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那突兀而至的黑衣人大鬧一通,謝府立即陷入了混亂之中。
謝太辰年輕矯健,待到黑衣人殺來之時便轉身狼狽鼠竄,好不容易躲到安全地方,卻發現祖父並未一並逃來。
謝太辰自認為並未貪身怕死之輩,然而真正到得性命攸關之際,讓他再去尋找祖父,卻是萬萬不敢。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傳來黑衣人帶著謝瑾已經離去的消息,謝太辰這才忙不迭地跑了出來,帶著一幹家丁急匆匆趕向柴房。
剛走到廊下,謝太辰瞧見不遠處的地上似乎躺著一人,腰際上壓了一塊厚重的大石,正在他驚疑不定當兒,身後一名眼尖的家丁已是驚聲喚道:“啊呀,是宗長……”
“祖父……”謝太辰頓時一個激靈,箭步而上一通審視,卻發現謝睿淵撲倒在地一動不動,也不知是死是活。
謝太辰心頭頓時一涼,連連揮手催促道:“快快,來兩個人,將這塊大石搬開。”
幾名家丁應命而上,協力搬移大石,謝太辰蹲下身子將謝睿淵抱起,卻發現他周身軟綿綿無力,臉色蒼白如雪,幾乎算得上氣若遊絲了。
眼見祖父如此,謝太辰嚇得魂飛魄散,好在父親謝景成及時趕來,兩人才將謝睿淵抬迴寢室,安放在榻上。
解開謝睿淵的外套一瞧傷口,謝太辰父子發現他的後背竟是血淋淋一片時,不由相顧為之色變,又吩咐仆役急忙去延請醫士。
住在巷口的老醫師聞訊前來,坐在榻前診治良久,這才輕歎言道:“謝太公此傷傷及骨髓,即便能夠痊愈,隻怕今後也站不起來了。”
“什麽?竟有如斯嚴重?”謝景成倒抽了一口涼氣,望著謝太辰焦急道:“太辰,你祖父年紀這麽大了,倘若醒來知曉今後再也無法行走站立,一定會備受打擊的。”
謝太辰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雙目透出深深的恨意:“謝瑾,都怪謝瑾,那襲擊祖父之人必定與謝瑾有牽連,阿爺,我們報官吧。”
謝景成乃本縣法曹,略一思忖,他憤然點頭道:“好,為父明日便稟告王明府,請他一定將那謝瑾捉拿歸案,為阿爺報仇雪恨!”
一夜無眠,天剛蒙蒙亮的時候,謝太辰出現在了秦淮河畔。
他四下張望半響,終於看見一艘掛著紅燈籠的畫舫悠哉悠哉地順流飄來,不禁踮起腳尖對著畫舫連連揮手。
片刻之後,畫舫停泊在了岸邊,一名柔美可人的侍女行至船舷微笑道:“謝郎,我家郎君有請。”
“多謝娘子。”謝太辰抱拳一拱,風度翩翩地登上了甲板。
端坐船艙花間內休憩了片時,謝太辰便聽見一陣輕輕的腳步掠過,轉頭一看,崔挹睡眼惺忪地打著哈欠慢慢而至,揮揮手頗覺不耐煩地言道:“謝郎啊,這大清早的,有什麽重要事情非得立即見我?遲些不行麽?”
謝太辰拱手一禮,嘴角劃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五郎君,你吩咐我的事,在下已經辦妥了。”
“哦?”崔挹睡意頓消,快步上前旋身落座問道,“快說說看,結果如何?”
謝太辰嘿嘿一笑,將事情的經過繪聲繪色地說了出來,及至聽完,崔挹立即拊掌大笑道:“好!做得好!謝郎,我果真沒有看錯你。”
謝太辰笑吟吟地點了點頭,隨即卻又皺眉道:“不過……還是僥幸讓謝瑾逃了,而且也不知道救他那黑衣人的身份。”
崔挹滿不在乎地言道:“一條喪家之犬而已,何足道哉!逃了就逃了,難道他還想報仇不成?”
謝太辰想想也是,不禁釋然點頭,討好笑道:“這次在下圓滿完成郎君交代,還請郎君在十七郎君麵前替在下美言幾句。”
這次暗中對付謝瑾,本是崔挹假托崔若顏之名行事,倘若被崔若顏知道,必定會勃然大怒,崔挹自然要瞞得嚴嚴實實的,豈敢隨意多嘴?
崔挹目光微微一閃,笑言道:“謝郎放心,十七郎君那裏我自會替你美言的,不過十七郎素來厭惡居功至傲之人,倘若謝郎今後有遇到十七郎君的機會,萬勿提及此事,惹得他不悅。”
謝太辰微感奇怪,但也沒有往心裏去,點頭間問出了此行最關心的事情:“既然在下已經如約完成了五郎君吩咐,不知郎君答應在下之事……”
崔挹頷首笑道:“放心,守官之期結束,謝郎安心來蘭台履職便是,一切妥妥當當。”
謝太辰喜上眉梢,慌忙起身深深一躬道:“如此,那就多謝五郎君栽培。”
※※※
秋霜已起,橫望山草木枯黃。
半山腰一塊向陽的坡地上,兩個新立的墳塋並列相依,墳前青煙嫋嫋黃紙飄飛,謝瑾素衣戴孝跪在地上,心情麻木得無以複加。
親手將陸三娘和幼娘安葬,眼見著她們的容顏被黃土掩蓋,謝瑾隻覺整個心兒像刀劈斧剁般疼得難受,孔誌亮陪伴在他的身旁,不時發出一聲輕輕的歎息。
就這麽默然無語地矗立墳前不知多久,火焰般的秋日漸漸吻上了青山一角,師徒倆也沒有離開。
裴道子的身影裹挾著最後一絲夕陽餘暉出現在了山道盡頭,他快步來到墳前上得一柱清香,這才苦笑道:“孔老兒,七郎這下可有點麻煩了。”
孔誌亮絲毫沒有慌亂,沉聲問道:“不是讓你前去江寧縣探查謝府情況麽?有何麻煩?”
“說起來還得怪我這牛脾氣。”裴道子長身一歎,“那日眼見謝睿淵令人圍攻七郎,老道氣不過之下將一塊大石踢飛,正中謝睿淵後背,不意那老賊身子骨弱,卻是癱瘓在床,而且還卑劣地上報官府,言及後背是被謝瑾所傷,現在滿城貼滿了官府逮捕七郎的告示文書。”
孔誌亮氣得吹胡子瞪眼睛,埋怨道:“你這老道真會尋麻煩,現在可如何是好?”
謝瑾頭也不迴,淡淡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無妨了。”
孔誌亮沉默了半響,言道:“七郎,這橫望山離江寧太近,隻怕是不能呆了,為師帶你另尋他處隱居,你看如何?”
謝瑾迴身拱手道:“老師此言不錯,我自當聽從師命。”
裴道子無意闖下禍端,此刻又是愧疚又是難受,猛然一拍大腿言道:“此事因我而起,還害得你們師徒二人為之僑居,老道實在問心有愧也!反正那勞什子觀主我也當得憋屈,這樣,老道就跟隨你們一並而去浪跡天下,也好作個伴兒,不知意下如何?”
孔誌亮含笑點頭道:“如此甚好,有道兄相伴,必定不會寂寞也!”
謝瑾對著陸三娘的墳塋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站起身來對著孔誌亮言道:“老師,陳郡謝氏欺我母子,此仇不共戴天,況且現在他們已將我逐出家族,謝氏之姓學生理應丟棄。”
唐時講究宗室禮法,一個世家子弟想要丟棄原本姓氏,另作他姓,可謂離經叛道背棄先祖,孔誌亮乃當時鴻儒,為禮法的堅定擁護者,聞言不禁一陣默然。
然而他也深深地知道陳郡謝氏給謝瑾所帶來的傷害,沉吟半響點頭道:“好吧,就依七郎之言,然而世人總該有個名諱,既然你不願意姓‘謝’,那要以何為姓?”
謝瑾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平靜而又清晰地言道:“從今天開始,弟子跟隨母姓,陸瑾!”
“陸瑾就陸瑾吧。”孔誌亮頷首一笑,點頭表示同意。
以前的謝瑾,今天的陸瑾凝望著陸三娘的墓碑,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阿娘的音容,他捏緊拳頭在心底暗暗發誓道:“阿娘,兒馬上就要離開江寧,待到兒再次歸來那一天,必定讓謝氏那些人血債血償,替你洗刷冤屈!”
夕陽終於沉下了青山,沉沉暮靄籠罩山林原野,少年依舊久久地矗立在墳塋前,一動不動猶如石雕木俑。
(第一卷完)
謝太辰年輕矯健,待到黑衣人殺來之時便轉身狼狽鼠竄,好不容易躲到安全地方,卻發現祖父並未一並逃來。
謝太辰自認為並未貪身怕死之輩,然而真正到得性命攸關之際,讓他再去尋找祖父,卻是萬萬不敢。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傳來黑衣人帶著謝瑾已經離去的消息,謝太辰這才忙不迭地跑了出來,帶著一幹家丁急匆匆趕向柴房。
剛走到廊下,謝太辰瞧見不遠處的地上似乎躺著一人,腰際上壓了一塊厚重的大石,正在他驚疑不定當兒,身後一名眼尖的家丁已是驚聲喚道:“啊呀,是宗長……”
“祖父……”謝太辰頓時一個激靈,箭步而上一通審視,卻發現謝睿淵撲倒在地一動不動,也不知是死是活。
謝太辰心頭頓時一涼,連連揮手催促道:“快快,來兩個人,將這塊大石搬開。”
幾名家丁應命而上,協力搬移大石,謝太辰蹲下身子將謝睿淵抱起,卻發現他周身軟綿綿無力,臉色蒼白如雪,幾乎算得上氣若遊絲了。
眼見祖父如此,謝太辰嚇得魂飛魄散,好在父親謝景成及時趕來,兩人才將謝睿淵抬迴寢室,安放在榻上。
解開謝睿淵的外套一瞧傷口,謝太辰父子發現他的後背竟是血淋淋一片時,不由相顧為之色變,又吩咐仆役急忙去延請醫士。
住在巷口的老醫師聞訊前來,坐在榻前診治良久,這才輕歎言道:“謝太公此傷傷及骨髓,即便能夠痊愈,隻怕今後也站不起來了。”
“什麽?竟有如斯嚴重?”謝景成倒抽了一口涼氣,望著謝太辰焦急道:“太辰,你祖父年紀這麽大了,倘若醒來知曉今後再也無法行走站立,一定會備受打擊的。”
謝太辰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雙目透出深深的恨意:“謝瑾,都怪謝瑾,那襲擊祖父之人必定與謝瑾有牽連,阿爺,我們報官吧。”
謝景成乃本縣法曹,略一思忖,他憤然點頭道:“好,為父明日便稟告王明府,請他一定將那謝瑾捉拿歸案,為阿爺報仇雪恨!”
一夜無眠,天剛蒙蒙亮的時候,謝太辰出現在了秦淮河畔。
他四下張望半響,終於看見一艘掛著紅燈籠的畫舫悠哉悠哉地順流飄來,不禁踮起腳尖對著畫舫連連揮手。
片刻之後,畫舫停泊在了岸邊,一名柔美可人的侍女行至船舷微笑道:“謝郎,我家郎君有請。”
“多謝娘子。”謝太辰抱拳一拱,風度翩翩地登上了甲板。
端坐船艙花間內休憩了片時,謝太辰便聽見一陣輕輕的腳步掠過,轉頭一看,崔挹睡眼惺忪地打著哈欠慢慢而至,揮揮手頗覺不耐煩地言道:“謝郎啊,這大清早的,有什麽重要事情非得立即見我?遲些不行麽?”
謝太辰拱手一禮,嘴角劃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五郎君,你吩咐我的事,在下已經辦妥了。”
“哦?”崔挹睡意頓消,快步上前旋身落座問道,“快說說看,結果如何?”
謝太辰嘿嘿一笑,將事情的經過繪聲繪色地說了出來,及至聽完,崔挹立即拊掌大笑道:“好!做得好!謝郎,我果真沒有看錯你。”
謝太辰笑吟吟地點了點頭,隨即卻又皺眉道:“不過……還是僥幸讓謝瑾逃了,而且也不知道救他那黑衣人的身份。”
崔挹滿不在乎地言道:“一條喪家之犬而已,何足道哉!逃了就逃了,難道他還想報仇不成?”
謝太辰想想也是,不禁釋然點頭,討好笑道:“這次在下圓滿完成郎君交代,還請郎君在十七郎君麵前替在下美言幾句。”
這次暗中對付謝瑾,本是崔挹假托崔若顏之名行事,倘若被崔若顏知道,必定會勃然大怒,崔挹自然要瞞得嚴嚴實實的,豈敢隨意多嘴?
崔挹目光微微一閃,笑言道:“謝郎放心,十七郎君那裏我自會替你美言的,不過十七郎素來厭惡居功至傲之人,倘若謝郎今後有遇到十七郎君的機會,萬勿提及此事,惹得他不悅。”
謝太辰微感奇怪,但也沒有往心裏去,點頭間問出了此行最關心的事情:“既然在下已經如約完成了五郎君吩咐,不知郎君答應在下之事……”
崔挹頷首笑道:“放心,守官之期結束,謝郎安心來蘭台履職便是,一切妥妥當當。”
謝太辰喜上眉梢,慌忙起身深深一躬道:“如此,那就多謝五郎君栽培。”
※※※
秋霜已起,橫望山草木枯黃。
半山腰一塊向陽的坡地上,兩個新立的墳塋並列相依,墳前青煙嫋嫋黃紙飄飛,謝瑾素衣戴孝跪在地上,心情麻木得無以複加。
親手將陸三娘和幼娘安葬,眼見著她們的容顏被黃土掩蓋,謝瑾隻覺整個心兒像刀劈斧剁般疼得難受,孔誌亮陪伴在他的身旁,不時發出一聲輕輕的歎息。
就這麽默然無語地矗立墳前不知多久,火焰般的秋日漸漸吻上了青山一角,師徒倆也沒有離開。
裴道子的身影裹挾著最後一絲夕陽餘暉出現在了山道盡頭,他快步來到墳前上得一柱清香,這才苦笑道:“孔老兒,七郎這下可有點麻煩了。”
孔誌亮絲毫沒有慌亂,沉聲問道:“不是讓你前去江寧縣探查謝府情況麽?有何麻煩?”
“說起來還得怪我這牛脾氣。”裴道子長身一歎,“那日眼見謝睿淵令人圍攻七郎,老道氣不過之下將一塊大石踢飛,正中謝睿淵後背,不意那老賊身子骨弱,卻是癱瘓在床,而且還卑劣地上報官府,言及後背是被謝瑾所傷,現在滿城貼滿了官府逮捕七郎的告示文書。”
孔誌亮氣得吹胡子瞪眼睛,埋怨道:“你這老道真會尋麻煩,現在可如何是好?”
謝瑾頭也不迴,淡淡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無妨了。”
孔誌亮沉默了半響,言道:“七郎,這橫望山離江寧太近,隻怕是不能呆了,為師帶你另尋他處隱居,你看如何?”
謝瑾迴身拱手道:“老師此言不錯,我自當聽從師命。”
裴道子無意闖下禍端,此刻又是愧疚又是難受,猛然一拍大腿言道:“此事因我而起,還害得你們師徒二人為之僑居,老道實在問心有愧也!反正那勞什子觀主我也當得憋屈,這樣,老道就跟隨你們一並而去浪跡天下,也好作個伴兒,不知意下如何?”
孔誌亮含笑點頭道:“如此甚好,有道兄相伴,必定不會寂寞也!”
謝瑾對著陸三娘的墳塋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站起身來對著孔誌亮言道:“老師,陳郡謝氏欺我母子,此仇不共戴天,況且現在他們已將我逐出家族,謝氏之姓學生理應丟棄。”
唐時講究宗室禮法,一個世家子弟想要丟棄原本姓氏,另作他姓,可謂離經叛道背棄先祖,孔誌亮乃當時鴻儒,為禮法的堅定擁護者,聞言不禁一陣默然。
然而他也深深地知道陳郡謝氏給謝瑾所帶來的傷害,沉吟半響點頭道:“好吧,就依七郎之言,然而世人總該有個名諱,既然你不願意姓‘謝’,那要以何為姓?”
謝瑾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平靜而又清晰地言道:“從今天開始,弟子跟隨母姓,陸瑾!”
“陸瑾就陸瑾吧。”孔誌亮頷首一笑,點頭表示同意。
以前的謝瑾,今天的陸瑾凝望著陸三娘的墓碑,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阿娘的音容,他捏緊拳頭在心底暗暗發誓道:“阿娘,兒馬上就要離開江寧,待到兒再次歸來那一天,必定讓謝氏那些人血債血償,替你洗刷冤屈!”
夕陽終於沉下了青山,沉沉暮靄籠罩山林原野,少年依舊久久地矗立在墳塋前,一動不動猶如石雕木俑。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