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佑軍的炮擊之下,打了袁軍一個措手不及,雖然德佑軍的炮擊遠不及袁軍密集猛烈,但這時由於袁軍的大意,並沒有在陣地上構建完善的戰壕掩體,頓時被打得傷亡慘重。
而在炮擊之後,德佑軍趁勢發動了進攻,袁軍本來就被德佑軍的炮擊打得落花流水,那裏還抵擋得住,立時就被德佑軍打得大敗,酉水北岸的袁軍雖然想過河支援,但德佑軍也早有安排,在進攻之前就派出人手將河上的浮橋全部炸毀,令北岸的袁軍有力也使不上。結果南岸的袁軍一直退到占領的德佑軍陣地,才憑借著陣地防禦,算是免強止住了敗勢。
這一下袁世凱也有些沉不住氣了,本來勝利在望了,怎麽一下子又被打迴來了呢!而這時顧問團再次向他建議,酉水南岸雖然大敗,但袁軍己退迴陣地,有原來的戰壕工事為依托,守住陣地不難,而這時德佑軍全部投入酉水南岸進攻,北岸守備必然空虛,因此這時應集中兵力,在酉水北岸向德佑軍的新防線發動進攻,隻要突破了德佑軍的新防線,德佑軍在南岸必會自動撤軍而且也難以再堅守下去,袁軍的勝算依然不小。
但這時袁世凱卻猶豫了起來,認為顧問團的建議過於冒險,畢竟現在占領的德佑軍陣地是3麵受敵,守備的壓力不小,萬一陣地被攻破,不僅進攻的軍隊全軍覆沒,恐怕連自己防線也守不住了,因此袁世凱再三思索,最終決定將酉水北岸的軍隊都撤迴陣地裏,先守住陣地,並重新振頓軍隊再發動進攻。
而這一次反擊,德佑軍取得的勝利也大大出乎拉瑪和馬丁內斯的預想,他們本來隻想將袁軍擊退一段距離也就行了,那知竟然一舉將酉水南岸的袁軍趕迴到原來的陣地,北岸的袁軍也主動撤退了,不僅新防線穩定下來,而且這一勝利也令德佑軍的士氣大增,一掃頹勢。於是兩人的頭腦也有些發熱,決定一股作氣,繼續發動進攻,奪迴原來的陣地,於是兩人下令,命德佑軍從三個方向向袁軍發動進攻。
但這時酉水北岸袁軍己經撤迴陣地,並且穩住了陣腳,袁世凱雖然進取心不足,但謹慎卻是有餘,這幾天時間,一直都在布置陣地裏的防禦工事,現在到是派上了用場。而且袁世凱也知道陣地決不容有失,於是冒著危險親自趕到陣地裏坐鎮指揮戰鬥,並且還拉了100餘門火炮在陣地裏布置,一定要守住現在的陣地。
結果德佑軍猛攻了3天,袁軍憑借防勢工事和強大的火力,始終牢牢的守住陣地,而且德佑軍損失慘重,拉瑪和馬丁內斯見狀,也不敢再攻下去,隻得下令軍隊退迴陣地駐守。
德佑軍撤軍之後,袁世凱也鬆了一口氣,但隻是守住陣地還不算成功,因為德佑軍又建立了一道防線,隻有將這道防線再突破了,這次作戰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而這時袁世凱手下的諸將卻分為兩種意見,段祺瑞就認為,德佑軍的防線是剛剛建立的,防禦力遠不如被袁軍占領的防線,因此隻要袁軍重振旗鼓,再次向德佑軍的防線發動進攻,還是有很大的把握可以攻破的,馮國璋、曹琨、張懷芝、張勳等人也都讚同再進攻。
而王士珍卻反對再進攻,因為德佑軍的防線雖然是剛剛建立,但現在德佑軍己有準備,就算德佑軍的防線差一點,但德佑軍憑人數優勢,也不好對付,而袁軍經過連日的激戰,不僅師老兵疲,而且銳氣耗盡,再發動進攻隻能消耗兵力,到不如暫時停戰,重新休整部隊,再尋找其他的機會。這個建議則是得到了顧問團的支持。
這時袁世凱也是左右為難,因為一但停戰,那麽為了這一次戰爭所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就全部都前功盡棄,而再找其他的機會又談何容易;但如果再發動進攻,他也確實沒有多少把握,萬一不能攻破德佑軍的新防線,還白白消耗兵力,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袁世凱思來想去,最終決定還是發動一次進攻,看看效果再說,如果還是向前次突擊那樣,勢如破竹,則一股作氣突破德佑軍的防線,如果德佑軍的守備嚴密,難以突破,就立刻停戰,再作其他打算,這樣也不會損失太大。
於是袁軍又進行了兩天的準備,一方麵是集結兵力,另一方麵也是調集火炮,這次進攻的是第二鎮,因為在前期的戰鬥中,第二鎮在酉水北岸進攻,是自行撤迴陣地,並沒有被擊敗,而且在前期戰鬥中損失的兵力基本得到補充,袁世凱又對第二鎮的士兵軍官進行重獎,鼓舞士氣,並且又集中了200餘門火炮,在酉水北岸再次向德佑軍的防線發動進攻。
但進攻的情況果然如王士珍所預料的那樣受挫,一來是在這幾天時間裏,德佑軍也一直都在加強新防線的修建,並將新防線沿長到10餘公裏,雖然還未和原來的防線連結上,但留下的缺口也不足以讓德佑軍形成突口,同時德佑軍也在防線上集中了大量的火炮,袁軍也不能肆無忌憚的對德佑軍的防線進行火力打擊,而失去了炮火的掩護,想要靠步兵突破德佑軍的防線談何容易,因此進攻隻進行了一天,袁世凱就知道這一次進攻並不好打,幹是也就徹底死了心,下令停止戰鬥,退迴陣地去防守。
當然德佑軍也不敢逼近袁軍的陣地,因為在雙方陣地中間的這一帶地區都沒有掩體,誰都無法立足,因此隻能守在各自的陣地裏,十分默契的形成了停戰。
停戰之後,雙方都忙著重新布置陣地,補充兵員,德佑軍忙著將防線連上,並擴大自己陣地的縱深;而袁軍則向前挖掘戰壕,層層向德佑軍的防線推進。
這一次戰爭,共計持續了12天時間,袁軍一方共計投入67000左右兵力,陣亡11254人,受傷23176人,失蹤1054人,戰鬥減員近半,同時還俘虜敵軍士兵1321人;德佑軍共計投入兵力約10萬,陣亡25132人,受傷38156人,失蹤2755人,戰鬥減員超過6成以上,不過也俘虜了袁軍的士兵271人。
從雙方的兵力損失來看,袁軍無疑是占有明顯的優勢,無論是陣亡還是戰鬥減員人數,德佑軍都是袁軍的兩倍以上,但從作戰目地來說,盡管袁軍突破了德佑軍的陣地,但德佑軍迅速的建立並守住了新防線,因此袁軍並非達到自己的作戰目標,相反盡管德佑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但仍然擋住了袁軍的進擊,並未讓袁軍形成突破,可以說德佑軍實現了自己的戰鬥目標。
不過這一戰雙方的損失都不小,因此在短時間內,也都無力再發動大規模作戰,於是雙方的陣地又恢複了平靜,重新進入到互相對持的局麵。
而華東政*府的軍事顧問團全程觀摩了這次戰鬥的全過程,並且通過飛機的空中偵察,也基本了解在戰鬥過程中,雙方的動向,而且也對袁世凱提出了一些建議,有些被袁世凱采納,有些被拒絕,但也盡到了顧問的義務。
現在戰鬥結束,軍事顧問團也整理好相關資料,將整個戰鬥過程詳細的記錄下去,並且還附了一份從袁軍的角度對這次戰爭的分析評價。
顧問團認為袁軍在這次戰爭中的成功之處在於,一是前期的準備充份,不僅準備了足夠的火力,而且對軍隊也進行了充份陣地近戰的訓練;二是充份發揮了炮兵的火力作用,由其是在戰爭的初期,袁軍的步炮協同配合十分默契;三是在戰壕近戰中,充份發揮了步兵的單兵火力,各種輕重武器互相配合,達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在戰爭的初期袁軍成功的攻入德佑軍的陣地,並突破德佑軍的陣地,正是這三點,也值得人民軍認真的學習。
而袁軍最終仍然沒有達到自己的作戰目地,原因也有三條,一是在突破了德佑軍的陣地之後,袁軍的戰術過於保守,將戰鬥的重心轉為向兩側攻擊,擴大突破口,而未能繼續向縱深進擊,這就給了德佑軍布置新防線的時間,自己也錯失了達到作戰目地的良機;二是在沒有作好進攻德佑軍新防線的時候,袁軍的陣地過於逼近德佑軍新防線,因為沒有構建完善的陣地,結果遭到德佑軍的炮擊,受到沉重的打擊,成為這次戰爭的轉折點;三是袁軍各部隊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太大,這次負責進攻的袁軍第二鎮、第三鎮占據了袁軍大量的資源,戰鬥力雖然增強了,但在無形中削弱了其他部隊的戰鬥力,導致袁軍主要依靠這兩個鎮作戰,一但這兩個鎮需要休整時,其他的部隊頂不上來,導致持續作戰的力不強。
報告寫好之後,顧問團發迴青島,然後隻留少數人留在袁軍中,作為聯絡,而其餘的人都在機場安置,畢竟現在也沒什麽事情,顧問團留在袁世凱的軍中也沒什麽用武之力了。
而在炮擊之後,德佑軍趁勢發動了進攻,袁軍本來就被德佑軍的炮擊打得落花流水,那裏還抵擋得住,立時就被德佑軍打得大敗,酉水北岸的袁軍雖然想過河支援,但德佑軍也早有安排,在進攻之前就派出人手將河上的浮橋全部炸毀,令北岸的袁軍有力也使不上。結果南岸的袁軍一直退到占領的德佑軍陣地,才憑借著陣地防禦,算是免強止住了敗勢。
這一下袁世凱也有些沉不住氣了,本來勝利在望了,怎麽一下子又被打迴來了呢!而這時顧問團再次向他建議,酉水南岸雖然大敗,但袁軍己退迴陣地,有原來的戰壕工事為依托,守住陣地不難,而這時德佑軍全部投入酉水南岸進攻,北岸守備必然空虛,因此這時應集中兵力,在酉水北岸向德佑軍的新防線發動進攻,隻要突破了德佑軍的新防線,德佑軍在南岸必會自動撤軍而且也難以再堅守下去,袁軍的勝算依然不小。
但這時袁世凱卻猶豫了起來,認為顧問團的建議過於冒險,畢竟現在占領的德佑軍陣地是3麵受敵,守備的壓力不小,萬一陣地被攻破,不僅進攻的軍隊全軍覆沒,恐怕連自己防線也守不住了,因此袁世凱再三思索,最終決定將酉水北岸的軍隊都撤迴陣地裏,先守住陣地,並重新振頓軍隊再發動進攻。
而這一次反擊,德佑軍取得的勝利也大大出乎拉瑪和馬丁內斯的預想,他們本來隻想將袁軍擊退一段距離也就行了,那知竟然一舉將酉水南岸的袁軍趕迴到原來的陣地,北岸的袁軍也主動撤退了,不僅新防線穩定下來,而且這一勝利也令德佑軍的士氣大增,一掃頹勢。於是兩人的頭腦也有些發熱,決定一股作氣,繼續發動進攻,奪迴原來的陣地,於是兩人下令,命德佑軍從三個方向向袁軍發動進攻。
但這時酉水北岸袁軍己經撤迴陣地,並且穩住了陣腳,袁世凱雖然進取心不足,但謹慎卻是有餘,這幾天時間,一直都在布置陣地裏的防禦工事,現在到是派上了用場。而且袁世凱也知道陣地決不容有失,於是冒著危險親自趕到陣地裏坐鎮指揮戰鬥,並且還拉了100餘門火炮在陣地裏布置,一定要守住現在的陣地。
結果德佑軍猛攻了3天,袁軍憑借防勢工事和強大的火力,始終牢牢的守住陣地,而且德佑軍損失慘重,拉瑪和馬丁內斯見狀,也不敢再攻下去,隻得下令軍隊退迴陣地駐守。
德佑軍撤軍之後,袁世凱也鬆了一口氣,但隻是守住陣地還不算成功,因為德佑軍又建立了一道防線,隻有將這道防線再突破了,這次作戰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而這時袁世凱手下的諸將卻分為兩種意見,段祺瑞就認為,德佑軍的防線是剛剛建立的,防禦力遠不如被袁軍占領的防線,因此隻要袁軍重振旗鼓,再次向德佑軍的防線發動進攻,還是有很大的把握可以攻破的,馮國璋、曹琨、張懷芝、張勳等人也都讚同再進攻。
而王士珍卻反對再進攻,因為德佑軍的防線雖然是剛剛建立,但現在德佑軍己有準備,就算德佑軍的防線差一點,但德佑軍憑人數優勢,也不好對付,而袁軍經過連日的激戰,不僅師老兵疲,而且銳氣耗盡,再發動進攻隻能消耗兵力,到不如暫時停戰,重新休整部隊,再尋找其他的機會。這個建議則是得到了顧問團的支持。
這時袁世凱也是左右為難,因為一但停戰,那麽為了這一次戰爭所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就全部都前功盡棄,而再找其他的機會又談何容易;但如果再發動進攻,他也確實沒有多少把握,萬一不能攻破德佑軍的新防線,還白白消耗兵力,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袁世凱思來想去,最終決定還是發動一次進攻,看看效果再說,如果還是向前次突擊那樣,勢如破竹,則一股作氣突破德佑軍的防線,如果德佑軍的守備嚴密,難以突破,就立刻停戰,再作其他打算,這樣也不會損失太大。
於是袁軍又進行了兩天的準備,一方麵是集結兵力,另一方麵也是調集火炮,這次進攻的是第二鎮,因為在前期的戰鬥中,第二鎮在酉水北岸進攻,是自行撤迴陣地,並沒有被擊敗,而且在前期戰鬥中損失的兵力基本得到補充,袁世凱又對第二鎮的士兵軍官進行重獎,鼓舞士氣,並且又集中了200餘門火炮,在酉水北岸再次向德佑軍的防線發動進攻。
但進攻的情況果然如王士珍所預料的那樣受挫,一來是在這幾天時間裏,德佑軍也一直都在加強新防線的修建,並將新防線沿長到10餘公裏,雖然還未和原來的防線連結上,但留下的缺口也不足以讓德佑軍形成突口,同時德佑軍也在防線上集中了大量的火炮,袁軍也不能肆無忌憚的對德佑軍的防線進行火力打擊,而失去了炮火的掩護,想要靠步兵突破德佑軍的防線談何容易,因此進攻隻進行了一天,袁世凱就知道這一次進攻並不好打,幹是也就徹底死了心,下令停止戰鬥,退迴陣地去防守。
當然德佑軍也不敢逼近袁軍的陣地,因為在雙方陣地中間的這一帶地區都沒有掩體,誰都無法立足,因此隻能守在各自的陣地裏,十分默契的形成了停戰。
停戰之後,雙方都忙著重新布置陣地,補充兵員,德佑軍忙著將防線連上,並擴大自己陣地的縱深;而袁軍則向前挖掘戰壕,層層向德佑軍的防線推進。
這一次戰爭,共計持續了12天時間,袁軍一方共計投入67000左右兵力,陣亡11254人,受傷23176人,失蹤1054人,戰鬥減員近半,同時還俘虜敵軍士兵1321人;德佑軍共計投入兵力約10萬,陣亡25132人,受傷38156人,失蹤2755人,戰鬥減員超過6成以上,不過也俘虜了袁軍的士兵271人。
從雙方的兵力損失來看,袁軍無疑是占有明顯的優勢,無論是陣亡還是戰鬥減員人數,德佑軍都是袁軍的兩倍以上,但從作戰目地來說,盡管袁軍突破了德佑軍的陣地,但德佑軍迅速的建立並守住了新防線,因此袁軍並非達到自己的作戰目標,相反盡管德佑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但仍然擋住了袁軍的進擊,並未讓袁軍形成突破,可以說德佑軍實現了自己的戰鬥目標。
不過這一戰雙方的損失都不小,因此在短時間內,也都無力再發動大規模作戰,於是雙方的陣地又恢複了平靜,重新進入到互相對持的局麵。
而華東政*府的軍事顧問團全程觀摩了這次戰鬥的全過程,並且通過飛機的空中偵察,也基本了解在戰鬥過程中,雙方的動向,而且也對袁世凱提出了一些建議,有些被袁世凱采納,有些被拒絕,但也盡到了顧問的義務。
現在戰鬥結束,軍事顧問團也整理好相關資料,將整個戰鬥過程詳細的記錄下去,並且還附了一份從袁軍的角度對這次戰爭的分析評價。
顧問團認為袁軍在這次戰爭中的成功之處在於,一是前期的準備充份,不僅準備了足夠的火力,而且對軍隊也進行了充份陣地近戰的訓練;二是充份發揮了炮兵的火力作用,由其是在戰爭的初期,袁軍的步炮協同配合十分默契;三是在戰壕近戰中,充份發揮了步兵的單兵火力,各種輕重武器互相配合,達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在戰爭的初期袁軍成功的攻入德佑軍的陣地,並突破德佑軍的陣地,正是這三點,也值得人民軍認真的學習。
而袁軍最終仍然沒有達到自己的作戰目地,原因也有三條,一是在突破了德佑軍的陣地之後,袁軍的戰術過於保守,將戰鬥的重心轉為向兩側攻擊,擴大突破口,而未能繼續向縱深進擊,這就給了德佑軍布置新防線的時間,自己也錯失了達到作戰目地的良機;二是在沒有作好進攻德佑軍新防線的時候,袁軍的陣地過於逼近德佑軍新防線,因為沒有構建完善的陣地,結果遭到德佑軍的炮擊,受到沉重的打擊,成為這次戰爭的轉折點;三是袁軍各部隊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太大,這次負責進攻的袁軍第二鎮、第三鎮占據了袁軍大量的資源,戰鬥力雖然增強了,但在無形中削弱了其他部隊的戰鬥力,導致袁軍主要依靠這兩個鎮作戰,一但這兩個鎮需要休整時,其他的部隊頂不上來,導致持續作戰的力不強。
報告寫好之後,顧問團發迴青島,然後隻留少數人留在袁軍中,作為聯絡,而其餘的人都在機場安置,畢竟現在也沒什麽事情,顧問團留在袁世凱的軍中也沒什麽用武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