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三舅,現在說這話還早,這也許是一少部分人的意見吧,現在畢竟神仙醉隻是在幾個城市的上層中小有名氣,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連神仙醉是什麽東西都不知道。這冷不丁一下就拿一種人們不知道的酒就招待外賓,你說外賓人家敢喝嗎”。


    “這事是我們欠考慮了,迴頭我和你大舅迴去說一下,不過你這神仙醉如果能分成各種檔次的話,我覺得這對神仙醉名氣的傳播最為有利”。左光忠想了想說道。


    楊承誌想了想說,“我聽爺爺說過,楊家祖上要求自釀的酒必須是最好的口味,要是分成檔次的話,口味就不一樣了”。


    “承誌這就真能分成檔次”。坐在楊承誌身邊的王海燕接口問道。


    “能,就是其中添加的藥材不一樣了,不過即使是最低檔次的神仙醉也比市麵上賣的一般的名酒要好喝一點”。


    “承誌,那你說這最低檔次的神仙醉加上成本原料和藥材以及人工什麽的,你算算成本費是多少”。王海燕問道。


    楊承誌點頭算了一會,“如果都算上的話,一斤成本價格在五華夏幣左右”,這裏麵他當然沒有加上他釀製藥酒最主要的原料龍涎草。


    “才五塊錢,這也太便宜了”,左光忠說道。


    “我聽爺爺說多,當年楊家的祖輩自己開飯莊的時候,都是出售自己釀製的藥酒,最便宜的一種才幾文錢,這種酒專門是為受苦人釀製的”。


    “如果真能釀製出適合最底層的勞苦大眾的神仙醉,這酒根本不用打廣告什麽的,他們就是最好的廣告”。從窮苦出身的周老爺子說道。


    聽這幾個人這樣一說,楊承誌恍然大悟,他一直致力於自己釀製藥酒的味道,但卻忽略了華夏酒文化的傳承。


    傳承了千年的華夏酒文化,每一種傳承到現在的華夏名酒,哪一類不是由最低成的勞苦大眾喝出來的。哪一種酒從一釀製出來都不可能名滿華夏。


    他們楊家自釀的藥酒也算傳承了一百多年,但到現在還是默默無聞,說自家釀製的藥酒口味不好,打死他都不想信,那問題出在那裏,剛才老爺子一句話提醒了他。


    是缺少老爺子口中的活廣告。


    想通了這一點,楊承誌心裏有了打算,於是說道“我這一兩天就開始重新搭配各種藥材,看看如何釀製出一種最適合最下層的人們飲用的味道最香甜的神仙醉”。


    餐廳中的一幹人都欣慰的點點頭,他們最欣賞楊承誌的就是這一點,人們一點撥他,他就能從中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家別討論了,等吃了飯坐下在好好談,看看飯菜都涼了”。左玉霞放下手中碗筷說道。


    這一群人才反應過來,他們這是在吃飯,眾人相視一笑,不在討論神仙醉的問題,都伸筷子,舉酒杯。


    一頓飯。讓初次來楊家溝的左光忠和周文英吃的是心滿意足。兩人靠在沙發上摸著微微隆起的小腹,直歎自己的工作太忙,要是自己天天呆在楊家溝該多好。


    下午的時候,左光忠和周文英帶著一大車蔬菜瓜果,還有楊承誌從山裏打迴來的野味,開開心心的迴燕京去了。


    楊承誌看著遠去的兩輛汽車,不由的嘀咕道:比小鬼子掃蕩還厲害,後院的果子一個沒剩全部摘走,野味拉就拉走吧,還能把冰櫃也給帶走了。


    站在身邊的左玉霞,聽到了兒子低聲抱怨,在他腰間掐了一把,低聲道“你這孩子,怎麽這麽說你三舅和小姑呢,要是讓他們聽到,剩下的東西也保不住了”。


    楊承誌揉了揉母親掐過的腰,和左玉霞打了個招唿,一溜煙跑到小酒坊的庫房,關上倉庫門,鼓搗他的神仙醉去了。


    中午吃飯時,一幹人的談話讓他找到了一個新的目標,他想盡快研究出一種神仙醉,讓神仙醉首先在生活在最底層的勞苦大眾中流傳開。


    楊承誌在庫房看著一堆草藥苦思冥想,想找出一個最為理想的到配方法,讓釀製的神仙醉既價錢低廉,又味道純正。


    他在這邊思考神仙醉的問題,而在楊家溝大隊,村支書楊鳳山卻是捂著頭,不知道該怎麽辦。


    上午的時候,他和楊承誌商量好的事情,幫楊承誌在村裏招十來個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村民酒坊幫忙。


    起初來報名的大都是村裏比較困難的村民,其中倒也有幾個過的還算可以的,他們也想過來碰碰運氣。


    當時楊鳳山也在通知中和村民們說了,楊承誌的招工條件,家庭比較困難的,孩子多的,上麵還有老人要贍養的。


    起初村民們也都讚同這一個說法,認為楊承誌優先照顧這些人的做法很好,他們也從村裏報名的人中間選出了十個像條件中提到的那樣的家庭。


    楊鳳山見事情圓滿解決了,都囑咐這些人去了好好幹活,說楊承誌給的工資不低,有好奇的村民就問,酒坊幫工,一個月是不是和去年顧得幾個人樣,也都是給兩千多華夏幣。


    楊鳳山笑著告訴他們這次招工的工資比去年多的多,楊承誌說了一個月給五千華夏幣,年底如果效益好的話,還給獎金。


    他一說完這話,圍著看熱鬧的人就翻了天了,他們起初都以為能給個兩千多,一年下來也就是三萬多塊。、他們自己種地,再加上國慶還有五一這些天至少也能賺三四萬,這和在小酒坊打工的村民也查不了多少。


    可現在工資卻是五千,一年就是六萬,這還沒加上年底楊承誌發的紅包,他們可都知道,去年楊樹春和賈丹萍兩家在楊承誌家幫忙。


    幾個月下來,工資一分沒花,過年的時候,楊承誌還給他們置辦了過年的衣服吃的什麽的,還每家給了五千元的大紅包,就連酒坊打工沒幾天的幾個工人,每人都領到了兩千元的紅包。


    算算人家一年純收入就是三四萬,而自己一年到頭能拿到手的也就是個萬兒八千的,他們都羨慕楊樹春和賈丹萍兩家。


    現在一聽說每月給五千,都急了,都改口說自己的家庭條件和那幾家差不多,最後村裏的一百來戶人都來到大隊,都要去楊承誌小酒坊去幫忙。


    楊鳳山怎麽說也沒人聽,都在大隊吵吵嚷嚷,這個說他家怎麽苦難,哪家說他家老人有什麽毛病,另一家說他家孩子上學沒錢,反正到了現在楊家溝的村民一家比一家窮。


    楊鳳山想找楊承誌過來,可村民們不答應,村民們現在就不讓他走,怕他是去找楊承誌告狀。把楊鳳山弄的一點辦法也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塞外江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土守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土守山人並收藏塞外江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