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此話被儒家學者朱柏廬編入《治家格言》,因其父在清軍破城之後投河自盡,所以朱柏廬放棄仕途,一生不再求取功名,隻於鄉間教授學生,一時頗負盛名。
康熙帝對此人甚為欣賞,故而多次征召,然均被拒絕。但康熙帝並未記恨,反而更為關注其著作,更以朱柏廬所著之書教授皇子。
弘曆曾是康熙帝親自教導,因此也受《治家格言》的熏陶。
當年他被接入宮中時才剛滿十歲,且康熙帝有言,若再立儲亦要考慮孫輩才德。深受康熙帝寵愛,年紀尚幼的他瞬間成了眾矢之的。那時候仁壽皇太後還僅僅是德妃,按照祖製不可親自照撫,行事也多有避忌,所以很多事都是授意身邊的掌事宮女穀兒處理,為保弘曆安康,穀兒也的確費了不少心思。
多年來,弘曆暗暗銘記這份恩情,在得知海殷獲罪後,就一直很關注整件事的動態,所以即使沒有在宮內遇到玹玗,穀兒當年的人情他也一定會還。
“快起來,你這一跪一磕頭,我這個做師父就免不了要破財啦。”弘曆笑了笑,語氣中帶著縱容的味道,取出絲巾為她拭去眼角的淚,雖是命令的言詞,聲調卻十分溫柔,“大年初一,不準哭。”
玹玗深吸了一口氣,點點頭,嘴角揚起一個笑容,“既然你是師父,我便厚顏的自認是你半個女兒,昨晚守歲也就是為你添壽了,這會兒又磕了頭,那紅包可不是該給嗎?”
“你這樣刁鑽的女兒我可無福消受。”弘曆似笑非笑地看著她,又突然打趣道:“再說女兒總要嫁出去,不如給我做媳婦,一輩子受我管束。”
聞言,玹玗噗哧一聲笑道:“好呀,就當是爺的福晉都不嫌棄我出生差,也得爺有年紀相當的阿哥來配我啊。”
弘曆微微一笑,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傻丫頭。”
若不是海殷獲罪抄家被斬,就玹玗的家世背景,模樣品性,除非是選在君王側,不然嫁到哪一家都應該是正室夫人。
遠遠的,有鼓聲由午門傳來,然後五更鍾響,接著就該是宮門開啟,文武百官和宗室王公入宮朝賀了。
看到弘曆的表情未有變化,玹玗連忙說道:“爺,是時候去太和殿了,可別遲啦。”
“不急,今日朝賀在卯正一刻,還有大半個時辰,喝杯茶再去。”弘曆淡淡一笑,又指著灰堆裏的人偶問道:“那個東西你要怎麽處理?”
玹玗微微一挑秀眉,掩唇笑道:“當然是要拿去供給戚夫人,願望才會靈驗。”
“誰是戚夫人?”要說有名的便是曆史上那位,卻不知何解,就索性問道:“小丫頭,別拿這些民間的東西糊弄爺,直說。”
“剛才講的故事,爺怎麽就忘了,既那人偶好比如願,自然是要扔進茅廁裏的。”玹玗將那人偶拾起來,用油紙包上,一邊跟著他往書屋去,一邊解釋了戚夫人的說法。“漢高祖那位傾國傾城的戚夫人,不是被呂後剃頭、熏耳、挖眼、毒啞、斬其手足,做成‘人彘’,扔到茅廁裏活活折磨致死嗎?後世人同情她的遭遇,所以有些地方的百姓就給了廁神紫姑,戚夫人的雅稱。”
“扔到茅廁還能許願,這倒是稀奇。”聽她說完,弘曆隻覺哭笑不得,難怪她之前說身份尊貴的不適用,若是真的拿打如願為他祈福,怕是整個年都過的不舒暢。但想到各地民風民俗,又歎道:“還是民間有趣,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看來是要多出去走走,不然都成井底之蛙了。”
入室內坐下,這會兒人參靈芝茶正出味,這茶能提神醒腦,使人精力旺盛,最適合大年初一飲用。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玹玗想著以前妘娘講過的稀奇事,便都挑揀了些說與他聽,然後又道:“雖說揚州小,不及蘇杭名氣大,但我聽妘娘說,揚州匯集了天下貴胄,所以凡是好玩的,好吃的,稀罕的,新鮮的,揚州都能找到。”
“江南一帶確實不錯,揚州也四通八達。”弘曆想著那些在書上、畫上所讀到看到的江南景致,確實讓人神往,可惜沒有機會親自遊曆一番。“唐宋名家都喜歡去西津渡,一眼望千年,並留下為世傳誦的篇章,可想那是何等的好地方。”
說到這,玹玗垂下了眼眸,沮喪地道:“以前妘娘說等過幾年,我再長大些,就帶我去遊江南的,可現在沒有機會了。”
其實在她心裏還惦記著一處,便是那芙蓉錦官城,若可以,求之不得立刻奔過去。因為那裏藏著他們郭絡羅家的一個秘密,她對芙蓉花的在意,有一半便是來自於此。隻是這個秘密太重要,無論是對誰都不能提起,否則就會毀掉他們家最後的一點希望。且在這個秘密裏,她還有太多地方沒弄明白,為什麽會是母親囑咐鶯桃一定要到蜀中去,母親在這件事中究竟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盡管她十分擔心鶯桃的現狀,想求人去打聽,但在所有事情還沒理出頭緒之前,便是對霂颻也不能提起半個字,更別說眼前的這位爺了。
“又犯傻了。”弘曆輕拍了她額頭一記,撫開她緊皺的眉頭說道:“有爺在,難道還滿足不了你這點小願望,以後爺帶你去,遊遍江南。”
“說話可要算數哦!”玹玗連忙收斂了情緒,假裝興奮一笑,不過是隨口一句話,她也是故意掰著手指點算江南美景。“我可要去蘇州的周莊,到鎮北永慶庵,閑坐於缽亭,看垂柳拂水,觀碧葉淩波,賞夕陽西下,聽千古晚風。”
弘曆點點頭,說道:“蘇州有佳釀,名曰:十月白,《貞豐擬乘》上記載,此酒味清冽,可以久藏。”
“鯤鵬水擊三千裏,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玹玗繼續說道:“我還要去嘉興觀錢塘潮,以前讀蘇東坡這詞,都覺得激動澎湃,不知親觀江潮又會是何種體驗?”
此話被儒家學者朱柏廬編入《治家格言》,因其父在清軍破城之後投河自盡,所以朱柏廬放棄仕途,一生不再求取功名,隻於鄉間教授學生,一時頗負盛名。
康熙帝對此人甚為欣賞,故而多次征召,然均被拒絕。但康熙帝並未記恨,反而更為關注其著作,更以朱柏廬所著之書教授皇子。
弘曆曾是康熙帝親自教導,因此也受《治家格言》的熏陶。
當年他被接入宮中時才剛滿十歲,且康熙帝有言,若再立儲亦要考慮孫輩才德。深受康熙帝寵愛,年紀尚幼的他瞬間成了眾矢之的。那時候仁壽皇太後還僅僅是德妃,按照祖製不可親自照撫,行事也多有避忌,所以很多事都是授意身邊的掌事宮女穀兒處理,為保弘曆安康,穀兒也的確費了不少心思。
多年來,弘曆暗暗銘記這份恩情,在得知海殷獲罪後,就一直很關注整件事的動態,所以即使沒有在宮內遇到玹玗,穀兒當年的人情他也一定會還。
“快起來,你這一跪一磕頭,我這個做師父就免不了要破財啦。”弘曆笑了笑,語氣中帶著縱容的味道,取出絲巾為她拭去眼角的淚,雖是命令的言詞,聲調卻十分溫柔,“大年初一,不準哭。”
玹玗深吸了一口氣,點點頭,嘴角揚起一個笑容,“既然你是師父,我便厚顏的自認是你半個女兒,昨晚守歲也就是為你添壽了,這會兒又磕了頭,那紅包可不是該給嗎?”
“你這樣刁鑽的女兒我可無福消受。”弘曆似笑非笑地看著她,又突然打趣道:“再說女兒總要嫁出去,不如給我做媳婦,一輩子受我管束。”
聞言,玹玗噗哧一聲笑道:“好呀,就當是爺的福晉都不嫌棄我出生差,也得爺有年紀相當的阿哥來配我啊。”
弘曆微微一笑,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傻丫頭。”
若不是海殷獲罪抄家被斬,就玹玗的家世背景,模樣品性,除非是選在君王側,不然嫁到哪一家都應該是正室夫人。
遠遠的,有鼓聲由午門傳來,然後五更鍾響,接著就該是宮門開啟,文武百官和宗室王公入宮朝賀了。
看到弘曆的表情未有變化,玹玗連忙說道:“爺,是時候去太和殿了,可別遲啦。”
“不急,今日朝賀在卯正一刻,還有大半個時辰,喝杯茶再去。”弘曆淡淡一笑,又指著灰堆裏的人偶問道:“那個東西你要怎麽處理?”
玹玗微微一挑秀眉,掩唇笑道:“當然是要拿去供給戚夫人,願望才會靈驗。”
“誰是戚夫人?”要說有名的便是曆史上那位,卻不知何解,就索性問道:“小丫頭,別拿這些民間的東西糊弄爺,直說。”
“剛才講的故事,爺怎麽就忘了,既那人偶好比如願,自然是要扔進茅廁裏的。”玹玗將那人偶拾起來,用油紙包上,一邊跟著他往書屋去,一邊解釋了戚夫人的說法。“漢高祖那位傾國傾城的戚夫人,不是被呂後剃頭、熏耳、挖眼、毒啞、斬其手足,做成‘人彘’,扔到茅廁裏活活折磨致死嗎?後世人同情她的遭遇,所以有些地方的百姓就給了廁神紫姑,戚夫人的雅稱。”
“扔到茅廁還能許願,這倒是稀奇。”聽她說完,弘曆隻覺哭笑不得,難怪她之前說身份尊貴的不適用,若是真的拿打如願為他祈福,怕是整個年都過的不舒暢。但想到各地民風民俗,又歎道:“還是民間有趣,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看來是要多出去走走,不然都成井底之蛙了。”
入室內坐下,這會兒人參靈芝茶正出味,這茶能提神醒腦,使人精力旺盛,最適合大年初一飲用。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玹玗想著以前妘娘講過的稀奇事,便都挑揀了些說與他聽,然後又道:“雖說揚州小,不及蘇杭名氣大,但我聽妘娘說,揚州匯集了天下貴胄,所以凡是好玩的,好吃的,稀罕的,新鮮的,揚州都能找到。”
“江南一帶確實不錯,揚州也四通八達。”弘曆想著那些在書上、畫上所讀到看到的江南景致,確實讓人神往,可惜沒有機會親自遊曆一番。“唐宋名家都喜歡去西津渡,一眼望千年,並留下為世傳誦的篇章,可想那是何等的好地方。”
說到這,玹玗垂下了眼眸,沮喪地道:“以前妘娘說等過幾年,我再長大些,就帶我去遊江南的,可現在沒有機會了。”
其實在她心裏還惦記著一處,便是那芙蓉錦官城,若可以,求之不得立刻奔過去。因為那裏藏著他們郭絡羅家的一個秘密,她對芙蓉花的在意,有一半便是來自於此。隻是這個秘密太重要,無論是對誰都不能提起,否則就會毀掉他們家最後的一點希望。且在這個秘密裏,她還有太多地方沒弄明白,為什麽會是母親囑咐鶯桃一定要到蜀中去,母親在這件事中究竟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盡管她十分擔心鶯桃的現狀,想求人去打聽,但在所有事情還沒理出頭緒之前,便是對霂颻也不能提起半個字,更別說眼前的這位爺了。
“又犯傻了。”弘曆輕拍了她額頭一記,撫開她緊皺的眉頭說道:“有爺在,難道還滿足不了你這點小願望,以後爺帶你去,遊遍江南。”
“說話可要算數哦!”玹玗連忙收斂了情緒,假裝興奮一笑,不過是隨口一句話,她也是故意掰著手指點算江南美景。“我可要去蘇州的周莊,到鎮北永慶庵,閑坐於缽亭,看垂柳拂水,觀碧葉淩波,賞夕陽西下,聽千古晚風。”
弘曆點點頭,說道:“蘇州有佳釀,名曰:十月白,《貞豐擬乘》上記載,此酒味清冽,可以久藏。”
“鯤鵬水擊三千裏,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玹玗繼續說道:“我還要去嘉興觀錢塘潮,以前讀蘇東坡這詞,都覺得激動澎湃,不知親觀江潮又會是何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