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當然十分清楚,華東政*府的最終目標就統一整個中國。但也總有一個先後秩序吧。根據袁世凱的判斷,華東政*府應是采取先北後南的順序,占領北方之後,再用幾年的時間穩定局勢,然後再向南發展。因為華東政*府的統治區幾乎全在北方,而且清廷的中樞也在北方,自然是首先統一北方之地了。
另外,袁世凱也對華東政*府進行過詳細的分析,認為華東政*府的軍事、治理能力都很強,但也不是沒有弱點,不足之處就在於迴歸的時間太短,根基還不深。當然如果華東政*府隻是想完成一次簡單的改朝換代,到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但華東政*府做的是對中國2000餘年的舊製度的徹底顛覆,這就決定了華東政*府統一整個中國的過程決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穩紮穩打,打下一塊地盤就必須先穩住,這樣逐步的推進統一整個中國的過程。
袁世凱的估算是,在華東政*府統一北方之地後,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來穩住,這樣也就給了袁世凱在南方立足經營的時間,當然,袁世凱的頭腦還是清楚,知道無論自己怎麽經營現在的屬地,在華東政*府穩定了北方的局勢,揮軍南下之際,自己也肯定不是對手,因此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袁世凱也不打算負隅頑抗,而是直接向華東政*府拱手投降算了。
但現在還有幾年的緩衝時間,在這幾年時間裏也有可能發生很多事情,如果華東政*府卷入對外的戰爭,袁世凱知道,華東政*府和英法日俄等國的關係都不好,由其是和日俄二國,確實有發生戰爭的危險。這樣一來,也就會給自己帶來轉機,也許還能在南方多支撐幾年,最後甚致是長期割據一方,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華東政*府突然進攻湖北,讓袁世凱也十分緊張,如果華東政*府沒有按照自己預料的那樣,先北後南,而是南北齊進,那麽自己的如此算盤可就會落空了,因為現在自己的實力,決不是華東政*府的對手,因此袁世凱的心裏也鬱悶不己,恨不能想個辦法,提醒華東政*府一聲,別太冒進了,還是穩紮穩打得好。
不過采取什麽樣的統一中國的策略,是華東政*府的決策,可不由袁世凱做主。如果華東政*府的決策真是如,那麽自己也隻能拱手投降,因為決不能和華東政*府兵戎相見,那和找死沒什麽區別。
當然袁世凱也是有些戰略頭腦的人,也想到了華東政*府的目地會不會隻是奪取湖北之地,而不是整個南方,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為隻是奪取湖北之地,並不違背先北後南的大戰略,而且湖北位於中國東西南北的折衝要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華東政*府要先奪取湖北之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華東政*府奪取了湖北之地,將會對自己的屬地形成夾擊之勢,使自己處於非常不利的形式,但如果華東政*府的目地隻限於湖北,那麽自己的計劃還是可以繼續下去。隻是實際情況到底如何,根本無法確認,袁世凱和幕僚們也商議了幾次,都不得要領,盡管袁世凱在華東政*府布置了徐世昌、唐紹儀兩人,但他們都在北京,和南方並沒有關係,不到萬不得己的時候,袁世凱也不打算通過徐世昌、唐紹儀兩人打探華東政*府進攻湖北的目地。
袁世凱也想到過,直接和上海方麵聯絡,詢問,他和上海一直都有通暢的聯絡渠道,但現在人民軍並沒有進攻自己的屬地,冒然去詢問華東政*府的軍事行動,也不大好吧。
而就在這時,趙爾巽請求袁世凱出麵調停說和,正好是給了袁世凱一個借口,當然,如果華東政*府這次進攻湖北的目地是南北齊進,統一整個中國,那麽袁世凱當然沒有那麽大的麵子,可以勸退華東政*府,連自己都自身難保,但卻可以借這個機會,試探華東政*府的真實目地,自己也好早做應對之策。
於是袁世凱立刻給上海方麵發了一份電報,措辭十分客氣,表示是趙爾巽托自己出麵,希望與華東政*府休兵講和,問華東政*府是否有講和的意向,如果願意講和,又有什麽條件。
進攻湖北的總指揮部就設在上海,由羅嶽、上海市長李鬆晨、東南軍區總司令劉鐵三人全權負責。收到了袁世凱的電報之後,三人也都覺得有些好笑,因為從電報的字裏行間來看,袁世凱是頗為急切的想知道華東政*府進攻湖北的真實目地。
而三人協商之後,認為可以和趙爾巽休兵講和,條件是讓趙爾巽退出湖北省,將湖北省全境都交給華東政*府管理,如果趙爾巽接受這個條件,那麽湖北省剩下的幾個州府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畢竟能不發生戰爭,當然是更好了。很快青島方麵就同意了上海的建議,可以和趙爾巽進行談判,爭取能和平占領湖北省全境。
於是由李鬆晨代表華東政*府,給袁世凱迴電,表示華東政*府這次進軍,隻為占領湖北省全境,確保長江航道的安全,並無其他目地,因此如果趙爾巽想休兵講和,就必須退出湖北,華東政*府可以償還趙爾巽在武昌的財產。
收到了李鬆晨的電報之後,袁世凱也長出了一口氣,果然華東政*府的目標隻是湖北而不是整個南方,袁世凱當然也就可以安心了。不過現在袁世凱己成為華東政*府和趙爾巽之間的調停人,這件事也不能馬虎,必須要辦好才行,一方麵要給華東政*府留下良好的印像,證明袁世凱有用;另一方麵也要在東南的其他督撫大臣,以及各國麵見顯示袁世凱和華東政*府之間的良好關係。
於是袁世凱一麵給趙爾龔發電報,告訴他華東政*府的態度,一麵又派自己的心腹幹將楊度和長子袁克定,趕到嶽州府去,當麵勸說趙爾巽。如果趙爾巽接受了華東政*府的條件,袁世凱估計,趙爾巽十有八九是會接受的,這樣楊度和袁克定就留在嶽州府,幫趙爾巽和華東政*府聯絡溝通,隻要東南督撫大臣和華東政*府聯絡的事情,自己最好都要參與一二,這樣不斷鞏固自己和華東政*府有交情的形像。
果然不出袁世凱所料,得知了華東政*府的條件之後,趙爾巽想都沒有想,就立刻答應了下,因為不答應也不行,誰能抵擋得住人民軍的進攻呢。而湖南巡撫楊文鼎也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至少自己的湖南省是保住了。而端方雖然有異議,但一來是他隻是湖北巡撫,而趙爾巽是湖廣總督,雖然按照清廷的官製,總督並不是巡撫的直接上司,二者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但總督高於巡撫卻是不爭的事實,一但總督與巡撫發生矛盾,朝廷都會偏向總督,久而久之,巡撫也逐漸習慣的服從於總督;二來端方也知道,自己不同意也沒有辦法,誰能夠抵擋得住人民軍的進攻。因此端方隻向趙爾巽提出,給自己在湖南省劃一塊地方,好讓自已有立足之地,並且安置從湖北帶出來的敗兵。
見端方沒有反對自已讓出湖北省,趙爾巽也鬆了一口氣,如果端方反對,也是十分麻煩的事情,而且端方的要求也並不過份,堂堂一省的巡撫,也確實需要一個立足之地,於是趙爾巽決定,將端方安置在常德府。雖然湖南巡撫楊文鼎心裏有些不痛快,畢竟常德府是自己的地盤,就這麽讓給端方了,換了誰心裏也會不舒服,但這是總督射決定,而且安撫好端方,以免節外生枝,吃點虧就吃點虧吧。
於是趙爾巽立刻又發電給袁世凱,請他轉告華東政*府,自己接受了華東政*府的條件,同時又委托楊度和袁克定,和華東政*府進行聯絡溝通,辦理移交湖北省其他各府州的事宜。
結果華東政*府的南線戰鬥比北線還要順利,人民軍僅僅隻是攻占了武昌、漢陽二府,其他地方的清軍全都主動退出了,將地方移交給人民軍。
占領了湖北全境之後,還有一件要處理的事情,就是漢口法租界,在舊時空裏,與上海租界、天津租界並稱為中國的三大租界區。這個時候還沒有武漢的概念,武昌、漢陽、漢口各行其事,互不相幹,但武昌、漢陽均己建府,隻有漢口還是一個鎮級行政機構,不過由於漢口有法租界,因此雖然隻是一個鎮級行政機構,但也能和武昌、漢陽二府隔江相望,形成鼎足之勢。
而對漢口的法租界,華東政*府自然還是收迴,而租界裏的洋人們這一次也都十分知趣,沒有搞什麽抗議之類的把戲,因為都知道做了也沒有用,還不如省點力氣,留著收拾打包物品財產,畢竟洋人己在南京開避了一塊新的租界區,於是都就近轉移到南京去。
至此,舊時空裏的中國三大租界區,己全部被華東政*府收迴。
另外,袁世凱也對華東政*府進行過詳細的分析,認為華東政*府的軍事、治理能力都很強,但也不是沒有弱點,不足之處就在於迴歸的時間太短,根基還不深。當然如果華東政*府隻是想完成一次簡單的改朝換代,到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但華東政*府做的是對中國2000餘年的舊製度的徹底顛覆,這就決定了華東政*府統一整個中國的過程決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穩紮穩打,打下一塊地盤就必須先穩住,這樣逐步的推進統一整個中國的過程。
袁世凱的估算是,在華東政*府統一北方之地後,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來穩住,這樣也就給了袁世凱在南方立足經營的時間,當然,袁世凱的頭腦還是清楚,知道無論自己怎麽經營現在的屬地,在華東政*府穩定了北方的局勢,揮軍南下之際,自己也肯定不是對手,因此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袁世凱也不打算負隅頑抗,而是直接向華東政*府拱手投降算了。
但現在還有幾年的緩衝時間,在這幾年時間裏也有可能發生很多事情,如果華東政*府卷入對外的戰爭,袁世凱知道,華東政*府和英法日俄等國的關係都不好,由其是和日俄二國,確實有發生戰爭的危險。這樣一來,也就會給自己帶來轉機,也許還能在南方多支撐幾年,最後甚致是長期割據一方,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華東政*府突然進攻湖北,讓袁世凱也十分緊張,如果華東政*府沒有按照自己預料的那樣,先北後南,而是南北齊進,那麽自己的如此算盤可就會落空了,因為現在自己的實力,決不是華東政*府的對手,因此袁世凱的心裏也鬱悶不己,恨不能想個辦法,提醒華東政*府一聲,別太冒進了,還是穩紮穩打得好。
不過采取什麽樣的統一中國的策略,是華東政*府的決策,可不由袁世凱做主。如果華東政*府的決策真是如,那麽自己也隻能拱手投降,因為決不能和華東政*府兵戎相見,那和找死沒什麽區別。
當然袁世凱也是有些戰略頭腦的人,也想到了華東政*府的目地會不會隻是奪取湖北之地,而不是整個南方,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為隻是奪取湖北之地,並不違背先北後南的大戰略,而且湖北位於中國東西南北的折衝要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華東政*府要先奪取湖北之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華東政*府奪取了湖北之地,將會對自己的屬地形成夾擊之勢,使自己處於非常不利的形式,但如果華東政*府的目地隻限於湖北,那麽自己的計劃還是可以繼續下去。隻是實際情況到底如何,根本無法確認,袁世凱和幕僚們也商議了幾次,都不得要領,盡管袁世凱在華東政*府布置了徐世昌、唐紹儀兩人,但他們都在北京,和南方並沒有關係,不到萬不得己的時候,袁世凱也不打算通過徐世昌、唐紹儀兩人打探華東政*府進攻湖北的目地。
袁世凱也想到過,直接和上海方麵聯絡,詢問,他和上海一直都有通暢的聯絡渠道,但現在人民軍並沒有進攻自己的屬地,冒然去詢問華東政*府的軍事行動,也不大好吧。
而就在這時,趙爾巽請求袁世凱出麵調停說和,正好是給了袁世凱一個借口,當然,如果華東政*府這次進攻湖北的目地是南北齊進,統一整個中國,那麽袁世凱當然沒有那麽大的麵子,可以勸退華東政*府,連自己都自身難保,但卻可以借這個機會,試探華東政*府的真實目地,自己也好早做應對之策。
於是袁世凱立刻給上海方麵發了一份電報,措辭十分客氣,表示是趙爾巽托自己出麵,希望與華東政*府休兵講和,問華東政*府是否有講和的意向,如果願意講和,又有什麽條件。
進攻湖北的總指揮部就設在上海,由羅嶽、上海市長李鬆晨、東南軍區總司令劉鐵三人全權負責。收到了袁世凱的電報之後,三人也都覺得有些好笑,因為從電報的字裏行間來看,袁世凱是頗為急切的想知道華東政*府進攻湖北的真實目地。
而三人協商之後,認為可以和趙爾巽休兵講和,條件是讓趙爾巽退出湖北省,將湖北省全境都交給華東政*府管理,如果趙爾巽接受這個條件,那麽湖北省剩下的幾個州府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畢竟能不發生戰爭,當然是更好了。很快青島方麵就同意了上海的建議,可以和趙爾巽進行談判,爭取能和平占領湖北省全境。
於是由李鬆晨代表華東政*府,給袁世凱迴電,表示華東政*府這次進軍,隻為占領湖北省全境,確保長江航道的安全,並無其他目地,因此如果趙爾巽想休兵講和,就必須退出湖北,華東政*府可以償還趙爾巽在武昌的財產。
收到了李鬆晨的電報之後,袁世凱也長出了一口氣,果然華東政*府的目標隻是湖北而不是整個南方,袁世凱當然也就可以安心了。不過現在袁世凱己成為華東政*府和趙爾巽之間的調停人,這件事也不能馬虎,必須要辦好才行,一方麵要給華東政*府留下良好的印像,證明袁世凱有用;另一方麵也要在東南的其他督撫大臣,以及各國麵見顯示袁世凱和華東政*府之間的良好關係。
於是袁世凱一麵給趙爾龔發電報,告訴他華東政*府的態度,一麵又派自己的心腹幹將楊度和長子袁克定,趕到嶽州府去,當麵勸說趙爾巽。如果趙爾巽接受了華東政*府的條件,袁世凱估計,趙爾巽十有八九是會接受的,這樣楊度和袁克定就留在嶽州府,幫趙爾巽和華東政*府聯絡溝通,隻要東南督撫大臣和華東政*府聯絡的事情,自己最好都要參與一二,這樣不斷鞏固自己和華東政*府有交情的形像。
果然不出袁世凱所料,得知了華東政*府的條件之後,趙爾巽想都沒有想,就立刻答應了下,因為不答應也不行,誰能抵擋得住人民軍的進攻呢。而湖南巡撫楊文鼎也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至少自己的湖南省是保住了。而端方雖然有異議,但一來是他隻是湖北巡撫,而趙爾巽是湖廣總督,雖然按照清廷的官製,總督並不是巡撫的直接上司,二者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但總督高於巡撫卻是不爭的事實,一但總督與巡撫發生矛盾,朝廷都會偏向總督,久而久之,巡撫也逐漸習慣的服從於總督;二來端方也知道,自己不同意也沒有辦法,誰能夠抵擋得住人民軍的進攻。因此端方隻向趙爾巽提出,給自己在湖南省劃一塊地方,好讓自已有立足之地,並且安置從湖北帶出來的敗兵。
見端方沒有反對自已讓出湖北省,趙爾巽也鬆了一口氣,如果端方反對,也是十分麻煩的事情,而且端方的要求也並不過份,堂堂一省的巡撫,也確實需要一個立足之地,於是趙爾巽決定,將端方安置在常德府。雖然湖南巡撫楊文鼎心裏有些不痛快,畢竟常德府是自己的地盤,就這麽讓給端方了,換了誰心裏也會不舒服,但這是總督射決定,而且安撫好端方,以免節外生枝,吃點虧就吃點虧吧。
於是趙爾巽立刻又發電給袁世凱,請他轉告華東政*府,自己接受了華東政*府的條件,同時又委托楊度和袁克定,和華東政*府進行聯絡溝通,辦理移交湖北省其他各府州的事宜。
結果華東政*府的南線戰鬥比北線還要順利,人民軍僅僅隻是攻占了武昌、漢陽二府,其他地方的清軍全都主動退出了,將地方移交給人民軍。
占領了湖北全境之後,還有一件要處理的事情,就是漢口法租界,在舊時空裏,與上海租界、天津租界並稱為中國的三大租界區。這個時候還沒有武漢的概念,武昌、漢陽、漢口各行其事,互不相幹,但武昌、漢陽均己建府,隻有漢口還是一個鎮級行政機構,不過由於漢口有法租界,因此雖然隻是一個鎮級行政機構,但也能和武昌、漢陽二府隔江相望,形成鼎足之勢。
而對漢口的法租界,華東政*府自然還是收迴,而租界裏的洋人們這一次也都十分知趣,沒有搞什麽抗議之類的把戲,因為都知道做了也沒有用,還不如省點力氣,留著收拾打包物品財產,畢竟洋人己在南京開避了一塊新的租界區,於是都就近轉移到南京去。
至此,舊時空裏的中國三大租界區,己全部被華東政*府收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