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衝近前來,哈哈大笑道:“果然不出哥哥所料。”葉飛騎無鞍馬來戰張飛,馬雲祿、呂玲綺亦來夾攻。


    正戰間,山背後撞出一軍,約有數十人,為頭二將乃是周倉、典韋。


    典韋看向葉飛說道:“我等在亂軍中走散了,到處尋覓不到你,就領著數十騎突圍往芒碭山去了,不想在這裏碰到你們。”


    張飛見敵人援兵已到,不敢戀戰,隻顧招引人伴搶奪輜重、奴婢。


    葉飛護住眾人,逶迤往山上退去。張飛亦不追襲,自引兵退去。


    夜深人靜,冷風如刀,葉飛等人生一把火來,坐困於山頂之上。


    甄宓、糜貞兩女斜靠在葉飛寬厚的肩膀上,葉飛伸出手,攬住二女的細腰,互相取暖。


    袁耀怔怔地看著葉飛陶醉滿足的樣子,醋意橫生,卻無可奈何。


    待得夜深人靜,將士們七倒八歪躺在地上睡著了。打鼾之聲此起彼伏,震撼著蒼茫大地。


    驀地,袁術噩夢中驚醒,顧謂左右說道:“有沒有雞湯可以喝?”


    長史楊弘小聲說道:“隻有血水,安有雞湯?”


    袁術聞之,潸然淚下,忽然仰天長嘯:“我袁公路四世三公,威震中原,居然會落得如此下場!”


    袁術狂叫數聲,嘔血數升。薨於山頂之上,壽止47歲。


    安葬好了袁術屍首,已是淩晨時分。太陽緩緩升起,令人感受到陣陣生機和暖意。


    葉飛說道:“主公已死,大家都散了吧。”


    楊弘說道:“袁公路尚有一枝軍隊駐紮在成德,約有數萬之眾,由驍將陳簡統之,我等前往投奔,再思東山再起。”


    葉飛說道:“既有這個去處,立即出發。”


    當下,葉飛、陳蘭、周倉、典韋四將當先,載著家眷,並數十騎投成德而來。


    陳簡接著,置酒相待。說到曹操勢大,難以抵擋。


    陳蘭說道:“我軍尚有數萬,還可以與曹操周旋,整兵再戰。”


    葉飛說道:“我軍大敗,銳氣已喪,隻宜堅守,不能出戰。”


    楊弘說道:“主公已薨,三軍奪氣,不宜再戰。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不可一日無帥,請眾位推舉一人,以代袁術之職,重整旗鼓。”


    陳蘭說道:“袁術嫡子袁耀在此,可奉之為主,以安眾心。”


    楊弘說道:“主公在日,便不喜袁耀為人,所以一直沒有傳位給他。”


    閻象看向楊弘:“你可有人選,何不直說?”


    楊弘說道:“葉飛救主有功,且本身文武全才,堪當此任。”


    周倉、典韋皆踴躍稱善道:“沒有比葉飛更合適的人選了!”


    葉飛謙遜道:“某何德何能,能當此任,還是另請高明吧。”


    楊弘看向葉飛:“此乃眾望所歸,你就不必再謙虛了!”


    葉飛恭敬不如從命,笑著接過袁術衣缽,隨軍駐紮在成德。


    葉飛臨危受命,掌了大權,自封後將軍,上表給漢獻帝,請求冊封。


    一麵實行屯田製,一麵招兵買馬。中軍豎起“義”字旗號。數日之間,前來應聘之人如雨並集。


    泰山賊吳敦、孫禮引兵數千前來投奔葉飛,葉飛令為軍中從事,黃巾餘賊廖化、裴元紹也領著數千來投葉飛,葉飛見廖化武藝出眾,拜廖化為典軍校尉,裴元紹副之。


    葉飛計點人馬,逼近五萬人數,然而都是烏合之眾,綠林手段,難堪大任。


    葉飛將五萬人馬,編成幾股部隊,第一股稱“大戟士”,由八千先登構成,軍士清一色的大鐵戟,由典韋統領。第二股稱“黑馬義從。”八千騎兵,軍士統一黑馬長槍,效仿當年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做衝鋒之用,由陳蘭統領。


    再從隊伍裏選出兩千禁軍,由馬雲祿、呂玲綺兩個女將保護後宮及一幹文臣安全,其餘驍將都有任用,商議殺迴壽春,重奪失城。


    曹操既殺呂布,又滅袁術。聞袁術敗軍退走成德,又推舉葉飛為主,軍心複振,也在商議剿滅葉飛之事。


    荀攸、荀彧、程昱、毛玠、滿寵、崔琰等均有出列


    ,唯獨不見戲誌才。


    曹操怒道:“戲誌才呢?”


    荀攸說道:“戲誌才臥病不能行,讓我替他向丞相請假。”


    曹操說道:“謀劃定策,全靠此人,若此人不救,我委實不安。立刻令華佗去醫治。”


    荀攸說道:“華佗已在醫治之中,但是聽他口氣,戲誌才已經病入膏肓,加上又是先天性的疾病,華佗的藥物也隻能維持生命,不能治愈。所以丞相要做好失去戲誌才的心裏準備。”


    荀彧說道:“我的朋友郭嘉仍在潁川家中讀書,主公何不派人求之?”


    曹操說道:“郭嘉何德何能,能替下戲誌才的工作?”


    荀彧說道:“論出謀劃策,兩人不相伯仲,但是郭嘉更具敏銳嗅覺和察人知世的能力,若請地郭嘉出山,則主公大業不難定也!”


    曹操大喜,急令滿寵、許褚引著數百騎,直撲潁川地界,聘請郭嘉去了。


    忽聽賬外小校飛報:“宛城侯張繡領兵五萬,以賈詡為謀士,殺奔許都而來。”


    曹操說道:“張繡誠不足道,賈詡乃真謀士也!我不忍心殺之,不如派人招降。”


    荀彧說道:“主公避其鋒銳,閉門不出,不出幾天,包管張繡傾心來降。”


    曹操看向荀彧:“願聞其詳。”


    荀彧說道:“張繡無謀之人,必聽賈詡安排,投靠主公。”曹操大喜,遂不出戰,卻暗中遣人與賈詡接洽。


    張繡聞曹軍閉門不出,也在猶豫不決,賈詡說道:“曹操勢大,不如投降。”


    張繡允諾,使人將納降之書獻給了曹操,曹操得書大喜,兵不血刃,拿下了宛城。


    葉飛既定大事,也密遣心腹人探聽各路諸侯的消息。如今呂布、袁術已滅,中原抗衡者唯有袁紹、曹操二家也,此時張魯在漢中,孫權在江東,都隻是坐守一方,並無展足天下之誌,葉飛繼承了袁術的勢力,但是勢力集中在壽春至成德地徑,初步取得了與諸侯抗衡的實力。


    忽探子飛報:“張繡投靠曹操,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了宛城,進一步擴充了軍備。”


    眾人聞言,皆有懼色。葉飛卻笑道:“曹操大難即將臨頭,我等以宛城中火起為號,殺將過去,必能將曹操一舉殲滅!”


    熟悉曆史的葉飛知道,曹操即將寵幸張繡的嬸娘鄒燕,張繡不甘受此奇恥大辱,聽賈詡建議,夜襲曹營,曹軍猝不及防,損兵折將,曹操的愛將典韋、長子曹安民都將死於此。


    而此時曹操沒有典韋,勢必讓許褚頂替典韋職務,許褚的覺悟很高,張繡和賈詡的陰謀還能再次得逞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貼身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著蝸牛旅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著蝸牛旅行並收藏三國之貼身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