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憋屈
逆天鳳變:絕世農女不入宮 作者:雲家七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子宵沒有想好要如何做的事情,正好與李鳳早上問起的事情有關,就是他的身份。
他一想起自已這幾天的遭遇,眼神不由得暗了暗,瞬間閃過狠戾之色。
從他登基之後,母親張太後張羅了好幾次小規模的采選。但都沒有他中意的,便就這麽一拖再拖。
從十四到二十歲,這六年間,張太後還是很開明的,畢竟他的父皇這一輩子後宮隻有張太後一人,連個嬪妃都沒有。
隻是他的父皇突然去世,讓他們孤兒寡母掌管這麽一大片河山,總是萬般艱難。
無奈之下,張太後與朱子宵隻得妥協,選了一些位高權重家的女子入宮為妃。
但朱子宵隻有一個要求,自己的皇後,必是自己所選。
朱子宵會有這個要求除了受他父皇的影響。
常年看著父母恩愛,他也想找個真情實意的,而不是那些為了利益送上門來的虛情假意。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他的祖父當初選皇後之時就是聽了長輩的安排,對那娶來的皇後王氏的感情比對一個陌生人好不了多少。
後來他的祖父又愛上了一個女子方氏,寵著她與皇後王氏打對台,搞得後宮烏煙瘴氣,子嗣幾乎斷絕。
皇後王氏的孩子也折在了裏邊。
王皇後原本愛著他的祖父,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時間久了,人心總是會涼的。
待她生了兒子後,便把心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孩子沒了之後,王皇後會如何,可以說是恨那方氏,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啃其骨。
王氏為了給兒子報仇,暗中聯係寧王,支持他篡位;還好被及時發現,他們這一脈才保住了皇位及性命。
可是,皇城裏卻是血流成河。
再加上太祖立下的規矩,皇後不可出自權貴之家,以防外戚幹政。朱子宵遲遲不選後這件事,一開始沒有引起什麽風波。
表麵看起來隻有太後張氏著急。
但當朱子宵二十歲及冠之後,後宮還無子嗣之時,就有大臣開始上本,肯求皇帝為江山寄,早日立後。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三三倆倆的大臣偶爾為之,朱子宵直接無視。
可到後來竟然發展到滿朝的文武跪地肯求,勢有朱子宵不同意就不罷休的架勢。
朱子宵哪裏會不知道,逼他立後是假,實則是滿朝的大臣在逼著他做選擇,要麽在下次采選的時候選出個皇後,要麽就讓宮中現有的嬪妃生孩子!
嫡庶之爭向來是宮亂之源。
朱子宵一拍龍書案,氣極而笑,清冷地道:“這天下大事,那麽多,你們天天就盯著我家的後院看!好好好!你們真是太辛苦了,我現在一人賞你們個女人,如果一個不夠那就二個、三個……”
眾大臣一看朱子宵氣得連聯都不用了,忙拒絕。細思其言,冷汗都流了下來,這種情況下賞下來的女人,如果放在家裏那才是真要命,誰家沒有點糟心的事!
皇帝一但知道,說一句家不平何以平天下,這官也就當到頭了。
前朝的事情算是這樣被朱子宵解決了,迴到了後宮張太後把他叫到了慈寧宮,先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見朱子宵無動於衷後,便開始一哭二亂三上吊。
最後直逼得朱子宵沒了辦法,語氣十分沮喪地道:
“母後,再給我幾個月的時間,如果到明年采選之時還沒有找到,便是自己沒有那個命,就全聽您的安排。”
可是迴到寢宮後,朱子宵越想越憋屈。(未完待續)
他一想起自已這幾天的遭遇,眼神不由得暗了暗,瞬間閃過狠戾之色。
從他登基之後,母親張太後張羅了好幾次小規模的采選。但都沒有他中意的,便就這麽一拖再拖。
從十四到二十歲,這六年間,張太後還是很開明的,畢竟他的父皇這一輩子後宮隻有張太後一人,連個嬪妃都沒有。
隻是他的父皇突然去世,讓他們孤兒寡母掌管這麽一大片河山,總是萬般艱難。
無奈之下,張太後與朱子宵隻得妥協,選了一些位高權重家的女子入宮為妃。
但朱子宵隻有一個要求,自己的皇後,必是自己所選。
朱子宵會有這個要求除了受他父皇的影響。
常年看著父母恩愛,他也想找個真情實意的,而不是那些為了利益送上門來的虛情假意。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他的祖父當初選皇後之時就是聽了長輩的安排,對那娶來的皇後王氏的感情比對一個陌生人好不了多少。
後來他的祖父又愛上了一個女子方氏,寵著她與皇後王氏打對台,搞得後宮烏煙瘴氣,子嗣幾乎斷絕。
皇後王氏的孩子也折在了裏邊。
王皇後原本愛著他的祖父,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時間久了,人心總是會涼的。
待她生了兒子後,便把心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孩子沒了之後,王皇後會如何,可以說是恨那方氏,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啃其骨。
王氏為了給兒子報仇,暗中聯係寧王,支持他篡位;還好被及時發現,他們這一脈才保住了皇位及性命。
可是,皇城裏卻是血流成河。
再加上太祖立下的規矩,皇後不可出自權貴之家,以防外戚幹政。朱子宵遲遲不選後這件事,一開始沒有引起什麽風波。
表麵看起來隻有太後張氏著急。
但當朱子宵二十歲及冠之後,後宮還無子嗣之時,就有大臣開始上本,肯求皇帝為江山寄,早日立後。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三三倆倆的大臣偶爾為之,朱子宵直接無視。
可到後來竟然發展到滿朝的文武跪地肯求,勢有朱子宵不同意就不罷休的架勢。
朱子宵哪裏會不知道,逼他立後是假,實則是滿朝的大臣在逼著他做選擇,要麽在下次采選的時候選出個皇後,要麽就讓宮中現有的嬪妃生孩子!
嫡庶之爭向來是宮亂之源。
朱子宵一拍龍書案,氣極而笑,清冷地道:“這天下大事,那麽多,你們天天就盯著我家的後院看!好好好!你們真是太辛苦了,我現在一人賞你們個女人,如果一個不夠那就二個、三個……”
眾大臣一看朱子宵氣得連聯都不用了,忙拒絕。細思其言,冷汗都流了下來,這種情況下賞下來的女人,如果放在家裏那才是真要命,誰家沒有點糟心的事!
皇帝一但知道,說一句家不平何以平天下,這官也就當到頭了。
前朝的事情算是這樣被朱子宵解決了,迴到了後宮張太後把他叫到了慈寧宮,先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見朱子宵無動於衷後,便開始一哭二亂三上吊。
最後直逼得朱子宵沒了辦法,語氣十分沮喪地道:
“母後,再給我幾個月的時間,如果到明年采選之時還沒有找到,便是自己沒有那個命,就全聽您的安排。”
可是迴到寢宮後,朱子宵越想越憋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