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的?
賈探春皺起了眉頭。
抄檢大觀園那一段兒裏,賈探春跟王熙鳳,賈惜春跟尤氏,說話可比這個衝多了。自己這個,完全是宮鬥劇裏娘娘們過招的橋段啊。怎麽在賈府就不適用了?
待書見她竟然在這種事情上犯了傻,也隻好細細地跟她解釋:“您是姑娘,未出閣的女孩兒,言語安靜,自尊自重,那才是最應當的模樣。尤其是如今在老太太跟前如此有體麵,那對待眾人的時候,就一定得更加得體。別說二太太隻是說了那麽一句模棱兩可的話,便是她直接笑著讓你好好地教訓提點林姑娘,以您和林姑娘的地位身份,也就隻有聽著的份兒——這才是林姑娘前次鬧著不肯讓太太另給她找大夫看病,大家便都看輕了她的緣故了。”
賈探春若有所悟。
曹雪芹寫紅樓夢,裏頭對於社會體係的設定,竟是忠孝大於天。雖然書中的人物,私底下沒有一個是對上忠君愛國,對下孝敬父母的,但並不妨害這裏的主流思想就是忠孝二字。
而自己,就是犯了這兩個字中的孝字。
王夫人不論怎麽對待自己和林黛玉,自己二人能做的都隻有承受二字。所以自己剛來的時候,下意識的自救行為就是討了老太太的好,這樣一來,因為顧忌著老太太會氣出個好歹來,也為了不把自己對老太太的不孝念頭攤到台麵上去,王夫人這才放了賈探春一馬。
賈探春終於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裏。
媽的。你玩兒我。
當老子幾十年的電視劇都是白看的嗎?
你等老子玩不死你!
賈探春心裏發著狠,臉上卻淡淡地笑了起來:“看來,是我浮躁了。”
待書在鏡子裏看到賈探春眼中的恨意殺氣,竟然讚許地點了點頭:“這就對了。這才是咱們這樣人家的千金小姐該有的模樣。姑娘隻要能保持住這個模樣兒,便是天老爺下凡,也捏不著姑娘的錯兒。”
賈探春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稍一迴思,臉色瞬間又變了:“那豈不是我那個最上不得台麵的爭持樣子,完完整整地落在了林姑娘的眼睛裏?”
待書有些羞愧地低下頭:“所以林姑娘才直接站起來迴房,不肯跟姑娘你說話呀……”
臥槽……
惱恨自己修煉不到家的同時,賈探春對王夫人的恨意,自然而然地又加深了一層。
鬧了一日,喝了一肚子粥,賈母也乏了,待眾人散去,又拉了鴛鴦說知心話:“你看三丫頭這是怎麽了?我怎麽覺得她一遇到顰丫頭的事兒,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林黛玉剛剛進府,便被寶玉贈了個妙字當外號,如今竟是連賈母都跟著喊起來:“顰顰”。
鴛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地問道:“老太太,奴婢正想問您呢?三姑娘敢是當年被姑太太教養過?怎麽待起林姑娘來,竟比所有的親姐妹都要盡心?上迴那場痛哭,我可還記著呢。”
賈母皺眉:“哪兒啊?!她出世的時候敏兒都嫁了多少年了……咦?你說的我倒想起來,她爹當年跟妹妹更好,比那邊大老爺要好得多。所以她那個姨娘——那時還是她爹的丫頭,倒是跟敏兒多有來往。敏兒心善,倒對趙氏十分客氣。在我跟前說起話來,也對她存了三分憐惜。”
賈母努力迴想了一會兒,忽然想起來,當年自己真的動了心思,想要找個茬兒,一頓把趙氏打死。還是賈敏悄悄地勸自己說,她二哥哥一輩子木木呆呆的,好容易對一個女子上了心;依著素日的性格,必定不會為了這個女子欺師滅祖,若有她在身邊,也就是個淡淡的照應;但若是沒了這個女子,想必會成為心裏橫亙的一根刺,自己這個當娘的,隻怕反而落了不是。自己轉念一想,也對,為了一個丫頭,賠上了兒子的親近之情,委實不值得。所以才咬著牙忍了下去。
算起來,倘若這件事趙氏知道,隻怕拿了敏兒當救命恩人也定不得。那麽她的孩子賈探春,對林黛玉格外另眼相待,就也是尋常事了。
雖然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但一旦賈母自認為給賈探春找到了最合理的理由,也就不再對她的怪異行為作出其他解讀了。甚至還稍稍地對鴛鴦解釋了一番,又道:“我倒是沒想到,趙姨娘反而是個知恩圖報的。也不枉我女兒替她費了那些唾沫。”
鴛鴦雖是個奴婢,卻也是個黃花大閨女,誰知道竟然在老太太這裏聽見了當家老爺年輕時的風流韻事,當下麵紅耳赤,趕緊借著端茶的借口出去走了一趟,方才平複了臉色,又在外頭聽了人迴稟,迴來悄悄地笑著迴稟賈母:“三姑娘想通了,這會子在屋裏給二太太做鞋呢。”
賈母聽了,微微笑著頷首,低頭看看自己的腳上,讚歎道:“她這手藝啊,一家子裏,也就是你和晴雯還能比一比,旁人隻怕是拍馬都趕不上。”
鴛鴦低聲笑了,道:“三姑娘那七竅玲瓏心,我和晴雯可是望塵莫及。”說著,把父親的來信大大方方地遞給了賈母:“您瞧瞧。”
賈母哪裏耐煩去看那個,隻令她接著說。
鴛鴦輕輕地笑了起來:“前陣子不是環哥兒該要上學啟蒙了麽?那之前,我就聽說,三姑娘特意把趙姨娘家的兄弟弄去了金陵老宅,還嚇唬了趙姨娘的妹夫錢家一通。如今趙姨娘的娘家要多安生有多安生,環哥也終於慢慢地有個大家公子的模子了。賈家的子弟出息,這是好事。”
賈母愣了愣,忙問是怎麽迴事。鴛鴦便細細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又笑著揚了揚手裏的信道:“趙國基去了金陵老宅,先充舅爺,我爹便找人在外頭堵著他打了一頓。我聽說了,嚇得心驚膽戰的。結果我爹卻說,是二老爺特地命人捎了信兒給他,說倘若趙國基張狂,便下死手收拾兩迴,等老實了,再給他差事。”
賈母都聽笑了,連連點頭:“這樣才對。奴才秧子出身,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得讓他疼幾迴,才有個尊卑上下。”
鴛鴦又悄聲笑道:“聽說,是趙姨娘自己跟老爺說的,該打他就打他。我聽了覺得稀奇,趙姨娘一向最護著她這個兄弟,如何就這樣舍得了。結果小鵲悄悄告訴襲人,那是三姑娘的主意。說趙國基這樣胡鬧下去,環哥非被他帶壞不可,那別說一個趙姨娘,便是整個趙家,都賠不起。趙姨娘畢竟是要靠著環哥過後半輩子的,這話便一字一句地聽了進去。”
賈母先點了點頭,又沉默了下去,輕輕地歎了口氣,低聲道:“三丫頭要是托生在二太太肚子裏,我便拿她去換了大丫頭,隻怕宮裏早就有咱們賈家的一席之地了。”
鴛鴦手上一頓,半天,也緩緩地點頭。
賈母說得很是。
進宮去做女史的賈元春,雖說頂得名頭是賢孝才德,但端莊有餘,靈動不足。以賈府的門第,她又做不得正宮娘娘,端莊過了頭兒,可不就成了死板?哪一個皇帝喜歡死板的妃妾?因此,賈元春入宮數年沒有動靜,隻怕會依著舊例,二十五歲時放出宮來,就是最好的命數了。
但如果換做是賈探春,撒嬌撒得,脾氣發得,哭也哭得,笑也笑得,又愛讀書,又擅寫字,又能弄個小食,又能喝個小酒;這樣的姑娘,既能討好太後,也能博得皇帝的歡心,還讓上位娘娘們放心。多好。
賈探春自然是不知道賈母竟然還有了這等心思,否則,隻怕立刻嚇得魂飛魄散,第一時間把自己尋個合適的人家嫁掉。
隻不過,自此一事,賈母莫名其妙地開始琢磨賈探春的婚事,這倒是令鴛鴦都始料未及的。
王熙鳳便看著賈璉腳上的鞋吃醋:“如何我做的你不穿,她做的你就穿起來沒完?”
賈璉嫌棄地嗤笑:“我的二奶奶,你那手藝,隻好去抹了香膏摸骨牌,再麽就是拿著珍寶對賬冊,何時能夠拿得起來針線勺鏟了?別說三妹妹做的鞋,便是上年她做的梅粥什麽的那些小食,我隻分著了一口,也覺得尋常人不及。你一個當家奶奶,跟她比這些,你不覺得本末倒置麽?”
最後這一句總算是哄得王熙鳳轉了過來,且低聲跟他商議:“我瞧著最近太太的心思不穩當,你小心些,二老爺當年極疼愛那個妹子,如今對林姑父又這樣推崇,隻怕事情傳過去,你我又吃瓜落……”
賈璉皺著眉頭站起來就走。王熙鳳忙喊他,奇道:“我說話呢你走什麽?”賈璉哼了一聲,甩袖子道:“每日裏就為你們這些婦人間的胡爭亂鬥被牽累,我還不如去東府裏找珍大哥哥吃酒呢!”
賈政聽了趙姨娘的枕邊語,也氣哼哼的轉過身去自睡:“整日價沒了正事,且鬧這些個……”
趙姨娘便急了,搬著他的胳膊嚷:“我女兒要吃虧了!這就是我最大的正事兒!”
賈探春皺起了眉頭。
抄檢大觀園那一段兒裏,賈探春跟王熙鳳,賈惜春跟尤氏,說話可比這個衝多了。自己這個,完全是宮鬥劇裏娘娘們過招的橋段啊。怎麽在賈府就不適用了?
待書見她竟然在這種事情上犯了傻,也隻好細細地跟她解釋:“您是姑娘,未出閣的女孩兒,言語安靜,自尊自重,那才是最應當的模樣。尤其是如今在老太太跟前如此有體麵,那對待眾人的時候,就一定得更加得體。別說二太太隻是說了那麽一句模棱兩可的話,便是她直接笑著讓你好好地教訓提點林姑娘,以您和林姑娘的地位身份,也就隻有聽著的份兒——這才是林姑娘前次鬧著不肯讓太太另給她找大夫看病,大家便都看輕了她的緣故了。”
賈探春若有所悟。
曹雪芹寫紅樓夢,裏頭對於社會體係的設定,竟是忠孝大於天。雖然書中的人物,私底下沒有一個是對上忠君愛國,對下孝敬父母的,但並不妨害這裏的主流思想就是忠孝二字。
而自己,就是犯了這兩個字中的孝字。
王夫人不論怎麽對待自己和林黛玉,自己二人能做的都隻有承受二字。所以自己剛來的時候,下意識的自救行為就是討了老太太的好,這樣一來,因為顧忌著老太太會氣出個好歹來,也為了不把自己對老太太的不孝念頭攤到台麵上去,王夫人這才放了賈探春一馬。
賈探春終於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裏。
媽的。你玩兒我。
當老子幾十年的電視劇都是白看的嗎?
你等老子玩不死你!
賈探春心裏發著狠,臉上卻淡淡地笑了起來:“看來,是我浮躁了。”
待書在鏡子裏看到賈探春眼中的恨意殺氣,竟然讚許地點了點頭:“這就對了。這才是咱們這樣人家的千金小姐該有的模樣。姑娘隻要能保持住這個模樣兒,便是天老爺下凡,也捏不著姑娘的錯兒。”
賈探春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稍一迴思,臉色瞬間又變了:“那豈不是我那個最上不得台麵的爭持樣子,完完整整地落在了林姑娘的眼睛裏?”
待書有些羞愧地低下頭:“所以林姑娘才直接站起來迴房,不肯跟姑娘你說話呀……”
臥槽……
惱恨自己修煉不到家的同時,賈探春對王夫人的恨意,自然而然地又加深了一層。
鬧了一日,喝了一肚子粥,賈母也乏了,待眾人散去,又拉了鴛鴦說知心話:“你看三丫頭這是怎麽了?我怎麽覺得她一遇到顰丫頭的事兒,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林黛玉剛剛進府,便被寶玉贈了個妙字當外號,如今竟是連賈母都跟著喊起來:“顰顰”。
鴛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地問道:“老太太,奴婢正想問您呢?三姑娘敢是當年被姑太太教養過?怎麽待起林姑娘來,竟比所有的親姐妹都要盡心?上迴那場痛哭,我可還記著呢。”
賈母皺眉:“哪兒啊?!她出世的時候敏兒都嫁了多少年了……咦?你說的我倒想起來,她爹當年跟妹妹更好,比那邊大老爺要好得多。所以她那個姨娘——那時還是她爹的丫頭,倒是跟敏兒多有來往。敏兒心善,倒對趙氏十分客氣。在我跟前說起話來,也對她存了三分憐惜。”
賈母努力迴想了一會兒,忽然想起來,當年自己真的動了心思,想要找個茬兒,一頓把趙氏打死。還是賈敏悄悄地勸自己說,她二哥哥一輩子木木呆呆的,好容易對一個女子上了心;依著素日的性格,必定不會為了這個女子欺師滅祖,若有她在身邊,也就是個淡淡的照應;但若是沒了這個女子,想必會成為心裏橫亙的一根刺,自己這個當娘的,隻怕反而落了不是。自己轉念一想,也對,為了一個丫頭,賠上了兒子的親近之情,委實不值得。所以才咬著牙忍了下去。
算起來,倘若這件事趙氏知道,隻怕拿了敏兒當救命恩人也定不得。那麽她的孩子賈探春,對林黛玉格外另眼相待,就也是尋常事了。
雖然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但一旦賈母自認為給賈探春找到了最合理的理由,也就不再對她的怪異行為作出其他解讀了。甚至還稍稍地對鴛鴦解釋了一番,又道:“我倒是沒想到,趙姨娘反而是個知恩圖報的。也不枉我女兒替她費了那些唾沫。”
鴛鴦雖是個奴婢,卻也是個黃花大閨女,誰知道竟然在老太太這裏聽見了當家老爺年輕時的風流韻事,當下麵紅耳赤,趕緊借著端茶的借口出去走了一趟,方才平複了臉色,又在外頭聽了人迴稟,迴來悄悄地笑著迴稟賈母:“三姑娘想通了,這會子在屋裏給二太太做鞋呢。”
賈母聽了,微微笑著頷首,低頭看看自己的腳上,讚歎道:“她這手藝啊,一家子裏,也就是你和晴雯還能比一比,旁人隻怕是拍馬都趕不上。”
鴛鴦低聲笑了,道:“三姑娘那七竅玲瓏心,我和晴雯可是望塵莫及。”說著,把父親的來信大大方方地遞給了賈母:“您瞧瞧。”
賈母哪裏耐煩去看那個,隻令她接著說。
鴛鴦輕輕地笑了起來:“前陣子不是環哥兒該要上學啟蒙了麽?那之前,我就聽說,三姑娘特意把趙姨娘家的兄弟弄去了金陵老宅,還嚇唬了趙姨娘的妹夫錢家一通。如今趙姨娘的娘家要多安生有多安生,環哥也終於慢慢地有個大家公子的模子了。賈家的子弟出息,這是好事。”
賈母愣了愣,忙問是怎麽迴事。鴛鴦便細細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又笑著揚了揚手裏的信道:“趙國基去了金陵老宅,先充舅爺,我爹便找人在外頭堵著他打了一頓。我聽說了,嚇得心驚膽戰的。結果我爹卻說,是二老爺特地命人捎了信兒給他,說倘若趙國基張狂,便下死手收拾兩迴,等老實了,再給他差事。”
賈母都聽笑了,連連點頭:“這樣才對。奴才秧子出身,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得讓他疼幾迴,才有個尊卑上下。”
鴛鴦又悄聲笑道:“聽說,是趙姨娘自己跟老爺說的,該打他就打他。我聽了覺得稀奇,趙姨娘一向最護著她這個兄弟,如何就這樣舍得了。結果小鵲悄悄告訴襲人,那是三姑娘的主意。說趙國基這樣胡鬧下去,環哥非被他帶壞不可,那別說一個趙姨娘,便是整個趙家,都賠不起。趙姨娘畢竟是要靠著環哥過後半輩子的,這話便一字一句地聽了進去。”
賈母先點了點頭,又沉默了下去,輕輕地歎了口氣,低聲道:“三丫頭要是托生在二太太肚子裏,我便拿她去換了大丫頭,隻怕宮裏早就有咱們賈家的一席之地了。”
鴛鴦手上一頓,半天,也緩緩地點頭。
賈母說得很是。
進宮去做女史的賈元春,雖說頂得名頭是賢孝才德,但端莊有餘,靈動不足。以賈府的門第,她又做不得正宮娘娘,端莊過了頭兒,可不就成了死板?哪一個皇帝喜歡死板的妃妾?因此,賈元春入宮數年沒有動靜,隻怕會依著舊例,二十五歲時放出宮來,就是最好的命數了。
但如果換做是賈探春,撒嬌撒得,脾氣發得,哭也哭得,笑也笑得,又愛讀書,又擅寫字,又能弄個小食,又能喝個小酒;這樣的姑娘,既能討好太後,也能博得皇帝的歡心,還讓上位娘娘們放心。多好。
賈探春自然是不知道賈母竟然還有了這等心思,否則,隻怕立刻嚇得魂飛魄散,第一時間把自己尋個合適的人家嫁掉。
隻不過,自此一事,賈母莫名其妙地開始琢磨賈探春的婚事,這倒是令鴛鴦都始料未及的。
王熙鳳便看著賈璉腳上的鞋吃醋:“如何我做的你不穿,她做的你就穿起來沒完?”
賈璉嫌棄地嗤笑:“我的二奶奶,你那手藝,隻好去抹了香膏摸骨牌,再麽就是拿著珍寶對賬冊,何時能夠拿得起來針線勺鏟了?別說三妹妹做的鞋,便是上年她做的梅粥什麽的那些小食,我隻分著了一口,也覺得尋常人不及。你一個當家奶奶,跟她比這些,你不覺得本末倒置麽?”
最後這一句總算是哄得王熙鳳轉了過來,且低聲跟他商議:“我瞧著最近太太的心思不穩當,你小心些,二老爺當年極疼愛那個妹子,如今對林姑父又這樣推崇,隻怕事情傳過去,你我又吃瓜落……”
賈璉皺著眉頭站起來就走。王熙鳳忙喊他,奇道:“我說話呢你走什麽?”賈璉哼了一聲,甩袖子道:“每日裏就為你們這些婦人間的胡爭亂鬥被牽累,我還不如去東府裏找珍大哥哥吃酒呢!”
賈政聽了趙姨娘的枕邊語,也氣哼哼的轉過身去自睡:“整日價沒了正事,且鬧這些個……”
趙姨娘便急了,搬著他的胳膊嚷:“我女兒要吃虧了!這就是我最大的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