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通告之後,趙爾巽、楊文鼎都十分緊張,他們和陳夔龍不同,可不想再有一個朝廷管著自己,因此對溥偉、溥儁都不答理,而且溥偉在西安稱帝,溥儁在福州稱帝,都離湖南遠得很,兩人也就都沒有太放在心上。
那知溥偉一行竟然放棄西安南下,而四川總督陳夔龍居然又投向了溥偉,結果讓溥偉一行順利的穿過四川,到達湖南省來。趙爾巽、楊文鼎心裏都在罵陳夔龍,好好的割據一方諸候大員不當,非要向溥偉稱臣,而溥偉也是,陳夔龍都己經臣服了,幹嘛不呆在四川,跑到湖南來幹什麽!
但溥偉己經來了,想這些都是沒用的,還是好好想想怎麽應對,打肯定是不行的,畢竟他們都是清廷的舊臣,而溥偉則是代表著清廷的正統後裔,因此冒然兵戎相見,說出去也不好聽。
而且就算是真的開戰,趙爾巽、楊文鼎估計勝算也不大,因為湖南的軍隊不多,總計也隻有2萬餘人,雖然清廷滅亡之後,趙爾巽也有意在兩湖地區擴編軍隊,但很快湖北就被華東政*府占去,隻能退守湖南一省,湖南的經濟本不如湖北發達,而且人力物力,財政收入都大減,要想編練軍隊,又談何容易,因此能夠不動刀兵,還是不動刀兵為好。
不過率軍進入湖南的是善耆、良弼、溥倫、毓朗四人,溥偉留在還屬於四川省的酉陽州,並沒有隨軍入湖南省,這也說明溥偉政*府也還是留有餘地,否則溥偉親自帶隊進入湖南,那麽雙方就徹底沒挽迴的空間了。趙爾巽、楊文鼎都是官場的老手,當然看得出這個道理,因此兩人商議之後,決定親自帶領軍隊,到辰州府和善耆、良弼等人碰頭,說得好便罷,如果說得不好,就在辰州府布防,將溥偉一行擋住,盡管趙爾巽、楊文鼎並不想與溥偉開戰,但如果溥偉執意要占領湖南,那也就講說不起,隻能拚死一戰,打贏了固然是好,如果打輸了,大不了就去投奔華東政*府,總有個富家翁可做。
周馥投靠華東政*府之後,仍被委任為浙江省的主政官員,這也讓不少督撫大員們有些意動,至少自己多了一條後路,而且誰都知道,現在華東政*府的主要精力在經營北方,才無瑕南顧,而等到北方穩固了,華東政*府揮師南下,收取江南,誰能夠抵擋得住。因此如果現在有機會,能夠在華東政*府謀個一官半職,即使不是封疆大吏,但到也不失為一條長久之計。
這段時間裏趙爾巽、楊文鼎己經在長沙聚集了6000餘軍隊,雖然這時兩人也都麵臨著其他督撫大員的共同問題,就是對地方武將的指揮遣不大順手,但阻止溥偉一行進湖南,是眾人的共同利益,因此這次湖南的武將可沒有敷衍兩人的命令,由長沙總兵劉永名親自領頭支持,嶽州、常德、衡陽等地的武將也都領兵前來,不管素質如何,但人數是不少了,趙爾巽、楊文鼎也不由行信心大增。
兩人帶領著軍隊來到辰州府,還沒等有所行動,善耆卻給趙爾巽寫來了一封信,信中稱溥偉此行隻是借道湖南,真正目的地是廣東,因此希望趙爾巽、楊文鼎能夠借道讓行。
看完善耆的信之後,趙爾巽、楊文鼎也都稍稍鬆了一口氣,如果溥偉一行隻是從湖南借道的話,兩人到是可以接受。不過兩人也都是老江湖,善耆的這封信可也不能全信,說不定是玩假途滅虢也未可知。兩人商議之後,給善耆迴了一封信,表示可以借道,但其中的細節,則想請善耆到辰州府來當麵協商。
這封信其實是一個試探,如果借道湖南是假,善耆必然心中有鬼,不敢來辰州府,而如果善耆敢來辰州府,且表示借道湖南是真的可能性頗大。
時間不長,趙爾巽、楊文鼎又收到了善耆的迴信,表示願意來辰州與兩人當麵協商。趙爾巽、楊文鼎又驚又喜,趕忙派人到辰州去迎接善耆。
而善耆和良弼兩人與原英國駐清廷公使朱爾典一起,隻帶了二十幾個隨行人員來到辰州。趙爾巽、楊文鼎看了,也不由得又相信了幾分。既然對方的真實目地隻是借道,那就沒有必要再敵視了,因此趙爾巽、楊文鼎也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歡迎善耆等人進入辰州。
雙方見麵之後,善耆再次表示,溥偉這一行隻是借道經過湖南,絕無他意。當然善耆也十分動情的勸說兩人,如今國事艱難,舊臣更應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對抗華東政*府,因此希望兩人能夠奉立溥偉為君,當然向溥偉稱臣之後,湖南依然還是由兩人管轄。現在四川的情況就是這樣。
另一方麵朱爾典也代表英國表示,讓溥偉一行去廣東,是英國和其他各國協商的結果,因為廣東的經濟發達,財力充足,溥偉一行在廣東安定立業,也有利於組織整個南方抵抗華東政*府,因此各國也希望趙爾巽、楊文鼎不僅能夠借道讓行,而且還能加入溥偉政*府,促進整個南方的團結等等。
對於要求加入溥偉政*府,趙爾巽、楊文鼎表示可以從長計議,而對溥偉一行要從湖南借道,兩人到是滿口答應。而善耆聽了之後則表示希望兩人能夠盡快借道,讓溥偉一行能夠從湖南通過到廣東去,以防拖得太久,而夜長夢多,自己則可以留下來慢慢協商兩人加入溥偉政*府的事宜。
趙爾巽、楊文鼎聽了,也十分高興,其實兩人說從長計議,其實就是在推托,兩人根本就不想奉立溥偉為君,即使是溥偉承諾,讓兩人繼續管轄湖南省,因為一來是兩人不想當南方督撫大員中臣服溥偉政*府的領頭者;二來如果以後要投靠華東政*府,那麽奉立溥偉為君,顯然是對兩人十分不利的經曆。
不過讓溥偉盡快經過湖南去廣東,到是兩人樂觀其成的,因為兩人也怕夜長夢多,當然溥偉一行人員有7、8萬,不僅有軍隊,而且還有大量的家屬,普通旗人和輜重,要從湖南借道經過,也不是容易事情,從那條路走,治途怎麽休息,又要注意那些事宜等等,都需要詳細的協商,雖然現在趙爾巽、楊文鼎己經基本相信溥偉一行是真的要從湖南借道,但在灬裏還是有一些警惕,反正小心一點總是沒有錯的。
於是幾個人協商了3天,終於協商出了一個方案,首先確定了從湖南通過的路線,以及沿途的站點,而善耆希望趙爾巽、楊文鼎能安排在沿途提供糧食,並承諾可以支付一筆錢給兩人,做為報酬。趙爾巽、楊文鼎自然也答應了這個要求。
而經過湖南將分為三批進行,首先是善耆這一行,率先通過,主要是熟悉道路,並且在沿途的站點中留人接應;第二批則是溥偉帶人通過;第三批是家屬、普通旗人和輜重,而善耆就留在湖南,等到全部人員都過完之後再行離開,也就相當於是留下來當人質。
趙爾巽、楊文鼎也很滿意這樣的安排,因為將溥偉一行人分成三批,實際上就是分散了溥偉一行的力量,這也就降低了對湖南的威脅,而善耆自願當人質,也更讓兩人放心了,畢竟善耆不是一般的宗室成員,他是親王,除了溥偉之外,就算炅他的身份最高的,溥偉決不能不顧及他的安危,因此有了善耆這個人質在手裏,基本也就可以確保湖南萬無一失了。
當然在協商的這幾天裏,趙爾巽、楊文鼎對善耆等人的招待十分周道,飲食住宿都盡力用最好的安排,而且在協商之餘,也免不了談些昔日的事情,追憶一下往日的時光,畢竟都是清廷舊臣,互相之間多少也有些同病相憐之感,本來趙爾巽和善耆隻能算認識,但沒有什麽深交,而這幾天下來,到似成了老朋友。
事情都確定下來之後,善耆也告辭先迴永綏廳,一方麵要向溥偉通報協商的情況;一方麵帶兵啟程出發,再到辰州的時候,軍隊交給良弼等人統帶,善耆隨趙爾巽、楊文鼎到長沙去當人質。
這樣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趙爾巽、楊文鼎一點也沒有懷疑,善耆離開之後,兩人也在辰州城裏準備,一方麵安排軍隊,沿途隨行,實際也就是監視善耆部的動向,另一方麵也準備再接待善耆一行,因為這一次不僅多了溥倫、毓朗兩人,還有善耆的軍隊,當然也不能怠慢了,畢竟如果溥偉真的無意染指湖南,隻是路過的話,兩人還是希望能和溥偉政*府保持良好的關係。既使兩人並不打算真的加入溥偉政*府。
而就在幾天之後,善耆等人果然又帶領著軍隊,來到辰州,而趙爾巽、楊文鼎也帶著長沙總兵劉永名,一起出城十裏,迎接善耆一行。
那知溥偉一行竟然放棄西安南下,而四川總督陳夔龍居然又投向了溥偉,結果讓溥偉一行順利的穿過四川,到達湖南省來。趙爾巽、楊文鼎心裏都在罵陳夔龍,好好的割據一方諸候大員不當,非要向溥偉稱臣,而溥偉也是,陳夔龍都己經臣服了,幹嘛不呆在四川,跑到湖南來幹什麽!
但溥偉己經來了,想這些都是沒用的,還是好好想想怎麽應對,打肯定是不行的,畢竟他們都是清廷的舊臣,而溥偉則是代表著清廷的正統後裔,因此冒然兵戎相見,說出去也不好聽。
而且就算是真的開戰,趙爾巽、楊文鼎估計勝算也不大,因為湖南的軍隊不多,總計也隻有2萬餘人,雖然清廷滅亡之後,趙爾巽也有意在兩湖地區擴編軍隊,但很快湖北就被華東政*府占去,隻能退守湖南一省,湖南的經濟本不如湖北發達,而且人力物力,財政收入都大減,要想編練軍隊,又談何容易,因此能夠不動刀兵,還是不動刀兵為好。
不過率軍進入湖南的是善耆、良弼、溥倫、毓朗四人,溥偉留在還屬於四川省的酉陽州,並沒有隨軍入湖南省,這也說明溥偉政*府也還是留有餘地,否則溥偉親自帶隊進入湖南,那麽雙方就徹底沒挽迴的空間了。趙爾巽、楊文鼎都是官場的老手,當然看得出這個道理,因此兩人商議之後,決定親自帶領軍隊,到辰州府和善耆、良弼等人碰頭,說得好便罷,如果說得不好,就在辰州府布防,將溥偉一行擋住,盡管趙爾巽、楊文鼎並不想與溥偉開戰,但如果溥偉執意要占領湖南,那也就講說不起,隻能拚死一戰,打贏了固然是好,如果打輸了,大不了就去投奔華東政*府,總有個富家翁可做。
周馥投靠華東政*府之後,仍被委任為浙江省的主政官員,這也讓不少督撫大員們有些意動,至少自己多了一條後路,而且誰都知道,現在華東政*府的主要精力在經營北方,才無瑕南顧,而等到北方穩固了,華東政*府揮師南下,收取江南,誰能夠抵擋得住。因此如果現在有機會,能夠在華東政*府謀個一官半職,即使不是封疆大吏,但到也不失為一條長久之計。
這段時間裏趙爾巽、楊文鼎己經在長沙聚集了6000餘軍隊,雖然這時兩人也都麵臨著其他督撫大員的共同問題,就是對地方武將的指揮遣不大順手,但阻止溥偉一行進湖南,是眾人的共同利益,因此這次湖南的武將可沒有敷衍兩人的命令,由長沙總兵劉永名親自領頭支持,嶽州、常德、衡陽等地的武將也都領兵前來,不管素質如何,但人數是不少了,趙爾巽、楊文鼎也不由行信心大增。
兩人帶領著軍隊來到辰州府,還沒等有所行動,善耆卻給趙爾巽寫來了一封信,信中稱溥偉此行隻是借道湖南,真正目的地是廣東,因此希望趙爾巽、楊文鼎能夠借道讓行。
看完善耆的信之後,趙爾巽、楊文鼎也都稍稍鬆了一口氣,如果溥偉一行隻是從湖南借道的話,兩人到是可以接受。不過兩人也都是老江湖,善耆的這封信可也不能全信,說不定是玩假途滅虢也未可知。兩人商議之後,給善耆迴了一封信,表示可以借道,但其中的細節,則想請善耆到辰州府來當麵協商。
這封信其實是一個試探,如果借道湖南是假,善耆必然心中有鬼,不敢來辰州府,而如果善耆敢來辰州府,且表示借道湖南是真的可能性頗大。
時間不長,趙爾巽、楊文鼎又收到了善耆的迴信,表示願意來辰州與兩人當麵協商。趙爾巽、楊文鼎又驚又喜,趕忙派人到辰州去迎接善耆。
而善耆和良弼兩人與原英國駐清廷公使朱爾典一起,隻帶了二十幾個隨行人員來到辰州。趙爾巽、楊文鼎看了,也不由得又相信了幾分。既然對方的真實目地隻是借道,那就沒有必要再敵視了,因此趙爾巽、楊文鼎也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歡迎善耆等人進入辰州。
雙方見麵之後,善耆再次表示,溥偉這一行隻是借道經過湖南,絕無他意。當然善耆也十分動情的勸說兩人,如今國事艱難,舊臣更應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對抗華東政*府,因此希望兩人能夠奉立溥偉為君,當然向溥偉稱臣之後,湖南依然還是由兩人管轄。現在四川的情況就是這樣。
另一方麵朱爾典也代表英國表示,讓溥偉一行去廣東,是英國和其他各國協商的結果,因為廣東的經濟發達,財力充足,溥偉一行在廣東安定立業,也有利於組織整個南方抵抗華東政*府,因此各國也希望趙爾巽、楊文鼎不僅能夠借道讓行,而且還能加入溥偉政*府,促進整個南方的團結等等。
對於要求加入溥偉政*府,趙爾巽、楊文鼎表示可以從長計議,而對溥偉一行要從湖南借道,兩人到是滿口答應。而善耆聽了之後則表示希望兩人能夠盡快借道,讓溥偉一行能夠從湖南通過到廣東去,以防拖得太久,而夜長夢多,自己則可以留下來慢慢協商兩人加入溥偉政*府的事宜。
趙爾巽、楊文鼎聽了,也十分高興,其實兩人說從長計議,其實就是在推托,兩人根本就不想奉立溥偉為君,即使是溥偉承諾,讓兩人繼續管轄湖南省,因為一來是兩人不想當南方督撫大員中臣服溥偉政*府的領頭者;二來如果以後要投靠華東政*府,那麽奉立溥偉為君,顯然是對兩人十分不利的經曆。
不過讓溥偉盡快經過湖南去廣東,到是兩人樂觀其成的,因為兩人也怕夜長夢多,當然溥偉一行人員有7、8萬,不僅有軍隊,而且還有大量的家屬,普通旗人和輜重,要從湖南借道經過,也不是容易事情,從那條路走,治途怎麽休息,又要注意那些事宜等等,都需要詳細的協商,雖然現在趙爾巽、楊文鼎己經基本相信溥偉一行是真的要從湖南借道,但在灬裏還是有一些警惕,反正小心一點總是沒有錯的。
於是幾個人協商了3天,終於協商出了一個方案,首先確定了從湖南通過的路線,以及沿途的站點,而善耆希望趙爾巽、楊文鼎能安排在沿途提供糧食,並承諾可以支付一筆錢給兩人,做為報酬。趙爾巽、楊文鼎自然也答應了這個要求。
而經過湖南將分為三批進行,首先是善耆這一行,率先通過,主要是熟悉道路,並且在沿途的站點中留人接應;第二批則是溥偉帶人通過;第三批是家屬、普通旗人和輜重,而善耆就留在湖南,等到全部人員都過完之後再行離開,也就相當於是留下來當人質。
趙爾巽、楊文鼎也很滿意這樣的安排,因為將溥偉一行人分成三批,實際上就是分散了溥偉一行的力量,這也就降低了對湖南的威脅,而善耆自願當人質,也更讓兩人放心了,畢竟善耆不是一般的宗室成員,他是親王,除了溥偉之外,就算炅他的身份最高的,溥偉決不能不顧及他的安危,因此有了善耆這個人質在手裏,基本也就可以確保湖南萬無一失了。
當然在協商的這幾天裏,趙爾巽、楊文鼎對善耆等人的招待十分周道,飲食住宿都盡力用最好的安排,而且在協商之餘,也免不了談些昔日的事情,追憶一下往日的時光,畢竟都是清廷舊臣,互相之間多少也有些同病相憐之感,本來趙爾巽和善耆隻能算認識,但沒有什麽深交,而這幾天下來,到似成了老朋友。
事情都確定下來之後,善耆也告辭先迴永綏廳,一方麵要向溥偉通報協商的情況;一方麵帶兵啟程出發,再到辰州的時候,軍隊交給良弼等人統帶,善耆隨趙爾巽、楊文鼎到長沙去當人質。
這樣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趙爾巽、楊文鼎一點也沒有懷疑,善耆離開之後,兩人也在辰州城裏準備,一方麵安排軍隊,沿途隨行,實際也就是監視善耆部的動向,另一方麵也準備再接待善耆一行,因為這一次不僅多了溥倫、毓朗兩人,還有善耆的軍隊,當然也不能怠慢了,畢竟如果溥偉真的無意染指湖南,隻是路過的話,兩人還是希望能和溥偉政*府保持良好的關係。既使兩人並不打算真的加入溥偉政*府。
而就在幾天之後,善耆等人果然又帶領著軍隊,來到辰州,而趙爾巽、楊文鼎也帶著長沙總兵劉永名,一起出城十裏,迎接善耆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