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王最近諸事不順,暗殺個人沒成功結果人家又開始在朝堂上活蹦亂跳對他指手畫腳,椒圖軒那尊大佛更是如何也請不動。
於是下朝後百無聊賴的他,隻能在後花園裏陪愛妾賞花。此時,他正坐在亭子裏一動不動地看著遠方高飛的鴻雁若有所思。
上次賑災,他勾結賑災官員克扣賑災的銀兩和糧食。本來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在百姓餓得哀嚎遍野之際從中拿出部分糧食以自己的名義來賑災。如此一來名利雙收,再好不過。隻是最後毀屍滅跡的時候居然棋差一招,那本早應該銷毀的賬本,居然隻燒毀了一半,殘本還流了出去,最後被一個到任不足三年的禦史收獲。最後查實,確實是這個禦史從中作梗,與他為敵,他多年心血差點毀於一旦。
顧沾卿,區區微末小吏,他何曾放在眼裏。隻是這次事關重大,他不能不小心行事。事後,他也算想盡辦法,勢必要把賬本弄迴來,可惜一一失敗,最後不得已出殺招。幸而這個人也不算笨,沒有拿著殘本直接向皇帝告發。當然他不是不敢,而是證據不足,憑著半本燒焦的帳,要治王爺結黨營私,欺君謀反的大罪未免癡人說夢。他隻是在尋找機會,一個能把他完全扳倒,消滅得連渣都不剩的機會。此人要不就是野心滔天,想做出點政績後平步青雲,要不就是愚忠,對江山社稷有著偏執。不過不管是哪一種,他都不能任由他胡來,毀掉自己的苦心經營。有道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他壓的鑄太大,輸不起。
“王爺,吃個梅子消消食。”妾氏李嬋巧笑著遞過來一盤梅子打斷了京兆王的思緒。他順手將愛妾擁入懷中,望著對方嬌媚的容顏,又空出一手撫了撫她的雲鬢。此情此景,不知為何讓他產生了絲後怕與不舍,喃喃道:“阿嬋,要是哪天我不在你身邊的話,你.......”
李嬋身軀微震,不可置信地抬起頭,趕緊用手捂住京兆王的嘴不讓他繼續說下去。
“切莫亂說。”她急急阻止,接著又柔情萬千地安撫道:“你在哪裏,妾身就在哪裏。這樣的話,王爺不該問,妾身也沒法答。”說完,她低下頭,美目中泛著絲晶瑩。她能有今日,實屬不易。當年她不過街頭酒家女,跟著老爹圍爐賣酒為生,經曆過多少辛酸屈辱才最終和自己心愛的男人在一起。在這樣的一顆心麵前,哪裏能言分離。
京兆王了然地點點頭,感慨自己怎麽也英雄氣短起來了。
片刻後他靜下心,看著李嬋的臉問道:“阿嬋,你要是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
無意間被人竊取,想盡計謀都無法將之奪迴,你會怎麽辦?”
李嬋沒有馬上迴答,她拿起一顆梅子輕輕放入京兆王嘴中,思慮再三才迴答道:“阿嬋昨日去白馬寺聽空元法師講法,他說紅塵俗世皆由因果二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結善緣,得善果。王爺何不感化那個偷你東西的人。”
京兆王聽後反複咀嚼起愛妾的這幾句話,結善緣得善果?京兆王心中此時劃過一個精妙絕倫的計策,顧沾卿本王這就送你一份大禮,讓你這輩子都忘不了本王。
京兆王正想著事,忽聽總管來報府內有客人來到,總管神神秘秘地附耳說了一通,京兆王微微點點頭,道了句來得正好便舍下愛妾往密室方向走去。
來人正是鄧太尉,當京兆王打開密室暗門的時候,他正來迴在裏麵踱步,一臉的焦急與不耐煩。鄧太尉一見京兆王,立馬風風火火地快步上前,說道:“上次的事情出了紕漏,王爺怎麽都沒有支會我一聲。聽說那個趙複已經身首異處了,這倒是小事。可那個顧沾卿今天又跑到朝堂上蹦躂了,這該如何是好”
京兆王微笑著將鄧太尉引入座,然後沒事人一樣自顧自地打開折扇把玩著。鄧太尉看到這陣仗哪裏還能坐得住,跳起來不滿道:“我的王爺,都火燒眉毛了,您還不快想個轍,再這樣下去你我再見麵怕是要到牢房裏去了。”
京兆王斜他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待鄧太尉再次入座,他才緩緩解釋說:“最近風聲比較緊,你我還是少接觸為妙。我那皇兄最恨人結黨,這個節骨眼上可千萬不能再出岔子。”
鄧太尉聽完,臉色稍微有所改善,但依舊不安地問道:“你說得也有理,隻是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京兆王迴:“急什麽,還沒到四麵楚歌的地步。賬本雖然丟了,隻是知道這件事的人早已清理幹淨,單憑著那半本燒焦了的糊塗賬,料他也掀不起大浪來。不過日後你我可都得警醒著,別再讓他再抓到把柄......哎。”京兆王沒再說下去,而是歎了口氣來表達內心的擔憂。
鄧太尉聽得心中涼颼颼的,接著問道:“那依王爺看,接下來,你我是不是什麽動作都不要有,隻管小心謹慎地處理公務就行?”
京兆王點了點頭,深覺孺子可教,說:“你我自然是一動不如一靜。”
鄧太尉見王爺如此態度,也不再糾纏,道明去意:“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辭了。”
“太尉留步。”京兆王早已習慣了鄧
太尉說風就是雨的急性子,忙又將他拉迴來。
鄧太尉不解道:“王爺還有事?”
京兆王拍拍他的肩膀,別有深意地問:“若我沒有記錯,太尉大人有三個女兒。除了長女昭妃娘娘,和去年剛出閣的二女兒,尚有一位小女兒待字閨中,可有其事?”
鄧太尉自然知道京兆王詭計多端,如此問到自己的女兒肯定沒有好事,皺眉迴道:“老夫確實還有一女在身邊,隻是小女乃一個賤婢所生,才識長相也不出眾。平日裏和她娘住在後院,由我夫人照料著我也就沒多留心。說起來,快半年沒見過她們了。”
京兆王說:“哎,太尉大人謙虛,虎父無犬女,太尉大人的女人必定是人中龍鳳。”
京兆王這馬屁拍得倒是讓鄧太尉很受用,其實他也沒有故意貶低小女兒,他的幺女乃當年喝醉酒和一個丫鬟一夜風流所得。長相遠沒有大女兒美貌,才知機敏更是及不上二女兒,加上母親地位卑賤,免不得少了份關心。隻是王爺這樣問,他心裏還是在打鼓,再不寵愛也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京兆王笑著繼續道:“本王想為令千金保個媒,不知太尉大人意下如何?”
鄧太尉說:“小女倒確實到了該出閣的年紀,是我這個做爹的疏忽大意了。不知王爺想給誰保媒?”
京兆王神秘一笑,道:“這個人,太尉大人再熟悉不過。”
鄧太尉知道這個王爺喜歡故弄玄虛,配合地問道:“哦,若是知根知底那再好不過。”
京兆王不再賣關子,直截了當地說出一個名字:“顧沾卿。”
“啊?”鄧太尉聽後低聲驚叫,臉上的血色全無,著實一副被嚇到的樣子。
“太尉大人不必驚慌,小王不過提個建議,看把你嚇得。”
“王爺你這是什麽意思?”太尉的語氣中夾著疑惑和怒意。
京兆王解釋道:“但凡小王要是有這樣一個女兒,定不叫太尉大人如此為難。”聽到這話太尉的臉色才少有放緩,仔細一想,京兆王是個足智多謀之人,這樣的主意肯定大有用意。
“王爺。有什麽話您明說就是,老夫怎麽著也是個識大體之人。”
“太尉大人可知道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京兆王問道。
太尉到底存了幾分上位者的果敢,京兆王的意圖他冷靜一想,已經猜出七七八八:“王爺的意思是……”
京兆王立馬接過話茬,說道:“放長線釣大魚,末了我會讓顧沾卿連本帶利還迴來,隻是要先委屈一下太尉大人和令嬡。”
京兆王再次走過去拍拍太尉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太尉大人,一個半年見不到一麵的女兒,和一家老小的安危,孰輕孰重,太尉大人是個明白人,有些事想來本王不必細說。”
太尉這下算是完全弄清楚了,犧牲他的女兒,去刺探情況有幸的話借機偷迴賬本。若是偷不到也不打緊,隔著這層關係,隻怕顧沾卿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太尉思忖片刻,迴道:“你容我考慮一番,老夫若是答應了,會直接讓昭妃娘娘去向太後請旨。”
“如此甚好,昭妃娘娘開口,名正言順,姐姐為妹妹的終生大事盡心盡力誰敢說個不字?怎麽著也好過我這個外人瞎起哄。而且到時候太後懿旨,他顧沾卿不得不從。太尉大人,事關重大,你可得迴去仔細思量才好。”
太尉大人長歎一口氣,緩緩點頭,不久便消失在暗道門口。
於是下朝後百無聊賴的他,隻能在後花園裏陪愛妾賞花。此時,他正坐在亭子裏一動不動地看著遠方高飛的鴻雁若有所思。
上次賑災,他勾結賑災官員克扣賑災的銀兩和糧食。本來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在百姓餓得哀嚎遍野之際從中拿出部分糧食以自己的名義來賑災。如此一來名利雙收,再好不過。隻是最後毀屍滅跡的時候居然棋差一招,那本早應該銷毀的賬本,居然隻燒毀了一半,殘本還流了出去,最後被一個到任不足三年的禦史收獲。最後查實,確實是這個禦史從中作梗,與他為敵,他多年心血差點毀於一旦。
顧沾卿,區區微末小吏,他何曾放在眼裏。隻是這次事關重大,他不能不小心行事。事後,他也算想盡辦法,勢必要把賬本弄迴來,可惜一一失敗,最後不得已出殺招。幸而這個人也不算笨,沒有拿著殘本直接向皇帝告發。當然他不是不敢,而是證據不足,憑著半本燒焦的帳,要治王爺結黨營私,欺君謀反的大罪未免癡人說夢。他隻是在尋找機會,一個能把他完全扳倒,消滅得連渣都不剩的機會。此人要不就是野心滔天,想做出點政績後平步青雲,要不就是愚忠,對江山社稷有著偏執。不過不管是哪一種,他都不能任由他胡來,毀掉自己的苦心經營。有道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他壓的鑄太大,輸不起。
“王爺,吃個梅子消消食。”妾氏李嬋巧笑著遞過來一盤梅子打斷了京兆王的思緒。他順手將愛妾擁入懷中,望著對方嬌媚的容顏,又空出一手撫了撫她的雲鬢。此情此景,不知為何讓他產生了絲後怕與不舍,喃喃道:“阿嬋,要是哪天我不在你身邊的話,你.......”
李嬋身軀微震,不可置信地抬起頭,趕緊用手捂住京兆王的嘴不讓他繼續說下去。
“切莫亂說。”她急急阻止,接著又柔情萬千地安撫道:“你在哪裏,妾身就在哪裏。這樣的話,王爺不該問,妾身也沒法答。”說完,她低下頭,美目中泛著絲晶瑩。她能有今日,實屬不易。當年她不過街頭酒家女,跟著老爹圍爐賣酒為生,經曆過多少辛酸屈辱才最終和自己心愛的男人在一起。在這樣的一顆心麵前,哪裏能言分離。
京兆王了然地點點頭,感慨自己怎麽也英雄氣短起來了。
片刻後他靜下心,看著李嬋的臉問道:“阿嬋,你要是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
無意間被人竊取,想盡計謀都無法將之奪迴,你會怎麽辦?”
李嬋沒有馬上迴答,她拿起一顆梅子輕輕放入京兆王嘴中,思慮再三才迴答道:“阿嬋昨日去白馬寺聽空元法師講法,他說紅塵俗世皆由因果二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結善緣,得善果。王爺何不感化那個偷你東西的人。”
京兆王聽後反複咀嚼起愛妾的這幾句話,結善緣得善果?京兆王心中此時劃過一個精妙絕倫的計策,顧沾卿本王這就送你一份大禮,讓你這輩子都忘不了本王。
京兆王正想著事,忽聽總管來報府內有客人來到,總管神神秘秘地附耳說了一通,京兆王微微點點頭,道了句來得正好便舍下愛妾往密室方向走去。
來人正是鄧太尉,當京兆王打開密室暗門的時候,他正來迴在裏麵踱步,一臉的焦急與不耐煩。鄧太尉一見京兆王,立馬風風火火地快步上前,說道:“上次的事情出了紕漏,王爺怎麽都沒有支會我一聲。聽說那個趙複已經身首異處了,這倒是小事。可那個顧沾卿今天又跑到朝堂上蹦躂了,這該如何是好”
京兆王微笑著將鄧太尉引入座,然後沒事人一樣自顧自地打開折扇把玩著。鄧太尉看到這陣仗哪裏還能坐得住,跳起來不滿道:“我的王爺,都火燒眉毛了,您還不快想個轍,再這樣下去你我再見麵怕是要到牢房裏去了。”
京兆王斜他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待鄧太尉再次入座,他才緩緩解釋說:“最近風聲比較緊,你我還是少接觸為妙。我那皇兄最恨人結黨,這個節骨眼上可千萬不能再出岔子。”
鄧太尉聽完,臉色稍微有所改善,但依舊不安地問道:“你說得也有理,隻是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京兆王迴:“急什麽,還沒到四麵楚歌的地步。賬本雖然丟了,隻是知道這件事的人早已清理幹淨,單憑著那半本燒焦了的糊塗賬,料他也掀不起大浪來。不過日後你我可都得警醒著,別再讓他再抓到把柄......哎。”京兆王沒再說下去,而是歎了口氣來表達內心的擔憂。
鄧太尉聽得心中涼颼颼的,接著問道:“那依王爺看,接下來,你我是不是什麽動作都不要有,隻管小心謹慎地處理公務就行?”
京兆王點了點頭,深覺孺子可教,說:“你我自然是一動不如一靜。”
鄧太尉見王爺如此態度,也不再糾纏,道明去意:“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辭了。”
“太尉留步。”京兆王早已習慣了鄧
太尉說風就是雨的急性子,忙又將他拉迴來。
鄧太尉不解道:“王爺還有事?”
京兆王拍拍他的肩膀,別有深意地問:“若我沒有記錯,太尉大人有三個女兒。除了長女昭妃娘娘,和去年剛出閣的二女兒,尚有一位小女兒待字閨中,可有其事?”
鄧太尉自然知道京兆王詭計多端,如此問到自己的女兒肯定沒有好事,皺眉迴道:“老夫確實還有一女在身邊,隻是小女乃一個賤婢所生,才識長相也不出眾。平日裏和她娘住在後院,由我夫人照料著我也就沒多留心。說起來,快半年沒見過她們了。”
京兆王說:“哎,太尉大人謙虛,虎父無犬女,太尉大人的女人必定是人中龍鳳。”
京兆王這馬屁拍得倒是讓鄧太尉很受用,其實他也沒有故意貶低小女兒,他的幺女乃當年喝醉酒和一個丫鬟一夜風流所得。長相遠沒有大女兒美貌,才知機敏更是及不上二女兒,加上母親地位卑賤,免不得少了份關心。隻是王爺這樣問,他心裏還是在打鼓,再不寵愛也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京兆王笑著繼續道:“本王想為令千金保個媒,不知太尉大人意下如何?”
鄧太尉說:“小女倒確實到了該出閣的年紀,是我這個做爹的疏忽大意了。不知王爺想給誰保媒?”
京兆王神秘一笑,道:“這個人,太尉大人再熟悉不過。”
鄧太尉知道這個王爺喜歡故弄玄虛,配合地問道:“哦,若是知根知底那再好不過。”
京兆王不再賣關子,直截了當地說出一個名字:“顧沾卿。”
“啊?”鄧太尉聽後低聲驚叫,臉上的血色全無,著實一副被嚇到的樣子。
“太尉大人不必驚慌,小王不過提個建議,看把你嚇得。”
“王爺你這是什麽意思?”太尉的語氣中夾著疑惑和怒意。
京兆王解釋道:“但凡小王要是有這樣一個女兒,定不叫太尉大人如此為難。”聽到這話太尉的臉色才少有放緩,仔細一想,京兆王是個足智多謀之人,這樣的主意肯定大有用意。
“王爺。有什麽話您明說就是,老夫怎麽著也是個識大體之人。”
“太尉大人可知道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京兆王問道。
太尉到底存了幾分上位者的果敢,京兆王的意圖他冷靜一想,已經猜出七七八八:“王爺的意思是……”
京兆王立馬接過話茬,說道:“放長線釣大魚,末了我會讓顧沾卿連本帶利還迴來,隻是要先委屈一下太尉大人和令嬡。”
京兆王再次走過去拍拍太尉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太尉大人,一個半年見不到一麵的女兒,和一家老小的安危,孰輕孰重,太尉大人是個明白人,有些事想來本王不必細說。”
太尉這下算是完全弄清楚了,犧牲他的女兒,去刺探情況有幸的話借機偷迴賬本。若是偷不到也不打緊,隔著這層關係,隻怕顧沾卿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太尉思忖片刻,迴道:“你容我考慮一番,老夫若是答應了,會直接讓昭妃娘娘去向太後請旨。”
“如此甚好,昭妃娘娘開口,名正言順,姐姐為妹妹的終生大事盡心盡力誰敢說個不字?怎麽著也好過我這個外人瞎起哄。而且到時候太後懿旨,他顧沾卿不得不從。太尉大人,事關重大,你可得迴去仔細思量才好。”
太尉大人長歎一口氣,緩緩點頭,不久便消失在暗道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