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玉早早從外頭收了幾件命人漿洗的衣服進來,瞧著茯若正在出神,她自然不敢出聲,隻是半坐在床前仔細疊著衣裳,手勢嫻熟而利落。
待得將衣服都放進了檀木櫃子裏,她才嘀咕道:“皇後娘娘,方才奴婢出去收衣服的時候,聽見這行宮的侍衛在竊竊私語說如今宮裏的又要有喜事了,聽說皇上和皇貴妃拿了主意,要將惠順帝姬許配給刑部尚書的兒子。”
茯若聞了,隻是支頤而坐,靜靜道:“惠順帝姬原有十五了,也著實該讓她下嫁了。這算不得什麽大事。”
慧玉點頭笑道:“奴婢也隻是聽見了一小點,其餘的奴婢也不知了。”
茯若輕輕“恩“了一聲,複又沉默。清思閣的內殿極為昏暗,燭火幽幽一脈,火光稀微如迷蒙的眼。
白司儀和寶帶走了進來,見著茯若靜默不言,白司儀隻冷冷笑道:“奴婢也當真是為皇後可惜,倘若此刻皇後娘娘尚在宮中,那麽惠順帝姬下嫁何人不都是娘娘一句話的事?如今帝姬下嫁,皇後身為她的嫡母倒是在此不聞不問了。”
此言說的極為不敬,寶帶隻怒視了白司儀一眼,便是慧玉素來懦弱,也是稍稍露了些不悅,寶帶終究忍不住,隻是道:“白司儀這話過了,皇後娘娘在不在宮中與你有什麽相幹,難不成皇後娘娘此刻在宮中,惠順帝姬下嫁,便能派了去做她的陪嫁麽?”
白司儀絲毫不在乎茯若的麵子,隻是冷聲道:“我隻是說上兩句怎的又不行了,皇後尚且未動怒,怎的輪得到你這個賤婢子插嘴。”
茯若聞了,淡淡一笑,道:“本宮此刻在不在宮裏不都是一樣麽?皇上和皇貴妃讓惠順帝姬下嫁到刑部尚書自有道理,且便是本宮在宮中,也不過是在朝中挑一戶適齡人家隻讓帝姬婚配便是了。且話又說迴來,帝姬下嫁乃是大事,倘若本宮此刻在宮中,置辦帝姬的嫁妝,打發宮女做陪嫁便要細細挑選數日,這些事皆是極為麻煩的,如今本宮在此處樂得清閑,隻憑她宮裏的人自去忙活,倒也不算太過委屈了。”
白司儀到底顧及茯若是主子,隻是陪笑道:“奴婢不過是與皇後說玩笑話罷了,還望皇後切勿怪罪奴婢。”
茯若默然片刻,繼而道:“你言語屬實,本宮怪罪又有何用。倘若沒有旁的事,你且先退下吧。”
她隻悻悻然走了,寶帶有些不解道:“皇後娘娘,這白司儀好生可惡,三番兩次對娘娘言語不敬,娘娘怎的不好生教訓她一番,否則往後隻怕她眼裏越發沒了娘娘。”
茯若一笑置之,“白司儀膽敢這般對本宮不敬,自然是身後有了靠山才敢如此,且不說她隻是一小小司儀。換做旁人誰敢如此,便是安尚儀也是對本宮言語上頗為客氣。隻怕白司儀乃是受了宮裏的仇家吩咐的。”
寶帶道:“莫非是張氏?”
茯若冷冷笑道:“憑著她的性子也未嚐不可,但這不過是本宮的揣測罷了。興許白司儀跋扈慣了。”
寶帶笑道:“憑她,這個老奴婢不過是這一偏僻行宮的女官罷了,憑著什麽跋扈,昔日的敬和皇貴妃與洪氏好歹是位分高的嬪妃,這個老婦又算得什麽?”
茯若蹙眉擺了擺手,道:“且少說幾句吧。仔細她聽見了。”
過了數日,洪尚儀又來西京行宮探望茯若了,二人隻在行宮裏的水池邊說話,茯若倒是不經意問了句:“本宮前幾日聽聞這行宮裏的奴婢說惠順被許配給了刑部尚書的兒子。可是皇上的主意?”
洪尚儀道:“皇貴妃原是想著將惠順帝姬許配給那張泰安大人的次子。太後娘娘執意不許,宜貴妃也是不願。隨後皇上也得知了那張泰安的次子原是侍妾所生,自然是不能的,因此才許嫁給了刑部尚書家裏。如此也好,那刑部尚書郭恕乃是端敬皇後的遠親,且他的次子郭世元如今已是上都護府副都護的官職,且他的長兄郭亮又是娶了承賢翁主,如此算來,倒也算是門當戶對。”
茯若隻是淡淡道:“宜貴妃將惠順帝姬一手養大,如今惠順帝姬便要出嫁,隻怕宜貴妃心裏定是十分不舍。”
洪尚儀隻是笑道:“倒也果真如此,宜貴妃每日隻在延禧宮裏忙著打點帝姬的嫁妝等瑣事。張氏對此事倒是不怎的理會,隻是說宜貴妃是帝姬的母親,隻讓宜貴妃打理便是了。”
茯若似笑非笑道:“此事已是大大的拂了她的麵子,她隻是不悅的。張泰安與她乃是親眷,若是皇上允了張氏的主意,隻怕那張氏便成了皇親國戚了。”
洪尚儀道:“太後娘娘隻是讓奴婢隻會皇後一聲兒,好歹放寬心,指不定過些時候,便是娘娘迴宮的時候了。”
茯若無奈笑道:“皇上此刻心裏仍舊覺得是本宮謀害了太子,他又怎會讓本宮迴宮去。且不說後宮已悉數落入張氏之手,便是皇上為著帝姬的婚事拂了她的麵子。但豈有帝姬許配給庶子的道理。這原是祖宗的規矩,皇上自然顧不得。隻要後宮未有能製衡張氏之人,本宮便不能迴宮去。”
洪尚儀道:“這事慢慢的終會有的,張氏便是生的國色,也有色衰愛弛的那一刻。後宮裏頭可是不缺鮮妍的女子。”
茯若靜靜道:“但願如此,隻是皇上待她的情意頗深,興許皇上是愛著張氏也未可知啊。”
洪尚儀道:“皇後多心了,皇上乃是坐擁天下的帝王,怎會單單愛慕一位嬪妃呢?天下男兒多薄幸,何況是一代天子,三宮六院的,怎會長久的隻將心思放在一位嬪妃身上?”
茯若無奈道:“皇上專寵於張氏已有十年之久了,此前你可曾見過皇上對哪一位妃子這般專情?本宮最是了解皇上,皇上心裏乃是極為看重張氏的。便是本宮這皇後之位,原先皇上不也是想著給了張氏的麽?若不是仁惠太後竭力要保舉本宮為後。隻怕張氏早已成了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了。如此想來,皇上到底也是對她深情。”
茯若說完,眼角隱隱有一點淚光。然而語氣卻是平淡而疏離的,連自身的憤怒和不甘亦是淡淡的不著痕跡。這樣的平靜,想必亦是傷心到底了。
洪尚儀隻是勸道:“娘娘,您好歹是皇後,您才是皇上名正言順的妻子啊。張氏再是得寵到底不過是個妾妃罷了。”
茯若淡淡道:“你侍奉昭惠太後多年,還不明白皇後不過是這宮裏的擺設麽?本宮與昭惠太後都隻是那深宮的可憐人罷了。”
待得洪尚儀走後,茯若迴到房裏,口裏隻是想起一句:“新人從門入,故人從合去。”隻是淒然一笑,再不多言。
時光緩緩從季節變更的痕跡上碾過去,碾過了暮春,碾過了盛夏,亦碾到了秋末。已是宣和十七年的十月了。茯若被趕出皇宮也有一年了。
惠順帝姬出嫁過後,詢下旨讓敏貴嬪從延禧宮搬到了啟翔宮,隻讓宜貴妃一人獨住延禧宮。給她的賞賜又是多了許多。好歹寬慰她嫁女過後,獨自一人的寂寥。
宮裏頭的日子依舊是每天如此有條不紊的緩慢度過。唯一不同的是,宮裏頭隻是流傳了一句打油詩“申後赴西宮,驪姬主鳳儀。”年幼的宮女隻是紛紛傳唱,竟是到了滿宮皆聞的地步。
玉璃得知了此事的時候,拍案大怒,隻對著雁兒如兒道:“速速給本宮查明究竟是誰人在後宮散播這樣的誹謗話語,一旦查出,杖打五十大板。”
雁兒頗有些不解,道:“娘娘何必動怒,左不過就是一句歌謠罷了,且驪姬和申後都是春秋戰國時的人,距如今也有千餘年了。奴婢私下以為乃是娘娘多心了。”
玉璃隻是伸手打了雁兒一耳光,嗬斥道:“糊塗東西,申後乃是受了褒姒陷害才被周幽王休棄,而驪姬乃是春秋時臭名昭著的妖婦。申後赴西京,不就是在意指宋氏乃是受了妃嬪陷害的原配,而驪姬主鳳儀,自是譏諷本宮的話語。若是長此以往,被皇上聽進去了,莫不是要本宮真如驪姬那般,過後被處死。或是讓皇上又接了那宋氏迴來?”
雁兒這才明白了關竅,隻是諾諾道:“娘娘教訓的是,奴婢知錯了。”
隨後,宮裏自是一片肅殺氛圍,因著傳唱此詩句被杖責的宮女太監無數,後宮整日皆是一片哀嚎之聲。
長樂宮裏的昭惠太後聞了此事,隻是對著洪尚儀靜靜笑道:“哀家這個法子倒是極好的,隻讓那張氏自亂陣腳了,她這般大動幹戈,皇帝自會生疑的。”
洪尚儀隻是笑顏道:“眼下便是要清漪出手了。”
昭惠太後緩緩道:“自然如此,隻要她去伺候了皇帝吧。哀家都已告訴她該怎麽做了。”
待得將衣服都放進了檀木櫃子裏,她才嘀咕道:“皇後娘娘,方才奴婢出去收衣服的時候,聽見這行宮的侍衛在竊竊私語說如今宮裏的又要有喜事了,聽說皇上和皇貴妃拿了主意,要將惠順帝姬許配給刑部尚書的兒子。”
茯若聞了,隻是支頤而坐,靜靜道:“惠順帝姬原有十五了,也著實該讓她下嫁了。這算不得什麽大事。”
慧玉點頭笑道:“奴婢也隻是聽見了一小點,其餘的奴婢也不知了。”
茯若輕輕“恩“了一聲,複又沉默。清思閣的內殿極為昏暗,燭火幽幽一脈,火光稀微如迷蒙的眼。
白司儀和寶帶走了進來,見著茯若靜默不言,白司儀隻冷冷笑道:“奴婢也當真是為皇後可惜,倘若此刻皇後娘娘尚在宮中,那麽惠順帝姬下嫁何人不都是娘娘一句話的事?如今帝姬下嫁,皇後身為她的嫡母倒是在此不聞不問了。”
此言說的極為不敬,寶帶隻怒視了白司儀一眼,便是慧玉素來懦弱,也是稍稍露了些不悅,寶帶終究忍不住,隻是道:“白司儀這話過了,皇後娘娘在不在宮中與你有什麽相幹,難不成皇後娘娘此刻在宮中,惠順帝姬下嫁,便能派了去做她的陪嫁麽?”
白司儀絲毫不在乎茯若的麵子,隻是冷聲道:“我隻是說上兩句怎的又不行了,皇後尚且未動怒,怎的輪得到你這個賤婢子插嘴。”
茯若聞了,淡淡一笑,道:“本宮此刻在不在宮裏不都是一樣麽?皇上和皇貴妃讓惠順帝姬下嫁到刑部尚書自有道理,且便是本宮在宮中,也不過是在朝中挑一戶適齡人家隻讓帝姬婚配便是了。且話又說迴來,帝姬下嫁乃是大事,倘若本宮此刻在宮中,置辦帝姬的嫁妝,打發宮女做陪嫁便要細細挑選數日,這些事皆是極為麻煩的,如今本宮在此處樂得清閑,隻憑她宮裏的人自去忙活,倒也不算太過委屈了。”
白司儀到底顧及茯若是主子,隻是陪笑道:“奴婢不過是與皇後說玩笑話罷了,還望皇後切勿怪罪奴婢。”
茯若默然片刻,繼而道:“你言語屬實,本宮怪罪又有何用。倘若沒有旁的事,你且先退下吧。”
她隻悻悻然走了,寶帶有些不解道:“皇後娘娘,這白司儀好生可惡,三番兩次對娘娘言語不敬,娘娘怎的不好生教訓她一番,否則往後隻怕她眼裏越發沒了娘娘。”
茯若一笑置之,“白司儀膽敢這般對本宮不敬,自然是身後有了靠山才敢如此,且不說她隻是一小小司儀。換做旁人誰敢如此,便是安尚儀也是對本宮言語上頗為客氣。隻怕白司儀乃是受了宮裏的仇家吩咐的。”
寶帶道:“莫非是張氏?”
茯若冷冷笑道:“憑著她的性子也未嚐不可,但這不過是本宮的揣測罷了。興許白司儀跋扈慣了。”
寶帶笑道:“憑她,這個老奴婢不過是這一偏僻行宮的女官罷了,憑著什麽跋扈,昔日的敬和皇貴妃與洪氏好歹是位分高的嬪妃,這個老婦又算得什麽?”
茯若蹙眉擺了擺手,道:“且少說幾句吧。仔細她聽見了。”
過了數日,洪尚儀又來西京行宮探望茯若了,二人隻在行宮裏的水池邊說話,茯若倒是不經意問了句:“本宮前幾日聽聞這行宮裏的奴婢說惠順被許配給了刑部尚書的兒子。可是皇上的主意?”
洪尚儀道:“皇貴妃原是想著將惠順帝姬許配給那張泰安大人的次子。太後娘娘執意不許,宜貴妃也是不願。隨後皇上也得知了那張泰安的次子原是侍妾所生,自然是不能的,因此才許嫁給了刑部尚書家裏。如此也好,那刑部尚書郭恕乃是端敬皇後的遠親,且他的次子郭世元如今已是上都護府副都護的官職,且他的長兄郭亮又是娶了承賢翁主,如此算來,倒也算是門當戶對。”
茯若隻是淡淡道:“宜貴妃將惠順帝姬一手養大,如今惠順帝姬便要出嫁,隻怕宜貴妃心裏定是十分不舍。”
洪尚儀隻是笑道:“倒也果真如此,宜貴妃每日隻在延禧宮裏忙著打點帝姬的嫁妝等瑣事。張氏對此事倒是不怎的理會,隻是說宜貴妃是帝姬的母親,隻讓宜貴妃打理便是了。”
茯若似笑非笑道:“此事已是大大的拂了她的麵子,她隻是不悅的。張泰安與她乃是親眷,若是皇上允了張氏的主意,隻怕那張氏便成了皇親國戚了。”
洪尚儀道:“太後娘娘隻是讓奴婢隻會皇後一聲兒,好歹放寬心,指不定過些時候,便是娘娘迴宮的時候了。”
茯若無奈笑道:“皇上此刻心裏仍舊覺得是本宮謀害了太子,他又怎會讓本宮迴宮去。且不說後宮已悉數落入張氏之手,便是皇上為著帝姬的婚事拂了她的麵子。但豈有帝姬許配給庶子的道理。這原是祖宗的規矩,皇上自然顧不得。隻要後宮未有能製衡張氏之人,本宮便不能迴宮去。”
洪尚儀道:“這事慢慢的終會有的,張氏便是生的國色,也有色衰愛弛的那一刻。後宮裏頭可是不缺鮮妍的女子。”
茯若靜靜道:“但願如此,隻是皇上待她的情意頗深,興許皇上是愛著張氏也未可知啊。”
洪尚儀道:“皇後多心了,皇上乃是坐擁天下的帝王,怎會單單愛慕一位嬪妃呢?天下男兒多薄幸,何況是一代天子,三宮六院的,怎會長久的隻將心思放在一位嬪妃身上?”
茯若無奈道:“皇上專寵於張氏已有十年之久了,此前你可曾見過皇上對哪一位妃子這般專情?本宮最是了解皇上,皇上心裏乃是極為看重張氏的。便是本宮這皇後之位,原先皇上不也是想著給了張氏的麽?若不是仁惠太後竭力要保舉本宮為後。隻怕張氏早已成了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了。如此想來,皇上到底也是對她深情。”
茯若說完,眼角隱隱有一點淚光。然而語氣卻是平淡而疏離的,連自身的憤怒和不甘亦是淡淡的不著痕跡。這樣的平靜,想必亦是傷心到底了。
洪尚儀隻是勸道:“娘娘,您好歹是皇後,您才是皇上名正言順的妻子啊。張氏再是得寵到底不過是個妾妃罷了。”
茯若淡淡道:“你侍奉昭惠太後多年,還不明白皇後不過是這宮裏的擺設麽?本宮與昭惠太後都隻是那深宮的可憐人罷了。”
待得洪尚儀走後,茯若迴到房裏,口裏隻是想起一句:“新人從門入,故人從合去。”隻是淒然一笑,再不多言。
時光緩緩從季節變更的痕跡上碾過去,碾過了暮春,碾過了盛夏,亦碾到了秋末。已是宣和十七年的十月了。茯若被趕出皇宮也有一年了。
惠順帝姬出嫁過後,詢下旨讓敏貴嬪從延禧宮搬到了啟翔宮,隻讓宜貴妃一人獨住延禧宮。給她的賞賜又是多了許多。好歹寬慰她嫁女過後,獨自一人的寂寥。
宮裏頭的日子依舊是每天如此有條不紊的緩慢度過。唯一不同的是,宮裏頭隻是流傳了一句打油詩“申後赴西宮,驪姬主鳳儀。”年幼的宮女隻是紛紛傳唱,竟是到了滿宮皆聞的地步。
玉璃得知了此事的時候,拍案大怒,隻對著雁兒如兒道:“速速給本宮查明究竟是誰人在後宮散播這樣的誹謗話語,一旦查出,杖打五十大板。”
雁兒頗有些不解,道:“娘娘何必動怒,左不過就是一句歌謠罷了,且驪姬和申後都是春秋戰國時的人,距如今也有千餘年了。奴婢私下以為乃是娘娘多心了。”
玉璃隻是伸手打了雁兒一耳光,嗬斥道:“糊塗東西,申後乃是受了褒姒陷害才被周幽王休棄,而驪姬乃是春秋時臭名昭著的妖婦。申後赴西京,不就是在意指宋氏乃是受了妃嬪陷害的原配,而驪姬主鳳儀,自是譏諷本宮的話語。若是長此以往,被皇上聽進去了,莫不是要本宮真如驪姬那般,過後被處死。或是讓皇上又接了那宋氏迴來?”
雁兒這才明白了關竅,隻是諾諾道:“娘娘教訓的是,奴婢知錯了。”
隨後,宮裏自是一片肅殺氛圍,因著傳唱此詩句被杖責的宮女太監無數,後宮整日皆是一片哀嚎之聲。
長樂宮裏的昭惠太後聞了此事,隻是對著洪尚儀靜靜笑道:“哀家這個法子倒是極好的,隻讓那張氏自亂陣腳了,她這般大動幹戈,皇帝自會生疑的。”
洪尚儀隻是笑顏道:“眼下便是要清漪出手了。”
昭惠太後緩緩道:“自然如此,隻要她去伺候了皇帝吧。哀家都已告訴她該怎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