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的宮殿裏,武媚正目瞪口呆的看著李治,眉飛色舞的跟她講今日朝堂上,自己任命李弘為戶部尚書一事時朝堂上群臣的反應。


    “對,沒錯,都跟皇後這個表情差不多,今日朕才知道了什麽叫做眾生相,這朝堂上的眾官員,是結結實實的給朕演示了一出啊。但皇後你還別說,其中竟然不少人都還是讚同李弘為戶部尚書的。支持者以李弘這幾年的所作所為做依據,猛烈的抨擊著反對者,特別是那些玻璃、水晶、精鹽、精糖等等,認為李弘完全可以勝任這戶部尚書一職。”李治很滿意今日朝堂上官員的反應,唯一出乎意料的是,支持者竟然還占了大多數,他還認為會一半一半呢。


    “您怎麽不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呢!”武媚沒好氣的說道。


    還有一句話她沒說出來,那就是任命李弘為兵部尚書後,在過幾年,你就可以跟妾身,在身後正在建造的大明宮裏養老了!


    李治一有喜事或者微妙時刻,總是會反應慢半拍,還正色的跟皇後說道:“那不行,現在李弘年歲尚小,再過幾年吧。朕這幅皮囊不爭氣,越來越不能撐著朕一天兩天,不眠不夜的批閱奏折了。這幾年就讓他在戶部好好磨練一番,等過幾年成熟了,性子穩當了,朕就可以放心的把兵部尚書也讓他擔任了……。”


    “陛下……!”武媚語氣中掩飾不住的不滿說道:“您也知道他那性子不穩當,您現在把大唐的財政大權交由他,您認為他能勝任嗎?先不說別的,就那一刻三變的德行,你讓天下百姓還能有個安生日子?戶部向來掌管朝臣俸祿,妾身敢跟您打賭,他現在一門心思的肯定放在了這方麵,一定會想著如何以俸祿折騰朝臣的!”


    “不會的,雖說知子莫若母,但弘兒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平時雖然頑劣了一些,但政事上想來不會出多大差錯的。你看看他那太乙城,當初建造時跟朕約法三章,不允許朕過問、幫助,現在你看看,太乙城天天人潮湧動,各地的商人都是蜂湧而來,每天都有大量的錢財進入太乙城。”


    武媚歎口氣,耐著性子道:“那是他喜歡錢財,您跟我說說,您知道不知道這些年他賺了多少錢?您別告訴我,大明宮的再建造,他把他賺的錢都放進去了?妾身還敢跟您打賭,他資助您修建大明宮的錢財,恐怕不過是他這些年所賺錢財的九牛一毛!說不準,小東西如今錢財多的都可以蓋宮殿了!您現在還把戶部交由他,這個小東西眼裏還能看見點兒別的嗎?”


    武媚怒氣衝衝的數落著李治,就像是平常人家的正妻,在數落自己的夫君,武媚眉頭緊鎖再次問道:“戶部可還有其他尚書在任?”


    李治兩手一攤,無辜道:“沒了,劉仁軌自從出兵百濟後,刑部尚書一職一直空缺,今日已任命原戶部尚書崔知溫為刑部尚書了。”


    武媚感覺大勢已去,無奈的歎口氣,心裏祈禱著李弘真能如李治所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把戶部掌管好就行。


    武媚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李弘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愣了沒有半刻鍾,便找到了身為戶部尚書的樂趣所在。


    原本還以為好多事情需要等到自己登基,或者再大幾年後才可以去整改。但現在竟然天上掉機會,自己閑時總結的一些,關於大唐均田製、府兵製、以及商稅還有戶籍的管理弊端,都可以慢慢一一更正了。


    除了府兵製外,其他的均是戶部職權範圍內,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一個好機會。


    但李弘也知曉,現在無論是均田製、還是“租庸調”這樣的稅法,存在既是合理,何況大唐的興盛與此也是息息相關。


    不同的則是,土地私有製的兼並以及隨著大唐人口逐步增多,兩者之間起了巨大的衝突,人越來越多,國家可以相授的土地因為私有製的兼並,卻越來越少,導致了均田製的破壞。


    李弘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始按部就班的去斬除,那些將來可能出現弊端的苗頭,無論是均田製還是租庸調,李弘都沒打算現在大動。


    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裏,讓這些製度更加的合理化。


    所有的問題想要合理化,需從一個基礎開始,那就是人口,戶籍製度的完善,將是一切問題合理化的基調。


    完善了戶籍製度才是所有根本的一切,這件事情李弘想了半天,想要堵住此時戶籍製度的漏洞,恐怕他的腦袋瓜子還不夠使,但有人絕對是這方麵的行家。


    那就是向來懂的以人治人,懂謀略善權術的許敬宗跟李義府兩人。


    於是李弘大手一揮,剛剛來到東宮的許敬宗跟李義府在除了平時修書外,就是研究戶籍製度的缺陷跟優勢。


    至於這個時期三十稅一的商稅,李弘則選擇了先拿自己的太乙城開刀,循序漸進的開始增加稅收,至於改成多少,這需要上官儀、郭瑜、許圉師等人跟白純相互協作。


    運用他們現在已經爛熟無比的新數學法,跟阿拉數字做出一個新的概論跟統計出來。


    李弘心裏有一個完美的未來宏圖,以長安、洛陽為中心,輻射整個北方的經濟重鎮,洛陽連接南北水路,自然是重中之重。


    而長安則完全可以依靠太乙城,組成傳統的商業與新興商業的相結合,與洛陽相輔相成,形成真正的經濟圈。


    錢莊已經被他提上日程,畢竟隨著太乙城經濟的發展,自然而然的就會在商人之間,催生這種最早的飛錢,而自己要是不先一步推出,等到民間商人自發推出時,插手容易,接管就很難了。


    就不如現在率先推出,然後慢慢的在連同商隊一起擴大。


    所以,商會也在他腦袋裏成了形,南北商會加上太乙城這個總商會,總會讓以利為命的商人樂意加入進來的。


    一邊坐在椅子上,一邊留著口水嗬嗬直笑,完美的商業帝國藍圖,在他腦海裏仿佛已經形成了,現在自己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享受了。


    不想,夏至的聲音跟玉手擾醒了他的癡人夢:“殿下,徐大人跟李大人問您還有何吩咐嗎?”


    “哦,不好意思,剛才困頓了,昨夜思索問題太多。”李弘留著口水清醒過來,看著從大理寺出來的李義府,說道:“這段時間不見,義府清瘦了不少。”


    “有勞殿下您掛懷,臣身體尚可。”李義府顯然是還沒有迴家,也不知道從哪裏隨意的倒飭了下,刮了刮胡子,換了一身衣服就跑過來了。


    “出來就好,今日正好也無事了,就放你三天假,在家好好歇息歇息,三日後再迴來便是了。”李弘笑嗬嗬的看著李義府,心裏卻道:“也不知道李義府知道自己的女兒,跟女婿被殺會是什麽表情。”


    “是,臣多謝殿下關懷。”李義府起身行禮道。


    這一次的大理寺“之行”,讓李義府變得好像不像從前那麽鋒芒畢露了,雖然標誌性的溫和笑容,跟睿智深沉的眼神依舊如故,但氣勢上總是覺得圓潤了幾分,顯得更加的危險了。


    “許大人,至於修書一事兒,還需你與上官先生多交流,不過好在不急,利國利民之事,還需沉得住氣才是。至於您跟上官先生說的修書之人不夠用,我認為可以招攬一部分,皇宮內侍省的太監,該當班的當班,不當班的倒是可以跟著邊學邊修嘛。”


    李弘打著馬虎眼,現在東宮能用的就這點兒人手,要想真正的做到儲備人才,那還得不少年以後呢。


    但李弘卻不知道,自己這個打馬虎眼的臨時法子,卻成了大唐往後幾百年來的重要支柱。


    以至於皇宮內侍省的太監,歪打正著的成了大唐多年以來,師資力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單免去了困擾曆朝曆代以來,太監幹政的這個絕世難題。


    而且還把太監,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延續存在的產物,變成了大唐的中堅力量。


    由於這一群體,在失去了人倫等等的享受後,卻因為李弘讓他們邊學邊修的臨時決定,在往後的幾十年裏,出了太多的鴻儒大學。


    他們摒棄了普通人該有的名利之心與心浮氣躁,反而比正常人更容易,在學識的海洋裏攀到高峰。往後的幾十年裏,這群內侍省的人在發明創造、開拓創新上,為李治、李弘貢獻了太多太多的驚喜。


    花孟悄悄的走進來,在李弘耳邊低聲耳語道:“太子爺,驚蟄、獵豹迴來了,他們說賀蘭敏之已於昨日迴到了長安城。今日會去曲江池遊玩。”


    “哦,還真挺快的啊。”李弘驚訝的眨巴著眼睛,匆匆結束了與許敬宗等人的會談。


    看著許敬宗等人離去,李弘開始思索這條消息後麵的信息,賀蘭敏之迴來了,父皇跟母後肯定知曉,但為何卻不讓他直接跟隨武順她們迴原籍呢,怎麽這家夥還能沒事兒人似的跑到曲江池遊玩兒!


    “曲江池今日有何事?”李弘問花孟。


    “太子爺,今日是國子監跟弘文館的學子,還有新來的倭國遣唐學子在曲江池相聚。”花孟說道。


    “娘的,這麽好的事情這麽就沒有我的事情?走,看看去。夏至,拿我的滑板來,咱們也一起去遊玩兒遊玩兒。”李弘從椅子上跳下來,打算湊湊熱鬧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謀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葉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葉7並收藏唐謀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