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從各郡調來糧食,暫時解決了漢獻帝劉協及眾大臣、宮女們等飲食問題。
漢獻帝總算在袁紹府邸安頓下來了,每餐都有專人服侍,待遇比在長安之時,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袁紹聚集部下文武百官商議。
文醜說道:“幽州公孫瓚早晚招兵買馬,對冀州虎視眈眈,主公宜早做安排。”
袁紹說道:“似此如之奈何?”
文醜說道:“主公勿憂,我自領兵五萬,提著公孫瓚的首級獻於階下。”
話音未落,文醜背後轉出一將,大聲喊道:“殺雞焉用牛刀,願領兵五萬提公孫瓚之頭獻給主公,以為覲見之禮。”
原來此人乃是原冀州降將鞠義,前隨韓馥,後來跟了袁紹,寸功未立,所以很想在新主子袁紹處立一番功勞,提升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袁紹大喜,壯之,令鞠義領兵出戰公孫瓚,鞠義慨然上馬,領兵去了。
鞠義走後,郭圖湊到袁紹跟前,輕語道:“公孫瓚隻是外患,還需解決內憂。”
“內憂是啥?”袁紹疑惑地看了一眼郭圖。
“漢獻帝劉協已盡在主公掌握之中,無奈身邊爪牙很多,不方便為主公脅迫,對主公將來的王圖霸業也將構成妨礙。”郭圖詭異一笑,輕輕說道。
“爪牙都是哪些人?”
“太傅葉飛、侍中楊琦、大司農朱儁、太尉楊彪等等。”
“你有什麽辦法除去這些人?”袁紹看向郭圖。
“楊琦、楊彪等輩都是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不足為慮,倒是這葉飛勇冠三軍又深通謀略,不可不除。”郭圖說道。
袁紹沉吟道:“葉飛護駕有功,殺了他,恐怕眾人不服。”
郭圖說道:“殺與不殺,皆在主公,服與不服,也全憑主公一句話,不要忘了,這是我們的地盤,由不得別人議論,如果此時不殺葉飛,待其羽翼成了再殺他,就變得困難起來了。”
袁紹又是沉吟片刻,忽然作色看向郭圖,說道:“我知你與衛老爺子素有交情,衛老爺子與葉飛有不共戴天之仇,你勸我殺了葉飛,該不會是公報私仇吧?”
郭圖慌忙說道:“衛老爺子與葉飛確實有深仇大恨,葉飛曾為了蔡文姬這個女人殺了衛風的長子衛仲道,又廢了二公子凱。後來衛風為報仇,一把火將蔡家燒地幹幹淨淨,自那以後,兩家開始敗落,衛風本人和二公子凱現下正在我府中養病。但這是兩碼事。望主公明察。”
袁紹說道:“你既然肯坦白,足見你的誠意,隻要你做到公私分明,我也不便追究。葉飛現在是我的客人,你們不能動他,否則我將以家法處置。”
郭圖搖了搖頭,退了下去。
袁紹旋即朝著階下文武揮了揮手,說道:“如果沒有別的事情,都退了。”
袁紹府邸,大廂房前,葉飛帶著周倉、典韋、雷公等人終日侍衛,外人不敢擅入,因此也沒人有機會在獻帝麵前進讒,一連半個多月,風平浪靜,
葉飛寸步不離得守衛在帝後身邊,外人有事啟奏陛下,就必須通過葉飛這一關,帝後有了葉飛等人的日夜守備,自然也是高枕無憂。袁紹的謀士審配、逢紀、郭圖等人見了,心生妒忌,卻也無可奈何,暗地皺緊了眉頭。
半個月後某個正午時分,探子飛報:“鞠義領兵在任丘遭遇公孫瓚軍狙擊,大敗潰輸,一敗塗地,隻引著數十騎逃了迴來。”
袁紹大怒,欲斬鞠義,眾將告免。
葉飛風聞鞠義兵敗,邀請鞠義敘話,置酒給他解悶。
鞠義連飲三杯,歎口氣道:“我從軍這麽多年,從沒有見過如此彪悍的騎兵部隊,他們騎的清一色的白色戰馬,手拿清一色的長矛,速度極快又整齊劃一,可以在一霎間摧毀了敵方的戰鬥能力。”
葉飛已知就裏,笑著問道:“鞠將軍說的莫非是公孫瓚白馬義從?”
鞠義反問葉飛:“你也知道白馬義從?”
葉飛微笑點頭:“公孫瓚賴以成名的不就是他的白馬義從嗎?”
所謂白馬義從,原指跟隨公孫瓚的那些善射之士,後公孫瓚在與胡人的對戰中,深深的感覺一隊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為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由於公孫瓚酷愛白馬,因而部隊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戰馬,而部隊為表達忠心,均高喊:“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因而得名——白馬義從。
鞠義說道:“你既也知白馬義從,可有破解之法?”
葉飛說道:“白馬義從,顧名思義,就是一支精銳的輕騎兵,他的速度再快,能快地過弓箭嗎?”
一句話如醍醐灌頂,驚醒了鞠義,隻見鞠義慨然而起道:“我再去向主公請戰,正好將功贖罪。”
鞠義走到門檻,腿尚未邁出去之時,忽然轉身看向葉飛:“葉將軍何不隨我同去?”
葉飛心內暗思:鞠義用自己的方法一定可以擊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但這不是重點的,重要的是公孫瓚在逃亡過程中會遇到趙子龍這樣的天威猛將,借助趙子龍的神勇,幾乎可以反敗為勝。可惜公孫瓚不能視趙雲為心腹,以致趙雲鬱鬱不得誌,最後被劉備三言兩語便騙了過去。
但是葉飛既然穿越而來,就不能允許這些事件按照曆史的脈絡去演變!如果能將趙子龍收入自己麾下,那該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情呢?!
所以,葉飛決定要去會會公孫瓚了!這就叫醉翁之意不在“公孫瓚”,而在“趙子龍”也!
葉飛跟著鞠義來到袁紹中軍大帳。隻見鞠義單膝下跪在袁紹跟前道:“主公,請你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已經找到了戰勝公孫瓚的方法了!”
袁紹不屑地白了一眼鞠義,冷冷說道:“前番你以我軍的精銳步卒——大戟士對陣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結果大敗潰輸,損兵折將,今番你還有何麵目來麵見我?”
鞠義說道:“此次若不能取勝,甘當軍令!”
葉飛也說道:“我與鞠義將軍同去,保證萬無一失!”
袁紹好奇地看了一眼葉飛:“你也敢去?你也敢立下軍令狀嗎?”
葉飛凜然說道:“有何不敢!”
袁紹聽了,心內歡喜,如果葉飛也立了軍令狀,倘若他戰敗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他斬首示眾了,到時候就不怕眾人不服,就連漢獻帝也保護不了他了。
袁紹撥弄著自己的如意算盤,狡黠一笑道:“好!你們兩個隻要立下軍令狀,我立刻發兵三萬,讓鞠義做正將,葉飛做副將,前去剿滅公孫瓚,即日啟程,不得有誤!”
大將馬延從武將隊伍中走了出來,揖道:“末將深知白馬義從的威力所在,此二人恐怕不是對手。”
郭圖害怕葉飛建攻,也趁機說道:“馬將軍所言甚是,公孫瓚勇烈,除非顏良、文醜,無人能敵啊!”
漢獻帝總算在袁紹府邸安頓下來了,每餐都有專人服侍,待遇比在長安之時,好了不止一點半點。
袁紹聚集部下文武百官商議。
文醜說道:“幽州公孫瓚早晚招兵買馬,對冀州虎視眈眈,主公宜早做安排。”
袁紹說道:“似此如之奈何?”
文醜說道:“主公勿憂,我自領兵五萬,提著公孫瓚的首級獻於階下。”
話音未落,文醜背後轉出一將,大聲喊道:“殺雞焉用牛刀,願領兵五萬提公孫瓚之頭獻給主公,以為覲見之禮。”
原來此人乃是原冀州降將鞠義,前隨韓馥,後來跟了袁紹,寸功未立,所以很想在新主子袁紹處立一番功勞,提升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袁紹大喜,壯之,令鞠義領兵出戰公孫瓚,鞠義慨然上馬,領兵去了。
鞠義走後,郭圖湊到袁紹跟前,輕語道:“公孫瓚隻是外患,還需解決內憂。”
“內憂是啥?”袁紹疑惑地看了一眼郭圖。
“漢獻帝劉協已盡在主公掌握之中,無奈身邊爪牙很多,不方便為主公脅迫,對主公將來的王圖霸業也將構成妨礙。”郭圖詭異一笑,輕輕說道。
“爪牙都是哪些人?”
“太傅葉飛、侍中楊琦、大司農朱儁、太尉楊彪等等。”
“你有什麽辦法除去這些人?”袁紹看向郭圖。
“楊琦、楊彪等輩都是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不足為慮,倒是這葉飛勇冠三軍又深通謀略,不可不除。”郭圖說道。
袁紹沉吟道:“葉飛護駕有功,殺了他,恐怕眾人不服。”
郭圖說道:“殺與不殺,皆在主公,服與不服,也全憑主公一句話,不要忘了,這是我們的地盤,由不得別人議論,如果此時不殺葉飛,待其羽翼成了再殺他,就變得困難起來了。”
袁紹又是沉吟片刻,忽然作色看向郭圖,說道:“我知你與衛老爺子素有交情,衛老爺子與葉飛有不共戴天之仇,你勸我殺了葉飛,該不會是公報私仇吧?”
郭圖慌忙說道:“衛老爺子與葉飛確實有深仇大恨,葉飛曾為了蔡文姬這個女人殺了衛風的長子衛仲道,又廢了二公子凱。後來衛風為報仇,一把火將蔡家燒地幹幹淨淨,自那以後,兩家開始敗落,衛風本人和二公子凱現下正在我府中養病。但這是兩碼事。望主公明察。”
袁紹說道:“你既然肯坦白,足見你的誠意,隻要你做到公私分明,我也不便追究。葉飛現在是我的客人,你們不能動他,否則我將以家法處置。”
郭圖搖了搖頭,退了下去。
袁紹旋即朝著階下文武揮了揮手,說道:“如果沒有別的事情,都退了。”
袁紹府邸,大廂房前,葉飛帶著周倉、典韋、雷公等人終日侍衛,外人不敢擅入,因此也沒人有機會在獻帝麵前進讒,一連半個多月,風平浪靜,
葉飛寸步不離得守衛在帝後身邊,外人有事啟奏陛下,就必須通過葉飛這一關,帝後有了葉飛等人的日夜守備,自然也是高枕無憂。袁紹的謀士審配、逢紀、郭圖等人見了,心生妒忌,卻也無可奈何,暗地皺緊了眉頭。
半個月後某個正午時分,探子飛報:“鞠義領兵在任丘遭遇公孫瓚軍狙擊,大敗潰輸,一敗塗地,隻引著數十騎逃了迴來。”
袁紹大怒,欲斬鞠義,眾將告免。
葉飛風聞鞠義兵敗,邀請鞠義敘話,置酒給他解悶。
鞠義連飲三杯,歎口氣道:“我從軍這麽多年,從沒有見過如此彪悍的騎兵部隊,他們騎的清一色的白色戰馬,手拿清一色的長矛,速度極快又整齊劃一,可以在一霎間摧毀了敵方的戰鬥能力。”
葉飛已知就裏,笑著問道:“鞠將軍說的莫非是公孫瓚白馬義從?”
鞠義反問葉飛:“你也知道白馬義從?”
葉飛微笑點頭:“公孫瓚賴以成名的不就是他的白馬義從嗎?”
所謂白馬義從,原指跟隨公孫瓚的那些善射之士,後公孫瓚在與胡人的對戰中,深深的感覺一隊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為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由於公孫瓚酷愛白馬,因而部隊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戰馬,而部隊為表達忠心,均高喊:“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因而得名——白馬義從。
鞠義說道:“你既也知白馬義從,可有破解之法?”
葉飛說道:“白馬義從,顧名思義,就是一支精銳的輕騎兵,他的速度再快,能快地過弓箭嗎?”
一句話如醍醐灌頂,驚醒了鞠義,隻見鞠義慨然而起道:“我再去向主公請戰,正好將功贖罪。”
鞠義走到門檻,腿尚未邁出去之時,忽然轉身看向葉飛:“葉將軍何不隨我同去?”
葉飛心內暗思:鞠義用自己的方法一定可以擊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但這不是重點的,重要的是公孫瓚在逃亡過程中會遇到趙子龍這樣的天威猛將,借助趙子龍的神勇,幾乎可以反敗為勝。可惜公孫瓚不能視趙雲為心腹,以致趙雲鬱鬱不得誌,最後被劉備三言兩語便騙了過去。
但是葉飛既然穿越而來,就不能允許這些事件按照曆史的脈絡去演變!如果能將趙子龍收入自己麾下,那該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情呢?!
所以,葉飛決定要去會會公孫瓚了!這就叫醉翁之意不在“公孫瓚”,而在“趙子龍”也!
葉飛跟著鞠義來到袁紹中軍大帳。隻見鞠義單膝下跪在袁紹跟前道:“主公,請你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已經找到了戰勝公孫瓚的方法了!”
袁紹不屑地白了一眼鞠義,冷冷說道:“前番你以我軍的精銳步卒——大戟士對陣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結果大敗潰輸,損兵折將,今番你還有何麵目來麵見我?”
鞠義說道:“此次若不能取勝,甘當軍令!”
葉飛也說道:“我與鞠義將軍同去,保證萬無一失!”
袁紹好奇地看了一眼葉飛:“你也敢去?你也敢立下軍令狀嗎?”
葉飛凜然說道:“有何不敢!”
袁紹聽了,心內歡喜,如果葉飛也立了軍令狀,倘若他戰敗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他斬首示眾了,到時候就不怕眾人不服,就連漢獻帝也保護不了他了。
袁紹撥弄著自己的如意算盤,狡黠一笑道:“好!你們兩個隻要立下軍令狀,我立刻發兵三萬,讓鞠義做正將,葉飛做副將,前去剿滅公孫瓚,即日啟程,不得有誤!”
大將馬延從武將隊伍中走了出來,揖道:“末將深知白馬義從的威力所在,此二人恐怕不是對手。”
郭圖害怕葉飛建攻,也趁機說道:“馬將軍所言甚是,公孫瓚勇烈,除非顏良、文醜,無人能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