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意氣風發的道:“哈烈怕了,所以和肉迷聯手,不過一頭虎和一頭狼能長久相處嗎?”


    楊榮說道:“陛下,不能。”


    “陛下,虎狼不能一室,時日長了必然會相互攻擊。”


    朱瞻基點點頭,“兩國短暫聯手,不過是為了抗衡大明,時日短了還好,長了……幾年之內,他們內部必然會分化。肉迷強大,會不會想著一口吞了哈烈?這些都有待於查探,諸卿要持續關注。”


    群臣躬身:“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朱瞻基見方醒麵帶疲色,就說道:“興和伯趕路辛苦,這便迴去吧。”


    方醒躬身告退,朱瞻基含笑目視他出了大殿,對群臣說道:“興和伯勞苦功高,不過卻是閑雲野鶴,朕隻看方翰他們罷了。”


    楊溥心中歎息,從袖口裏取出一份奏章,出班說道:“陛下,剛到的奏章。”


    朱瞻基眸色微冷,俞佳過去接了奏章過來。


    打開奏章,朱瞻基麵無表情的看完了,然後抬頭說道:“本朝不同於前宋,大將打了勝仗就要彈劾,就要誠惶誠恐,最好馬上請辭。諸卿知道了嗎?”


    他沒說奏章裏的內容,但大家都知道了。


    於是群臣躬身稱是。


    出了大殿,楊士奇對楊溥說道:“這等彈章就不該送到陛下的身前,直接打迴去!”


    楊溥說道:“劉觀還沒迴來,都查院那些禦史都沒了管束,本官遞了這本奏章上去就估計到會被打迴來,這樣最好,讓他們知道陛下的意思,下次別弄這些沒頭沒腦的事情。”


    金幼孜走在最前麵,突然放緩腳步,迴身道:“黃大人怕是迴不來了。”


    楊榮歎息道:“他的身子要休養,禦醫說了,最好萬事不管,否則難保……”


    楊士奇說道:“要不今日下衙後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好。”


    氣氛有些凝重,金幼孜就開了個玩笑:“你們都姓楊,就我姓金,三楊一金,看來還是本官更金貴些啊!”


    三楊都忍不住笑了,然後一起迴了值房。


    ……


    “咳咳咳!”


    雕花的大床上,厚厚的被子下,黃淮覺得嗓子眼發癢,就忍不住咳嗽了幾聲。


    房門被人推開了,側室李氏進來,她返身關門,黃淮說道:“別關了,悶。”


    李氏聞言猶豫了一下,然後還是關了一半。


    屋內有一個炭盆,卻不聞煙火味。


    “老爺,陛下賞賜的這個木炭還好些,您都少咳了許多。”


    “夫人呢?”


    黃淮有些喘息,李氏過來把他扶起來,然後說道:“夫人在和禦醫說話。”


    黃淮的嘴角微微下撇,然後再問道:“棐兒和采兒呢?”


    黃淮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黃棐是正室楊氏所處,小兒子黃采卻是眼前這個小妾李氏所處。


    “老爺,兩個孩子都沒成年呢!您可不能倒下,要好生將養……”


    黃淮聽著小妾的嘮叨,卻在神飛域外。


    稍後正室楊氏來了,黃淮問道:“父親那邊如何了?”


    楊氏說道:“父親差不多九十了,夫君,要不咱們迴去吧?”


    她的眉間多了憂色,多年夫妻,黃淮看了一眼就知道她的想法。


    “我想歸去,可那禦醫出手卻是不凡……”


    黃淮說著咳嗽了一下,楊氏說道:“外麵說興和伯迴京了,他一迴來,您這邊的一腔謀劃怕是都沒了結果,夫君,迴去吧,咱們迴溫州去,好歹侍奉父親終老才是。”


    “他迴來了?”


    黃淮咳嗽了一聲,說道:“泰西水師大敗,大明幾年之內再無外患,這是最好的時候啊!”


    楊氏見狀就知道他割舍不下自己的政治理想,就苦笑道:“夫君若是願意,那就寫封信迴去,問問父親可願來京城,好歹咱們朝夕侍奉也好啊!”


    黃淮點點頭,卻有些神思不屬。


    “夫君……咱們家……”


    楊氏突然吞吞吐吐的,黃淮看了她一眼,說道:“為夫當年下獄,你一力掌家都過來了,如今隻是被收迴些田地,怎地,你還擔心為夫養不活一家子人嗎?”


    楊氏赧然道:“哪裏的話,從仁皇帝開始,宮中的賞賜就不少,再說現在的俸祿不是提了嗎,家中的用度盡夠了。”


    “老爺,您怎麽知道家中的田地被收了?”


    一直在邊上收拾被褥的李氏好奇的問道。


    黃淮淡淡的道:“為夫早就寫了信迴去,父親那邊自己交出去的。”


    李氏遺憾的歎息道:“咱們家的田地不多啊!好歹給孩子們留些吧。”


    黃淮搖頭道:“那是當年不拘小節留下的,是不多,可終究和朝中的意思相悖。再說采兒讀書上進,以後多半是能自己謀出路,你擔心什麽?”


    李氏笑了笑,竟有些明媚之色。


    黃淮又對妻子楊氏說道:“棐兒讀書卻少了機變,若是以後不成,那家中的都給他。”


    楊氏笑道:“還早呢!看父親的身子骨,咱們家都是長壽的,夫君您再等幾十年自己安排吧,妾身卻是不管這個。”


    三人都笑了起來,氣氛輕鬆了些。


    “老爺,興和伯來探病。”


    門外有丫鬟稟告著方醒來訪的消息,卻讓黃淮一家子都有些懵了。


    稍後方醒被請進了內院的待客廳,卻見黃淮已經端坐在上麵。


    “黃大人該躺著,若是受涼了,方某心中難安啊!”


    方醒拱手,然後過去按住想起身的黃淮。


    “興和伯請坐。”


    黃淮微微欠身,見方醒依舊是風塵仆仆,臉上灰黑,就說道:“興和伯還未迴家嗎?如此老夫倒是受寵若驚了。”


    方醒坦然道:“方某家中有些事,所以想著先來看看您,迴頭專心處理家事。”


    黃淮聞言點頭道:“那也足見盛情了。”


    方醒見他麵頰微紅,卻比以往好了許多,就說了自己出海和南方清理的事。


    這是通報,按理方醒沒這個義務,可他卻來了。


    黃淮心中有些被尊重和重視的激動,旋即消散。


    “興和伯此行一舉奠定了海上的大勢,清理南方田畝也未見大的波瀾,穩重有加,老夫佩服。”


    黃淮說道:“泰西人可會反擊?”


    方醒說道:“難,幾年之內不可能。”


    黃淮點頭道:“老夫懂了,還是國力不濟嗎?”


    “不,這隻是一個問題,更多的是他們能否聯合三國的資源來打造強大的水師。”


    方醒說著拿出一個瓷瓶,說道:“黃大人若是信得過,盡可服用,用法上麵寫的有。”


    黃淮接過瓷瓶,打開後聞了聞,動容道:“可是當年在塞外給文皇帝的那種藥?”


    方醒點點頭,黃淮苦笑道:“老夫和你政見不合,多次爭執,為何要出手相助?”


    方醒達到了目的,起身道:“不管如何,目前輔政學士大多持身正,若是換人,誰知道會是什麽人?所以黃大人還請保重身體,咱們朝中再來爭過!”


    他拱拱手,然後灑然而退。


    門外進來了兩個妻妾,她們擔心方醒會把黃淮給氣吐血,所以一直在側麵聽著。


    “夫君,這藥不能吃!”


    兩個女人幾乎是同時勸阻著。


    黃淮在嗅著那藥的味道,說道:“我寧可相信文官會下藥毒死我,也不相信方德華會下手。”


    見妻妾不信,黃淮說道:“我們是政見之爭,還涉及了道統,可終究是君子之爭,並未有什麽陰謀。這藥可是當年文皇帝用過的,效用非凡。”


    黃淮看了看貼在瓷瓶上的紙條,就取了兩丸藥,叫人弄了溫水服用。


    吃完藥,他打個嗝,起身道:“方德華這點雅量還是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倉庫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迪巴拉爵士並收藏帶著倉庫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