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山東巡撫衙門,後堂。
袁世凱居中正座,左右兩側各坐著數人,均是袁世凱的幕僚。由於不是正式的座堂,因此袁世凱和他的幕僚們都是一身便裝,在桌幾上還擺放著茶水點心,看樣子到像是閑坐聊天一般。
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今年42歲,正當壯年的時候,不過這時身材己然有些發福了。此刻正微合著雙目,似有所思。而在他的右首第三席,一名中年文士側身略傾向前方,左手拿著一封信簡,道:“撫台大人,這是41名中下層軍官聯名上書,請撫台大人收迴處決孫仲奎、萬坤等人的決議,而且還請求撫台大人立刻出兵,進攻海外華人,以安山東鄉紳之心。”
說話的人叫趙秉均,與袁世凱同齡,年輕時曾隨左宗棠赴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亂,作戰勇敢,以馬術建長,但在戰鬥中身受重傷,落下殘疾,遂棄武習文改投到袁世凱的門下。袁世凱小站練兵時,趙秉鈞隨習軍政,專攻偵探、警察兩門,專攻緝捕刑偵之術,因為緝捕義和團有功,頗為袁世凱所賞識,現在付責監督管理北洋新軍的軍紀,因其執法嚴厲,對士兵的處罰亳不手軟留情,因此在北洋軍中有“屠夫”之稱。
孫仲奎、萬坤等人在袁世凱的默許下,帶兵支援萬俞福的地主聯盟,進攻門埠村,結果被人民軍打得大敗,損失超過百人,而孫仲奎、萬坤帶領殘軍逃迴到濟南以後,立刻就被抓捕收監,經趙秉鈞依北洋新軍的軍紀,將為首的14名中下層軍官處以死刑。
結果這個判罰引發了相當一部份山東籍的軍官不滿,因為孫仲奎、萬坤等人的行為是得到了絕大部份山東籍軍官的支持,這是由於海外華人推行的土地改革讓山東籍軍官感覺到相當不滿,這些山東籍的軍官基本都是來自於鄉紳家庭,幾乎每家都有一些土地,都夠得上地主的標準,而海外華人的土地改革自然就是動了他們的奶酪,因此在他們看來,孫仲奎、萬坤等人帶兵去打海外華人是在為山東鄉紳的利益打仗。現在他們要按軍法被處決,於是眾軍官們也都活動起來,聯名向袁世凱上書請願,要求赦免孫仲奎、萬坤等人的死罪,同時還請求袁世凱出兵進攻海外華人,繼續維護山東鄉紳的利益。
現在北洋新軍裏,山東籍的士兵軍官數量很多,士兵占到了近四成,而軍官也達到了二成以上,盡管基本都是中下層軍官,但仍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視的龐大勢力,因此袁世凱才招集自己的親信幕僚,協商怎樣解決。
袁世凱聽了趙秉均的發言之後,微合的雙睛猛然睜開,寒光一閃而過,然後又再度微合上,道:“你們怎麽看呢?”
左首的第二席上,一名年齡在35歲左右的年青人猛然站了起來,道:“好大的膽子,竟然敢聯名上書要求撫台大人收迴成命,眼裏還有沒有撫台大人了。”轉向袁世凱,道:“撫台大人,此事絕不能姑息,孫仲奎、萬坤必須處決,不能輕恕。”
發言的這人是段祺瑞,現在是袁世凱手下的一員虎將。
而聽了段祺瑞的發言,袁世凱卻不置可否,看向右首的第一人,道:“菊人兄以為如何呢?”
袁世凱發問的人叫徐世昌,字卜五,菊人是他的號,他和袁世凱在光緒五年(1879年)就相識了,二人一見傾心,當時徐世昌、徐世光兄弟無錢赴應天府應鄉試,袁世凱即贈銀百兩以為川資,使徐氏昆仲得已成行,並待同時中舉。後來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向清廷奏請徐世昌以翰林庶吉士編修的身份,兼管新建陸軍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總辦,不過這是以高就低;而徐世昌卻毅然離開翰林院,全力以赴,總攬全軍文案並參與機密,袁世凱不在時可代理其職,成為袁世凱最得力智囊。
聽了袁世凱的詢問以後,徐世昌才道:“此事有些蹊蹺?”
袁世凱道:“怎麽個蹊蹺法,還請菊人兄明示?”
徐世昌嗬嗬笑道:“雖然我們軍中的山東籍軍官不少,但此前從未見他們有過聯合行動,而孫仲奎、萬坤素日無名無望,此次隻為孫仲奎、萬坤等人,不僅聯名上書撫合大人,而且還要求我們出兵進攻海外華人,用意不言而喻,在我看來,這背後定有山東地區的豪強勢力支持,無非就是想借我們的力量對抗海外華人,大約就是怕海外華人的土地改革蔓延到濟南來。因此此風絕不可助長,必須以雷霆手段製止才行。”
袁世凱沉呤了一會兒,又道:“海外華人那邊,又有什麽新消息嗎?”
趙秉鈞道:“迴稟撫台大人,剛剛確認的消息,海外華人己經占據了高密、膠州、即墨三縣。”
袁世凱怔了一怔,也不禁有些意外道:“我記得昨天還收到過這幾個縣的公文,隻說地方上的事務一應正常,怎麽突就被海外華人占據了。”
趙秉釣苦笑了一聲,道:“我也是剛剛才知道,原來海外華人雖然占據了縣城,但卻都留下縣衙,衙門裏的一應人員也全都俱全,而且公文來往常例進行,隻是縣裏的錢糧財政大權己全都為海外華人所有。”
袁世凱呆了一會兒,馬上就明白過來,長歎了一口氣,道:“海外華人確實是好手段,如此一來雖有占地之實,但卻又不背負占地之名,朝廷也無話可說。”
徐世昌也點了點頭,道:“是啊,如此看來,海外華人己是鐵了心要占盡山東之地,隻是不願和朝廷撕破臉而已。”
段祺瑞忍不住道:“撫台大人,我們在山東經了兩年多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局麵,海外華人才來了幾天,我們憑什麽要把山東讓給海外華人?”
這時坐在段祺瑞上首的人道:“芝泉,現在不是意氣之爭的時候,如今海外華人的風頭正勁,全國上下均視其為擎天支柱,救世奇材,老實說我們確實沒有能力和海外華人相抗衡。”
說話的人叫王士珍,原來是天津武備學堂的學生,在炮兵科學習3年,畢業後迴山海關任炮隊教習。甲午戰爭期間,隨葉誌超赴朝參戰,在戰鬥中,王士珍左手無名指被炸掉,額頭左上部被彈片擊傷,留下一寸多長的傷口。歸國之後,被劃為聶士誠軍中。後來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曾任天津武備學堂總辦的蔭昌為他舉薦王士珍。袁世凱與其議及軍事,王士珍麵麵俱到,極有規劃,袁世凱大喜,認為其才可堪重用,立即任命他為督操營務處會辦,右翼第三營步隊幫統,兼步隊學堂監督。又升任他為工程營管帶,兼德文學堂監督。由於王士珍做事細密、周到,而且不張揚,深得袁世凱的信賴,僅次於徐世昌,在袁世凱向幕僚武將中名列首位,因此有關軍中的成績考核,人事的升降黜陟,袁世凱都多與王士珍、徐世昌等人商議。
但聽了王士珍的話以後,段祺瑞卻還有些不服,道:“海外華人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打敗了八國聯軍嗎?其實八國聯軍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換了咱們北洋新軍上,照樣可以把他們打個落花流水。如果朝廷早用我們北洋新軍的話,早就把八國聯軍打迴老家去了,我到是真想和海外華人打一仗,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厲害的。”
王士珍搖了搖頭,道:“芝泉,你也太小看八國聯軍了,北京的守軍不下十萬,其中還有武毅軍、甘軍這樣有戰鬥力的軍隊,但仍然不敵八國聯軍,換了我們北洋新軍,也未敢輕言獲勝,海外華人能擊敗八國聯軍,決不可小視,何況海外華人還在海上擊敗徳國遠東艦隊,陸上攻取青島,又在山海關大破俄軍,絕非偶然,要知八國均為當世之大國,再出兵十萬征戰中國亦非難事,然而各國卻均沒有派軍增援,反而與海外華人講和,可見各國也均不願與海外華人作戰,我們北洋新軍,確實是萬萬不如的。”
徐世昌也道:“是啊,何況現在連朝廷都要看海外華人的臉色行事,如果我們明目張膽的與海外華人為敵,恐怕朝廷會率先怪罪我們,這樣也對撫台大人不利啊。”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看來我們隻能放棄山東了。”
眾人聽了,也都默然不語。在場的人都是袁世凱從小站練兵時就開始追隨袁世凱,好不容易才熬過了小站練兵的艱苦時日,好不容易有了山東這樣一個基地,有了充份的財政來源,能夠擴大北洋新軍的規模,眾人也都可以大展拳腳,但海外華人橫插了這一扛子,硬生生的要把北洋新軍擠出山東去,眾人的心裏自然都是不願,但誰也沒有辦法阻止海外華人,雖然段祺瑞叫嚷著要和海外華人打一仗,但其實也就是圖個嘴快而己,段祺瑞自已心裏也明白,真的要和海外華人打起來,北洋新軍多半是打不贏的,何況朝廷也不會允許北洋新軍和海外華人動手。
這時徐世昌道:“撫台大人也不必過於悲觀,我想朝廷對我們必會另有安排。”
其實袁世凱當然知道朝廷不會不管自已這支北洋新軍,隻是換了一個地方駐紮,又要從頭再來,這兩年在山東打下的基礎等於是白費了。
而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李中堂來電。
袁世凱居中正座,左右兩側各坐著數人,均是袁世凱的幕僚。由於不是正式的座堂,因此袁世凱和他的幕僚們都是一身便裝,在桌幾上還擺放著茶水點心,看樣子到像是閑坐聊天一般。
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今年42歲,正當壯年的時候,不過這時身材己然有些發福了。此刻正微合著雙目,似有所思。而在他的右首第三席,一名中年文士側身略傾向前方,左手拿著一封信簡,道:“撫台大人,這是41名中下層軍官聯名上書,請撫台大人收迴處決孫仲奎、萬坤等人的決議,而且還請求撫台大人立刻出兵,進攻海外華人,以安山東鄉紳之心。”
說話的人叫趙秉均,與袁世凱同齡,年輕時曾隨左宗棠赴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亂,作戰勇敢,以馬術建長,但在戰鬥中身受重傷,落下殘疾,遂棄武習文改投到袁世凱的門下。袁世凱小站練兵時,趙秉鈞隨習軍政,專攻偵探、警察兩門,專攻緝捕刑偵之術,因為緝捕義和團有功,頗為袁世凱所賞識,現在付責監督管理北洋新軍的軍紀,因其執法嚴厲,對士兵的處罰亳不手軟留情,因此在北洋軍中有“屠夫”之稱。
孫仲奎、萬坤等人在袁世凱的默許下,帶兵支援萬俞福的地主聯盟,進攻門埠村,結果被人民軍打得大敗,損失超過百人,而孫仲奎、萬坤帶領殘軍逃迴到濟南以後,立刻就被抓捕收監,經趙秉鈞依北洋新軍的軍紀,將為首的14名中下層軍官處以死刑。
結果這個判罰引發了相當一部份山東籍的軍官不滿,因為孫仲奎、萬坤等人的行為是得到了絕大部份山東籍軍官的支持,這是由於海外華人推行的土地改革讓山東籍軍官感覺到相當不滿,這些山東籍的軍官基本都是來自於鄉紳家庭,幾乎每家都有一些土地,都夠得上地主的標準,而海外華人的土地改革自然就是動了他們的奶酪,因此在他們看來,孫仲奎、萬坤等人帶兵去打海外華人是在為山東鄉紳的利益打仗。現在他們要按軍法被處決,於是眾軍官們也都活動起來,聯名向袁世凱上書請願,要求赦免孫仲奎、萬坤等人的死罪,同時還請求袁世凱出兵進攻海外華人,繼續維護山東鄉紳的利益。
現在北洋新軍裏,山東籍的士兵軍官數量很多,士兵占到了近四成,而軍官也達到了二成以上,盡管基本都是中下層軍官,但仍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視的龐大勢力,因此袁世凱才招集自己的親信幕僚,協商怎樣解決。
袁世凱聽了趙秉均的發言之後,微合的雙睛猛然睜開,寒光一閃而過,然後又再度微合上,道:“你們怎麽看呢?”
左首的第二席上,一名年齡在35歲左右的年青人猛然站了起來,道:“好大的膽子,竟然敢聯名上書要求撫台大人收迴成命,眼裏還有沒有撫台大人了。”轉向袁世凱,道:“撫台大人,此事絕不能姑息,孫仲奎、萬坤必須處決,不能輕恕。”
發言的這人是段祺瑞,現在是袁世凱手下的一員虎將。
而聽了段祺瑞的發言,袁世凱卻不置可否,看向右首的第一人,道:“菊人兄以為如何呢?”
袁世凱發問的人叫徐世昌,字卜五,菊人是他的號,他和袁世凱在光緒五年(1879年)就相識了,二人一見傾心,當時徐世昌、徐世光兄弟無錢赴應天府應鄉試,袁世凱即贈銀百兩以為川資,使徐氏昆仲得已成行,並待同時中舉。後來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向清廷奏請徐世昌以翰林庶吉士編修的身份,兼管新建陸軍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總辦,不過這是以高就低;而徐世昌卻毅然離開翰林院,全力以赴,總攬全軍文案並參與機密,袁世凱不在時可代理其職,成為袁世凱最得力智囊。
聽了袁世凱的詢問以後,徐世昌才道:“此事有些蹊蹺?”
袁世凱道:“怎麽個蹊蹺法,還請菊人兄明示?”
徐世昌嗬嗬笑道:“雖然我們軍中的山東籍軍官不少,但此前從未見他們有過聯合行動,而孫仲奎、萬坤素日無名無望,此次隻為孫仲奎、萬坤等人,不僅聯名上書撫合大人,而且還要求我們出兵進攻海外華人,用意不言而喻,在我看來,這背後定有山東地區的豪強勢力支持,無非就是想借我們的力量對抗海外華人,大約就是怕海外華人的土地改革蔓延到濟南來。因此此風絕不可助長,必須以雷霆手段製止才行。”
袁世凱沉呤了一會兒,又道:“海外華人那邊,又有什麽新消息嗎?”
趙秉鈞道:“迴稟撫台大人,剛剛確認的消息,海外華人己經占據了高密、膠州、即墨三縣。”
袁世凱怔了一怔,也不禁有些意外道:“我記得昨天還收到過這幾個縣的公文,隻說地方上的事務一應正常,怎麽突就被海外華人占據了。”
趙秉釣苦笑了一聲,道:“我也是剛剛才知道,原來海外華人雖然占據了縣城,但卻都留下縣衙,衙門裏的一應人員也全都俱全,而且公文來往常例進行,隻是縣裏的錢糧財政大權己全都為海外華人所有。”
袁世凱呆了一會兒,馬上就明白過來,長歎了一口氣,道:“海外華人確實是好手段,如此一來雖有占地之實,但卻又不背負占地之名,朝廷也無話可說。”
徐世昌也點了點頭,道:“是啊,如此看來,海外華人己是鐵了心要占盡山東之地,隻是不願和朝廷撕破臉而已。”
段祺瑞忍不住道:“撫台大人,我們在山東經了兩年多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局麵,海外華人才來了幾天,我們憑什麽要把山東讓給海外華人?”
這時坐在段祺瑞上首的人道:“芝泉,現在不是意氣之爭的時候,如今海外華人的風頭正勁,全國上下均視其為擎天支柱,救世奇材,老實說我們確實沒有能力和海外華人相抗衡。”
說話的人叫王士珍,原來是天津武備學堂的學生,在炮兵科學習3年,畢業後迴山海關任炮隊教習。甲午戰爭期間,隨葉誌超赴朝參戰,在戰鬥中,王士珍左手無名指被炸掉,額頭左上部被彈片擊傷,留下一寸多長的傷口。歸國之後,被劃為聶士誠軍中。後來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曾任天津武備學堂總辦的蔭昌為他舉薦王士珍。袁世凱與其議及軍事,王士珍麵麵俱到,極有規劃,袁世凱大喜,認為其才可堪重用,立即任命他為督操營務處會辦,右翼第三營步隊幫統,兼步隊學堂監督。又升任他為工程營管帶,兼德文學堂監督。由於王士珍做事細密、周到,而且不張揚,深得袁世凱的信賴,僅次於徐世昌,在袁世凱向幕僚武將中名列首位,因此有關軍中的成績考核,人事的升降黜陟,袁世凱都多與王士珍、徐世昌等人商議。
但聽了王士珍的話以後,段祺瑞卻還有些不服,道:“海外華人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打敗了八國聯軍嗎?其實八國聯軍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換了咱們北洋新軍上,照樣可以把他們打個落花流水。如果朝廷早用我們北洋新軍的話,早就把八國聯軍打迴老家去了,我到是真想和海外華人打一仗,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厲害的。”
王士珍搖了搖頭,道:“芝泉,你也太小看八國聯軍了,北京的守軍不下十萬,其中還有武毅軍、甘軍這樣有戰鬥力的軍隊,但仍然不敵八國聯軍,換了我們北洋新軍,也未敢輕言獲勝,海外華人能擊敗八國聯軍,決不可小視,何況海外華人還在海上擊敗徳國遠東艦隊,陸上攻取青島,又在山海關大破俄軍,絕非偶然,要知八國均為當世之大國,再出兵十萬征戰中國亦非難事,然而各國卻均沒有派軍增援,反而與海外華人講和,可見各國也均不願與海外華人作戰,我們北洋新軍,確實是萬萬不如的。”
徐世昌也道:“是啊,何況現在連朝廷都要看海外華人的臉色行事,如果我們明目張膽的與海外華人為敵,恐怕朝廷會率先怪罪我們,這樣也對撫台大人不利啊。”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看來我們隻能放棄山東了。”
眾人聽了,也都默然不語。在場的人都是袁世凱從小站練兵時就開始追隨袁世凱,好不容易才熬過了小站練兵的艱苦時日,好不容易有了山東這樣一個基地,有了充份的財政來源,能夠擴大北洋新軍的規模,眾人也都可以大展拳腳,但海外華人橫插了這一扛子,硬生生的要把北洋新軍擠出山東去,眾人的心裏自然都是不願,但誰也沒有辦法阻止海外華人,雖然段祺瑞叫嚷著要和海外華人打一仗,但其實也就是圖個嘴快而己,段祺瑞自已心裏也明白,真的要和海外華人打起來,北洋新軍多半是打不贏的,何況朝廷也不會允許北洋新軍和海外華人動手。
這時徐世昌道:“撫台大人也不必過於悲觀,我想朝廷對我們必會另有安排。”
其實袁世凱當然知道朝廷不會不管自已這支北洋新軍,隻是換了一個地方駐紮,又要從頭再來,這兩年在山東打下的基礎等於是白費了。
而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李中堂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