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林啟的要求,飛機特地去撒哈拉之眼上空盤旋了兩圈,一萬米的高空,竟不能窺視其全貌,這個直徑約五十公裏的巨大同心圓地貌結構,即使在太空中也依然清晰可見,人類現今的科學技術也無法解釋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它的中心地勢平坦,也沒有發現曾有高溫和撞擊的地質證據,因此排除了隕石坑的可能,它的中心沒有火山岩堆積的圓頂,也排除了火山的可能,它為什麽會這麽大、這麽圓,從未得到公認的解釋。
千萬年來,它像非洲大陸的眼睛一樣,凝視著地球乃至宇宙的運轉,林啟記憶中,曾有人對他作比喻,非洲就像個金元寶,撒哈拉之眼就在金元寶的右邊,與之軸對稱的地方,有一個黃金山穀,在金元寶的左邊,林啟當時還想,那個山穀是不是就是地球另一隻眼。
如今居高臨下,林啟隱約見下麵的陸地上密密麻麻移動的人影,像蟻群攢動一般,有的聚集在一處,有的連成十數條長龍,便想起昨天納魯德說得話,今天中午前,參與修造高塔的軍民會達到三十萬左右,林啟也不想知道這麽龐大的隊伍是從哪裏東拚西湊來的,但是看下麵的情況,他到底是做到了。
盡管這樣,林啟對納魯德的話還是保持了懷疑態度,看撒哈拉之眼中央,那座高塔連雛形都沒有,不算今天,隻有四天時間了……
他們在撒哈拉之眼的南麓降落,這個臨時機場也是納魯德的傑作之一,在他們集合了三萬人軍隊的時候,發現設計團隊還沒有完成他們的工作,於是納魯德牽頭,一天之內修建了三千米長的機場跑道,就當是給這些人練練兵。
相比於埃及來說,這裏果然要安靜一些,他們原本給林啟準備好了下塌的酒店,但考慮到埃及的情況,最終還是決定隻是在納魯德的指揮大本營旁邊落腳。
這裏都是臨時搭建起來的簡易板房,供應了一千多人的工作和居住,也仿造撒哈拉之眼,建成三個同心圓,最外圈的板房直徑有將近一公裏,也算蔚為壯觀了,林啟堅持在最外圈住了下來,屁股還沒有坐熱,納魯德就過來匯報工作了。
林啟也無意拒絕,隻是那絮絮叨叨枯燥的匯報實在讓人昏昏欲睡,聽了半個多小時,實在接受不了,打斷了道:“不如帶我去看看吧。”
納魯德正說到工程技術這一塊的難度,擔心林啟不是專業人士會聽不懂,而職責所在又必須匯報,現在聽他自己說要直接去現場看一下,當即鬆了一口氣,說道:“程序上等我匯報完畢是應該要帶你去看看的,但是看你有些心急的樣子,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林啟便又和納魯德從板房內走了出來,這裏除了設計人員以外,清一色的士兵,從服飾上可以看得出來,匯集了各大洲各個國家的人手,原則上安全問題基本不用再擔心,但納魯德還是堅持帶了四名特勤人員,其中一名駕駛員,一行六人上了一輛軍用越野車。
林啟這才發現,他們還專門開辟了一條運輸道路,直通撒哈拉之眼的中心,這才短短兩天時間,實在是佩服他們的執行能力,這一路暢行無阻,且隔兩分鍾就見迎麵駛過一輛車,比起繁忙的都市似乎都要熱鬧一些。
引起林啟注意的是,道路兩旁邊偶然會有一些醫療急救的大巴車停在那,如果是從施工安全方麵來考慮,確實有這個必要,隻是出現的頻率有些太高了,林啟問納魯德:“有必要設置那麽多急救車麽?”
納魯德看了看林啟,又看著窗外,目不轉睛,過了半分鍾示意駕駛員停車,指著窗外的一輛急救車,對林啟說道:“那輛車裏麵設置了一名外科醫生,他叫愛德華,本來是國際救援組織的義工,三天前你說需要建這座高塔,他就通過維和部隊報名了,連夜趕到了這裏,和這裏的三萬先行兵一起工作,對了,三萬先行兵也是連夜趕過來的,他們一秒鍾都沒有休息,當時就投入到工作當中。”
納魯德說著,又指了指遠處的一支隊伍,他們的行動已經顯示有些遲緩、遲鈍,不過隊伍仍是整整齊齊,看起來像是在搬運什麽石塊:“他們就是其中一支隊伍,是從南蘇丹的維和部隊臨時抽調過來的,他們現在已經連續超負荷工作48小時以上,現在正在修建第二條運輸公路。”
又指了指遠處,已經有些模糊的人影:“這裏的所有人基本都是這樣,包括指揮部的全部設計人員和後勤人員,這樣超負荷的工作必然產生身體上的透支,如果是勞累一些也就算了,很多人都是過度疲勞發生意外事故的,剛剛那位愛德醫生,從到這裏的那一天起,也沒有休息過,盡管這樣,每天也最多隻能救治不超過十人,盡管他自己也已經累得虛脫,不過直到現在,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僅是為了配合這項工程。”
林啟驚道:“為什麽不讓他們休息,這麽多人,為什麽不讓他們換班幹?”
納魯德語氣帶著一絲無奈:“最近的就在那邊,你去跟他們說說看,他們願不願意停下來休息。”看著林啟一臉發愣的表情,納魯德歎了口氣,“現在拚命,連覺都不睡,不就是為了四天以後能夠睡個踏實,是為了自己的家人、愛人能夠不與世長眠。”
聽完納魯德的話,林啟心裏更是矛盾起來,要不要現在就跟他們坦承,自己不過是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自己就是個普通得不再普通的老百姓啊,怎麽可能靠意念就在宇宙空間中創造出蟲洞來呢?
如果什麽辦法都沒有了,為什麽不迴家好好陪在自己最親最愛的人身邊,不要再這樣辛苦勞累了,把這最後幾天做為最值得珍惜的幾天。
這時,林啟又突然聽見一聲號響,見左右兩邊各有數支隊伍,整裝前行,不過目的地卻不是撒哈拉之眼中心,而是相反的方向,往同心圓外圈而去。
它的中心地勢平坦,也沒有發現曾有高溫和撞擊的地質證據,因此排除了隕石坑的可能,它的中心沒有火山岩堆積的圓頂,也排除了火山的可能,它為什麽會這麽大、這麽圓,從未得到公認的解釋。
千萬年來,它像非洲大陸的眼睛一樣,凝視著地球乃至宇宙的運轉,林啟記憶中,曾有人對他作比喻,非洲就像個金元寶,撒哈拉之眼就在金元寶的右邊,與之軸對稱的地方,有一個黃金山穀,在金元寶的左邊,林啟當時還想,那個山穀是不是就是地球另一隻眼。
如今居高臨下,林啟隱約見下麵的陸地上密密麻麻移動的人影,像蟻群攢動一般,有的聚集在一處,有的連成十數條長龍,便想起昨天納魯德說得話,今天中午前,參與修造高塔的軍民會達到三十萬左右,林啟也不想知道這麽龐大的隊伍是從哪裏東拚西湊來的,但是看下麵的情況,他到底是做到了。
盡管這樣,林啟對納魯德的話還是保持了懷疑態度,看撒哈拉之眼中央,那座高塔連雛形都沒有,不算今天,隻有四天時間了……
他們在撒哈拉之眼的南麓降落,這個臨時機場也是納魯德的傑作之一,在他們集合了三萬人軍隊的時候,發現設計團隊還沒有完成他們的工作,於是納魯德牽頭,一天之內修建了三千米長的機場跑道,就當是給這些人練練兵。
相比於埃及來說,這裏果然要安靜一些,他們原本給林啟準備好了下塌的酒店,但考慮到埃及的情況,最終還是決定隻是在納魯德的指揮大本營旁邊落腳。
這裏都是臨時搭建起來的簡易板房,供應了一千多人的工作和居住,也仿造撒哈拉之眼,建成三個同心圓,最外圈的板房直徑有將近一公裏,也算蔚為壯觀了,林啟堅持在最外圈住了下來,屁股還沒有坐熱,納魯德就過來匯報工作了。
林啟也無意拒絕,隻是那絮絮叨叨枯燥的匯報實在讓人昏昏欲睡,聽了半個多小時,實在接受不了,打斷了道:“不如帶我去看看吧。”
納魯德正說到工程技術這一塊的難度,擔心林啟不是專業人士會聽不懂,而職責所在又必須匯報,現在聽他自己說要直接去現場看一下,當即鬆了一口氣,說道:“程序上等我匯報完畢是應該要帶你去看看的,但是看你有些心急的樣子,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林啟便又和納魯德從板房內走了出來,這裏除了設計人員以外,清一色的士兵,從服飾上可以看得出來,匯集了各大洲各個國家的人手,原則上安全問題基本不用再擔心,但納魯德還是堅持帶了四名特勤人員,其中一名駕駛員,一行六人上了一輛軍用越野車。
林啟這才發現,他們還專門開辟了一條運輸道路,直通撒哈拉之眼的中心,這才短短兩天時間,實在是佩服他們的執行能力,這一路暢行無阻,且隔兩分鍾就見迎麵駛過一輛車,比起繁忙的都市似乎都要熱鬧一些。
引起林啟注意的是,道路兩旁邊偶然會有一些醫療急救的大巴車停在那,如果是從施工安全方麵來考慮,確實有這個必要,隻是出現的頻率有些太高了,林啟問納魯德:“有必要設置那麽多急救車麽?”
納魯德看了看林啟,又看著窗外,目不轉睛,過了半分鍾示意駕駛員停車,指著窗外的一輛急救車,對林啟說道:“那輛車裏麵設置了一名外科醫生,他叫愛德華,本來是國際救援組織的義工,三天前你說需要建這座高塔,他就通過維和部隊報名了,連夜趕到了這裏,和這裏的三萬先行兵一起工作,對了,三萬先行兵也是連夜趕過來的,他們一秒鍾都沒有休息,當時就投入到工作當中。”
納魯德說著,又指了指遠處的一支隊伍,他們的行動已經顯示有些遲緩、遲鈍,不過隊伍仍是整整齊齊,看起來像是在搬運什麽石塊:“他們就是其中一支隊伍,是從南蘇丹的維和部隊臨時抽調過來的,他們現在已經連續超負荷工作48小時以上,現在正在修建第二條運輸公路。”
又指了指遠處,已經有些模糊的人影:“這裏的所有人基本都是這樣,包括指揮部的全部設計人員和後勤人員,這樣超負荷的工作必然產生身體上的透支,如果是勞累一些也就算了,很多人都是過度疲勞發生意外事故的,剛剛那位愛德醫生,從到這裏的那一天起,也沒有休息過,盡管這樣,每天也最多隻能救治不超過十人,盡管他自己也已經累得虛脫,不過直到現在,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僅是為了配合這項工程。”
林啟驚道:“為什麽不讓他們休息,這麽多人,為什麽不讓他們換班幹?”
納魯德語氣帶著一絲無奈:“最近的就在那邊,你去跟他們說說看,他們願不願意停下來休息。”看著林啟一臉發愣的表情,納魯德歎了口氣,“現在拚命,連覺都不睡,不就是為了四天以後能夠睡個踏實,是為了自己的家人、愛人能夠不與世長眠。”
聽完納魯德的話,林啟心裏更是矛盾起來,要不要現在就跟他們坦承,自己不過是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自己就是個普通得不再普通的老百姓啊,怎麽可能靠意念就在宇宙空間中創造出蟲洞來呢?
如果什麽辦法都沒有了,為什麽不迴家好好陪在自己最親最愛的人身邊,不要再這樣辛苦勞累了,把這最後幾天做為最值得珍惜的幾天。
這時,林啟又突然聽見一聲號響,見左右兩邊各有數支隊伍,整裝前行,不過目的地卻不是撒哈拉之眼中心,而是相反的方向,往同心圓外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