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霧籠罩了整座洛陽城,上陽宮內的亭台樓閣,山山水水在朦朦朧朧的霧氣中若影若現,恰如建在九天之上一般。
依舊是一身月白色的長袍,上官婉兒獨自一人坐在麗春殿的書房內處理著群臣奏折,牽手中握著的毛筆輕快的舞動著,一個個美麗而又好看的娟秀小字已是清晰的出現在了紙麵之上。
待到初冬的夕陽終於出現在天空的時候,書案上厚厚一摞奏折也是處理完畢。
上官婉兒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擱下毛筆從長案後站起,腳步緩緩的在書房內轉悠思忖不止。
這一年來,天皇身體情況愈來愈下,加之太子李哲懵懂無知,舉國朝政均是決於天後武媚之手,即便是前段時間新晉宰相之時,也是由天後拿捏的初步名單,交給天皇最後審定,如此說來,現在天後的權勢比起以往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概知道自己快要大限將至,天皇對於宰相集團打擊力度十分強大,滿堂紫衣再無一人可以左右皇權。
但是如此一來,也意味著以後皇權接替上將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期,李哲一時半刻不可能熟悉國務,必須得有人進行輔助,既然天皇不是選擇的宰相,那麽毫無疑問天後將會成為太子即位後的輔佐者,這也表明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天後的權勢都不會減弱。
想到這裏,上官婉兒芳心內不禁生出了振奮之心。
作為天後身畔的首席紅人,隻要天後在位,便意味著上官婉兒自己也是權勢不減,對於已經失去愛情的她來說,無異於也是一個極大的補償了。
便在上官婉兒想入非非之際,香菱突然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張口便出言道:“侍詔,烏婆婆出事了。”
“烏婆婆?”上官婉兒愣了愣,顯然不明就裏,問道,“何事也?”
香菱俏臉上隱隱有著幾分嚴峻之色,迴答道:“前天風雨交加的那個夜晚,太平公主傳來口諭,著令烏婆婆以白綾自盡,內侍省奉命而行,目前烏婆婆已經自縊身亡了。”
“什麽1上官婉兒的嗓音頓時忍不住高拔了些許,麵上神色也變得蒼白了起來。
就這麽呆愣半響,她紅豔欲滴的朱唇動了動,口氣卻有些軟綿綿無力:“可知太平公主是因何事賜死烏婆婆?”
“傳出來的罪名是烏婆婆不懂禮數、亂嚼舌根,離間公主殿下與陸駙馬之間的感情。”
聽到此話,上官婉兒心內頓時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蹙著眉頭在書房內走得幾圈,她又霍然止步出言道:“此事不會那麽簡單,走,跟我一道去看看。”
一路行來,上官婉兒均是柳眉神鎖,神情嚴峻,及至走到掖庭宮宮門之外後,她這才沉沉的吐了一口濁氣,大步而入。
當來到烏婆婆居住的那間小院,裏麵已是站滿了為烏婆婆送行的宮娥們。
對於這位身居掖庭宮數十年的老人,許多宮娥都受到過她的幫助,此際許多人都是嗚嗚咽咽,哭哭啼啼,臉上掛滿了晶瑩剔透的珠淚。
“上官侍詔。”見到上官婉兒到來,主持喪禮儀式的一名中年女官招唿了一聲,已是走了過來,輕輕解釋道,“烏婆婆的遺體已於今晨火化,骨灰匣正擺在靈堂之中,侍詔去了還可以……見烏婆婆最後一麵……”
說到這裏,那位中年女官不禁以袖拭淚,模樣說不出的悲戚。
上官婉兒茫然地點了點頭,目光穿過人群望向那擺設在正堂中的靈堂:一個權當骨灰盒的紅色木匣正擺在靈堂之中,四周白挽高掛低垂,銅爐中插滿了黃香青煙嫋嫋,居中的“奠”筆鋒蒼勁有力,一切看起來都是說不出的哀傷
看著看著,上官婉兒眼眸中已是有了隱隱淚光。
她步履輕捷的走了過去,踏上三級台階,又跨過門檻進入正堂之中,候立在那裏的宮娥急忙上前遞給她三炷黃香,其後輕輕退到了一邊。
站在原地愣怔了半響,上官婉兒忽地想起了烏婆婆的音容,兩行清淚終於忍不住滑落俏臉,眼眶也是紅了。
她輕輕一聲長歎,貝齒咬緊牙關輕步上前,雙手撚著黃香在燭火上點燃之後,對著靈堂深深三個大拜,這才將其黃香插入了香爐之中。
這時候,負責主持儀式的中年宮娥又是走了過來,含著眼淚言道:“奴等決定等到午後便將烏婆婆的骨灰撒入葬花井之中,不知侍詔意下如何?”
上官婉兒緩緩頷首道:“可也,到時候我也前來送烏婆婆一程,祝願婆婆她能夠早登極樂世界。”
說話此話,上官婉兒毫不留戀的轉頭離去,心內卻是燃燒著無比憤怒的火焰,無聲的憤怒譴責道:太平,烏婆婆究竟與你有什麽深仇大恨?竟要以三尺白綾賜死她,對於這麽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你難道就狠的心下手麽?
沒有人能夠迴答上官婉兒心內的問題,更何況公主要賜死一個宮娥,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任何人都不會追究,也不會多說些什麽,這就是宮娥低賤而又悲慘的命運,上官婉兒自己也是同樣如此。
掖庭宮南麵有一口井,名為葬花,井水清澈而又甘甜,隻是可惜從來沒有人願意喝上一口,甚至在平時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靠近此井一步,即便偶然路過者也是腳步匆匆,不敢有半分停留。
究其原因,此井乃是專門拋撒逝去宮娥骨灰所用。
根據規定,宮娥本是低賤奴婢之身,在這皇宮內也沒有可容逝去宮娥入土安葬之地。
所以屍身就隻能燒成灰燼拋撒其中,願這口通向洛水的葬花井能夠將逝去宮娥的靈魂帶離皇宮。
故而葬花井便是宮人們最後的歸宿。
時值午後,天上的暖陽軟綿綿無力,照來的光暈也讓上官婉兒感覺不倒一絲一毫的溫暖,心兒冷冰冰一片。
待看到烏婆婆的骨灰終是撒入了葬花井內之後,宮娥們均是忍不住哭聲大作,悲泣不已。
上官婉兒似乎再也不忍心看這樣的情景,輕歎一聲轉過身去,舉步便走。
便在她走出院落快要步上大道的時候,一個紅衣宮娥忽然從旁邊的涼亭中急慌慌跑了過來,登時就跪在了上官婉兒的前麵,哭聲言道:“侍詔,奴知道烏婆婆為何會死,此事乃是因奴而起,還請侍詔能夠救奴一命。”
聞言,上官婉兒霍然止步,美目立即就瞪圓了。
依舊是一身月白色的長袍,上官婉兒獨自一人坐在麗春殿的書房內處理著群臣奏折,牽手中握著的毛筆輕快的舞動著,一個個美麗而又好看的娟秀小字已是清晰的出現在了紙麵之上。
待到初冬的夕陽終於出現在天空的時候,書案上厚厚一摞奏折也是處理完畢。
上官婉兒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擱下毛筆從長案後站起,腳步緩緩的在書房內轉悠思忖不止。
這一年來,天皇身體情況愈來愈下,加之太子李哲懵懂無知,舉國朝政均是決於天後武媚之手,即便是前段時間新晉宰相之時,也是由天後拿捏的初步名單,交給天皇最後審定,如此說來,現在天後的權勢比起以往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概知道自己快要大限將至,天皇對於宰相集團打擊力度十分強大,滿堂紫衣再無一人可以左右皇權。
但是如此一來,也意味著以後皇權接替上將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期,李哲一時半刻不可能熟悉國務,必須得有人進行輔助,既然天皇不是選擇的宰相,那麽毫無疑問天後將會成為太子即位後的輔佐者,這也表明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天後的權勢都不會減弱。
想到這裏,上官婉兒芳心內不禁生出了振奮之心。
作為天後身畔的首席紅人,隻要天後在位,便意味著上官婉兒自己也是權勢不減,對於已經失去愛情的她來說,無異於也是一個極大的補償了。
便在上官婉兒想入非非之際,香菱突然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張口便出言道:“侍詔,烏婆婆出事了。”
“烏婆婆?”上官婉兒愣了愣,顯然不明就裏,問道,“何事也?”
香菱俏臉上隱隱有著幾分嚴峻之色,迴答道:“前天風雨交加的那個夜晚,太平公主傳來口諭,著令烏婆婆以白綾自盡,內侍省奉命而行,目前烏婆婆已經自縊身亡了。”
“什麽1上官婉兒的嗓音頓時忍不住高拔了些許,麵上神色也變得蒼白了起來。
就這麽呆愣半響,她紅豔欲滴的朱唇動了動,口氣卻有些軟綿綿無力:“可知太平公主是因何事賜死烏婆婆?”
“傳出來的罪名是烏婆婆不懂禮數、亂嚼舌根,離間公主殿下與陸駙馬之間的感情。”
聽到此話,上官婉兒心內頓時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蹙著眉頭在書房內走得幾圈,她又霍然止步出言道:“此事不會那麽簡單,走,跟我一道去看看。”
一路行來,上官婉兒均是柳眉神鎖,神情嚴峻,及至走到掖庭宮宮門之外後,她這才沉沉的吐了一口濁氣,大步而入。
當來到烏婆婆居住的那間小院,裏麵已是站滿了為烏婆婆送行的宮娥們。
對於這位身居掖庭宮數十年的老人,許多宮娥都受到過她的幫助,此際許多人都是嗚嗚咽咽,哭哭啼啼,臉上掛滿了晶瑩剔透的珠淚。
“上官侍詔。”見到上官婉兒到來,主持喪禮儀式的一名中年女官招唿了一聲,已是走了過來,輕輕解釋道,“烏婆婆的遺體已於今晨火化,骨灰匣正擺在靈堂之中,侍詔去了還可以……見烏婆婆最後一麵……”
說到這裏,那位中年女官不禁以袖拭淚,模樣說不出的悲戚。
上官婉兒茫然地點了點頭,目光穿過人群望向那擺設在正堂中的靈堂:一個權當骨灰盒的紅色木匣正擺在靈堂之中,四周白挽高掛低垂,銅爐中插滿了黃香青煙嫋嫋,居中的“奠”筆鋒蒼勁有力,一切看起來都是說不出的哀傷
看著看著,上官婉兒眼眸中已是有了隱隱淚光。
她步履輕捷的走了過去,踏上三級台階,又跨過門檻進入正堂之中,候立在那裏的宮娥急忙上前遞給她三炷黃香,其後輕輕退到了一邊。
站在原地愣怔了半響,上官婉兒忽地想起了烏婆婆的音容,兩行清淚終於忍不住滑落俏臉,眼眶也是紅了。
她輕輕一聲長歎,貝齒咬緊牙關輕步上前,雙手撚著黃香在燭火上點燃之後,對著靈堂深深三個大拜,這才將其黃香插入了香爐之中。
這時候,負責主持儀式的中年宮娥又是走了過來,含著眼淚言道:“奴等決定等到午後便將烏婆婆的骨灰撒入葬花井之中,不知侍詔意下如何?”
上官婉兒緩緩頷首道:“可也,到時候我也前來送烏婆婆一程,祝願婆婆她能夠早登極樂世界。”
說話此話,上官婉兒毫不留戀的轉頭離去,心內卻是燃燒著無比憤怒的火焰,無聲的憤怒譴責道:太平,烏婆婆究竟與你有什麽深仇大恨?竟要以三尺白綾賜死她,對於這麽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你難道就狠的心下手麽?
沒有人能夠迴答上官婉兒心內的問題,更何況公主要賜死一個宮娥,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任何人都不會追究,也不會多說些什麽,這就是宮娥低賤而又悲慘的命運,上官婉兒自己也是同樣如此。
掖庭宮南麵有一口井,名為葬花,井水清澈而又甘甜,隻是可惜從來沒有人願意喝上一口,甚至在平時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靠近此井一步,即便偶然路過者也是腳步匆匆,不敢有半分停留。
究其原因,此井乃是專門拋撒逝去宮娥骨灰所用。
根據規定,宮娥本是低賤奴婢之身,在這皇宮內也沒有可容逝去宮娥入土安葬之地。
所以屍身就隻能燒成灰燼拋撒其中,願這口通向洛水的葬花井能夠將逝去宮娥的靈魂帶離皇宮。
故而葬花井便是宮人們最後的歸宿。
時值午後,天上的暖陽軟綿綿無力,照來的光暈也讓上官婉兒感覺不倒一絲一毫的溫暖,心兒冷冰冰一片。
待看到烏婆婆的骨灰終是撒入了葬花井內之後,宮娥們均是忍不住哭聲大作,悲泣不已。
上官婉兒似乎再也不忍心看這樣的情景,輕歎一聲轉過身去,舉步便走。
便在她走出院落快要步上大道的時候,一個紅衣宮娥忽然從旁邊的涼亭中急慌慌跑了過來,登時就跪在了上官婉兒的前麵,哭聲言道:“侍詔,奴知道烏婆婆為何會死,此事乃是因奴而起,還請侍詔能夠救奴一命。”
聞言,上官婉兒霍然止步,美目立即就瞪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