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桓因自然萬萬沒有想到影爵竟然就是聞人恨。哪怕此刻影爵都已經顯露了自己的真麵目,作為聞人恨而實實在在的跪在了他的麵前,他也依舊覺得有些不真實。
一切的一切,對於桓因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命數”或是一句“巧合”就能簡單形容得了的了。
不過,當桓因迴過了神來,看著眼前叩拜不起的青年時,他又覺得所有的事情都合乎邏輯了起來。因為聞人恨向他說起過自己的身世,而無論是他原本所屬的地方,還是他所背負的家仇,甚至是他以前說過的有關於自己的每一句話,桓因此刻迴想起來,都覺得那與此前滿心都想要找斯利家族複仇的影爵的特點高度契合起來,尤其是影爵對斯利家斬盡殺絕的狠辣。
此刻想來,若非是滅族大仇,又何以要用斬盡殺絕來報複呢?
“是啊,聞人恨當真就是影爵無疑了。”沒多久,以桓因的聰明,他已是在心中暗暗下了這個結論,也等於是接受了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意外。而到了這一刻,眼前意外,則無疑是已經變成了眼前驚喜。尤其現在的意外簡直堪稱是天大的意外,於是,也就成為了天大的驚喜。
既然影爵就是聞人恨,那今日送別影爵之事,也就無從說起了。因為影爵要去尋其正主,不難想象,其實說的就是桓因。而桓因如今正在此地,那影爵又何必離開?
如此一來,當下桓因心中最大的失落已算是頃刻就消失無影。能夠從此將影爵收攬到麾下,便是等於從此就擁有了無人能及的情報力量,也能夠不斷打造屬於自己的強大的情報部隊。這等好處,莫說是比得到一個大天王或者大元帥還猶有過之,就算是比起十萬雄兵,那也不相上下!
隻是,驚喜就在眼前,桓因竟然在看了好半晌聞人恨以後,都沒有露出一點兒笑容。這一切,隻因為一件事情,那就是聞人恨口中的“逃兵”。
逃兵這個說法,並不是聞人恨自謙的說法,桓因不用想都知道,聞人恨定然不是經過了童峒的允許而離開部隊的。聞人恨定是因為報仇心切,於是私自脫離隊伍,跑到了西方八天來。所以,他真的是逃兵!
桓因是天帝,他要打天下,就需要一支強大的部隊作為自己的後盾。而部隊想要強大,最重要的一點不是作戰能力強悍,不是擁有的陣法無與倫比,而是嚴明的軍紀。
軍紀重如山,法令大如天!
但凡是優秀的部隊,無不遵從這兩句話。因為隻要是優秀的士兵或者軍官,他們就無不知道,再強悍的部隊若是離開了軍紀也會成為一盤散沙。而再弱小的部隊,隻要紀律嚴明,就一定會被死死的擰成一股,讓人無論如何也不敢輕視!
部隊之中的軍紀有許多條,而且不同的將領所帶的部隊軍紀也會有不小的差異。不過,任何軍紀之中,有那麽幾條是天雷也打不動的,恆久都不會變化。其中一條,便是極為簡單卻精煉的四個字:逃兵死罪!
沒有一支部隊能夠容忍逃兵,因為這是懦夫的表現,是對軍魂的褻瀆,對鐵血的侮辱。而且,這樣的零容忍是沒有任何理由,也不講任何條件的。因為一旦士兵加入到軍隊當中,就本該以軍隊為最大,死死的紮根軍營。可逃兵卻恰恰是斷了自己的軍根,這是典型的覺悟不夠,信念不堅!
好半晌,桓因的目光終於從聞人恨的身上移了開去。說實在的,桓因想保聞人恨,不僅僅因為他是影爵,不僅僅因為有了他,桓因的大計或許能更加容易實現,更為在桓因的眼中,他始終是自己最初帶的那幾個兵之一,是那個自己想要好好培養的少年人。
可是,桓因始終都沒有開口為聞人恨說上半句話。因為他知道軍紀的重要性,更知道若是自己身為天帝都不能以身作則的話,那自己麾下的元帥和將軍們,也就更是難保不出問題了。而這天下和那所謂大計,就更加不用去指望。
在軍紀麵前,沒有什麽是可以僭越的。再好的人才也都跨不過的那道坎,才配叫“紀律”!
看向了童峒,桓因聲音有些冰冷的說到:“童將軍,這是你的兵,由你處置!”
這一瞬間,嶽風雲和蔣看向桓因的目光之中,猛的多出了一分明顯的敬畏。而戴天堯和童峒都深知桓因的為人,所以他們對於桓因的決定,並沒有感到絲毫意外。尤其是童峒,他很清楚,軍紀和影爵,孰輕孰重。
要說與聞人恨沒有感情,那是假的。要說不想保聞人恨,那也是假的。畢竟,聞人恨也是桓因讓童峒親手帶的兵,聞人恨的努力和天賦,童峒全都瞧在了眼裏。甚至說實在的,童峒對於聞人恨這個兵,格外的喜歡。
隻是當年聞人恨的不辭而別,直到眼前的叩首相見,已讓童峒無法再與聞人恨講情麵。而且,就連桓因都沒講,他怎麽講?
童峒站了出來,認真的看著聞人恨,一字一頓的說到:“聞人恨,你可知罪?”
聞人恨沒有抬頭,也沒有想過要去解釋。因為他曾在童峒那裏受到過最優秀的訓練,知道什麽叫做軍紀,什麽叫做法令最大。於是,他隻說到:“聞人恨私自逃離軍營,罪不可恕!”
童峒繼續開口到:“該當何種處罰?”
“死罪!”聞人恨的聲音很大,也沒有猶豫絲毫。
見到聞人恨如此果決,童峒似也有些意外,也為聞人恨有些感到不值。於是,他有些罕見的多說了一句:“你可還有什麽話想說?”
聞人恨終於抬起了頭來,卻沒有看向問話的童峒,而是看向了桓因。與之同時,桓因也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他的臉。而桓因分明看到那張總是冰冷的臉上,此刻極為罕見的出現了一絲不舍與複雜。
聞人恨很快就從儲物袋中拿出了一樣東西,那是一把寶劍,一把通體透明,看起來就如同虛幻的寶劍。
這劍桓因認得,因為這正是當年他親手用空氣所煉之劍,也是他親手贈予聞人恨的寶劍。桓因也突然想了起來,當初他第一次在不周山中與影爵相遇時,影爵就是用過這把劍的。隻是他隻用了一瞬,所以桓因並沒有在意,也就沒有認得出來。
看來,聞人恨一直有把這把劍帶在身邊,足夠的珍惜。
聞人恨雙手將這把寶劍高高的捧了起來,一直捧到了桓因的跟前。然後,他的頭再次低了下去,衝著桓因露出了一段長長的脖子。
“逃兵聞人恨,罪不可恕,不敢請饒。但求薛大人能執此劍,親斬我頭顱。這樣,我也當死而無怨!”聞人恨開口,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桓因低頭,看著盡在眼前的利劍,又看著利劍之下,那長長的一段脖頸,半晌都沒有露出任何表情。他就那麽簡簡單單的,直直的看著,沒有人知道他在想著些什麽。
一時之間,在場的幾人竟然都屏住了唿吸。他們不知道桓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他們的心情,已無比複雜。
不久後,還不等眾人反應過來,桓因的目光之中透露出一股明顯的淩厲之意。他猛的抓向麵前的利劍,然後將之高高舉起!
桓因自然萬萬沒有想到影爵竟然就是聞人恨。哪怕此刻影爵都已經顯露了自己的真麵目,作為聞人恨而實實在在的跪在了他的麵前,他也依舊覺得有些不真實。
一切的一切,對於桓因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命數”或是一句“巧合”就能簡單形容得了的了。
不過,當桓因迴過了神來,看著眼前叩拜不起的青年時,他又覺得所有的事情都合乎邏輯了起來。因為聞人恨向他說起過自己的身世,而無論是他原本所屬的地方,還是他所背負的家仇,甚至是他以前說過的有關於自己的每一句話,桓因此刻迴想起來,都覺得那與此前滿心都想要找斯利家族複仇的影爵的特點高度契合起來,尤其是影爵對斯利家斬盡殺絕的狠辣。
此刻想來,若非是滅族大仇,又何以要用斬盡殺絕來報複呢?
“是啊,聞人恨當真就是影爵無疑了。”沒多久,以桓因的聰明,他已是在心中暗暗下了這個結論,也等於是接受了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意外。而到了這一刻,眼前意外,則無疑是已經變成了眼前驚喜。尤其現在的意外簡直堪稱是天大的意外,於是,也就成為了天大的驚喜。
既然影爵就是聞人恨,那今日送別影爵之事,也就無從說起了。因為影爵要去尋其正主,不難想象,其實說的就是桓因。而桓因如今正在此地,那影爵又何必離開?
如此一來,當下桓因心中最大的失落已算是頃刻就消失無影。能夠從此將影爵收攬到麾下,便是等於從此就擁有了無人能及的情報力量,也能夠不斷打造屬於自己的強大的情報部隊。這等好處,莫說是比得到一個大天王或者大元帥還猶有過之,就算是比起十萬雄兵,那也不相上下!
隻是,驚喜就在眼前,桓因竟然在看了好半晌聞人恨以後,都沒有露出一點兒笑容。這一切,隻因為一件事情,那就是聞人恨口中的“逃兵”。
逃兵這個說法,並不是聞人恨自謙的說法,桓因不用想都知道,聞人恨定然不是經過了童峒的允許而離開部隊的。聞人恨定是因為報仇心切,於是私自脫離隊伍,跑到了西方八天來。所以,他真的是逃兵!
桓因是天帝,他要打天下,就需要一支強大的部隊作為自己的後盾。而部隊想要強大,最重要的一點不是作戰能力強悍,不是擁有的陣法無與倫比,而是嚴明的軍紀。
軍紀重如山,法令大如天!
但凡是優秀的部隊,無不遵從這兩句話。因為隻要是優秀的士兵或者軍官,他們就無不知道,再強悍的部隊若是離開了軍紀也會成為一盤散沙。而再弱小的部隊,隻要紀律嚴明,就一定會被死死的擰成一股,讓人無論如何也不敢輕視!
部隊之中的軍紀有許多條,而且不同的將領所帶的部隊軍紀也會有不小的差異。不過,任何軍紀之中,有那麽幾條是天雷也打不動的,恆久都不會變化。其中一條,便是極為簡單卻精煉的四個字:逃兵死罪!
沒有一支部隊能夠容忍逃兵,因為這是懦夫的表現,是對軍魂的褻瀆,對鐵血的侮辱。而且,這樣的零容忍是沒有任何理由,也不講任何條件的。因為一旦士兵加入到軍隊當中,就本該以軍隊為最大,死死的紮根軍營。可逃兵卻恰恰是斷了自己的軍根,這是典型的覺悟不夠,信念不堅!
好半晌,桓因的目光終於從聞人恨的身上移了開去。說實在的,桓因想保聞人恨,不僅僅因為他是影爵,不僅僅因為有了他,桓因的大計或許能更加容易實現,更為在桓因的眼中,他始終是自己最初帶的那幾個兵之一,是那個自己想要好好培養的少年人。
可是,桓因始終都沒有開口為聞人恨說上半句話。因為他知道軍紀的重要性,更知道若是自己身為天帝都不能以身作則的話,那自己麾下的元帥和將軍們,也就更是難保不出問題了。而這天下和那所謂大計,就更加不用去指望。
在軍紀麵前,沒有什麽是可以僭越的。再好的人才也都跨不過的那道坎,才配叫“紀律”!
看向了童峒,桓因聲音有些冰冷的說到:“童將軍,這是你的兵,由你處置!”
這一瞬間,嶽風雲和蔣看向桓因的目光之中,猛的多出了一分明顯的敬畏。而戴天堯和童峒都深知桓因的為人,所以他們對於桓因的決定,並沒有感到絲毫意外。尤其是童峒,他很清楚,軍紀和影爵,孰輕孰重。
要說與聞人恨沒有感情,那是假的。要說不想保聞人恨,那也是假的。畢竟,聞人恨也是桓因讓童峒親手帶的兵,聞人恨的努力和天賦,童峒全都瞧在了眼裏。甚至說實在的,童峒對於聞人恨這個兵,格外的喜歡。
隻是當年聞人恨的不辭而別,直到眼前的叩首相見,已讓童峒無法再與聞人恨講情麵。而且,就連桓因都沒講,他怎麽講?
童峒站了出來,認真的看著聞人恨,一字一頓的說到:“聞人恨,你可知罪?”
聞人恨沒有抬頭,也沒有想過要去解釋。因為他曾在童峒那裏受到過最優秀的訓練,知道什麽叫做軍紀,什麽叫做法令最大。於是,他隻說到:“聞人恨私自逃離軍營,罪不可恕!”
童峒繼續開口到:“該當何種處罰?”
“死罪!”聞人恨的聲音很大,也沒有猶豫絲毫。
見到聞人恨如此果決,童峒似也有些意外,也為聞人恨有些感到不值。於是,他有些罕見的多說了一句:“你可還有什麽話想說?”
聞人恨終於抬起了頭來,卻沒有看向問話的童峒,而是看向了桓因。與之同時,桓因也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他的臉。而桓因分明看到那張總是冰冷的臉上,此刻極為罕見的出現了一絲不舍與複雜。
聞人恨很快就從儲物袋中拿出了一樣東西,那是一把寶劍,一把通體透明,看起來就如同虛幻的寶劍。
這劍桓因認得,因為這正是當年他親手用空氣所煉之劍,也是他親手贈予聞人恨的寶劍。桓因也突然想了起來,當初他第一次在不周山中與影爵相遇時,影爵就是用過這把劍的。隻是他隻用了一瞬,所以桓因並沒有在意,也就沒有認得出來。
看來,聞人恨一直有把這把劍帶在身邊,足夠的珍惜。
聞人恨雙手將這把寶劍高高的捧了起來,一直捧到了桓因的跟前。然後,他的頭再次低了下去,衝著桓因露出了一段長長的脖子。
“逃兵聞人恨,罪不可恕,不敢請饒。但求薛大人能執此劍,親斬我頭顱。這樣,我也當死而無怨!”聞人恨開口,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桓因低頭,看著盡在眼前的利劍,又看著利劍之下,那長長的一段脖頸,半晌都沒有露出任何表情。他就那麽簡簡單單的,直直的看著,沒有人知道他在想著些什麽。
一時之間,在場的幾人竟然都屏住了唿吸。他們不知道桓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他們的心情,已無比複雜。
不久後,還不等眾人反應過來,桓因的目光之中透露出一股明顯的淩厲之意。他猛的抓向麵前的利劍,然後將之高高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