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良領兵撤迴到湖南省境內之後,立刻趕迴長沙,和良弼,蔭昌相見,一起協商對策。因為這是溥偉稱帝,建元德佑之後的第一戰,不僅關係到德佑朝廷確立自己的威信力,統一南方的進程,而且多少也有些和英法等諸國置氣,如果這一戰未能打好,不僅無法統一南方,而且對德佑朝廷的威信力也是重大的負麵影響,在英法等諸國麵前,更是徹底抬不起頭來。
而在另一方麵,德佑朝廷建立之後,投靠過來的宗室權貴也日益增多,也開始拉幫結派,勾朋結黨,爭權奪利起來。但德佑朝廷的軍政大權依然是由當初和溥偉一起撤離北京的善耆、載洵、溥倫、毓朗,鐵良、良弼、蔭昌等老人把持,因此也引起了新進加入者的不滿,認為這些老人不過就是追隨溥偉的時間早,才得以掌握權力,但並真才實學,又無什麽的功勞,卻占據看高位,阻塞了自己的晉升之路。
而善耆、載洵、溥倫、毓朗,鐵良、良弼、蔭昌等人自然也看不慣這些新進,當初他們可是和溥偉一起逃離北京,輾轉曲拆才到達西安,並擁立溥偉稱帝,進而南進四川,可以說是一路同甘共苦,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基業,而你們這些中途加入進來的人算幹什麽,伸手就想摘桃子嗎?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現在的德佑朝廷也有了一定的規模,那麽權力、利益的分配自然會引發一些人的爭鬥,內部的矛盾自然就會產生。不過老人畢竟是先入為主,而且又深得溥偉的信任,因此新進暫時還威脅不到老人。
不過這一次戰爭,鐵良,良弼,蔭昌等人也都知道,新進都在盯著自己,如果打不好,必將會十分被動,當然在出兵之前,這幾個人可都是信心十足的,認為這一戰勢在必勝,也讓那些新進們閉嘴。但現在剛一開打,就在修水縣受阻,三個人自然也都知道現在局勢的嚴重性。
而聽鐵良介紹完戰況之後,良弼、蔭昌也都覺得有些頭疼,因為按照鐵良的說法,袁軍的準備充份,修建的工事十分齊整,而且火力密集,由其是炮兵的火力相當迅猛,還有大量的近戰火炮,確實是易守難攻。
到了這時,幾人才知道,原來打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來以前到是將戰爭看得簡單了。而就在幾個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溥偉發電來訊問戰事的進展。
雖然進攻修水縣不利的戰事並沒有傳給溥偉,但一連四五天,教沒有結果,溥偉、善耆等留守在四川的人員也都有些沉不住氣了,沒有消息往往就意味著沒有好事,畢竟溥偉、善耆等人都是從清廷過來的人,明白官場報喜不報憂的道理。雖然溥偉對善者等老人依舊信任有嘉,但新進也給他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對於鐵良、蔭昌等人來說,對新進的態度相當不滿,也十分排斥,但現在溥偉己是皇帝,考慮問題的立場、角度也和其他人不同,他對新進也很不滿,但卻不能排斥,必須要盡力團結他們,畢竟現在能用的滿人並不多。
這一戰如果打得好,就能證明溥偉重用老人沒錯,也能堵問新進的嘴,而反之,溥偉就十分為難了,必須要給新進更多的機會,從而就擠壓老人的空間。因此給前線發電訊問,也是提醒鐵良等人,這次戰爭的關係重大,不可兒戲。
現在本來就戰事不利,收到了溥偉的電報之後,鐵良、良弼、蔭昌三人也都深感壓力重大,三人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先給溥偉發電報捷,宣稱在開戰第一天,在修水縣城外與袁逆軍大戰,就取得大勝,斬首2000餘級,袁逆軍退軍10餘裏,死守縣城,不敢出戰,己方猛攻3日,修水縣城己有多處缺口,本當破城之際,袁逆大舉增軍,死守修水縣城不退,故此戰事暫時僵持不下。
當然,捷報可以這樣發迴去應付,但攻破修水縣卻是遙遙無期,因此三人決定,中路、南路均發動進攻,希望能夠在中路、南路打開局麵,一方麵對溥偉也可以交待,另一方麵如果在中路、南路打開局麵,也可以調動修水縣的守軍。原來中路、南路本來是準備在北路打開之後再發動進攻,擴大戰果,而現在北路的進攻受阻,中路、南路也隻好承擔更多的任務。
於是良弼下令,命中路主將懷慶,南路的主將永桂,立刻向各自的目標發動進攻。
這一次果然要順利多了,首先是在中路,懷慶指揮德佑軍向袁州府治下的宜春縣發動進攻,而守衛縣的袁軍僅僅隻是稍作抵抗,就立刻從宜春撤退,德佑軍十分輕鬆的就占領了宜春縣。而輕取了宜春縣之後,兵力基本沒有受損的懷慶馬不停蹄,繼續向東推進,進攻分宜縣。袁軍在分宜縣的抵抗不強,一天不到,就被德佑軍攻破了分宜縣。整個袁州府也基本都被德佑軍攻占。
而在南路,德佑軍的主將永桂也指揮軍隊,進攻吉安府治下的永興縣,在這裏德佑軍也遭到袁軍的頑強抵抗,戰鬥進行了三天,戰況十分激烈,德佑軍多次攻破袁軍的陣地,但又被袁軍反擊奪迴,其中一個陣地竟然反複易手三次,不過戰鬥進行到第三天,袁軍終於支持不住,陸續放棄了永興縣的外圍陣地。而德佑軍在攻占了所有外圍陣地後,修整了一天,然後向永興縣城發動進攻,袁軍抵抗了一天,依然抵抗不往德佑軍的攻勢,棄城而逃,德佑軍攻占了永興縣城。
而中路,南路均進攻得手,也讓良弼、蔭昌均鬆了一口氣,趕忙向溥偉報捷,同時又在北路,再度向修水縣發動進攻,希望借中、南兩路的勝利,一舉拿下修水縣。
但袁軍在修水縣的防禦仍然無懈可擊,無論德佑軍怎樣進攻,但都無法攻破袁軍密集火力組成的防線,二天的進攻,又傷亡了1500餘人。
而這個時候,主將鐵良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畢竟鐵良是公認宗室之中最知兵的人,而且無論是官職還是資曆,都要遠勝過中路的主將懷慶,南路的主將永桂,但現在中、南兩路的進攻都取得了戰果,而自己這邊卻依然寸土未得,鐵良自然是十分焦燥。
於是鐵良向全軍下達了死命令,次日一戰,必須有所突破,並且設下了重獎,率先突破袁軍陣地的士兵,賞白銀百兩,晉升三級,軍官賞白銀千兩,晉升二級,同時也安排下了督戰隊,無令撤退的,當場格殺匆論。
於是在第二天,德佑軍向修水縣的陣地發動不計生死的瘋狂進攻,同時炮兵也不顧袁軍的炮火反擊,為進攻的軍隊提供火力支援,當然對畏戰後退的士兵,督戰隊也毫不留情,當場就槍斃了近百餘名臨陣脫逃的士兵。
在督戰隊的威逼之下,德佑軍的士兵隻能冒著袁軍密集的火力,冒死進攻,死戰不退,結果在一天的時間裏,竟然傷亡了近5000餘人,而最終隻攻占了兩個陣地,但到了夜間,段祺瑞指揮袁軍趁夜發動反擊,居然又奪迴了一個陣地。
麵對這樣的局麵,鐵良也無可奈何,僅僅隻攻占了一個陣地,還不足以動搖修水縣的防守體係,而自己這一路的傷亡太大,再繼續進攻下去,除了增加傷亡之外,基本看不到攻破修水縣防線的希望,因此鐵良也隻好下令,再次停止進攻,撤軍迴去,一邊修整,一邊等另外兩路繼續取得突破。
當然,在連續攻占了袁州府、永興縣之後,溥偉、善耆也都大大鬆了一口氣,畢竟從局麵上看,現在德佑軍的局麵也不錯,三條戰線有兩條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這樣的成績也算是不錯了,因此暫時到是沒有在意鐵良的困局。
而就在這時袁世凱新自統領第一鎮、第二鎮進駐到南昌府,坐鎮指揮。留下徐世昌、趙秉鈞、王士珍守衛南京。
其實到目前為止,戰事的進展還是讓袁世凱十分滿意的,雖然在中路丟掉了袁州府,在南路又丟掉了永興縣,但這也都在袁世凱的計劃之中,因為這兩路向位置相對較偏,既使是丟失了一些地方,但也並不響大局,本來就是準備要暫時放棄掉的。隻有北路關糸重大,畢竟修水縣是南昌府的門戶,這才是必須要守住的地方,也走關係到這一戰成敗的關建。
而段祺瑞到底沒有辜負袁世凱的信任,他坐鎮修水縣,牢牢的抵擋住了德佑軍的進攻,成功守住了修水縣,也使袁世凱的計劃可以繼續實施,同時出證明袁世凱果然是沒有看錯段祺瑞,這北洋之虎在被雪藏了數年之後,依然是虎威不減。
正是由於第一階段的戰鬥基本都是按照袁世凱的計劃進行,因此袁世凱才帶第一鎮,第二鎮進駐南昌府,準備迎接下一階段的戰鬥。
,
而在另一方麵,德佑朝廷建立之後,投靠過來的宗室權貴也日益增多,也開始拉幫結派,勾朋結黨,爭權奪利起來。但德佑朝廷的軍政大權依然是由當初和溥偉一起撤離北京的善耆、載洵、溥倫、毓朗,鐵良、良弼、蔭昌等老人把持,因此也引起了新進加入者的不滿,認為這些老人不過就是追隨溥偉的時間早,才得以掌握權力,但並真才實學,又無什麽的功勞,卻占據看高位,阻塞了自己的晉升之路。
而善耆、載洵、溥倫、毓朗,鐵良、良弼、蔭昌等人自然也看不慣這些新進,當初他們可是和溥偉一起逃離北京,輾轉曲拆才到達西安,並擁立溥偉稱帝,進而南進四川,可以說是一路同甘共苦,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基業,而你們這些中途加入進來的人算幹什麽,伸手就想摘桃子嗎?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現在的德佑朝廷也有了一定的規模,那麽權力、利益的分配自然會引發一些人的爭鬥,內部的矛盾自然就會產生。不過老人畢竟是先入為主,而且又深得溥偉的信任,因此新進暫時還威脅不到老人。
不過這一次戰爭,鐵良,良弼,蔭昌等人也都知道,新進都在盯著自己,如果打不好,必將會十分被動,當然在出兵之前,這幾個人可都是信心十足的,認為這一戰勢在必勝,也讓那些新進們閉嘴。但現在剛一開打,就在修水縣受阻,三個人自然也都知道現在局勢的嚴重性。
而聽鐵良介紹完戰況之後,良弼、蔭昌也都覺得有些頭疼,因為按照鐵良的說法,袁軍的準備充份,修建的工事十分齊整,而且火力密集,由其是炮兵的火力相當迅猛,還有大量的近戰火炮,確實是易守難攻。
到了這時,幾人才知道,原來打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來以前到是將戰爭看得簡單了。而就在幾個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溥偉發電來訊問戰事的進展。
雖然進攻修水縣不利的戰事並沒有傳給溥偉,但一連四五天,教沒有結果,溥偉、善耆等留守在四川的人員也都有些沉不住氣了,沒有消息往往就意味著沒有好事,畢竟溥偉、善耆等人都是從清廷過來的人,明白官場報喜不報憂的道理。雖然溥偉對善者等老人依舊信任有嘉,但新進也給他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對於鐵良、蔭昌等人來說,對新進的態度相當不滿,也十分排斥,但現在溥偉己是皇帝,考慮問題的立場、角度也和其他人不同,他對新進也很不滿,但卻不能排斥,必須要盡力團結他們,畢竟現在能用的滿人並不多。
這一戰如果打得好,就能證明溥偉重用老人沒錯,也能堵問新進的嘴,而反之,溥偉就十分為難了,必須要給新進更多的機會,從而就擠壓老人的空間。因此給前線發電訊問,也是提醒鐵良等人,這次戰爭的關係重大,不可兒戲。
現在本來就戰事不利,收到了溥偉的電報之後,鐵良、良弼、蔭昌三人也都深感壓力重大,三人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先給溥偉發電報捷,宣稱在開戰第一天,在修水縣城外與袁逆軍大戰,就取得大勝,斬首2000餘級,袁逆軍退軍10餘裏,死守縣城,不敢出戰,己方猛攻3日,修水縣城己有多處缺口,本當破城之際,袁逆大舉增軍,死守修水縣城不退,故此戰事暫時僵持不下。
當然,捷報可以這樣發迴去應付,但攻破修水縣卻是遙遙無期,因此三人決定,中路、南路均發動進攻,希望能夠在中路、南路打開局麵,一方麵對溥偉也可以交待,另一方麵如果在中路、南路打開局麵,也可以調動修水縣的守軍。原來中路、南路本來是準備在北路打開之後再發動進攻,擴大戰果,而現在北路的進攻受阻,中路、南路也隻好承擔更多的任務。
於是良弼下令,命中路主將懷慶,南路的主將永桂,立刻向各自的目標發動進攻。
這一次果然要順利多了,首先是在中路,懷慶指揮德佑軍向袁州府治下的宜春縣發動進攻,而守衛縣的袁軍僅僅隻是稍作抵抗,就立刻從宜春撤退,德佑軍十分輕鬆的就占領了宜春縣。而輕取了宜春縣之後,兵力基本沒有受損的懷慶馬不停蹄,繼續向東推進,進攻分宜縣。袁軍在分宜縣的抵抗不強,一天不到,就被德佑軍攻破了分宜縣。整個袁州府也基本都被德佑軍攻占。
而在南路,德佑軍的主將永桂也指揮軍隊,進攻吉安府治下的永興縣,在這裏德佑軍也遭到袁軍的頑強抵抗,戰鬥進行了三天,戰況十分激烈,德佑軍多次攻破袁軍的陣地,但又被袁軍反擊奪迴,其中一個陣地竟然反複易手三次,不過戰鬥進行到第三天,袁軍終於支持不住,陸續放棄了永興縣的外圍陣地。而德佑軍在攻占了所有外圍陣地後,修整了一天,然後向永興縣城發動進攻,袁軍抵抗了一天,依然抵抗不往德佑軍的攻勢,棄城而逃,德佑軍攻占了永興縣城。
而中路,南路均進攻得手,也讓良弼、蔭昌均鬆了一口氣,趕忙向溥偉報捷,同時又在北路,再度向修水縣發動進攻,希望借中、南兩路的勝利,一舉拿下修水縣。
但袁軍在修水縣的防禦仍然無懈可擊,無論德佑軍怎樣進攻,但都無法攻破袁軍密集火力組成的防線,二天的進攻,又傷亡了1500餘人。
而這個時候,主將鐵良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畢竟鐵良是公認宗室之中最知兵的人,而且無論是官職還是資曆,都要遠勝過中路的主將懷慶,南路的主將永桂,但現在中、南兩路的進攻都取得了戰果,而自己這邊卻依然寸土未得,鐵良自然是十分焦燥。
於是鐵良向全軍下達了死命令,次日一戰,必須有所突破,並且設下了重獎,率先突破袁軍陣地的士兵,賞白銀百兩,晉升三級,軍官賞白銀千兩,晉升二級,同時也安排下了督戰隊,無令撤退的,當場格殺匆論。
於是在第二天,德佑軍向修水縣的陣地發動不計生死的瘋狂進攻,同時炮兵也不顧袁軍的炮火反擊,為進攻的軍隊提供火力支援,當然對畏戰後退的士兵,督戰隊也毫不留情,當場就槍斃了近百餘名臨陣脫逃的士兵。
在督戰隊的威逼之下,德佑軍的士兵隻能冒著袁軍密集的火力,冒死進攻,死戰不退,結果在一天的時間裏,竟然傷亡了近5000餘人,而最終隻攻占了兩個陣地,但到了夜間,段祺瑞指揮袁軍趁夜發動反擊,居然又奪迴了一個陣地。
麵對這樣的局麵,鐵良也無可奈何,僅僅隻攻占了一個陣地,還不足以動搖修水縣的防守體係,而自己這一路的傷亡太大,再繼續進攻下去,除了增加傷亡之外,基本看不到攻破修水縣防線的希望,因此鐵良也隻好下令,再次停止進攻,撤軍迴去,一邊修整,一邊等另外兩路繼續取得突破。
當然,在連續攻占了袁州府、永興縣之後,溥偉、善耆也都大大鬆了一口氣,畢竟從局麵上看,現在德佑軍的局麵也不錯,三條戰線有兩條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這樣的成績也算是不錯了,因此暫時到是沒有在意鐵良的困局。
而就在這時袁世凱新自統領第一鎮、第二鎮進駐到南昌府,坐鎮指揮。留下徐世昌、趙秉鈞、王士珍守衛南京。
其實到目前為止,戰事的進展還是讓袁世凱十分滿意的,雖然在中路丟掉了袁州府,在南路又丟掉了永興縣,但這也都在袁世凱的計劃之中,因為這兩路向位置相對較偏,既使是丟失了一些地方,但也並不響大局,本來就是準備要暫時放棄掉的。隻有北路關糸重大,畢竟修水縣是南昌府的門戶,這才是必須要守住的地方,也走關係到這一戰成敗的關建。
而段祺瑞到底沒有辜負袁世凱的信任,他坐鎮修水縣,牢牢的抵擋住了德佑軍的進攻,成功守住了修水縣,也使袁世凱的計劃可以繼續實施,同時出證明袁世凱果然是沒有看錯段祺瑞,這北洋之虎在被雪藏了數年之後,依然是虎威不減。
正是由於第一階段的戰鬥基本都是按照袁世凱的計劃進行,因此袁世凱才帶第一鎮,第二鎮進駐南昌府,準備迎接下一階段的戰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