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若隻靜靜坐在院落裏,默默出神,秀兒見著已是寒冬臘月的時分,便去裏間為她拿了一件灰色的棉衣搭在茯若身上,隻溫聲道:“貴妃娘娘,當心身子,如今天寒地凍的。若是貴妃娘娘的身子也不濟了,那可如何是好。”
秀蓮這時從外頭迴來,隻抱了一堆柴火,秀兒見了,忙上去幫忙,二人見著那些柴火多是些尋常之物,秀蓮直嘀咕了幾句:“內務府的那起子人慣是會看人下菜碟兒的。今日見著是我前去領用柴火,便頓時沒了好臉色,隻隨意拿了些便將咱們打發了。”
秀兒隻將那些柴火點燃了,讓四周稍稍有了一絲暖意,隻見她道:“不論如何,如今咱們有柴火用便是大安了。尋常些也沒什麽要緊的,隻要咱們可以不挨凍便好了。”
茯若緩緩起身,入了內殿,隻喚了秀兒與秀蓮進去,卻道:“如今天氣冷了,咱們三人的柴火不多,若是尋常無事的時候,便少到外頭去走動,在屋裏到底也比在外頭要好些。”
秀蓮隻笑著謝了茯若的好意,道:“便依著貴妃娘娘的意思吧。隻是不知皇上什麽時候會恕了咱們的罪過。”
秀兒隻道:“奴婢相信貴妃娘娘是無辜的,隻是等待些時日,咱們也就能出去了。且耐心候著便是。”
三人正在言語間,卻見外頭通傳的侍衛報了聲:“禧貴嬪娘娘來了。”
茯若聞言大喜,隻讓秀兒去將玉璃請進來,卻見玉璃進來了以後,看著茯若有些憔悴的麵容,不由得落下淚來,隻緩緩道:“貴妃娘娘,你受苦了。”
二人相擁而泣,茯若隻緩緩道:“難為你還肯來看本宮,如此算來,本宮也不算苦了。”
玉璃隻道:“所幸皇上昨日特意準許了臣妾前來探望貴妃娘娘,還說看著貴妃娘娘的身子可好些了,身邊可還少什麽用度。”
秀兒聞言大喜,隻脫口道:“如此說來,皇上是要寬恕貴妃娘娘了。”
茯若示意秀兒與秀蓮二人出去,與玉璃二人坐在軟榻上,隻緩緩道:“我被禁足也有些時日了,後宮裏頭可發生了什麽事。”
玉璃聞了茯若的言語,隻溫然道:“也無什麽尋常的事情,隻是齊貴人的兄長於流放期間歿了。”
茯若漠不關心,隻冷冷道:“齊貴人為虎作倀,如今報應到那兄長的身上,這也算不得什麽。”
玉璃複道:“齊貴人知道此事,難過了好些時候,皇後為此還向皇上求情,希望恕了齊貴人家門的罪過,沒曾想卻被皇上訓斥了,說皇後不該隨意幹涉朝政。”
茯若隻默然地凝視著玉璃,緩聲道:“皇後與皇上的情分原本就不過爾爾,如今看來也算是所剩無幾了。”
玉璃倦倦地微笑,柔和道:“前兩日,我將王典儀召到永安宮做事了,連同以前毓秀宮的一些奴婢。”
茯若麵容唯有疑惑,似有不解,隻緩緩道:“王典儀乃是何人?”
玉璃笑道:“便是從前貴妃娘娘宮中的王尚儀,她到了永安宮的時候,見了臣妾,唬得跟什麽似得,隻說不出話來。”
聞得此言,茯若眉間隱隱浮起了恨意,隻冷冷道:“原來竟是她,皇後居然還讓她活著。若我是皇後,隻怕是刻下也容不得她的。”
玉璃隻道:“皇後或許是想著若是此刻拿了她的性命,隻怕是惹人生疑。沒曾想卻讓她落在臣妾手裏,隻怕是皇後有的心煩了。”
茯若隻道:“仁元可好好麽?本宮自入了冷宮,心心念念想的便是她,所幸皇上將她交到了你的手上。不然本宮更是要心焦了。”
玉璃淡淡道:“仁元帝姬一切安好,皇上也時常去永安宮看望她。可見皇上對貴妃娘娘到底還是有情意的。”
茯若聞言,眉間微微添了一絲苦澀,隻淡然道:“有也好,無也罷。於本宮而言,都不重要了。”
二人隻談了幾句,玉璃便告辭了。
宣和十一年元月初一,詢與承明殿大擺宴席。闔宮宴飲。詢看著自己膝下的幾位子女,皇長子潤已有十二歲,而二皇子澄兒也有十一歲了,長女靜慧帝姬與二皇子同歲,便是惠順帝姬如今也有八歲了。仁元帝姬已是六歲了,而三皇子與端懿帝姬尚且不足一歲。皇後隻笑道:“如今皇子們的歲數都有些大了,再過些時候,便該是娶親的時候了。”
昭惠太後笑道:“皇後言之有理,再過些時候也該在朝中選些好人家的姑娘了。”
詢隻溫和道:“太後多慮了,潤兒與澄兒還小,此刻言這些到底還是早了些。”
昭惠太後隻道:“潤兒與澄兒都已是半大不小了,早些娶親,也好早些定下儲君之位,也省得日後多事。”
此言一出,殿中原本飲酒的人都悉數靜默了下來,隻待著詢如何作答,卻見詢緩緩道:“立儲之事,言之尚早。朕如今才三十出頭,還當壯年,早早的立下了儲君隻怕生了許多不必要的禍端。”
昭惠太後隻冷然一笑,道:“皇帝此言便不通了,哀家入宮已有將近三十年了,這儲君之位早早定下,自然是有利無害的。以免讓有些心懷鬼胎的人生了許多不必要的心思。”言畢,昭惠太後隻望了坐在另一端的仁惠太後一眼。
詢為此到底沒有什麽言語,卻見仁惠太後笑了幾聲,隻道:“哀家瞧著昭惠太後到底有些心急了,咱麽隻在後宮頤養天年便是,何必去理會這些繁瑣之事。難不成昭惠太後還想著絲漢朝呂後那般臨朝稱製麽?”
昭惠太後聽了仁惠太後的譏諷,隻不理會,複道:“哀家所做都是為了江山社稷,還望皇帝體諒哀家的一片苦心。”
詢到底念在昭惠太後是母後皇太後的份上,還是給了她幾分情麵,隻是緩聲道:“昭惠太後所言,朕會細細思慮的。至於皇後的娶親,還是先緩些時候再說吧。”
皇後此刻,複對詢道:“今日乃是元月初一,臣妾鬥膽為後宮姐妹求個恩典。”
詢隻有些倦倦的,緩緩道:“什麽恩典,皇後但說無妨。”
皇後隻溫和道:“臣妾想著宜貴嬪,玉貴嬪入宮已有多年,但還是貴嬪的位分,懇求皇上晉一晉她們的位分。”
詢也不多思慮,隻緩聲道:“皇後所言有理,且同時晉了她二人為從一品昭儀吧。”
蘇氏與洪氏二人聞言,忙起身謝恩,詢又緩緩道:“自婉貴嬪過身,還未有過追諡下葬。且今日一並料理了。也好讓死者享份身後哀榮,著追封婉貴嬪為正一品貴妃,追諡為“婉順貴妃”著葬於楊陵。
皇後複道:“皇上此舉,臣妾想著婉順貴妃地下有知,也會對皇上感恩戴德的。”
仁惠太後此刻發了一言,隻道:“既是照著皇後所言,今日乃是喜慶之日,隻晉封了兩位嬪妃的位分並未有些不盡興,索性皇上多晉封幾位,也好讓宮裏多添一些喜氣。”
詢隻點頭道:“且晉封麗貴人為正二品麗貴嬪,敏貴人晉為正二品貴嬪,周修儀晉為從四品昭媛。並傳下朕的旨意,六宮上下多添一個月的俸祿。”
殿中眾嬪妃聞言,都起身謝恩,詢看著皇長子的麵容,隻緩緩道:“潤兒如今已是這般大了,朕才想起懿仁皇後過身已有十多年了,朕想著過幾日便去她的陵前祭拜,到底她是朕的發妻。”
皇後聞言,心生一計,溫和道:“皇上深情,先皇後有知也會感念皇上的,臣妾隻求著皇上準許臣妾同往,隻當是盡了心意。”
此言一出,殿中眾人都感慨皇後的賢德,因先皇後在世時,皇後還隻是貴妃的位分,若是皇後隨著詢前去先皇後陵前祭拜,皇後還要再行妾禮。對於已做了鳳位十餘年的薛氏而言,讓她到先皇後再行妾禮,無疑是種屈辱。
詢見皇後言語說的懇切,竟也答允了。隨後詢又下了一道旨意,追封敬和貴妃為皇貴妃。皇後微有詫異,隨即便含笑應允了。
宴席散去過後,詢照舊去了玉璃的永安宮。
過了三日,詢正式與皇後前去先皇後的陵前,臨行前隻將後宮諸事都吩咐給了玉璃與蘇昭儀。
玉璃見著詢此番安排,又深知蘇昭儀的陰沉性子,更是提了心思,生怕給她抓住了什麽把柄。而茯若在冷宮中,亦是平淡寬和了許多,一切看起來都像是相安無事一般。
秀蓮這時從外頭迴來,隻抱了一堆柴火,秀兒見了,忙上去幫忙,二人見著那些柴火多是些尋常之物,秀蓮直嘀咕了幾句:“內務府的那起子人慣是會看人下菜碟兒的。今日見著是我前去領用柴火,便頓時沒了好臉色,隻隨意拿了些便將咱們打發了。”
秀兒隻將那些柴火點燃了,讓四周稍稍有了一絲暖意,隻見她道:“不論如何,如今咱們有柴火用便是大安了。尋常些也沒什麽要緊的,隻要咱們可以不挨凍便好了。”
茯若緩緩起身,入了內殿,隻喚了秀兒與秀蓮進去,卻道:“如今天氣冷了,咱們三人的柴火不多,若是尋常無事的時候,便少到外頭去走動,在屋裏到底也比在外頭要好些。”
秀蓮隻笑著謝了茯若的好意,道:“便依著貴妃娘娘的意思吧。隻是不知皇上什麽時候會恕了咱們的罪過。”
秀兒隻道:“奴婢相信貴妃娘娘是無辜的,隻是等待些時日,咱們也就能出去了。且耐心候著便是。”
三人正在言語間,卻見外頭通傳的侍衛報了聲:“禧貴嬪娘娘來了。”
茯若聞言大喜,隻讓秀兒去將玉璃請進來,卻見玉璃進來了以後,看著茯若有些憔悴的麵容,不由得落下淚來,隻緩緩道:“貴妃娘娘,你受苦了。”
二人相擁而泣,茯若隻緩緩道:“難為你還肯來看本宮,如此算來,本宮也不算苦了。”
玉璃隻道:“所幸皇上昨日特意準許了臣妾前來探望貴妃娘娘,還說看著貴妃娘娘的身子可好些了,身邊可還少什麽用度。”
秀兒聞言大喜,隻脫口道:“如此說來,皇上是要寬恕貴妃娘娘了。”
茯若示意秀兒與秀蓮二人出去,與玉璃二人坐在軟榻上,隻緩緩道:“我被禁足也有些時日了,後宮裏頭可發生了什麽事。”
玉璃聞了茯若的言語,隻溫然道:“也無什麽尋常的事情,隻是齊貴人的兄長於流放期間歿了。”
茯若漠不關心,隻冷冷道:“齊貴人為虎作倀,如今報應到那兄長的身上,這也算不得什麽。”
玉璃複道:“齊貴人知道此事,難過了好些時候,皇後為此還向皇上求情,希望恕了齊貴人家門的罪過,沒曾想卻被皇上訓斥了,說皇後不該隨意幹涉朝政。”
茯若隻默然地凝視著玉璃,緩聲道:“皇後與皇上的情分原本就不過爾爾,如今看來也算是所剩無幾了。”
玉璃倦倦地微笑,柔和道:“前兩日,我將王典儀召到永安宮做事了,連同以前毓秀宮的一些奴婢。”
茯若麵容唯有疑惑,似有不解,隻緩緩道:“王典儀乃是何人?”
玉璃笑道:“便是從前貴妃娘娘宮中的王尚儀,她到了永安宮的時候,見了臣妾,唬得跟什麽似得,隻說不出話來。”
聞得此言,茯若眉間隱隱浮起了恨意,隻冷冷道:“原來竟是她,皇後居然還讓她活著。若我是皇後,隻怕是刻下也容不得她的。”
玉璃隻道:“皇後或許是想著若是此刻拿了她的性命,隻怕是惹人生疑。沒曾想卻讓她落在臣妾手裏,隻怕是皇後有的心煩了。”
茯若隻道:“仁元可好好麽?本宮自入了冷宮,心心念念想的便是她,所幸皇上將她交到了你的手上。不然本宮更是要心焦了。”
玉璃淡淡道:“仁元帝姬一切安好,皇上也時常去永安宮看望她。可見皇上對貴妃娘娘到底還是有情意的。”
茯若聞言,眉間微微添了一絲苦澀,隻淡然道:“有也好,無也罷。於本宮而言,都不重要了。”
二人隻談了幾句,玉璃便告辭了。
宣和十一年元月初一,詢與承明殿大擺宴席。闔宮宴飲。詢看著自己膝下的幾位子女,皇長子潤已有十二歲,而二皇子澄兒也有十一歲了,長女靜慧帝姬與二皇子同歲,便是惠順帝姬如今也有八歲了。仁元帝姬已是六歲了,而三皇子與端懿帝姬尚且不足一歲。皇後隻笑道:“如今皇子們的歲數都有些大了,再過些時候,便該是娶親的時候了。”
昭惠太後笑道:“皇後言之有理,再過些時候也該在朝中選些好人家的姑娘了。”
詢隻溫和道:“太後多慮了,潤兒與澄兒還小,此刻言這些到底還是早了些。”
昭惠太後隻道:“潤兒與澄兒都已是半大不小了,早些娶親,也好早些定下儲君之位,也省得日後多事。”
此言一出,殿中原本飲酒的人都悉數靜默了下來,隻待著詢如何作答,卻見詢緩緩道:“立儲之事,言之尚早。朕如今才三十出頭,還當壯年,早早的立下了儲君隻怕生了許多不必要的禍端。”
昭惠太後隻冷然一笑,道:“皇帝此言便不通了,哀家入宮已有將近三十年了,這儲君之位早早定下,自然是有利無害的。以免讓有些心懷鬼胎的人生了許多不必要的心思。”言畢,昭惠太後隻望了坐在另一端的仁惠太後一眼。
詢為此到底沒有什麽言語,卻見仁惠太後笑了幾聲,隻道:“哀家瞧著昭惠太後到底有些心急了,咱麽隻在後宮頤養天年便是,何必去理會這些繁瑣之事。難不成昭惠太後還想著絲漢朝呂後那般臨朝稱製麽?”
昭惠太後聽了仁惠太後的譏諷,隻不理會,複道:“哀家所做都是為了江山社稷,還望皇帝體諒哀家的一片苦心。”
詢到底念在昭惠太後是母後皇太後的份上,還是給了她幾分情麵,隻是緩聲道:“昭惠太後所言,朕會細細思慮的。至於皇後的娶親,還是先緩些時候再說吧。”
皇後此刻,複對詢道:“今日乃是元月初一,臣妾鬥膽為後宮姐妹求個恩典。”
詢隻有些倦倦的,緩緩道:“什麽恩典,皇後但說無妨。”
皇後隻溫和道:“臣妾想著宜貴嬪,玉貴嬪入宮已有多年,但還是貴嬪的位分,懇求皇上晉一晉她們的位分。”
詢也不多思慮,隻緩聲道:“皇後所言有理,且同時晉了她二人為從一品昭儀吧。”
蘇氏與洪氏二人聞言,忙起身謝恩,詢又緩緩道:“自婉貴嬪過身,還未有過追諡下葬。且今日一並料理了。也好讓死者享份身後哀榮,著追封婉貴嬪為正一品貴妃,追諡為“婉順貴妃”著葬於楊陵。
皇後複道:“皇上此舉,臣妾想著婉順貴妃地下有知,也會對皇上感恩戴德的。”
仁惠太後此刻發了一言,隻道:“既是照著皇後所言,今日乃是喜慶之日,隻晉封了兩位嬪妃的位分並未有些不盡興,索性皇上多晉封幾位,也好讓宮裏多添一些喜氣。”
詢隻點頭道:“且晉封麗貴人為正二品麗貴嬪,敏貴人晉為正二品貴嬪,周修儀晉為從四品昭媛。並傳下朕的旨意,六宮上下多添一個月的俸祿。”
殿中眾嬪妃聞言,都起身謝恩,詢看著皇長子的麵容,隻緩緩道:“潤兒如今已是這般大了,朕才想起懿仁皇後過身已有十多年了,朕想著過幾日便去她的陵前祭拜,到底她是朕的發妻。”
皇後聞言,心生一計,溫和道:“皇上深情,先皇後有知也會感念皇上的,臣妾隻求著皇上準許臣妾同往,隻當是盡了心意。”
此言一出,殿中眾人都感慨皇後的賢德,因先皇後在世時,皇後還隻是貴妃的位分,若是皇後隨著詢前去先皇後陵前祭拜,皇後還要再行妾禮。對於已做了鳳位十餘年的薛氏而言,讓她到先皇後再行妾禮,無疑是種屈辱。
詢見皇後言語說的懇切,竟也答允了。隨後詢又下了一道旨意,追封敬和貴妃為皇貴妃。皇後微有詫異,隨即便含笑應允了。
宴席散去過後,詢照舊去了玉璃的永安宮。
過了三日,詢正式與皇後前去先皇後的陵前,臨行前隻將後宮諸事都吩咐給了玉璃與蘇昭儀。
玉璃見著詢此番安排,又深知蘇昭儀的陰沉性子,更是提了心思,生怕給她抓住了什麽把柄。而茯若在冷宮中,亦是平淡寬和了許多,一切看起來都像是相安無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