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茯若到了西京行宮已有兩月有餘,卻正是歲寒時節,雖說茯若遭逢貶黜,便行宮內的宮女也不敢忒怠慢了茯若,早早把茯若及她身邊伺候的人過冬的衣物準備妥當了。茯若素來便有些怕冷,且這西京行宮曆代便是避暑之地,倘若到了隆冬,寒冷更甚於別處。茯若每日極少出戶,便是抄寫佛經,也是讓寶帶與淨月去大造殿取了佛經來自己殿中,自己抄寫完了便是。
偶有鄭昭媛都是會來與茯若敘敘話,因著這行宮裏唯有鄭昭媛與茯若乃是主子的身份,且二人皆被宮裏厭棄。故更有明月照寒鏡的惺惺相惜之感。
這日二人正在清思閣閑談,卻是慧玉從外間進來,隻是通報了一聲:“皇後娘娘,宮裏頭有人前來探望皇後娘娘來了。”
茯若正在納悶,宮裏還有誰人肯來看她,隻想著興許是仁貴妃或是敏貴嬪,卻見莫典儀領著洪尚儀走了進來,茯若心下驚異,隻是問道:“洪尚儀來此處有何貴幹。”
洪尚儀隻是和藹一笑,道:“奴婢奉了太後娘娘懿旨,前來探望皇後娘娘。”
鄭昭媛見到洪尚儀,隻是臉色大變,原本平和的臉色,頓時添了些許戾氣,隻是冷冷笑道:“多年不見了,洪尚儀,可不知你還記得本宮麽?”
洪尚儀聞聲望去,隻是細細端倪了半晌,才笑道:“還望昭媛娘娘恕奴婢眼拙,奴婢瞧了半日才知道原是昔日的鄭昭媛啊。隻怪這歲月無情,昭媛娘娘昔日被太後娘娘貶出皇宮的時候,還不過是青蔥歲月,如今在這行宮蹉跎了二十年,早已不複當年的綺麗,奴婢自然是認不出的。”
鄭昭媛聞言,亦是冷笑兩聲:“你倒也也還乖覺,瞧了半日,竟也還能看出本宮是誰,你方才說歲月無情,那麽可想而知昭惠太後想必如今也是美人遲暮了吧。”
洪尚儀端詳鄭昭媛片刻,隻是笑道:“人都是會老的,但皇太後縱然年華不再,她儼然已是這天下之尊,便是當朝皇帝也要對她禮讓三分。這樣的威勢可是鄭昭媛能與比擬的,且說若不是當年皇太後心慈,你早就被先帝處置了。豈能容你活到今天,鄭昭媛莫不要知恩不報。”
鄭昭媛隻是淒笑了良久,隻恨恨道:“昭惠太後當真是對本宮有恩,她對本宮真可謂是恩重如山。本宮至死都是不能忘記的。”
洪尚儀瞧著茯若詫異的神情,隻恐再同鄭昭媛說下去被茯若知道了什麽,隻是連忙嗬斥身邊的宮女道:“且快些將鄭昭媛帶迴去,天寒地凍的,莫讓她著了寒才好,以免太後娘娘知道了,降罪於你們。”
殿裏伺候的宮女,隻連忙將鄭昭媛帶了出來,鄭昭媛起初還不願,卻見著洪尚儀雖說是奴婢,但可比她這位有名無實的嬪妃更讓人敬服,隻是勉勉強強隨著眾人出去了。待得人都走了,洪尚儀才坐下,隻是對著茯若笑道:“還望皇後娘娘勿要見怪,這鄭昭媛原先在皇宮裏便與太後娘娘爭寵,二人素有嫌隙,隨後她犯了事,太後娘娘隻將她打發到了此處。她心裏自然是恨毒了奴婢與昭惠太後的。她方才說的那些瘋言瘋語,還望皇後勿要往心裏去。”
茯若隻是微微沉吟:“宮裏的女子爭寵結怨的不在少數,本宮入宮也有快十五年了,對這些個事早已見怪不怪了。洪尚儀不必解釋也罷。且說,今日洪尚儀不辭辛苦來了這西京行宮,想必是昭惠太後有什麽吩咐的話給本宮。”
洪尚儀隻是笑道:“娘娘當真是聰慧過人,隻是宮裏頭如今也忒亂了些,禧皇貴妃已然是獨霸後宮了。偏偏皇上又寵著她,對著旁的嬪妃也極少讓她們侍寢,前日前朝大臣禮部尚書邢之孝隻是上奏應給肅憫太子的遺孀蘇氏上尊號,以寬慰肅憫太子,誰知這話兒傳到後宮,竟被禧皇貴妃說成了是心懷不軌,擅自幹預後宮事務。隻讓皇上革了邢之孝的職務,又讓太常卿張少安看管了他們邢家,怕是要抄家流放了。隻是難為邢大人一片忠心。”
茯若隻是掐著手心,冷笑一聲道:“邢之孝原是我叔父任禮部尚書之時的下屬,且他在禮部已多得我叔父的照料,隨後叔父升遷了官職,邢之孝的禮部尚書還是叔父保舉的,且皇上意欲廢了本宮之時,似乎那邢之孝也有上奏勸諫皇上。因著這層幹係,張氏豈能容得下他。抄家之禍怕是難免了吧,這給太子妃上尊號之事隻是個由頭罷了。”
洪尚儀平平道:“昭惠太後便是憂心此事,因著這些個時候皇上專寵於禧皇貴妃,便是太後給皇上提議應當再次選秀亦被皇上迴絕了。且更叫太後憂心的還是皇上如今在太後麵前提起再立儲君之事了,皇上隻是提了幾句三皇子聰明孝順,且又極得皇上的鍾愛。旁的倒是未曾說下去了。”
茯若聞了此言,隻是陡然一驚,雙目微張,道:“如此說來,皇上竟是有心要將皇位傳給那張氏的兒子,這般下去,本宮便沒有指望了。”
洪尚儀愣了愣,隻是細聲細語道:“昭惠太後也是在憂心此事,且昭惠太後與禧皇貴妃的仇怨,娘娘您是知道的,若是那禧皇貴妃的兒子登基,昭惠太後在後宮的日子也是難過了。”
茯若隻是微微合上雙眸,意味深長道:“那三皇子如今也才隻有六歲,若是皇上的身體突然不在了,這天下豈不悉數都是那張氏的了。到時候,莫說是昭惠太後,便是本宮也是不能苟活了。”
洪尚儀隻是淡然道:“昭惠太後倒是有心要扶持臨海王做太子,且如今肅憫她隻不在了,他和三皇子都是庶出,倒是已然沒了嫡庶之別,且臨海王自幼便是皇後娘娘您親手撫養的,如今又算是長子了。論起名分來,倒是比三皇子更為名正言順些。”
茯若隻憂愁歎息道:“雖說是如此,但立太子還是要看皇上的心意,禧皇貴妃眼下這般得寵,且她又有統攝六宮之權,六宮嬪妃又有誰人能與她相爭,且前朝的大臣咱們這邊的人也多不得皇上器重,倒是昭惠太後的兩位兄長還算頗得皇上的敬重。但他們的上奏皇上未必能聽得進去,且說臨海王的妻子又是上官安的女兒,若是貿然上奏,隻恐皇上還以為兩位大人有不臣之心。隻是可惜了本宮的族人被貶居他處,唯一留在京中的兄長性子太過於仁厚寬和,且素來便是不得皇上重視的,昔日封他做太常少卿也不過隻是看在仁惠太後的薄麵上。如今因著張氏的挑唆,皇上對著本宮的母家倒是都厭煩了,他因著娶了靜慧帝姬,才保住了他的官職,本宮隻盼望他不要出旁的事才好。”
洪尚儀似乎想起一事,隻是歡喜道:“若不是娘娘言語,奴婢還不曾說,那位宋希舟大人升遷到了正三品的金紫光祿大夫,卻是因著靜慧帝姬有了身孕。皇上為了寬慰帝姬孕中憂思,便升了宋大人的官職。”
茯若聞言,眉頭漸漸蹙起如山峰,沉吟道:“但那金紫光祿大夫到底隻是個閑職啊,且說在朝中也說不上話。且說如今那張氏的伯父張炯便擔任了要職,便是她的兄長張明倫,張泰安等人也都十分得皇上的信任,這朝廷中的要臣子幾乎悉數都是她的黨羽了。本宮聞言,那張泰安原本乃是泰州張氏,而張氏乃是出身德州張氏,兩家原本隻是同姓而已,卻張泰安瞧著張氏得寵,硬是與她家連了宗。若是來日三皇子登基,張氏臨朝稱製,這天下隨了張姓也未可知啊。”
洪尚儀隻是細細思索道:“皇後所言也是昭惠太後憂心之處,她讓奴婢來探望皇後,原是想著讓奴婢告知皇後好歹在這行宮呆著,至少還留著皇後的尊位,便是來日三皇子登基,您的皇後未能被廢,按著宗法律例你便是新帝的母後皇太後,到時候昭惠太後自會在朝中讓朝臣向新帝上奏,讓她接你迴宮的。”
茯若托腮微微沉思,隻是徐徐道:“若是當真有那日也倒還算好,隻是依著那張氏的性子,費盡心思才將本宮攆了出來,怎肯隨意讓本宮迴皇宮啊。怕是又要生出許多波折了。”
洪尚儀隻是凝神道:“雖說有些波折,但若是娘娘當真能以此法迴宮,你與昭惠太後兩人進可製衡張氏,退也可唇齒相依。也總比讓娘娘在這行宮了此殘生要好的多。”
茯若隻是聞了,隻是淡淡一笑,出神道:“若是由著皇上眼下這般專寵於張氏,下一道聖旨來這行宮廢了本宮的後位也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眼下之計唯有釜底抽薪而已。”
洪尚儀瞧著茯若的目光深沉而明了,良久,她長長的歎息了一聲,道:“娘娘的意思是讓皇上漸漸淡了對張氏的寵愛。”
茯若隻是無奈苦笑道:“這事也不過是在此處說說而已,但又談何容易,皇上專寵於她已有將近十年之久了。想必在皇上心裏待得早已不比得尋常的妃子了。”
洪尚儀隻是道:“隻盼著那禧皇貴妃早些顏老色衰也好,如此一來,咱們也能心安了。”
茯若細細思索良久,隻是對著洪尚儀道:“本宮想起那日本宮被送出宮的時候,在長樂宮外瞧著有一位小宮女模樣的生的極好,細細瞧著都是有那張氏的幾分品格。”
洪尚儀想了想,隻是笑道:“那小宮女名叫清漪,乃是貼身伺候昭惠太後的。卻不知娘娘提起她作甚。”
茯若隻是冷聲道:“興許那個小宮女能解了眼下本宮與昭惠太後的困境。”
洪尚儀何等老練乖覺之人,隻是知道茯若的心思,隻是微笑道:“皇後之意奴婢明白,奴婢隻當迴去稟告太後,請求太後做主。”
隨後,茯若隻讓人送了洪尚儀出去,手裏拿起一串佛珠,隻是緩緩念叨起來。
洪尚儀迴宮後,隻將此事告知了昭惠太後,那昭惠太後臥在榻上,聞得此言,隻是冷笑了半日,道:“那宋氏不愧是乃是仁惠太後的侄女,她們姑侄兩人都是一等一善於揣測人心,哀家將清漪放在身邊,便是為了今日皇後的念頭,沒曾想,那皇後竟也算到了這一層。”
洪尚儀隻是不安道:“那皇後的手段也當真是算的厲害,若是若是能讓她迴宮來,與禧皇貴妃鬥上一鬥,那太後在一旁隔岸觀火,也算是美事。”
昭惠太後隻是悠閑自得道:“哀家已在籌劃此事了,隻要清漪那丫頭爭氣,不消多時皇後便能迴宮了。”
偶有鄭昭媛都是會來與茯若敘敘話,因著這行宮裏唯有鄭昭媛與茯若乃是主子的身份,且二人皆被宮裏厭棄。故更有明月照寒鏡的惺惺相惜之感。
這日二人正在清思閣閑談,卻是慧玉從外間進來,隻是通報了一聲:“皇後娘娘,宮裏頭有人前來探望皇後娘娘來了。”
茯若正在納悶,宮裏還有誰人肯來看她,隻想著興許是仁貴妃或是敏貴嬪,卻見莫典儀領著洪尚儀走了進來,茯若心下驚異,隻是問道:“洪尚儀來此處有何貴幹。”
洪尚儀隻是和藹一笑,道:“奴婢奉了太後娘娘懿旨,前來探望皇後娘娘。”
鄭昭媛見到洪尚儀,隻是臉色大變,原本平和的臉色,頓時添了些許戾氣,隻是冷冷笑道:“多年不見了,洪尚儀,可不知你還記得本宮麽?”
洪尚儀聞聲望去,隻是細細端倪了半晌,才笑道:“還望昭媛娘娘恕奴婢眼拙,奴婢瞧了半日才知道原是昔日的鄭昭媛啊。隻怪這歲月無情,昭媛娘娘昔日被太後娘娘貶出皇宮的時候,還不過是青蔥歲月,如今在這行宮蹉跎了二十年,早已不複當年的綺麗,奴婢自然是認不出的。”
鄭昭媛聞言,亦是冷笑兩聲:“你倒也也還乖覺,瞧了半日,竟也還能看出本宮是誰,你方才說歲月無情,那麽可想而知昭惠太後想必如今也是美人遲暮了吧。”
洪尚儀端詳鄭昭媛片刻,隻是笑道:“人都是會老的,但皇太後縱然年華不再,她儼然已是這天下之尊,便是當朝皇帝也要對她禮讓三分。這樣的威勢可是鄭昭媛能與比擬的,且說若不是當年皇太後心慈,你早就被先帝處置了。豈能容你活到今天,鄭昭媛莫不要知恩不報。”
鄭昭媛隻是淒笑了良久,隻恨恨道:“昭惠太後當真是對本宮有恩,她對本宮真可謂是恩重如山。本宮至死都是不能忘記的。”
洪尚儀瞧著茯若詫異的神情,隻恐再同鄭昭媛說下去被茯若知道了什麽,隻是連忙嗬斥身邊的宮女道:“且快些將鄭昭媛帶迴去,天寒地凍的,莫讓她著了寒才好,以免太後娘娘知道了,降罪於你們。”
殿裏伺候的宮女,隻連忙將鄭昭媛帶了出來,鄭昭媛起初還不願,卻見著洪尚儀雖說是奴婢,但可比她這位有名無實的嬪妃更讓人敬服,隻是勉勉強強隨著眾人出去了。待得人都走了,洪尚儀才坐下,隻是對著茯若笑道:“還望皇後娘娘勿要見怪,這鄭昭媛原先在皇宮裏便與太後娘娘爭寵,二人素有嫌隙,隨後她犯了事,太後娘娘隻將她打發到了此處。她心裏自然是恨毒了奴婢與昭惠太後的。她方才說的那些瘋言瘋語,還望皇後勿要往心裏去。”
茯若隻是微微沉吟:“宮裏的女子爭寵結怨的不在少數,本宮入宮也有快十五年了,對這些個事早已見怪不怪了。洪尚儀不必解釋也罷。且說,今日洪尚儀不辭辛苦來了這西京行宮,想必是昭惠太後有什麽吩咐的話給本宮。”
洪尚儀隻是笑道:“娘娘當真是聰慧過人,隻是宮裏頭如今也忒亂了些,禧皇貴妃已然是獨霸後宮了。偏偏皇上又寵著她,對著旁的嬪妃也極少讓她們侍寢,前日前朝大臣禮部尚書邢之孝隻是上奏應給肅憫太子的遺孀蘇氏上尊號,以寬慰肅憫太子,誰知這話兒傳到後宮,竟被禧皇貴妃說成了是心懷不軌,擅自幹預後宮事務。隻讓皇上革了邢之孝的職務,又讓太常卿張少安看管了他們邢家,怕是要抄家流放了。隻是難為邢大人一片忠心。”
茯若隻是掐著手心,冷笑一聲道:“邢之孝原是我叔父任禮部尚書之時的下屬,且他在禮部已多得我叔父的照料,隨後叔父升遷了官職,邢之孝的禮部尚書還是叔父保舉的,且皇上意欲廢了本宮之時,似乎那邢之孝也有上奏勸諫皇上。因著這層幹係,張氏豈能容得下他。抄家之禍怕是難免了吧,這給太子妃上尊號之事隻是個由頭罷了。”
洪尚儀平平道:“昭惠太後便是憂心此事,因著這些個時候皇上專寵於禧皇貴妃,便是太後給皇上提議應當再次選秀亦被皇上迴絕了。且更叫太後憂心的還是皇上如今在太後麵前提起再立儲君之事了,皇上隻是提了幾句三皇子聰明孝順,且又極得皇上的鍾愛。旁的倒是未曾說下去了。”
茯若聞了此言,隻是陡然一驚,雙目微張,道:“如此說來,皇上竟是有心要將皇位傳給那張氏的兒子,這般下去,本宮便沒有指望了。”
洪尚儀愣了愣,隻是細聲細語道:“昭惠太後也是在憂心此事,且昭惠太後與禧皇貴妃的仇怨,娘娘您是知道的,若是那禧皇貴妃的兒子登基,昭惠太後在後宮的日子也是難過了。”
茯若隻是微微合上雙眸,意味深長道:“那三皇子如今也才隻有六歲,若是皇上的身體突然不在了,這天下豈不悉數都是那張氏的了。到時候,莫說是昭惠太後,便是本宮也是不能苟活了。”
洪尚儀隻是淡然道:“昭惠太後倒是有心要扶持臨海王做太子,且如今肅憫她隻不在了,他和三皇子都是庶出,倒是已然沒了嫡庶之別,且臨海王自幼便是皇後娘娘您親手撫養的,如今又算是長子了。論起名分來,倒是比三皇子更為名正言順些。”
茯若隻憂愁歎息道:“雖說是如此,但立太子還是要看皇上的心意,禧皇貴妃眼下這般得寵,且她又有統攝六宮之權,六宮嬪妃又有誰人能與她相爭,且前朝的大臣咱們這邊的人也多不得皇上器重,倒是昭惠太後的兩位兄長還算頗得皇上的敬重。但他們的上奏皇上未必能聽得進去,且說臨海王的妻子又是上官安的女兒,若是貿然上奏,隻恐皇上還以為兩位大人有不臣之心。隻是可惜了本宮的族人被貶居他處,唯一留在京中的兄長性子太過於仁厚寬和,且素來便是不得皇上重視的,昔日封他做太常少卿也不過隻是看在仁惠太後的薄麵上。如今因著張氏的挑唆,皇上對著本宮的母家倒是都厭煩了,他因著娶了靜慧帝姬,才保住了他的官職,本宮隻盼望他不要出旁的事才好。”
洪尚儀似乎想起一事,隻是歡喜道:“若不是娘娘言語,奴婢還不曾說,那位宋希舟大人升遷到了正三品的金紫光祿大夫,卻是因著靜慧帝姬有了身孕。皇上為了寬慰帝姬孕中憂思,便升了宋大人的官職。”
茯若聞言,眉頭漸漸蹙起如山峰,沉吟道:“但那金紫光祿大夫到底隻是個閑職啊,且說在朝中也說不上話。且說如今那張氏的伯父張炯便擔任了要職,便是她的兄長張明倫,張泰安等人也都十分得皇上的信任,這朝廷中的要臣子幾乎悉數都是她的黨羽了。本宮聞言,那張泰安原本乃是泰州張氏,而張氏乃是出身德州張氏,兩家原本隻是同姓而已,卻張泰安瞧著張氏得寵,硬是與她家連了宗。若是來日三皇子登基,張氏臨朝稱製,這天下隨了張姓也未可知啊。”
洪尚儀隻是細細思索道:“皇後所言也是昭惠太後憂心之處,她讓奴婢來探望皇後,原是想著讓奴婢告知皇後好歹在這行宮呆著,至少還留著皇後的尊位,便是來日三皇子登基,您的皇後未能被廢,按著宗法律例你便是新帝的母後皇太後,到時候昭惠太後自會在朝中讓朝臣向新帝上奏,讓她接你迴宮的。”
茯若托腮微微沉思,隻是徐徐道:“若是當真有那日也倒還算好,隻是依著那張氏的性子,費盡心思才將本宮攆了出來,怎肯隨意讓本宮迴皇宮啊。怕是又要生出許多波折了。”
洪尚儀隻是凝神道:“雖說有些波折,但若是娘娘當真能以此法迴宮,你與昭惠太後兩人進可製衡張氏,退也可唇齒相依。也總比讓娘娘在這行宮了此殘生要好的多。”
茯若隻是聞了,隻是淡淡一笑,出神道:“若是由著皇上眼下這般專寵於張氏,下一道聖旨來這行宮廢了本宮的後位也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眼下之計唯有釜底抽薪而已。”
洪尚儀瞧著茯若的目光深沉而明了,良久,她長長的歎息了一聲,道:“娘娘的意思是讓皇上漸漸淡了對張氏的寵愛。”
茯若隻是無奈苦笑道:“這事也不過是在此處說說而已,但又談何容易,皇上專寵於她已有將近十年之久了。想必在皇上心裏待得早已不比得尋常的妃子了。”
洪尚儀隻是道:“隻盼著那禧皇貴妃早些顏老色衰也好,如此一來,咱們也能心安了。”
茯若細細思索良久,隻是對著洪尚儀道:“本宮想起那日本宮被送出宮的時候,在長樂宮外瞧著有一位小宮女模樣的生的極好,細細瞧著都是有那張氏的幾分品格。”
洪尚儀想了想,隻是笑道:“那小宮女名叫清漪,乃是貼身伺候昭惠太後的。卻不知娘娘提起她作甚。”
茯若隻是冷聲道:“興許那個小宮女能解了眼下本宮與昭惠太後的困境。”
洪尚儀何等老練乖覺之人,隻是知道茯若的心思,隻是微笑道:“皇後之意奴婢明白,奴婢隻當迴去稟告太後,請求太後做主。”
隨後,茯若隻讓人送了洪尚儀出去,手裏拿起一串佛珠,隻是緩緩念叨起來。
洪尚儀迴宮後,隻將此事告知了昭惠太後,那昭惠太後臥在榻上,聞得此言,隻是冷笑了半日,道:“那宋氏不愧是乃是仁惠太後的侄女,她們姑侄兩人都是一等一善於揣測人心,哀家將清漪放在身邊,便是為了今日皇後的念頭,沒曾想,那皇後竟也算到了這一層。”
洪尚儀隻是不安道:“那皇後的手段也當真是算的厲害,若是若是能讓她迴宮來,與禧皇貴妃鬥上一鬥,那太後在一旁隔岸觀火,也算是美事。”
昭惠太後隻是悠閑自得道:“哀家已在籌劃此事了,隻要清漪那丫頭爭氣,不消多時皇後便能迴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