揉搓著扭曲的臉,好讓它恢複常態。
“小夥子,你怎麽了?”中年人關心的問。
“沒事兒,隻是太擠了。順便問一下,是不是那些坐著的人的車票要比無坐貴一些?”
“第一次坐火車吧,站票和坐票是一樣的價錢,隻不過他們買的早而已。”中年人笑了笑,這樣的笑容裏滿是寬容。
中年人和他的妻子在下一站就下了,他們本來應該是在唿市下的,可是人太多,到了門口,車已經開了。郭啟明暗笑著自己的幼稚與無知,這就是懲罰,木頭一樣的站著已經四個小時了,還不知道要站多久。空氣中不停的傳來抱怨的咒罵,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此時此刻最苦,事實上,這一點痛隻是人生之中微不足道的痛苦。
到了半夜倆點多的時候,有一個農民工把他的不大的行李包讓出一半,示意他坐下來。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農民工,他的心一下子熱了。他認為農民工真好,並不是老師們說的那樣,“如果你們不好好學習,就和他們一樣” 。他突然覺得,做什麽事情好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想記住這個農民工的樣子,可是他的臉埋在膝蓋上睡著了。不一會他也睡著了。
“兄弟,我要下車了。”
郭啟明覺得有人在拍他的肩膀。之後就聽到這句話,他疲倦的站起來。揉揉瞌睡的眼,他想起來要看那個農民工的臉,可是已經走遠。
又站了倆個小時,到了兗州,他下了車。他把自己的票拿出來,仔仔細細的看,明明是包頭到日照嘛,可這班車不經過日照呀。他看到一個穿製服的阿姨。
“阿姨,這個怎麽辦?”他把票遞過去,笑容可掬,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麽問。他的心裏一直在打鼓,不知道這個阿姨能否聽得懂他說話。
“你說什麽,恩,轉個票就可以了”阿姨說的是普通話,和藹可親。
他本來打算繼續追問,“轉票是什麽意思?”可他又害怕阿姨笑話他或是煩躁。他走進售票大廳排對,心理想;“先問一下,大不了再買一張票,反正都在山東了,再買一張也不會太貴”。當他到了窗口,他把車票,通知書都遞進去。隻聽售票阿姨說;“交五塊”,他馬上遞進五塊錢。就這樣,我們的主人公跌跌撞撞,蒙蒙懂懂的到了日照。
這是郭啟明第一次坐火車,開始的時候,他還很興奮的,雖然是站在一個僅僅能夠容下雙腳的地方。他想,他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讀書;他甚至開始幻想去了學校之後的事情,比如說開始一段新的浪漫的戀情,包括微妙的細節。他習慣這樣,在孤獨的時候幻想,即使這樣的幻想毫無結果。事實上,沒有什麽浪費時間的方法比幻想更美麗,至少他是這樣認為的。
這是一班從包頭開往上海的列車,也是唯一一班路過山東的列車。由於包頭,唿和浩特,鄂爾多斯這些城市經濟發展較快,工資也相對高的多,所以吸引了好多外地人來經商或打工。尤其民工特別多,通常人們喜歡把這班車叫做民工列車。而且這個期間是學生開學的間斷,人就更多了。
郭啟明的票是無坐,幸虧他不知道無坐是什麽意思,他認為其他人也是無坐;又幸虧他不知道要站多少時間,所以他一點都不抱怨或是難受。
在唿和浩特車停了,有一大群人瘋狂的湧進車廂,隻有寥寥幾人下了車。郭啟明的腳幾乎不著地麵了,無論如何掙紮也無濟於事。
“小夥子,你去哪裏?”一個中年人和顏悅色的問他。
“日照”
“日照是城市嗎?它在哪裏?你是在那裏讀書嗎?”中年人一口氣問了四個問題。
“我隻知道在山東,我是第一次去那裏。”
“這麽說你是剛剛考上的,為什麽沒有家人送你?”
“不就是去學校嗎!家人堅持要送我的,可是我不要”
中年人轉過頭跟他妻子說:“你看人家這孩子,再看看咱們家的寶貝,都大二了,還得大人給他報名。包頭和唿市才多遠,不說了,氣死人了。”
郭啟明聽的出來這是間接的誇獎,但是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反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就在前倆天,他還打算好好的補習一年,考一個好大學。可是天不隨人願,當他與朋友下了課迴宿舍的時候,突然衝出倆個蒙著麵具的家夥,二話不說,就拿著砍刀往他的朋友身上砸。當時,他都嚇懵了,隻是愣愣的看著他的朋友被打的跪下,並且被威逼著叫爺爺。“爺爺”,“爺爺”,“爺爺”,叫了三聲!接著一溜煙似的跑了。他的第一反映是把朋友送進醫院,又報了警,給朋友的家人打電話。出了醫院,他找了一個角落,哭了,哭的泣不成聲。“學習好有什麽用?沒有勇氣和朋友承擔痛苦,還能是個人嗎?我還有什麽臉麵站在我眾多朋友的麵前。以後我會勇敢,一定要勇敢,絕對不讓對我好的人失望,我發誓!”郭啟明擦幹眼淚,他告訴自己,隻有這一次流淚的機會。第二天,他退學了,並拾起那個丟在垃圾箱的通知書。
他用手使勁的揉搓著扭曲的臉,好讓它恢複常態。
“小夥子,你怎麽了?”中年人關心的問。
“沒事兒,隻是太擠了。順便問一下,是不是那些坐著的人的車票要比無坐貴一些?”
“第一次坐火車吧,站票和坐票是一樣的價錢,隻不過他們買的早而已。”中年人笑了笑,這樣的笑容裏滿是寬容。
中年人和他的妻子在下一站就下了,他們本來應該是在唿市下的,可是人太多,到了門口,車已經開了。郭啟明暗笑著自己的幼稚與無知,這就是懲罰,木頭一樣的站著已經四個小時了,還不知道要站多久。空氣中不停的傳來抱怨的咒罵,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此時此刻最苦,事實上,這一點痛隻是人生之中微不足道的痛苦。
到了半夜倆點多的時候,有一個農民工把他的不大的行李包讓出一半,示意他坐下來。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農民工,他的心一下子熱了。他認為農民工真好,並不是老師們說的那樣,“如果你們不好好學習,就和他們一樣” 。他突然覺得,做什麽事情好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想記住這個農民工的樣子,可是他的臉埋在膝蓋上睡著了。不一會他也睡著了。
“兄弟,我要下車了。”
郭啟明覺得有人在拍他的肩膀。之後就聽到這句話,他疲倦的站起來。揉揉瞌睡的眼,他想起來要看那個農民工的臉,可是已經走遠。
又站了倆個小時,到了兗州,他下了車。他把自己的票拿出來,仔仔細細的看,明明是包頭到日照嘛,可這班車不經過日照呀。他看到一個穿製服的阿姨。
“阿姨,這個怎麽辦?”他把票遞過去,笑容可掬,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麽問。他的心裏一直在打鼓,不知道這個阿姨能否聽得懂他說話。
“你說什麽,恩,轉個票就可以了”阿姨說的是普通話,和藹可親。
他本來打算繼續追問,“轉票是什麽意思?”可他又害怕阿姨笑話他或是煩躁。他走進售票大廳排對,心理想;“先問一下,大不了再買一張票,反正都在山東了,再買一張也不會太貴”。當他到了窗口,他把車票,通知書都遞進去。隻聽售票阿姨說;“交五塊”,他馬上遞進五塊錢。就這樣,我們的主人公跌跌撞撞,蒙蒙懂懂的到了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