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輪機使用葉輪機來做功,可是葉輪機自己很難做的出來,葉輪機的葉片是複雜的空間曲麵,在自己時代,葉片的加工都是由高精密度的五軸聯動機床做的,現在自己根本沒有數控機床,想要加工那種複雜空間曲麵,隻能讓熟練工匠一點點手動加工,加工速度極慢不說,能不能加工出來還在兩說。


    林飛歎了口氣,把蒸汽輪機這個充滿誘惑的名字劃掉,重新寫上了“三脹式蒸汽機”,林飛此前一直想對三寶顏蒸汽機廠的蒸汽機進行改進,原來時間不允許,現在時間充裕了,也有時間對蒸汽機進行技術改進了,林飛於是寫下了技術改進方案。


    艦身尺寸,動力係統都寫好了,林飛開始著手準備武器係統,此時龍級巡洋艦裝備120毫米速射炮,火炮雖然射速驚人,打日本人的時候也占盡了優勢,可是麵對英國人的戰列艦,120毫米艦炮簡直就是玩具,這種艦炮的炮彈根本打不動英國人的戰艦,而君權級的343毫米主炮炮彈一枚就可以把龍級巡洋艦打得失去戰鬥力,甚至沉入大海。


    更要命的是,343毫米艦炮射程極遠,完全可以在120毫米艦炮的射程之外發動攻擊,如果英國人采用合適的戰術,那自己將會陷入隻能挨打,不能還手的窘境,所以林飛決定,在新戰艦上安裝口徑更大的火炮。


    直接上馬30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太不現實了,林飛於是把新戰艦的口徑設計在了240毫米,這個設計指標也是蠻高的了。


    火炮口徑定在了240毫米,自動裝彈機就必須要考慮了,120毫米艦炮的炮彈還在人力承受範圍之內,而240毫米艦炮的炮彈已經不是人力能搬動的了,必須使用自動裝彈機,林飛於是又把自動裝彈機寫了上去。


    火炮口徑定了下來,炮彈的改進也寫入計劃,此時林飛擁有的是被帽穿甲彈和爆破彈,林飛打算製造穿甲爆破彈,這種炮彈是穿甲彈和爆破彈的結合體,可以在穿透裝甲之後在艦身內部爆炸,這種炮彈最大的技術難關在於,在穿甲的一瞬間產生衝擊力極強,衝擊力很有可能毀壞彈體,使炮彈無法在進入艦體之後爆炸。


    林飛對穿甲爆破彈十分了解,所以寫下了相關的技術方案,不過林飛不敢保證自己現在的工業實力可以造出穿甲爆破彈,於是林飛又寫下了新型被帽穿甲彈的方案,在新型被帽穿甲彈裏,彈頭使用鎢來做,鎢是高硬度高密度金屬,林飛時代的穿甲彈材料的首選。


    世界上鎢儲量最高的國家恰恰就是清國,台灣此時已經是華夏帝國的領土,林飛決定以台灣為中轉站運輸鎢礦石。


    火控係統也是武器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方麵林飛是有絕對優勢的,因為此時的世界各國都還沒有意識到火控係統的重要性,他們都是依靠炮手的經驗開炮的,林飛於是又寫下了新型火控計算機方案,新型火控計算機將由電力驅動,由機械部件執行火控運算。


    林飛把大戰艦的主要係統寫完,開始評估計劃的可行性,此時華夏帝國有人口八百多萬,工業人口五十萬以上,在炎黃城、武端城、哥打巴托、三寶顏和馬尼拉等地都有工廠,這些工廠涵蓋了鋼鐵冶煉、機械加工、化工等諸多領域。


    龍級巡洋艦的建造積累了豐富造艦經驗,培養了優秀的造艦人才,假以時日,大戰艦肯定能夠在大海中遊弋。


    在評估的過程中林飛意識到,想要完成這些係統的設計和建造,需要各個工廠通力合作,這樣一來,人員和物資就需要在各個工廠之間運輸周轉,所以鐵路的建設迫在眉睫。


    鐵路的運力是公路無法比擬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此時的華夏帝國,隻在大禹城附近有一些西班牙人修建的鐵路,運力無法滿足要求,林飛於是安排工廠建造鐵軌,安排從台灣來的鐵路技師培養安裝鐵軌、鐵路運營方麵的人才。


    林飛一直忙碌到深夜,第二天,又去大禹城的發電機工廠視察,林飛早早購買了一批發電機,並對發電機進行了改進,讓它應用在鋼鐵冶煉上,電爐煉鋼是比較先進的鋼鐵冶煉方式,使用電爐煉製出來的鋼材機械性能極佳。


    視察完了發電機工廠,林飛又到華夏大學視察,此時的華夏大學已經招募了一批專家學者,有100多人,其中有九成是米斯蒂佐,米斯蒂佐是華人和菲律賓人的後代,他們中的不少人到國外受過良好的教育,華夏帝國成立後,林飛把這些人招募進大學任教。


    華夏大學的學生大約有3000人,他們幾乎都是各個工廠裏最聰明的人,林飛對這些學生十分看重,因為他們以後將會是自己設計製造武器的左膀右臂。


    華夏大學的課程設置堪稱恐怖,每個學生都要學習將近一百門課,包括最基礎的數學、物理、化學、英語,之所以要學習英語,是因為這個時代英國是老牌工業強國,美國是新技術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學好英語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再向上細分專業的話,需要學習的課程就更多了,僅以機械設計專業為例,除了學習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等數學基礎外,還要學習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材料學、剛體運動學等等課程。


    林飛希望這些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幫助自己,把學期定為兩年,而且鼓勵學生們通過自學提早畢業,畢業之後可以進入國家設計院,國家設計院是專門輔助林飛的機構,林飛在設計製造先進武器的時候,肯定沒有時間自己畫圖紙、算數據,所以林飛隻把武器設計的關鍵點寫出來,其他不關鍵的地方則交給國家設計院。


    這些學生原來的生活都窮困潦倒,現在林飛給了他們學習的機會,他們各個積極無比,以致於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都在拚命學習。


    林飛把大戰艦建造計劃分成各個分計劃,交給各個單位去實現,其中炎黃城的電爐煉鋼廠負責冶煉大戰艦需要的鋼材;宿務島的橡膠種植園提供橡膠;三寶顏的蒸汽機廠負責新型蒸汽機和配套螺旋槳的研製;炎黃城的火炮工廠負責240毫米艦炮的研製等等。


    林飛把分計劃分配下去,便一頭紮進國家設計院,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大致敘述出來,他的部下則把更加具體的圖紙畫出來,把數據計算出來。


    整個華夏帝國都和林飛一樣進入了忙碌狀態,修建鐵路、修建發電廠,林飛的招募工作也在大範圍進行,招募的人主要是各種熟練工匠,其中荷屬東印度是招募的重中之重,荷屬東印度就是林飛時代的印度尼西亞,包括加裏曼丹島、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等地方。


    林飛在招募的時候打出了“華人國家”的旗號,這個旗號對於荷屬東印度的華人有著極強的誘惑力,印度尼西亞此時是荷蘭的殖民地,殖民地裏的華人備受荷蘭殖民者和當地土著人的排擠,對華夏帝國這個“華人國家”有很強的歸屬感,因此紛紛來投。


    林飛和英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約,對英國自然不會放過,林飛從英國購進了不少工業設備,這些設備都是英國人淘汰不用的,這個情形和林飛時代十分相似,外國都是把自己淘汰的東西賣給林飛的國家,至於好東西,外國人自己留著,肯定是不會賣的。盡管那些設備是英國人淘汰不用的,對林飛也很有幫助,因此林飛把它們一一購買。


    林飛在澎湖成立了對清貿易總公司,任命台灣的大富商徐驤為總督辦,徐驤打仗能力一般,做買賣能力還是不錯的,否則也不會賺下那麽大的家業,他在和內地的貿易中積累了不少人脈,這些都可以利用。


    清國有很多重要礦產,比如說鎢礦,鎢是製造穿甲彈的原料,林飛自然要大量購進,還有很多有色金屬元素的礦石,比如說鉬、釩等等,把這些元素加入煉鋼鐵水之中,可以起到調質作用,很多作用都是世界各國還沒有掌握的,這些都是林飛掌握的“獨門絕技”,他在學習材料學的時候學習過相當多的這方麵的知識。


    建造戰艦的所有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12月22日的時候,千代美香終於迴來了,她還是一副五六歲孩子的樣子,見到林飛十分高興,雖然她不記得她和林飛之間的事情,可是卻覺得和林飛十分親近。


    林飛和淩雪費了半天的勁,終於把千代美香哄得坐在黃飛鴻麵前,乖乖地伸出手讓黃飛鴻診脈,黃飛鴻把手搭在她的手腕上,麵色漸漸沉重起來,時候不大鬆開了手,長歎一聲,對林飛說道:“陛下,實在抱歉,我不知道該如何診治。”


    林飛雖然失望,並沒有意外,他先是說了聲“沒關係”,然後問道:“那黃師傅您知不知道哪位名醫能為她診治?”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洋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且聽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且聽滄海並收藏南洋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