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國自從建國至今已經過了大概一百年了。這一百年裏的皇帝自是有賢明的如開國之君,有昏庸的如險些令人滅國的二世祖,有中興的顯帝,也有碌碌無為卻依舊將國家繼承下來的,如吳悠的母上,瑞國當代的國君。
吳悠是當代國君的第七女,也是國君的最小的女兒。她的父後出身顯赫,是朝中宰相家的公子,掌管著後宮的鳳印。而她之上還有一個親生的姐姐以及兩個親生的哥哥。在這個女尊男卑的國度裏,她也是帝位的候選者之一。
她年紀雖然最小,卻占著“嫡”字,更何況,她出生的時候,上麵的六個姐姐裏已經有四個成年,彼此之間對於皇位的爭奪可謂已經白熱化。然而,此時她母君春秋正健,看著幾個為了奪取自己位置不擇手段的女兒,自是痛心無比。
一紙聖喻,直接立了當時最為聽話懂事的嫡長女,吳悠的親姐姐,做了皇太女。其他的三位公主一個去監工修建皇陵,一個貶去了西北苦寒之地出使,最後一個由於膽子最大,險些令國君喪命,直接被貶為了庶人,放逐到了南麵去伐木了。
吳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無憂無慮地長大的,說是無憂無慮,其實也不盡然,她從小便被自己的母君要求學**王之道,為著便是將來這個小女兒封王之後,可以好好管理自己治下的江山。
她的母後雖然無能,但是卻依舊有著所有帝王的雄心壯誌。這幾個孩子裏,小女兒的性子最有血性,她很早便對自己聽話懂事的大女兒說過,今後若是小女兒封王,便要將她封在最遠的地方,讓她自己去奮鬥出自己的天地。
她的嫡姐大了她將近十五歲,又因為自家母君已經將話說的明白,對吳悠的戒心和防範自是降到了最低。而這一切的代價便是,吳悠受到了最嚴格的帝王教育。從帝王心術,一直到帝王之策。
所謂“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
吳悠直到成長到了十八歲,才終於得以封王,然而,她卻一直沒有被準許前往封地。因為這個時候,她那一生碌碌的母君,也已經暮年,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身邊,就連已經被貶為庶人的那位公主也被允許迴到京城探望母君。
然而,眾位皇女齊聚京城,注定便會釀成一場災禍。就在她眾位姐妹齊聚京城的第一個月月末,比她大三歲的五姐便聯合了老二和老三,直接策劃了一場逼宮。
當日,吳悠正坐在她父後的寢宮,守著她因為一場風寒臥床不起的母君。宮內的女侍的步子零碎和混亂,就連一向養尊處優的父後都感覺到不對的時候,終於有一個心腹突破了重圍,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隻不過,這心腹一人闖過前方不下七進的宮殿,最後到了這殿裏,也隻剩下了說一句話的氣力:“君上……快走……有人……逼……宮!”
這心腹話語一落,不止是她的父後沒有反應過來,就連她這一生享坐高位的母君都怔愣了起來。
“父後,你帶母君先走。我去接應長姐。”吳悠反而是最先反應過來的。她知道父後的宮裏是藏有密道的,所以也不管父後在她身後的勸阻,搶先一步跑出了父後的寢殿。不過是幾步的距離,她身邊便落了不少黑衣人。
隻不過這些黑衣人,卻是她這些年培養著鍛煉帝王心術的死士。是她外祖母給她自保的本錢。她相信,她的外祖母並不會隻給自己這些死士,長姐應該也會有,且絕不會比她的少。所以她才敢這樣篤定地前行。
即使長姐一直以來篤厚諄善,但是不代表她的長姐比她要軟弱!隻是,現在她需要自己的幫忙罷了!
吳悠一路疾奔,路上很多殺紅了眼的兵士被她的武力鎮壓下,也集合了不少忠心的護衛。最終,在中和殿她遇見了將皇太女團團圍在中間的叛軍。
“吳常馨,你憑什麽霸占皇太女的位置?!當初我們四人競爭,母君竟然會選了你這個最無能的留下!憑什麽?!今日我便要告訴母君,她當初的選擇有多麽錯!”
“沒錯!長姐,你德才平庸,甚至連長相都是我們幾個之間最平庸的,你有什麽自信能夠帶領我瑞國強盛起來?!如今西北的外敵虎視眈眈,你又有什麽樣的才能平定西北?!”
“長姐,二姐三姐說的正是。你的死士已經所剩無幾,而我們的將士正殺得興起。這樣大的懸殊,難道還不足以熄滅你的勃勃野心嗎?”
老二老三老五一一陳述著自己的立場。她們這些年的經曆與成長已經深深印在了她們的話語當中。沒有一個人注意到,站在場地中央的皇太女,在某一刻,耳尖突然動了一動,隨即嘴角便彎出了一個讓人不容易察覺的笑容。
“錚!!”鐵甲與箭頭摩擦發出的聲響,隨即,剛剛還慷慨陳詞的五皇女突然大眼圓睜,捂著自己左胸箭翎還在顫抖的弓箭,死不瞑目地倒了下去。
這一變故發生的太過突然,剛剛還在張口說話的二皇女和三皇女連張開的嘴還沒有閉上,便迎來了一輪又一輪的箭雨。當群臣趕來,發現一地箭羽,甚至有人開始譴責依靠攙扶才能站住的皇太女太過狠毒的時候,一直站在皇太女身後的西南王吳悠站了出來。
她皇家特有的鳳眼一眯,沉氣說出的一番話,令所有臣下當即乖乖跪拜離開:
“所謂下臣,從來都是一個“忠”字當頭,是哪一本聖賢著述的書籍中教過你們,可以用‘狠毒’二字來描述儲君的?!莫說我長姐德行昭昭,不懼日月,就算我長姐不學無術,你們也該盡心輔佐!而不是站在這裏頤指氣使地指責!”
這一場宮變,便以這樣戲劇性的結局落了幕。然而這場宮變所帶來的後果卻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先皇駕崩,新皇因宮變而重傷,最後不得不令早就已經遞交了離京奏表的西南王吳悠監國。
原本想要到封地好好享受生活的吳悠,不得不將所學學以致用。這一致用便用了四十年。直到她長姐駕崩,長姐的嫡子長大成人。又將瑞國的國土擴張了一倍,吳悠才得以迴到封地養老。
據說,她在迴封地的路上便消失不見。皇家下令尋找多年,世間卻再也沒聽過西南王的消息。46
吳悠是當代國君的第七女,也是國君的最小的女兒。她的父後出身顯赫,是朝中宰相家的公子,掌管著後宮的鳳印。而她之上還有一個親生的姐姐以及兩個親生的哥哥。在這個女尊男卑的國度裏,她也是帝位的候選者之一。
她年紀雖然最小,卻占著“嫡”字,更何況,她出生的時候,上麵的六個姐姐裏已經有四個成年,彼此之間對於皇位的爭奪可謂已經白熱化。然而,此時她母君春秋正健,看著幾個為了奪取自己位置不擇手段的女兒,自是痛心無比。
一紙聖喻,直接立了當時最為聽話懂事的嫡長女,吳悠的親姐姐,做了皇太女。其他的三位公主一個去監工修建皇陵,一個貶去了西北苦寒之地出使,最後一個由於膽子最大,險些令國君喪命,直接被貶為了庶人,放逐到了南麵去伐木了。
吳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無憂無慮地長大的,說是無憂無慮,其實也不盡然,她從小便被自己的母君要求學**王之道,為著便是將來這個小女兒封王之後,可以好好管理自己治下的江山。
她的母後雖然無能,但是卻依舊有著所有帝王的雄心壯誌。這幾個孩子裏,小女兒的性子最有血性,她很早便對自己聽話懂事的大女兒說過,今後若是小女兒封王,便要將她封在最遠的地方,讓她自己去奮鬥出自己的天地。
她的嫡姐大了她將近十五歲,又因為自家母君已經將話說的明白,對吳悠的戒心和防範自是降到了最低。而這一切的代價便是,吳悠受到了最嚴格的帝王教育。從帝王心術,一直到帝王之策。
所謂“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
吳悠直到成長到了十八歲,才終於得以封王,然而,她卻一直沒有被準許前往封地。因為這個時候,她那一生碌碌的母君,也已經暮年,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身邊,就連已經被貶為庶人的那位公主也被允許迴到京城探望母君。
然而,眾位皇女齊聚京城,注定便會釀成一場災禍。就在她眾位姐妹齊聚京城的第一個月月末,比她大三歲的五姐便聯合了老二和老三,直接策劃了一場逼宮。
當日,吳悠正坐在她父後的寢宮,守著她因為一場風寒臥床不起的母君。宮內的女侍的步子零碎和混亂,就連一向養尊處優的父後都感覺到不對的時候,終於有一個心腹突破了重圍,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隻不過,這心腹一人闖過前方不下七進的宮殿,最後到了這殿裏,也隻剩下了說一句話的氣力:“君上……快走……有人……逼……宮!”
這心腹話語一落,不止是她的父後沒有反應過來,就連她這一生享坐高位的母君都怔愣了起來。
“父後,你帶母君先走。我去接應長姐。”吳悠反而是最先反應過來的。她知道父後的宮裏是藏有密道的,所以也不管父後在她身後的勸阻,搶先一步跑出了父後的寢殿。不過是幾步的距離,她身邊便落了不少黑衣人。
隻不過這些黑衣人,卻是她這些年培養著鍛煉帝王心術的死士。是她外祖母給她自保的本錢。她相信,她的外祖母並不會隻給自己這些死士,長姐應該也會有,且絕不會比她的少。所以她才敢這樣篤定地前行。
即使長姐一直以來篤厚諄善,但是不代表她的長姐比她要軟弱!隻是,現在她需要自己的幫忙罷了!
吳悠一路疾奔,路上很多殺紅了眼的兵士被她的武力鎮壓下,也集合了不少忠心的護衛。最終,在中和殿她遇見了將皇太女團團圍在中間的叛軍。
“吳常馨,你憑什麽霸占皇太女的位置?!當初我們四人競爭,母君竟然會選了你這個最無能的留下!憑什麽?!今日我便要告訴母君,她當初的選擇有多麽錯!”
“沒錯!長姐,你德才平庸,甚至連長相都是我們幾個之間最平庸的,你有什麽自信能夠帶領我瑞國強盛起來?!如今西北的外敵虎視眈眈,你又有什麽樣的才能平定西北?!”
“長姐,二姐三姐說的正是。你的死士已經所剩無幾,而我們的將士正殺得興起。這樣大的懸殊,難道還不足以熄滅你的勃勃野心嗎?”
老二老三老五一一陳述著自己的立場。她們這些年的經曆與成長已經深深印在了她們的話語當中。沒有一個人注意到,站在場地中央的皇太女,在某一刻,耳尖突然動了一動,隨即嘴角便彎出了一個讓人不容易察覺的笑容。
“錚!!”鐵甲與箭頭摩擦發出的聲響,隨即,剛剛還慷慨陳詞的五皇女突然大眼圓睜,捂著自己左胸箭翎還在顫抖的弓箭,死不瞑目地倒了下去。
這一變故發生的太過突然,剛剛還在張口說話的二皇女和三皇女連張開的嘴還沒有閉上,便迎來了一輪又一輪的箭雨。當群臣趕來,發現一地箭羽,甚至有人開始譴責依靠攙扶才能站住的皇太女太過狠毒的時候,一直站在皇太女身後的西南王吳悠站了出來。
她皇家特有的鳳眼一眯,沉氣說出的一番話,令所有臣下當即乖乖跪拜離開:
“所謂下臣,從來都是一個“忠”字當頭,是哪一本聖賢著述的書籍中教過你們,可以用‘狠毒’二字來描述儲君的?!莫說我長姐德行昭昭,不懼日月,就算我長姐不學無術,你們也該盡心輔佐!而不是站在這裏頤指氣使地指責!”
這一場宮變,便以這樣戲劇性的結局落了幕。然而這場宮變所帶來的後果卻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先皇駕崩,新皇因宮變而重傷,最後不得不令早就已經遞交了離京奏表的西南王吳悠監國。
原本想要到封地好好享受生活的吳悠,不得不將所學學以致用。這一致用便用了四十年。直到她長姐駕崩,長姐的嫡子長大成人。又將瑞國的國土擴張了一倍,吳悠才得以迴到封地養老。
據說,她在迴封地的路上便消失不見。皇家下令尋找多年,世間卻再也沒聽過西南王的消息。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