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女人的尖叫總是讓人煩躁,當然,喜歡小鳥依人的例外。


    兩個女人尖叫著往後逃去,常建勳笑道:“膽小如鼠!”


    這些外域女人多有奢望,所以才敢出言幹涉,隻是她卻估錯了朱高煦,把他當做了普通人的性子,結果就是一刀兩段。


    方醒端起酒杯輕啜一口,說道:“殿下需記得一件事,到了那邊之後,要靠著自己的人。”


    朱高煦點點頭道:“本王知道這些,現在隻想著怎麽殺敵!”


    他的話裏帶著森然之意,多年鬱積的煞氣需要找個地方來發泄。


    方醒對那些人沒有絲毫的同情,說道:“如此朝中可以期待華州早日安穩了。”


    ……


    金陵,太陽曬得人渾身油汗,可一群人卻依舊站在碼頭邊上等候著。


    當船隊靠岸時,官員們蜂擁迎了上去,但下船的方醒隻是淡淡的交代了幾件事。


    “殿下之事你等無需管,做好出海的準備,那些流放的人此次一並帶走。好了,都迴去吧。”


    方醒就像是趕蒼蠅一般的趕走了當地官員,然後和朱高煦一起去了鍾山。


    孝陵衛已經得知了消息,當看到下馬牌坊時,也看到了那些列隊的軍士。


    “見過殿下!”


    百步外下馬,這是規矩。


    才將下馬,孝陵衛們大抵是知道了這是朱高煦最後一次來這裏拜祭,所以很是恭謹。


    “更衣!”


    朱高煦迅速更換了外衣,然後淨手洗臉,有人提議沐浴再去,卻被他罵了一頓。


    “這是本王自家的祖父祖母,心誠最好。”


    一行人過了碑亭,然後進入神道。


    兩側的石翁仲一路延伸向前,一群鹿在其間大搖大擺的吃草,見方醒等人來了也不怕。


    “這是長生鹿。”


    隨行陪伴的小吏介紹著這些鹿的來曆。


    “從太祖高皇帝開始到現在,這些鹿越發的多了,有時候還敢到孝陵衛那邊找吃的,小的已經給上官稟告過了,看看是不是從別處多準備些草料……”


    一隻小鹿突然偏頭看了看方醒,眼神清澈,很是好奇。


    方醒往它那邊走了兩步,見小鹿依舊不怕,就走到了它的身邊,伸手摸了摸它的頭。


    邊上的大鹿輕聲叫了叫,然後緩緩轉身。


    小鹿好似很享受方醒的撫摸,等大鹿再叫一聲後,這才不舍的跟著去了,不時迴頭。


    鹿鳴嗷嗷,漸漸隱於鬆林之中。


    微風吹拂,鬆濤陣陣,朱高煦卻在呆呆的看著那些往鬆林裏去的鹿。


    “嗷嗷鹿鳴,食野之蘋……”


    朱高煦微微搖頭,然後繼續前行。


    “賓客都散了啊!”


    氣氛漸漸沉重起來,等到了文武方門時,方醒低聲道:“殿下,我等就不上去了。”


    朱高煦點點頭,方醒招手,除去朱高煦的兒子們和常建勳之外,其他人都被他攔了下來。


    那小吏功名心熾熱,想拍朱高煦的馬屁,所以就說道:“伯爺,上麵許多事和規矩,隻怕殿下哀傷,神思恍惚,要不還是小的去幫襯一把。”


    方醒坐在側麵,頭頂是樹蔭,吹著風,很是舒爽。


    他看了一眼小吏,說道:“殿下即將出海,這不是祭奠帝王,而是在告別祖父祖母。”


    小吏訕訕的道:“是是是,小的卻是糊塗了。”


    一行人就坐在門外,等看到有人上來時,小吏就跑過去問了問,迴來稟告道:“伯爺,有個道人,說是今日乃開天辟地,所以來看看。”


    開天辟地?


    方醒抬眼看去,就見一個道人站在不遠處,姿態隨意,頗有些仙風道骨的味道。


    道人稽首,然後近前道:“當年營建孝陵時定下了七星之局,有人說大明當能有三百年天下,有人說隻有一百年不到,被斬首,興和伯可以為然否?”


    方醒冷冷的道:“無稽之談!”


    道人腳下飛快的在地上點了七下,說道:“從下馬坊開始,大金門,欞星門,玉龍橋……一直到寶城,正是七星走向……”


    “文皇帝登基後繼續修建,眼看著就要完工,突然卻地下湧泉,工匠惶然,不敢再動。”


    這些人都聽呆了,特別是那個小吏,更是在邊上讚同著。


    “小的雖然才來沒兩年,可經常走,也知道是七星的布局。”


    “你是怎麽上來的?”


    方醒的問話讓道人有些詫異,小吏這才想起這個問題,就喝道:“哪來的野道士,居然也敢來這裏行騙。”


    道士稽首道:“貧道見野,卻不是野道士,貧道每三年來孝陵查看一次,原先的駙馬都知道。”


    小吏聞言就急匆匆的往外跑。


    “見野?這個名字有些怪。”


    方醒點點頭,說道:“你想告訴本伯什麽?”


    道人說道:“當年營建孝陵時,有人說國運不足百年。”


    “不可能。”


    方醒森然道:“妖言惑眾,本伯現在隻想斬下你的腦袋,想來太祖高皇帝會非常歡喜。”


    家丁們緩緩圍住了道士,辛老七更是盯住了道士的肩膀,一旦動手,他要先擋在道士和方醒之間。


    道士並未慌張,看了一眼辛老七後,說道:“為何不能?”


    方醒冷冷的看著他,決定把這個騙子帶到華州去,好歹讓那些移民也有個心靈寄托。


    就算沒有我,大明的國運也有差不多三百年,何來的不足百年?


    “你想去華州還是奴兒幹都司?”


    方醒淡淡的問道。


    道士微微昂首,看著前方說道:“若非靖難,大明國運不足百年!”


    方醒微微抬眼,皺眉道:“你說建文嗎?”


    道士點頭道:“若是建文一朝穩固,大明終究國運短暫,幸而文皇帝起兵……”


    “亡於誰?”


    “北方異族!”


    方醒指指自己邊上的台階,道士輕鬆坐下。


    “你多大了?”


    道士看著須發烏黑,臉上壓根就看不到皺紋,估摸著該有五十歲左右。


    道士想了想,很困難的模樣。


    “貧道……當年營建孝陵時,貧道好像是二十六吧。”


    方醒算了一下,然後駭然看向辛老七。


    辛老七一直在盯著道士,聞言微微點頭,表示這話應該不假。


    “七十多了?”


    能讓辛老七如臨大敵的居然是個七十多歲的老道士,這讓方醒有些震驚。


    “老爺,他的手。”


    方醒仔細看去,就見道士的手背上青筋直冒,經脈凸顯,並且老人斑很多。


    這就是老人的手。


    道士看看自己的手,笑道:“當年文皇帝繼續營建孝陵,泉水噴湧,工匠駭然,貧道建言需大工方能讓太祖高皇帝安心,於是文皇帝就令人在陽山取石為碑,就在太祖高皇帝的眼下,數萬人每日忙碌,這便是王朝氣象,人心可用,於是泉水止,再無異象。然後貧道的手就成了這樣,幸而營造之後,王朝氣運充足,這才沒有蔓延,否則貧道早已變為枯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倉庫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迪巴拉爵士並收藏帶著倉庫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