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到此為止,書歸正傳。
瞫夫人道:“那是個遠客了。聽說孔子有言:有客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看來今日是個高興日子。”
五源繼續道:“杜清漣是蜀國魚鳧氏蜀王望帝杜宇之後,後來鱉靈建立了蜀國開明王朝,杜漪的先祖不願看到這個結果,就遷至鵠鳴山。
“杜清漣多年習老子學說,頗有根基,自以為蜀中學者已無有其右者,於是出了蜀國,擬到老子故裏楚國去淘見識。
“一年多前,到了江州,順大江到枳都,再進了丹涪水,準備從鬱水轉鹽水進楚國,正值我國與楚國開戰,不能成行,聽說萬風林海有一觀雲林學舍是老子的弟子澹子當年閉關讀書的地方,他想到一時不能入楚國,於是來到觀林雲學舍,卻發現並無讀書之人,大失所望。先因戰事,後因傷寒,住了三個多月。
”如今,丹涪水風俗也在變,我想讓他留下來,將來或是有大用,比如辦個鄉學,於是想盡辦法讓他在學舍中長駐。
“盛情難卻,他先應承下來。當時我就承諾他要引見給夫人,一時忙事,冬來收不能收,種不能種,正好空閑。此人見多識廣,待人和善,年近四旬,而麵紅耳赤,膚如嬰孩,非為俗物,鬥膽求夫人一見。”
夫人笑道:“ 這樣說來,老寨主一諾值千金了。既是來了,有請高人。”
“既然夫人準了,我自去請他。”
且說這果五源,已過花甲,頭發卻一絲未斑白,聽說是平生多吃果氏部族的幹果。天坑在果氏領地範圍,因此曆代以來,天坑牢營的主管便是果氏頭人。
因之,果五源,既為萬風寨寨主,又為天坑牢營的主事,虎安宮格外多幾分尊重,故他能直接求見夫人。萬風寨與有名無實的觀雲林學舍素有淵源,當年澹子建館之時便是得力於寨中支持。
說這閑話之間,果五源已將杜清漣引進了宮中。
夫人見客人年約四旬,中等身材,略為偏胖,身上是一件白色蜀段(聽說後世才稱“蜀緞”),就如天生就在他的身上一樣合身,錚亮的額頭和明淨的眼神隱藏不住睿智;尤其是皮膚,就如嬰兒一樣,指尖輕輕一彈,怕是要彈破。
夫人固執地認為,在丹涪水,甚至整個巴國,鄧路的文人氣質就如一道獨立於盤瓠湖水麵比蓬萊小島的美麗風景,無人能及,見這人渾身氣質與鄧夫子有相似之處,且不在鄧路之下,先吃了一驚,頓時多幾分喜歡,心中暗想:“他吃的什麽,比女人皮膚還要細嫩,如何駐顏?定非俗物。”
杜清漣施禮道:“某西蜀草鄙之人。”
夫人答禮。
賓主坐定。
一席交談,夫人興趣盎然。
夫人道:“杜子學識,愚婦已見識。依你所請,我當轉達我夫,以後,任何人不得去觀林雲學舍鬧事。不過話先說明,也不得強迫當地人學書,畢競當地以祭師最為尊。”
杜清漣起身行了個大禮,道:“並不敢奢望有人學老子學說,多謝夫人!”
“請複坐。不用謝。改日有空,我當親自去請教。”
果五源道:“夫人若去了,定然不會失望。自從澹子創建學舍,數多年來,學生沒有長進,樹木卻是年年長進,已是古樹參天,雖然簡樸,但與別處不同。隻是,曆代邑君均對學舍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更有刻意打壓的,有一年說窩藏要犯,差點一把火燒了,目今房屋多有些破損。”
夫人笑道:“你這話一出,我是不出點血就顯得小氣了。”
杜清漣忙道:“我來求見夫人,絕無此意,因聽說夫人開明,不比他人,聽了寨主之勸,才敢茂然求見,隻想在林中清清淨淨,當地人不常去添亂,足也。”
夫人道:“曉得你們讀書人清高,但我話已出口,不必推卻。眼下雖是時有戰事,消耗頗大,有苴大總管在,這點東西還是擠得出來的。”二人謝過出宮。
果然,從此以後,當地混混不敢再無故去找學舍的麻煩。有果五源為其出頭,再加眾人敬重杜清漣的人品,反客為主,他倒像是學舍的老板,眾人都聽他的。
次年春末,虎安宮撥付錢糧若幹,用於修繕學舍,鄭氏、相氏、樊氏、荼氏、句氏、三苗寨等部族見虎安宮資助,自然懂得起,也送來一些物資。萬風部族出人力砍伐大樹,開鑿山石,修繕殿宇,煥然一新。
杜清漣窩居在此,不是當先生,而是當學生,潛心研學,不關心外麵的事情,樂得做個隱士。再加戰亂,一些人避難到此,有的住了下來。學舍氣象與前大不相同。
虢昌、果五源、鄧路是學舍的常客。
瞫夫人也去過幾次,與杜清漣相談甚洽,甚為敬之。
漸而,觀林雲學舍,遠近馳名起來,多曉得萬風林海中有這個好去處。
日月更替,光陰易逝,不覺又過了一個寒署。
正是夏天,睡了一個午覺起來,杜清漣對學舍中人道:“這觀雲林學舍名稱,一則名不富實,二則殊為羅嗦,隻需林雲觀三字足也。”於是將學舍更名為“林雲觀”,此後,人們便稱為“林雲觀。”(注:當時道教並未興盛,此“觀”字仍為“觀看觀察”之意,不是以後“道觀”的“觀”字意,不要誤解)。
一日深夜,杜清漣在最大的一間房,他們稱為主殿中乘涼打坐。
突然聽到有異響,起來查看,又不見了動靜。
杜清漣靜立不動,過了一刻,聽到老子石像下麵好像有人**。
杜清漣掌燈來看,才發現聲音是從老子像前大香台下一方多年沒動過、習以為常的石塊下麵傳來,並聽到裏麵有擊石的聲音,吃了一驚。
他忙去叫三個老成的人來抬開石塊,卻見地麵上有一個洞口,裏麵有人,三下五除二,拖將出來,是一個蒙麵男子,滿身是血,身上有一行囊。
顧不得其他,先抬入偏房,急為其醫治。
上好藥物,杜清漣道:“你是何人,為何躲在祖師像下麵?”
那人道:“我命快絕,不妨以實相告:我本是一個盜兒,與兄弟們在夢幻穀口專搶尋寶出來的人,多次並不發財。這次出來一隊人,真尋到寶物,不想功夫卻也很好,雙方大戰一場。
”我搶到一個看上去很重要的包袱就跑,被尋寶人追殺,身中數劍,舍命朝前跑,不識路徑,就跑到這後山上來了。因身上有傷,不敢多藏,又一時不敢走大路,偶然發現有一條暗道,就到了這裏。”四人難以置信。
杜清漣道:“我在此住了兩年,從未發現有暗道。”
一人去查看迴報:“果有暗道通向後山”。
杜清漣道:“不必大驚小怪,想來是當年澹子修建時預設的一個必要時逃身的通道,時間長了,就無人知曉了。”
次日近午,那盜兒失血過多,一命歸天,杜清漣命將其安葬。清理他的行囊,發現五顆不同顏色的珠子、一冊染了血跡的竹簡書,還有幾樣其他物品。
一人道:“這幾顆珠子,莫不是什麽寶物?”另一人道:“不太可能,你看沒有光澤。”
杜清漣將紅珠兒拿在手中,看了看,比雞蛋略小點,質地較沉,道:“看這珠子色彩晦暗,未畢是什麽好東西。”
杜清漣檢看那書籍,書中的字,一個不識,道:“這書不知是何內容,一時看不明白,我拿去慢慢看。將其他物品連同包袱存放在後室之中,看有否人來認領,到時物歸原主”。
杜清漣又道:“今日之事,隻你三人知道,為防盜來尋事或是不良之人起心,不得外泄,就是學舍中的其他人,也不要說,免生禍端。”
三人諾了。
杜清漣迴到房中,再三看那書上刻的,彎彎拐拐,似字非字,似圖非圖,仍不能明白,暗道:“我自栩有些學識,在一冊書麵前,還是第一次貓兒吃烏龜, 不知從何下口”。
杜清漣順手將書置於幾案上,常於空閑時揣摩,多日不得其解。
越是不能解,越是心中牽掛。
隨時間一長,當時在場三人,後來一人離開了,一人已死,另一人年紀較大,正事尚時時忘記,也漸漸忘了這件不與自己穿衣吃飯相關的事。
唯有杜清漣,總是放不下那書。
瞫夫人道:“那是個遠客了。聽說孔子有言:有客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看來今日是個高興日子。”
五源繼續道:“杜清漣是蜀國魚鳧氏蜀王望帝杜宇之後,後來鱉靈建立了蜀國開明王朝,杜漪的先祖不願看到這個結果,就遷至鵠鳴山。
“杜清漣多年習老子學說,頗有根基,自以為蜀中學者已無有其右者,於是出了蜀國,擬到老子故裏楚國去淘見識。
“一年多前,到了江州,順大江到枳都,再進了丹涪水,準備從鬱水轉鹽水進楚國,正值我國與楚國開戰,不能成行,聽說萬風林海有一觀雲林學舍是老子的弟子澹子當年閉關讀書的地方,他想到一時不能入楚國,於是來到觀林雲學舍,卻發現並無讀書之人,大失所望。先因戰事,後因傷寒,住了三個多月。
”如今,丹涪水風俗也在變,我想讓他留下來,將來或是有大用,比如辦個鄉學,於是想盡辦法讓他在學舍中長駐。
“盛情難卻,他先應承下來。當時我就承諾他要引見給夫人,一時忙事,冬來收不能收,種不能種,正好空閑。此人見多識廣,待人和善,年近四旬,而麵紅耳赤,膚如嬰孩,非為俗物,鬥膽求夫人一見。”
夫人笑道:“ 這樣說來,老寨主一諾值千金了。既是來了,有請高人。”
“既然夫人準了,我自去請他。”
且說這果五源,已過花甲,頭發卻一絲未斑白,聽說是平生多吃果氏部族的幹果。天坑在果氏領地範圍,因此曆代以來,天坑牢營的主管便是果氏頭人。
因之,果五源,既為萬風寨寨主,又為天坑牢營的主事,虎安宮格外多幾分尊重,故他能直接求見夫人。萬風寨與有名無實的觀雲林學舍素有淵源,當年澹子建館之時便是得力於寨中支持。
說這閑話之間,果五源已將杜清漣引進了宮中。
夫人見客人年約四旬,中等身材,略為偏胖,身上是一件白色蜀段(聽說後世才稱“蜀緞”),就如天生就在他的身上一樣合身,錚亮的額頭和明淨的眼神隱藏不住睿智;尤其是皮膚,就如嬰兒一樣,指尖輕輕一彈,怕是要彈破。
夫人固執地認為,在丹涪水,甚至整個巴國,鄧路的文人氣質就如一道獨立於盤瓠湖水麵比蓬萊小島的美麗風景,無人能及,見這人渾身氣質與鄧夫子有相似之處,且不在鄧路之下,先吃了一驚,頓時多幾分喜歡,心中暗想:“他吃的什麽,比女人皮膚還要細嫩,如何駐顏?定非俗物。”
杜清漣施禮道:“某西蜀草鄙之人。”
夫人答禮。
賓主坐定。
一席交談,夫人興趣盎然。
夫人道:“杜子學識,愚婦已見識。依你所請,我當轉達我夫,以後,任何人不得去觀林雲學舍鬧事。不過話先說明,也不得強迫當地人學書,畢競當地以祭師最為尊。”
杜清漣起身行了個大禮,道:“並不敢奢望有人學老子學說,多謝夫人!”
“請複坐。不用謝。改日有空,我當親自去請教。”
果五源道:“夫人若去了,定然不會失望。自從澹子創建學舍,數多年來,學生沒有長進,樹木卻是年年長進,已是古樹參天,雖然簡樸,但與別處不同。隻是,曆代邑君均對學舍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更有刻意打壓的,有一年說窩藏要犯,差點一把火燒了,目今房屋多有些破損。”
夫人笑道:“你這話一出,我是不出點血就顯得小氣了。”
杜清漣忙道:“我來求見夫人,絕無此意,因聽說夫人開明,不比他人,聽了寨主之勸,才敢茂然求見,隻想在林中清清淨淨,當地人不常去添亂,足也。”
夫人道:“曉得你們讀書人清高,但我話已出口,不必推卻。眼下雖是時有戰事,消耗頗大,有苴大總管在,這點東西還是擠得出來的。”二人謝過出宮。
果然,從此以後,當地混混不敢再無故去找學舍的麻煩。有果五源為其出頭,再加眾人敬重杜清漣的人品,反客為主,他倒像是學舍的老板,眾人都聽他的。
次年春末,虎安宮撥付錢糧若幹,用於修繕學舍,鄭氏、相氏、樊氏、荼氏、句氏、三苗寨等部族見虎安宮資助,自然懂得起,也送來一些物資。萬風部族出人力砍伐大樹,開鑿山石,修繕殿宇,煥然一新。
杜清漣窩居在此,不是當先生,而是當學生,潛心研學,不關心外麵的事情,樂得做個隱士。再加戰亂,一些人避難到此,有的住了下來。學舍氣象與前大不相同。
虢昌、果五源、鄧路是學舍的常客。
瞫夫人也去過幾次,與杜清漣相談甚洽,甚為敬之。
漸而,觀林雲學舍,遠近馳名起來,多曉得萬風林海中有這個好去處。
日月更替,光陰易逝,不覺又過了一個寒署。
正是夏天,睡了一個午覺起來,杜清漣對學舍中人道:“這觀雲林學舍名稱,一則名不富實,二則殊為羅嗦,隻需林雲觀三字足也。”於是將學舍更名為“林雲觀”,此後,人們便稱為“林雲觀。”(注:當時道教並未興盛,此“觀”字仍為“觀看觀察”之意,不是以後“道觀”的“觀”字意,不要誤解)。
一日深夜,杜清漣在最大的一間房,他們稱為主殿中乘涼打坐。
突然聽到有異響,起來查看,又不見了動靜。
杜清漣靜立不動,過了一刻,聽到老子石像下麵好像有人**。
杜清漣掌燈來看,才發現聲音是從老子像前大香台下一方多年沒動過、習以為常的石塊下麵傳來,並聽到裏麵有擊石的聲音,吃了一驚。
他忙去叫三個老成的人來抬開石塊,卻見地麵上有一個洞口,裏麵有人,三下五除二,拖將出來,是一個蒙麵男子,滿身是血,身上有一行囊。
顧不得其他,先抬入偏房,急為其醫治。
上好藥物,杜清漣道:“你是何人,為何躲在祖師像下麵?”
那人道:“我命快絕,不妨以實相告:我本是一個盜兒,與兄弟們在夢幻穀口專搶尋寶出來的人,多次並不發財。這次出來一隊人,真尋到寶物,不想功夫卻也很好,雙方大戰一場。
”我搶到一個看上去很重要的包袱就跑,被尋寶人追殺,身中數劍,舍命朝前跑,不識路徑,就跑到這後山上來了。因身上有傷,不敢多藏,又一時不敢走大路,偶然發現有一條暗道,就到了這裏。”四人難以置信。
杜清漣道:“我在此住了兩年,從未發現有暗道。”
一人去查看迴報:“果有暗道通向後山”。
杜清漣道:“不必大驚小怪,想來是當年澹子修建時預設的一個必要時逃身的通道,時間長了,就無人知曉了。”
次日近午,那盜兒失血過多,一命歸天,杜清漣命將其安葬。清理他的行囊,發現五顆不同顏色的珠子、一冊染了血跡的竹簡書,還有幾樣其他物品。
一人道:“這幾顆珠子,莫不是什麽寶物?”另一人道:“不太可能,你看沒有光澤。”
杜清漣將紅珠兒拿在手中,看了看,比雞蛋略小點,質地較沉,道:“看這珠子色彩晦暗,未畢是什麽好東西。”
杜清漣檢看那書籍,書中的字,一個不識,道:“這書不知是何內容,一時看不明白,我拿去慢慢看。將其他物品連同包袱存放在後室之中,看有否人來認領,到時物歸原主”。
杜清漣又道:“今日之事,隻你三人知道,為防盜來尋事或是不良之人起心,不得外泄,就是學舍中的其他人,也不要說,免生禍端。”
三人諾了。
杜清漣迴到房中,再三看那書上刻的,彎彎拐拐,似字非字,似圖非圖,仍不能明白,暗道:“我自栩有些學識,在一冊書麵前,還是第一次貓兒吃烏龜, 不知從何下口”。
杜清漣順手將書置於幾案上,常於空閑時揣摩,多日不得其解。
越是不能解,越是心中牽掛。
隨時間一長,當時在場三人,後來一人離開了,一人已死,另一人年紀較大,正事尚時時忘記,也漸漸忘了這件不與自己穿衣吃飯相關的事。
唯有杜清漣,總是放不下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