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若在上頭走著,王掌儀和清兒在後頭一聲不吭的跟著,大約摸走了一刻,茯若卻聽見後頭有人似乎在叫自己的名字,不禁轉過頭去看,卻見是張常在帶著身邊的兩個宮女在後麵。張常在走上前來對著茯若福了一福:“方才嬪妾在長街上看到昭容娘娘,卻不知娘娘欲去往何處。”
茯若聽了這話,卻也是淡然一笑:“張常在客氣了,本宮方才出了長樂宮,想著入宮多日,按理也應去向仁惠太後請安才是,便正欲去壽安宮。”
張常在嫣然一笑,柔聲對茯若道:“若是如此,不知昭容娘娘可否準許嬪妾與娘娘同行,其實,不瞞娘娘,嬪妾被冊封為常在,還是仁惠太後向皇上提議的呢!”
茯若點頭讚同:“既是如此,那你我二人便一同前去吧。”
二人遂一同前行,壽安宮比之長樂宮較為偏遠,已是在宮內的北角了,且論起富貴奢華也是遠遠不及長樂宮的,茯若見越走越偏,心下倒是有些疑惑了:“怎麽這壽安宮這般偏遠,走了好些時辰卻未到。”
張常在卻也不知如何來迴話,倒是她身邊的宮女紫琴搶嘴道:“昭容娘娘有所不知,這壽安宮乃是仁惠太後自己選的。太後說壽安宮雖有些偏遠,但卻是個清幽毓秀的吉祥地兒。住在這裏倒也心靜。”
這時王掌儀也對著茯若道:“仁惠太後潛心禮佛,壽安宮清淨,宮裏頭的是非紛擾便打擾不到太後娘娘了。”
茯若聽她二人言之有理,便點頭繼續繼續前行。又走了數十步路,便到了壽安宮,茯若和張常在讓宮外的內監進去了通報了聲,沒過一會兒,仁惠太後身邊的宮女秀竹。便出來迎了二人進去。茯若進入壽安宮正殿時,仁惠太後正坐在金絲繡線蟒紋軟炕上靠著一個西番蓮十香軟枕看著書。殿中的燈火略有些暗,掌事宮女文佩正在添燈,窗台下的五蝠捧壽梨花木桌上供著一個銀油油的銀錯銅鏨蓮瓣寶珠紋的熏爐,裏頭緩緩透出檀香的輕煙,絲絲縷縷,散入幽暗的靜謐中。
太後隻用一枚碧璽翠珠扁方綰起頭發,腦後簪了一對素銀簪子,頭上隻飾了一對碧藍色珠翠,穿著一身家常的墨青團絲緞袍,袖口滾了兩層金銀雙線鑲邊,皆繡著稀疏的數朵雪白梨花,上頭淺綠明翠的絲線襯著是花葉,簡約中不失華貴。她背脊挺直,頭頸微微後仰,握了一卷書,似乎閉目養神了許久。
茯若與張常在對著仁惠太後福了福方才跪下行禮道:“嬪妾向太後請安,願太後鳳體金安。”
仁惠太後緩緩的睜開眼,神色溫和的看著茯若:“你來了,進宮也有幾日了,可都還住得慣。”
茯若俯下身,磕了幾個頭,方才道:“多謝太後掛心,臣妾在宮中一切安好。”
仁惠太後已有四十餘歲,眼角眉梢都有些細紋的侵蝕,通身都有一種飽經風霜的淡然氣韻,她又看了看跪下茯若右下方的張常在,溫和道:“你今日來此,可是來感謝哀家向皇上提議冊封你為常在。”
張常在也似茯若般,磕了幾個頭,才仰起頭恭謹道:“太後聖明,嬪妾承蒙太後舉薦之恩,才有今日。故特來向太後問安。”
仁惠太後淡然一笑,輕輕道:“知恩圖報,你倒是個有氣性的,哀家隻能向皇上為你舉薦一次,可往後能否一步步晉封卻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張常在如聞綸音,隻垂首道:“嬪妾謹記太後教誨。”
仁惠太後複又對茯若道:“今早六宮後妃都去向昭惠太後請安了,你可見到了皇上。”
茯若微微聳了聳身子:“迴太後,臣妾見到了。”
“茯若啊,你如今已入宮了,再也不是以前臨安宋氏的大小姐了,你是後宮的昭容宋氏,你的榮寵不單單事關你自身,也關乎宋氏一族的榮耀。”仁惠太後看著正殿中一株開得極好的白玉蘭幽幽道。
忽有一陣微風悠然從窗隙間透進來,殿外盆栽的枝葉隨著風聲沙沙作響,不知不覺間寒意已經悄無聲息地向茯若籠來。
仁惠太後的麵容這時卻少了方才的和善,臉色有些冷漠,恰如一塊寒冰一般:“哀家要你進宮,隻是盼著若你能得到皇上的寵愛,這樣一來,於我宋氏一門也有所裨益。宋氏到底不算是一等的顯赫世家。哀家不比得昭惠太後,她的母親乃是元靖大長公主,上官氏又是朝中曆經四朝的士族。那才是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呢。還有皇後的母家薛氏一門也是如此。哀家隻盼著有一****宋氏一門也能似如此,那便好了。”
胸口有細碎而凜冽的痛楚層層滲盡,茯若聽了仁惠太後的一席話。深深地吸一口氣,平視著太後:“宋府雖眼下不算顯赫,可來日卻是不可限量的。太後乃是出身宋氏,臣妾也已入宮為妃,讓家族逐步顯赫的千斤重擔,太後擔著的,臣妾也願意一起擔著。”
張常在靜默了些許,卻在這時向著太後柔聲道:“嬪妾也願向昭容娘娘略盡綿力,已報答太後恩德。”
太後目視四周,輕歎一聲:“可惜啊,張常在的母家德州張氏,原也算是世家的,隻是後來出事了。不然你何至於入宮為婢呢?”
張常在咬了咬唇,閉目一瞬,很快答道:“嬪妾知道,正因如此嬪妾才多謝太後的提拔之恩,讓嬪妾擺脫了宮女的身份。至於母家昔日的盛勢,嬪妾早已當做是前塵往事了。若嬪妾在有生之年,能讓母家再度富貴,嬪妾也自是不會忘了太後的恩德。”
“這話說的倒是在理”仁惠太後看了茯若兩眼,溫和道:“你雖入宮尚晚,但你到底是哀家親自下旨讓你進宮的,又是皇上親自下旨冊封的昭容。所以你的身份隻是比皇後和敬貴妃略低了一些,比其他的後妃都是要高出許多的,可若是你有了皇嗣,那就大大的不一樣了。”複又對著張常在道:“這個對你也是如此。”
張常在愈加低頭,神色謙卑:“嬪妾出身低微,母家又為先帝所問罪,嬪妾若有幸誕下皇嗣,自然會交予身份貴重的嬪妃代之撫養。”
仁惠太後揚一揚臉,不置可否,片刻,方低聲道:“皇上乃是重情義之人,你若有幸誕下皇嗣,皇上自會許你高位,如今的敬貴妃韋氏不便是如此麽,其實她的出身也還算不得高貴,她可以做貴妃,你若是有了子嗣,做個貴嬪,昭儀為何不行?”
張常在眼中一熱,稍稍安心:“嬪妾多謝太後抬愛。”
太後目光一轉,隻打量著茯若:“至於茯若,方才哀家對你說的話,你要牢牢記著。皇上身邊有子嗣的嬪妃不多,隻有敬貴妃誕下一對子女,懿仁皇後誕下了嫡皇子不過半月便身子虛弱去世了。你若是有了子嗣,你在宮裏頭就可以跟敬貴妃比肩了。”
茯若一怔,心中漸漸有些明白,恭謹道:“臣妾明白,若是臣妾有一日也能像敬貴妃一樣,坐上正一品貴妃的高位。那自然也是臣妾的造化了。”
仁惠太後道:“你們來之前聽內監來報,說皇上今日讓皇後撫育嫡皇子了。這樣一來,皇後也有了兒子,嫡皇子也有了母親,倒是兩全其美。”
茯若低首含胸,誠懇道:“皇後出身尊貴,且又是六宮之主,若是由她撫育嫡皇子,日後自然對嫡皇子的前程有好處的。”
仁惠太後微眯了眯眼睛:“是麽?但願如此。”
似乎是茯若聽錯了,太後的聲音裏有種刻骨的深冷之意。太後的眉間的沉思若凝佇於碧瓦金頂之上的薄薄雲翳,帶了幾分感慨的意味:“張常在,你帶著王掌儀和清兒先去偏殿等候吧。哀家與宋昭容有話要說”
張常在及清兒便跟著太後的身邊楊尚儀去了偏殿,楊尚儀讓殿中的宮女給張常在端了一些茶點,張常在知道仁惠太後與宋昭容乃是親眷,必有要事商量,也未曾多心。便在偏殿靜靜的候著。
太後道:“其實,哀家非要讓你進宮是有另外一層深意的。”
茯若懇切望著太後:“臣妾愚鈍,不知太後所言的深意,還望太後賜教。”
太後微微頷首,含了薄薄一縷笑意:“在你進宮之前,哀家讓人算過你的生辰八字,當初詢兒娶親,哀家也讓人算了懿仁皇後的。你的八字和懿仁皇後一樣呢!”
茯若身體一凜,隻覺得悚然:“太後,您是說...。”
太後拾起書卷,沉吟道:“這便是哀家讓你進宮的深意,若是有一****做了皇後,那麽宋氏一門便真是飛黃騰達了。”
茯若心頭一凜,恍若醍醐灌頂,瞬間清明:“臣妾知道,隻是臣妾隻求做個嬪妃在後宮中安穩度日即可,至於皇後之位,臣妾不敢奢望。”
仁惠太後聞了這話,冷笑兩聲:“做個安穩度日的嬪妃又能如何,哀家竟不知你如此懦弱。”
茯若滿臉都覺得燒了起來,訕訕地垂著手立著,不敢說話。
仁惠太後道:你看看哀家就知道了,當今皇上乃是哀家親生,僅僅因為哀家乃是德宗的妾室,而昭惠太後乃是明宗皇帝的正宮皇後,所以哀家在後宮便要比她低一頭。”
茯若有些懵懂,仁惠太後看她一眼,並不理會,繼續道:你到底還是年輕,這些道理你自然是不明白的。等你在宮裏頭久了,你就會明白,嫡庶尊卑分明,到那時,你才會想起來哀家的深意!”
茯若轉著手指上的琺琅貓眼晶護甲,那貓眼晶上瑩白的流光一漾,竟像是猶豫不定的一份心思。望著仁惠太後晦暗的臉色,幽幽道:“臣妾如今僅是嬪妃,且入宮不過數日,資曆尚淺,若等來日,真有登上中宮鳳位的命數,茯若也斷斷不會推辭。”
仁惠太後頷首:“這話倒還是略叫人寬心,宮門深似海,你往後可要仔細啊!”
茯若朗聲道:“後宮雖然艱難,但臣妾已進宮為妃,往後再也沒有退路,因此即便前方是荊棘險道,也隻能向前。”
仁惠太後靜靜看了茯若片刻:“記住你今日所言,那樣,你才能在後宮中一步步往上爬。”隨即端然起身轉入內殿,隻餘下一句話給我,“看來哀家讓你進宮是對的。”
茯若看著太後進內殿去了,轉頭離去。清兒見茯若出來了,鬆了一口氣:“小姐,你終於出來了。”
茯若讓清兒拿了披風,兜在身上:“天色有些晚了,還是快些迴去吧。”
一行人出了壽安宮,張常與茯若道了別,先帶著身邊的宮女走了,茯若走了一會兒,清兒才問道:“仁惠太後與小姐說什麽了?”
茯若緩住腳步,遠遠望見深冷天際寒星微芒,隻覺無盡淒然,低低說:“也不是什麽大事,隻不過是太後叮囑我在後宮多多小心就是了。”
天色已是緩緩地變暗了,茯若神色清冷如霜,心事卻似天色一般晦暗。是不是夜風微微吹過,讓人頓覺一種深入骨髓的寒意。
茯若聽了這話,卻也是淡然一笑:“張常在客氣了,本宮方才出了長樂宮,想著入宮多日,按理也應去向仁惠太後請安才是,便正欲去壽安宮。”
張常在嫣然一笑,柔聲對茯若道:“若是如此,不知昭容娘娘可否準許嬪妾與娘娘同行,其實,不瞞娘娘,嬪妾被冊封為常在,還是仁惠太後向皇上提議的呢!”
茯若點頭讚同:“既是如此,那你我二人便一同前去吧。”
二人遂一同前行,壽安宮比之長樂宮較為偏遠,已是在宮內的北角了,且論起富貴奢華也是遠遠不及長樂宮的,茯若見越走越偏,心下倒是有些疑惑了:“怎麽這壽安宮這般偏遠,走了好些時辰卻未到。”
張常在卻也不知如何來迴話,倒是她身邊的宮女紫琴搶嘴道:“昭容娘娘有所不知,這壽安宮乃是仁惠太後自己選的。太後說壽安宮雖有些偏遠,但卻是個清幽毓秀的吉祥地兒。住在這裏倒也心靜。”
這時王掌儀也對著茯若道:“仁惠太後潛心禮佛,壽安宮清淨,宮裏頭的是非紛擾便打擾不到太後娘娘了。”
茯若聽她二人言之有理,便點頭繼續繼續前行。又走了數十步路,便到了壽安宮,茯若和張常在讓宮外的內監進去了通報了聲,沒過一會兒,仁惠太後身邊的宮女秀竹。便出來迎了二人進去。茯若進入壽安宮正殿時,仁惠太後正坐在金絲繡線蟒紋軟炕上靠著一個西番蓮十香軟枕看著書。殿中的燈火略有些暗,掌事宮女文佩正在添燈,窗台下的五蝠捧壽梨花木桌上供著一個銀油油的銀錯銅鏨蓮瓣寶珠紋的熏爐,裏頭緩緩透出檀香的輕煙,絲絲縷縷,散入幽暗的靜謐中。
太後隻用一枚碧璽翠珠扁方綰起頭發,腦後簪了一對素銀簪子,頭上隻飾了一對碧藍色珠翠,穿著一身家常的墨青團絲緞袍,袖口滾了兩層金銀雙線鑲邊,皆繡著稀疏的數朵雪白梨花,上頭淺綠明翠的絲線襯著是花葉,簡約中不失華貴。她背脊挺直,頭頸微微後仰,握了一卷書,似乎閉目養神了許久。
茯若與張常在對著仁惠太後福了福方才跪下行禮道:“嬪妾向太後請安,願太後鳳體金安。”
仁惠太後緩緩的睜開眼,神色溫和的看著茯若:“你來了,進宮也有幾日了,可都還住得慣。”
茯若俯下身,磕了幾個頭,方才道:“多謝太後掛心,臣妾在宮中一切安好。”
仁惠太後已有四十餘歲,眼角眉梢都有些細紋的侵蝕,通身都有一種飽經風霜的淡然氣韻,她又看了看跪下茯若右下方的張常在,溫和道:“你今日來此,可是來感謝哀家向皇上提議冊封你為常在。”
張常在也似茯若般,磕了幾個頭,才仰起頭恭謹道:“太後聖明,嬪妾承蒙太後舉薦之恩,才有今日。故特來向太後問安。”
仁惠太後淡然一笑,輕輕道:“知恩圖報,你倒是個有氣性的,哀家隻能向皇上為你舉薦一次,可往後能否一步步晉封卻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張常在如聞綸音,隻垂首道:“嬪妾謹記太後教誨。”
仁惠太後複又對茯若道:“今早六宮後妃都去向昭惠太後請安了,你可見到了皇上。”
茯若微微聳了聳身子:“迴太後,臣妾見到了。”
“茯若啊,你如今已入宮了,再也不是以前臨安宋氏的大小姐了,你是後宮的昭容宋氏,你的榮寵不單單事關你自身,也關乎宋氏一族的榮耀。”仁惠太後看著正殿中一株開得極好的白玉蘭幽幽道。
忽有一陣微風悠然從窗隙間透進來,殿外盆栽的枝葉隨著風聲沙沙作響,不知不覺間寒意已經悄無聲息地向茯若籠來。
仁惠太後的麵容這時卻少了方才的和善,臉色有些冷漠,恰如一塊寒冰一般:“哀家要你進宮,隻是盼著若你能得到皇上的寵愛,這樣一來,於我宋氏一門也有所裨益。宋氏到底不算是一等的顯赫世家。哀家不比得昭惠太後,她的母親乃是元靖大長公主,上官氏又是朝中曆經四朝的士族。那才是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呢。還有皇後的母家薛氏一門也是如此。哀家隻盼著有一****宋氏一門也能似如此,那便好了。”
胸口有細碎而凜冽的痛楚層層滲盡,茯若聽了仁惠太後的一席話。深深地吸一口氣,平視著太後:“宋府雖眼下不算顯赫,可來日卻是不可限量的。太後乃是出身宋氏,臣妾也已入宮為妃,讓家族逐步顯赫的千斤重擔,太後擔著的,臣妾也願意一起擔著。”
張常在靜默了些許,卻在這時向著太後柔聲道:“嬪妾也願向昭容娘娘略盡綿力,已報答太後恩德。”
太後目視四周,輕歎一聲:“可惜啊,張常在的母家德州張氏,原也算是世家的,隻是後來出事了。不然你何至於入宮為婢呢?”
張常在咬了咬唇,閉目一瞬,很快答道:“嬪妾知道,正因如此嬪妾才多謝太後的提拔之恩,讓嬪妾擺脫了宮女的身份。至於母家昔日的盛勢,嬪妾早已當做是前塵往事了。若嬪妾在有生之年,能讓母家再度富貴,嬪妾也自是不會忘了太後的恩德。”
“這話說的倒是在理”仁惠太後看了茯若兩眼,溫和道:“你雖入宮尚晚,但你到底是哀家親自下旨讓你進宮的,又是皇上親自下旨冊封的昭容。所以你的身份隻是比皇後和敬貴妃略低了一些,比其他的後妃都是要高出許多的,可若是你有了皇嗣,那就大大的不一樣了。”複又對著張常在道:“這個對你也是如此。”
張常在愈加低頭,神色謙卑:“嬪妾出身低微,母家又為先帝所問罪,嬪妾若有幸誕下皇嗣,自然會交予身份貴重的嬪妃代之撫養。”
仁惠太後揚一揚臉,不置可否,片刻,方低聲道:“皇上乃是重情義之人,你若有幸誕下皇嗣,皇上自會許你高位,如今的敬貴妃韋氏不便是如此麽,其實她的出身也還算不得高貴,她可以做貴妃,你若是有了子嗣,做個貴嬪,昭儀為何不行?”
張常在眼中一熱,稍稍安心:“嬪妾多謝太後抬愛。”
太後目光一轉,隻打量著茯若:“至於茯若,方才哀家對你說的話,你要牢牢記著。皇上身邊有子嗣的嬪妃不多,隻有敬貴妃誕下一對子女,懿仁皇後誕下了嫡皇子不過半月便身子虛弱去世了。你若是有了子嗣,你在宮裏頭就可以跟敬貴妃比肩了。”
茯若一怔,心中漸漸有些明白,恭謹道:“臣妾明白,若是臣妾有一日也能像敬貴妃一樣,坐上正一品貴妃的高位。那自然也是臣妾的造化了。”
仁惠太後道:“你們來之前聽內監來報,說皇上今日讓皇後撫育嫡皇子了。這樣一來,皇後也有了兒子,嫡皇子也有了母親,倒是兩全其美。”
茯若低首含胸,誠懇道:“皇後出身尊貴,且又是六宮之主,若是由她撫育嫡皇子,日後自然對嫡皇子的前程有好處的。”
仁惠太後微眯了眯眼睛:“是麽?但願如此。”
似乎是茯若聽錯了,太後的聲音裏有種刻骨的深冷之意。太後的眉間的沉思若凝佇於碧瓦金頂之上的薄薄雲翳,帶了幾分感慨的意味:“張常在,你帶著王掌儀和清兒先去偏殿等候吧。哀家與宋昭容有話要說”
張常在及清兒便跟著太後的身邊楊尚儀去了偏殿,楊尚儀讓殿中的宮女給張常在端了一些茶點,張常在知道仁惠太後與宋昭容乃是親眷,必有要事商量,也未曾多心。便在偏殿靜靜的候著。
太後道:“其實,哀家非要讓你進宮是有另外一層深意的。”
茯若懇切望著太後:“臣妾愚鈍,不知太後所言的深意,還望太後賜教。”
太後微微頷首,含了薄薄一縷笑意:“在你進宮之前,哀家讓人算過你的生辰八字,當初詢兒娶親,哀家也讓人算了懿仁皇後的。你的八字和懿仁皇後一樣呢!”
茯若身體一凜,隻覺得悚然:“太後,您是說...。”
太後拾起書卷,沉吟道:“這便是哀家讓你進宮的深意,若是有一****做了皇後,那麽宋氏一門便真是飛黃騰達了。”
茯若心頭一凜,恍若醍醐灌頂,瞬間清明:“臣妾知道,隻是臣妾隻求做個嬪妃在後宮中安穩度日即可,至於皇後之位,臣妾不敢奢望。”
仁惠太後聞了這話,冷笑兩聲:“做個安穩度日的嬪妃又能如何,哀家竟不知你如此懦弱。”
茯若滿臉都覺得燒了起來,訕訕地垂著手立著,不敢說話。
仁惠太後道:你看看哀家就知道了,當今皇上乃是哀家親生,僅僅因為哀家乃是德宗的妾室,而昭惠太後乃是明宗皇帝的正宮皇後,所以哀家在後宮便要比她低一頭。”
茯若有些懵懂,仁惠太後看她一眼,並不理會,繼續道:你到底還是年輕,這些道理你自然是不明白的。等你在宮裏頭久了,你就會明白,嫡庶尊卑分明,到那時,你才會想起來哀家的深意!”
茯若轉著手指上的琺琅貓眼晶護甲,那貓眼晶上瑩白的流光一漾,竟像是猶豫不定的一份心思。望著仁惠太後晦暗的臉色,幽幽道:“臣妾如今僅是嬪妃,且入宮不過數日,資曆尚淺,若等來日,真有登上中宮鳳位的命數,茯若也斷斷不會推辭。”
仁惠太後頷首:“這話倒還是略叫人寬心,宮門深似海,你往後可要仔細啊!”
茯若朗聲道:“後宮雖然艱難,但臣妾已進宮為妃,往後再也沒有退路,因此即便前方是荊棘險道,也隻能向前。”
仁惠太後靜靜看了茯若片刻:“記住你今日所言,那樣,你才能在後宮中一步步往上爬。”隨即端然起身轉入內殿,隻餘下一句話給我,“看來哀家讓你進宮是對的。”
茯若看著太後進內殿去了,轉頭離去。清兒見茯若出來了,鬆了一口氣:“小姐,你終於出來了。”
茯若讓清兒拿了披風,兜在身上:“天色有些晚了,還是快些迴去吧。”
一行人出了壽安宮,張常與茯若道了別,先帶著身邊的宮女走了,茯若走了一會兒,清兒才問道:“仁惠太後與小姐說什麽了?”
茯若緩住腳步,遠遠望見深冷天際寒星微芒,隻覺無盡淒然,低低說:“也不是什麽大事,隻不過是太後叮囑我在後宮多多小心就是了。”
天色已是緩緩地變暗了,茯若神色清冷如霜,心事卻似天色一般晦暗。是不是夜風微微吹過,讓人頓覺一種深入骨髓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