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台階走下瞭望台,秦百川唿吸稍微有些急促。隨著時間的流逝,秦百川掌握的火器已不是什麽秘密,流沙部落能站在平等的角度與大銀國建立同盟關係,明眼人一下便能看出,火器在這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當同盟消息傳出去後,便引得各方勢力密切關注。
最開始是大金國派使者過來邀請秦百川前往大金國作客,由於沒有任何接觸,秦百川一口迴絕,大金國並不甘心,三番五次之後,雙方撕破臉皮,大金國甚至揚言要滅掉流沙部落。流沙與大金之間隔著大銀,盟約建立,大銀國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在阿力木與穆紮的強勢態度之下,大金國連月來也並無動靜。一直到十天前,穆紮得到消息,大金國陳兵三十萬,他這才急匆匆趕迴去布防。
另一方麵,大頌的皇帝對秦百川的動向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有長公主的存在,他並未對秦百川做出任何限製,任由他發展壯大。可幾乎是與大金國陳兵同時,長公主突然就失去了與大頌的聯係。幾次信鴿傳訊都沒有答複,長公主派出了幾波傳令兵,可至今也沒有消息,這時候秦百川和長公主也終於意識到,似乎大頌發生了變故,連消息都被徹底封鎖。
因此,聽說大頌有消息傳迴之後,秦百川心情急迫,下了瞭望塔直接走向中軍大帳。守門的是兩個人高馬大的大銀軍士,急忙行禮問好,秦百川微點了點頭,閃身進入。
“先生!”大帳之內,長公主,特穆爾和,計無策等一批首腦全都在座,見秦百川進來,計無策趕忙起身。
“都坐。”秦百川居中而坐,見眾人都麵帶嚴肅,也不客套,擺手道:“說吧,大頌到底發生了什麽?”
“報告!”下首坐著一個風塵仆仆的小夥,正是來自清風戰部的斥候,聞言起身敬禮,站直了身子才道:“報告秦校長,大頌傳來消息,武王於半個月發動叛亂,先殺義王,後入皇宮!大戰過後,武王已於前日登基,與大金聯盟,昭告天下!”
“哦?”斥候說了不過短短兩句話,但¥style_txt;這裏麵透露的信息量可實在不少。武王發動叛亂固然有些突然,可也在預料當中,讓秦百川詫異的是,武王竟先選擇義王下手?
“秦先生!”譚教頭雙眼當中早已是血紅之色,跪倒在地,咬牙道:“主上當初威脅先生,手段的確不夠光明。可先生迴想,這許多日子以來,主上可曾有任何愧對先生的地方?”
“沒有。”秦百川無法否認。
“請先生即刻發兵,直取皇城!”譚教頭聲音滿是殺氣:“譚某願身先士卒,戰死不悔!”
“譚大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秦百川心裏也倍覺沉重,微搖了搖頭,道:“義王是人中龍鳳,又怎會如此輕易的死在武王手裏?這消息……恐怕也未必準確。”
“千真萬確。”清風戰部的斥候深吸口氣,有理有據的說道:“消息是從長壽宮傳出,據說是義王的貼身隨從程行雲臨時反水,義王猝不及防這才遭此劫難。”
“程行雲嗎?”秦百川暗中握了握拳頭,程行雲便是當初綁架瞿溪,讓秦百川簽署無字契約的那人。隨著義王對秦百川的逐步重視,程行雲心思便早就動搖,最終選擇站在了武王一頭。
“先生……”
“譚大哥,這事兒我心裏有數。”秦百川揮手打斷譚教頭,道:“安心,大頌之內還有我的親人朋友,即便不為義王,秦某也要迴去看看。”
“譚教頭,稍安勿躁。”計無策扶起譚教頭,義王掛掉,武王變成了大家共同的敵人,再加上這大半年的時間朝夕相處,他們之間再無隔閡:“仇總是要報,可總要給先生了解局勢的時間。”
“皇上現在如何?”大帳安靜下來之後,秦百川又問。
“算你有點良心呢。”跟秦百川成親已數月,雖說始終沒有突破那最後一道防線,但夜夜同眠,長公主和秦百川的關係也始終在穩步發展。聽秦百川問話,長公主哼了一聲,道:“放心吧,武王之心父皇早已洞悉,雖說事發突然,但在血衣龍衛力戰之下,父皇還是成功逃脫。”
說著,長公主眼裏徒然冒出一道兇光:“隻是,讓我沒想到的是,當年父皇奪了天行太子之位,他竟然懷恨在心,早就跟武王勾結在一起!要不是他從中作梗,父皇也不會損失慘重,負傷而逃!”
“天行站在了武王那頭?”秦百川再次皺眉,兆天行,正是長公主的弟弟,兆天淩的哥哥。
“父子相殘,自古皇室皆是如此。”計無策歎口氣,道:“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公主便暫熄雷霆之怒,聽聽先生的說法。”
“我沒什麽好說,便隻有兩個問題。”秦百川豎起手指,道:“是什麽促使武王敢於造反,他跟大金的聯盟又是怎麽迴事?第二,皇室的戰火是否已經蔓延,大頌目前局勢如何?”
“想問瞿溪境況如何便明說,何必遮遮掩掩,怕我不高興?”長公主撅嘴道:“父皇失蹤,生死懸於一線,我這個長公主已經失勢,無須顧忌我的顏麵。”
“都到這個時候了,還爭這些?”秦百川摸了摸長公主的腦袋,長公主白了秦百川一眼,抿嘴一笑。
“武王跟大金聯盟的內幕無人知曉,不過從大金的舉動來看,似並不想進攻大銀,無非是牽製兵力,避免先生率軍攻打大頌。”在秦百川到來之前,計無策已經做過分析,繼續道:“大頌的局勢瞬息萬變,具體是什麽情況現在無從知曉。不過,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武王奪取皇城,戰鬥應該隻局限於臨安。”
“報告校長,”依舊站在下首的斥候發聲道:“軍師說的沒錯,此時的武王牢牢把控著臨安,淩天行掌控了部分禁外軍與狄武陵老將軍抗衡,程行雲聯合義王籠絡的勢力,在江湖上聲援武王。各方勢力交錯盤雜,萬幸的是尚未爆發大規模的衝突,江陵也平安無事。”
“果然是萬幸。”聽說江陵無事,秦百川也鬆口氣,見眾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他笑道:“你們都是什麽意思?”
“殺迴大頌!報仇、報仇、報仇!”譚教頭當先站起,大帳之內喊聲不斷。
最開始是大金國派使者過來邀請秦百川前往大金國作客,由於沒有任何接觸,秦百川一口迴絕,大金國並不甘心,三番五次之後,雙方撕破臉皮,大金國甚至揚言要滅掉流沙部落。流沙與大金之間隔著大銀,盟約建立,大銀國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在阿力木與穆紮的強勢態度之下,大金國連月來也並無動靜。一直到十天前,穆紮得到消息,大金國陳兵三十萬,他這才急匆匆趕迴去布防。
另一方麵,大頌的皇帝對秦百川的動向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有長公主的存在,他並未對秦百川做出任何限製,任由他發展壯大。可幾乎是與大金國陳兵同時,長公主突然就失去了與大頌的聯係。幾次信鴿傳訊都沒有答複,長公主派出了幾波傳令兵,可至今也沒有消息,這時候秦百川和長公主也終於意識到,似乎大頌發生了變故,連消息都被徹底封鎖。
因此,聽說大頌有消息傳迴之後,秦百川心情急迫,下了瞭望塔直接走向中軍大帳。守門的是兩個人高馬大的大銀軍士,急忙行禮問好,秦百川微點了點頭,閃身進入。
“先生!”大帳之內,長公主,特穆爾和,計無策等一批首腦全都在座,見秦百川進來,計無策趕忙起身。
“都坐。”秦百川居中而坐,見眾人都麵帶嚴肅,也不客套,擺手道:“說吧,大頌到底發生了什麽?”
“報告!”下首坐著一個風塵仆仆的小夥,正是來自清風戰部的斥候,聞言起身敬禮,站直了身子才道:“報告秦校長,大頌傳來消息,武王於半個月發動叛亂,先殺義王,後入皇宮!大戰過後,武王已於前日登基,與大金聯盟,昭告天下!”
“哦?”斥候說了不過短短兩句話,但¥style_txt;這裏麵透露的信息量可實在不少。武王發動叛亂固然有些突然,可也在預料當中,讓秦百川詫異的是,武王竟先選擇義王下手?
“秦先生!”譚教頭雙眼當中早已是血紅之色,跪倒在地,咬牙道:“主上當初威脅先生,手段的確不夠光明。可先生迴想,這許多日子以來,主上可曾有任何愧對先生的地方?”
“沒有。”秦百川無法否認。
“請先生即刻發兵,直取皇城!”譚教頭聲音滿是殺氣:“譚某願身先士卒,戰死不悔!”
“譚大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秦百川心裏也倍覺沉重,微搖了搖頭,道:“義王是人中龍鳳,又怎會如此輕易的死在武王手裏?這消息……恐怕也未必準確。”
“千真萬確。”清風戰部的斥候深吸口氣,有理有據的說道:“消息是從長壽宮傳出,據說是義王的貼身隨從程行雲臨時反水,義王猝不及防這才遭此劫難。”
“程行雲嗎?”秦百川暗中握了握拳頭,程行雲便是當初綁架瞿溪,讓秦百川簽署無字契約的那人。隨著義王對秦百川的逐步重視,程行雲心思便早就動搖,最終選擇站在了武王一頭。
“先生……”
“譚大哥,這事兒我心裏有數。”秦百川揮手打斷譚教頭,道:“安心,大頌之內還有我的親人朋友,即便不為義王,秦某也要迴去看看。”
“譚教頭,稍安勿躁。”計無策扶起譚教頭,義王掛掉,武王變成了大家共同的敵人,再加上這大半年的時間朝夕相處,他們之間再無隔閡:“仇總是要報,可總要給先生了解局勢的時間。”
“皇上現在如何?”大帳安靜下來之後,秦百川又問。
“算你有點良心呢。”跟秦百川成親已數月,雖說始終沒有突破那最後一道防線,但夜夜同眠,長公主和秦百川的關係也始終在穩步發展。聽秦百川問話,長公主哼了一聲,道:“放心吧,武王之心父皇早已洞悉,雖說事發突然,但在血衣龍衛力戰之下,父皇還是成功逃脫。”
說著,長公主眼裏徒然冒出一道兇光:“隻是,讓我沒想到的是,當年父皇奪了天行太子之位,他竟然懷恨在心,早就跟武王勾結在一起!要不是他從中作梗,父皇也不會損失慘重,負傷而逃!”
“天行站在了武王那頭?”秦百川再次皺眉,兆天行,正是長公主的弟弟,兆天淩的哥哥。
“父子相殘,自古皇室皆是如此。”計無策歎口氣,道:“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公主便暫熄雷霆之怒,聽聽先生的說法。”
“我沒什麽好說,便隻有兩個問題。”秦百川豎起手指,道:“是什麽促使武王敢於造反,他跟大金的聯盟又是怎麽迴事?第二,皇室的戰火是否已經蔓延,大頌目前局勢如何?”
“想問瞿溪境況如何便明說,何必遮遮掩掩,怕我不高興?”長公主撅嘴道:“父皇失蹤,生死懸於一線,我這個長公主已經失勢,無須顧忌我的顏麵。”
“都到這個時候了,還爭這些?”秦百川摸了摸長公主的腦袋,長公主白了秦百川一眼,抿嘴一笑。
“武王跟大金聯盟的內幕無人知曉,不過從大金的舉動來看,似並不想進攻大銀,無非是牽製兵力,避免先生率軍攻打大頌。”在秦百川到來之前,計無策已經做過分析,繼續道:“大頌的局勢瞬息萬變,具體是什麽情況現在無從知曉。不過,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武王奪取皇城,戰鬥應該隻局限於臨安。”
“報告校長,”依舊站在下首的斥候發聲道:“軍師說的沒錯,此時的武王牢牢把控著臨安,淩天行掌控了部分禁外軍與狄武陵老將軍抗衡,程行雲聯合義王籠絡的勢力,在江湖上聲援武王。各方勢力交錯盤雜,萬幸的是尚未爆發大規模的衝突,江陵也平安無事。”
“果然是萬幸。”聽說江陵無事,秦百川也鬆口氣,見眾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他笑道:“你們都是什麽意思?”
“殺迴大頌!報仇、報仇、報仇!”譚教頭當先站起,大帳之內喊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