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未時初,馮紫芸就又給賈探春送了一封信來。這次是信,厚厚的一疊。
門上得了賈母上次的話,打聽著賈母和王夫人都歇中覺未醒,索性就直接把信直接送了探春處。
探春一看那信的封口,就知道無人拆過。先令待書賞了來人和門上,自己才迴了房,打開細看。
馮紫芸從母親嘴裏聽說了正殿發生的事情,都一一又告訴了探春一遍,又說自己馬上還要給牛麗彤寫一封信慰問,最後約定了後天一起去鎮國公府時,絕不分開。
然後又附了一張紙,隱晦地告訴她:“你托我的事情已經開始辦了,等辦好了再告訴你。外頭有一家酒樓,菜品精致,極好吃。我曾去過的,有機會同你一起去。”
探春有些心煩地把信丟在一邊。
待書過來,卻見她將最後一張紙單抽了出來,手中一團遞了過來。待書會意,熟門熟路地點火把那紙燒了。
待書便問她:“姑娘好似十分不樂意出去走動?以後的日子長著,出去多認識幾位門庭相對的姑娘,就是老太太那話,日後也好有個說話兒的人啊。”
探春搖了搖頭,低聲道:“圈子太窄。”
待書自然是摸不著頭腦的。
賈府如今所屬的唯有兩個圈子,一個是跟著太上皇起家的四王八公的勳貴圈子,還有一個就是金陵老姓的小圈子。這兩個圈子有重合,也有齟齬。
可是這兩個圈子,從原著中的蛛絲馬跡來看,幾乎都是靠不住的圈子。
自己今天本來還想著也許怡親王府的花會上能有些收獲,誰知道竟遭遇了這樣的惡意。
雖然不能從這一件事情就判斷說,京城真正的頂尖富貴人家對賈府等新貴其實看不上眼;但至少,一開始怡親王妃、禮部尚書夫人和太常寺卿夫人臉上的疏離淡漠,卻是明晃晃的。
從骨子裏說,探春是個冷清的人。唯有誰對她好,她才會對誰好。也許原身曾經有過功利的想法,小心謹慎地討好著那些有用的人。但是在已經完全融入這份生活的賈歎來說,她仍舊沒有改了她最本質的性子。
所以一部紅樓夢,她隻關心林黛玉。哪怕是現在已經被她掛在了心上的賈母,最開始也是帶著三分算計,漸漸地相處下來,才變作了十分真心。
現在讓她為了看不見摸不著的遙遠的未來,就去大海裏撒網,去跟路上撞見的哪個府裏的姑娘們交好,就圖著以後慢慢成為摯友,有助於二十年後的婚後日子——這種事,一向自詡“目光短淺”的賈探春是不肯做的。
這個圈子,要徐徐圖之,太累,沒必要。
既然是衝著互相利用的目的去,那還不如直接找那個最關鍵的圈子,最關鍵的聯係人,然後直接下手,來得好。
探春有些犯懶。
她不想去鎮國公府,也不想再去錦鄉伯府了。
信扔在桌子上,探春趴在床上發呆。
賈母醒了,聽說馮紫芸又給探春送了信件來,不由得笑對恰好走來的林黛玉說:“你三妹妹倒是個好運道,出去一趟就結了個手帕交迴來。瞧瞧,三五天的功夫,連著給她送了兩封信來了。”
林黛玉一心給探春說好話:“她待人從來真心。你愛她,她是真心捧出來地對你好;你不愛她,她也是真心實意地遠著你。”
賈母笑著點頭,卻來告誡林黛玉:“你不可學她。她這樣其實最得罪人。”
林黛玉口裏答應著,心裏卻羨慕賈探春根本就不在乎旁人的眼光。過了一會兒,便笑著告辭:“我去瞧瞧三妹妹。”
賈母又叮囑她:“她去花會上遇見些煩心事,你開解開解她。”
林黛玉有些意外,但還是答應了,慢慢走了來。
探春正發呆,林黛玉自己掀了簾子進來,笑著喚她:“三妹妹,還真讓老祖宗說著了,你還真心煩呢?”
探春見她來,忙爬了起來,拉著黛玉的手坐下,笑問她今日做了什麽。
林黛玉拿著扇子拍她一下:“你別轉移話題,出了什麽事情?你跟我說說,說不定就好些了。”
探春卻想起來王夫人在外頭說林黛玉病弱的事情,心裏便不舒服,幹脆一一地都告訴了她,最後才道:“……說起來芸姐兒也是好意,隻是我卻不想再去,正想告病呢。”
林黛玉對王夫人和薛寶釵的做法倒是不置一詞,反而一針見血地告訴探春:“你別想美事兒!現在全京城都知道你是賈妃最看重的妹子。如今但凡是咱們家帶著姑娘們在外頭走動,你若是不出現,隻怕連太太都要被猜忌著冷落庶女。如今誰會去擔這個罪名?倘若你真的告病,隻怕是太太直接自己也就說一聲兒就不去了。”
又勸道:“倒也不是為了你自己,也不算是為了這府裏。鎮國公府是咱們家常來常往的人家,到時候太太就能帶著二姐姐和四妹妹去了。你不去,誰管她們倆?就當是替老太太照看了,還是去吧。”
探春吊著眼角兒看了黛玉半天,打趣道:“開了竅兒了就是不一樣了。竟比我還人情世故起來!既然你這麽聰明,又肯放下腰身,不如我跟老太太說,讓你一起去吧?”
林黛玉紅了臉,啐她道:“你今兒一早才說了我還在孝期裏,後兒個我就巴巴地跑去鎮國公府賞花去,你這是讓怡親王恨死咱們家,還是想挖個坑兒把我埋了?”
探春抱著她嘰嘰咯咯地笑了半天,心情終於好了起來,便立在那裏,提筆給馮紫芸迴了封信,說自己後日隻怕應該是跟兩位姐妹一起過去,到時候都在一處便了。
賈母聽黛玉悄悄地告訴說探春有些心灰意懶,也自歎息,想了想,便命鴛鴦去把探春叫了來。
又不說別話,隻令她執筆,自己念著,給鎮國公府太夫人殷氏寫了封信。
最後加了一句:“愚姐年歲已長,耳聾眼花,早已不堪執筆。此為三孫女代筆,休怪怠慢。”
然後當著探春的麵兒傳了兩個極體麵的嬤嬤來,親手挑選了幾件禮物,令她們即刻給鎮國公府送去:“將此信麵呈太夫人,說我心裏著實憂慮,請她不要煩惱。”
門上得了賈母上次的話,打聽著賈母和王夫人都歇中覺未醒,索性就直接把信直接送了探春處。
探春一看那信的封口,就知道無人拆過。先令待書賞了來人和門上,自己才迴了房,打開細看。
馮紫芸從母親嘴裏聽說了正殿發生的事情,都一一又告訴了探春一遍,又說自己馬上還要給牛麗彤寫一封信慰問,最後約定了後天一起去鎮國公府時,絕不分開。
然後又附了一張紙,隱晦地告訴她:“你托我的事情已經開始辦了,等辦好了再告訴你。外頭有一家酒樓,菜品精致,極好吃。我曾去過的,有機會同你一起去。”
探春有些心煩地把信丟在一邊。
待書過來,卻見她將最後一張紙單抽了出來,手中一團遞了過來。待書會意,熟門熟路地點火把那紙燒了。
待書便問她:“姑娘好似十分不樂意出去走動?以後的日子長著,出去多認識幾位門庭相對的姑娘,就是老太太那話,日後也好有個說話兒的人啊。”
探春搖了搖頭,低聲道:“圈子太窄。”
待書自然是摸不著頭腦的。
賈府如今所屬的唯有兩個圈子,一個是跟著太上皇起家的四王八公的勳貴圈子,還有一個就是金陵老姓的小圈子。這兩個圈子有重合,也有齟齬。
可是這兩個圈子,從原著中的蛛絲馬跡來看,幾乎都是靠不住的圈子。
自己今天本來還想著也許怡親王府的花會上能有些收獲,誰知道竟遭遇了這樣的惡意。
雖然不能從這一件事情就判斷說,京城真正的頂尖富貴人家對賈府等新貴其實看不上眼;但至少,一開始怡親王妃、禮部尚書夫人和太常寺卿夫人臉上的疏離淡漠,卻是明晃晃的。
從骨子裏說,探春是個冷清的人。唯有誰對她好,她才會對誰好。也許原身曾經有過功利的想法,小心謹慎地討好著那些有用的人。但是在已經完全融入這份生活的賈歎來說,她仍舊沒有改了她最本質的性子。
所以一部紅樓夢,她隻關心林黛玉。哪怕是現在已經被她掛在了心上的賈母,最開始也是帶著三分算計,漸漸地相處下來,才變作了十分真心。
現在讓她為了看不見摸不著的遙遠的未來,就去大海裏撒網,去跟路上撞見的哪個府裏的姑娘們交好,就圖著以後慢慢成為摯友,有助於二十年後的婚後日子——這種事,一向自詡“目光短淺”的賈探春是不肯做的。
這個圈子,要徐徐圖之,太累,沒必要。
既然是衝著互相利用的目的去,那還不如直接找那個最關鍵的圈子,最關鍵的聯係人,然後直接下手,來得好。
探春有些犯懶。
她不想去鎮國公府,也不想再去錦鄉伯府了。
信扔在桌子上,探春趴在床上發呆。
賈母醒了,聽說馮紫芸又給探春送了信件來,不由得笑對恰好走來的林黛玉說:“你三妹妹倒是個好運道,出去一趟就結了個手帕交迴來。瞧瞧,三五天的功夫,連著給她送了兩封信來了。”
林黛玉一心給探春說好話:“她待人從來真心。你愛她,她是真心捧出來地對你好;你不愛她,她也是真心實意地遠著你。”
賈母笑著點頭,卻來告誡林黛玉:“你不可學她。她這樣其實最得罪人。”
林黛玉口裏答應著,心裏卻羨慕賈探春根本就不在乎旁人的眼光。過了一會兒,便笑著告辭:“我去瞧瞧三妹妹。”
賈母又叮囑她:“她去花會上遇見些煩心事,你開解開解她。”
林黛玉有些意外,但還是答應了,慢慢走了來。
探春正發呆,林黛玉自己掀了簾子進來,笑著喚她:“三妹妹,還真讓老祖宗說著了,你還真心煩呢?”
探春見她來,忙爬了起來,拉著黛玉的手坐下,笑問她今日做了什麽。
林黛玉拿著扇子拍她一下:“你別轉移話題,出了什麽事情?你跟我說說,說不定就好些了。”
探春卻想起來王夫人在外頭說林黛玉病弱的事情,心裏便不舒服,幹脆一一地都告訴了她,最後才道:“……說起來芸姐兒也是好意,隻是我卻不想再去,正想告病呢。”
林黛玉對王夫人和薛寶釵的做法倒是不置一詞,反而一針見血地告訴探春:“你別想美事兒!現在全京城都知道你是賈妃最看重的妹子。如今但凡是咱們家帶著姑娘們在外頭走動,你若是不出現,隻怕連太太都要被猜忌著冷落庶女。如今誰會去擔這個罪名?倘若你真的告病,隻怕是太太直接自己也就說一聲兒就不去了。”
又勸道:“倒也不是為了你自己,也不算是為了這府裏。鎮國公府是咱們家常來常往的人家,到時候太太就能帶著二姐姐和四妹妹去了。你不去,誰管她們倆?就當是替老太太照看了,還是去吧。”
探春吊著眼角兒看了黛玉半天,打趣道:“開了竅兒了就是不一樣了。竟比我還人情世故起來!既然你這麽聰明,又肯放下腰身,不如我跟老太太說,讓你一起去吧?”
林黛玉紅了臉,啐她道:“你今兒一早才說了我還在孝期裏,後兒個我就巴巴地跑去鎮國公府賞花去,你這是讓怡親王恨死咱們家,還是想挖個坑兒把我埋了?”
探春抱著她嘰嘰咯咯地笑了半天,心情終於好了起來,便立在那裏,提筆給馮紫芸迴了封信,說自己後日隻怕應該是跟兩位姐妹一起過去,到時候都在一處便了。
賈母聽黛玉悄悄地告訴說探春有些心灰意懶,也自歎息,想了想,便命鴛鴦去把探春叫了來。
又不說別話,隻令她執筆,自己念著,給鎮國公府太夫人殷氏寫了封信。
最後加了一句:“愚姐年歲已長,耳聾眼花,早已不堪執筆。此為三孫女代筆,休怪怠慢。”
然後當著探春的麵兒傳了兩個極體麵的嬤嬤來,親手挑選了幾件禮物,令她們即刻給鎮國公府送去:“將此信麵呈太夫人,說我心裏著實憂慮,請她不要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