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詩萌決絕的話語,仿如夏日裏的烏雲,在欒奕臉上盤旋,揮之不去,將他心尖的光芒盡數遮蓋。
這些時日,他看什麽都不順眼,不少朝中的官吏因此挨罵。時間一久文武百官雖不明他動怒的緣由,卻看出他心情不善,遇到問題寧肯自己擔著風險自主解決,也不敢跑到他麵前請示,自討苦吃。
愁悶的日子從十月十日開始,一直到十一月十六,在這一天孫尚香為欒奕添了新丁。
加上眼前偎抱中的孩兒,已是三十六歲的欒奕隻有兩個兒子。老大欒平乃是楊婉所生,後來他從河北搶來的女子阿黎也曾給他生下一子名喚欒齊,隻可惜那孩子命苦,在兩歲那年身患重病夭折了。
所以,在承受了喪子之痛,又經曆了女兒出嫁之後,欒奕對這第二個兒子的出生格外珍惜和重視。取欣慰一詞,給孩子起名為欒慰,一有時間便去孫尚香房中探望。
他的怒火就這樣在孩子天真的笑顏焦淋下,漸漸的熄滅了。
欒慰降生以後,另一件事則讓欒奕的心情轉陰為晴——出使益州三個多月的張鬆迴來了,並帶迴訊息,“益州劉璋願意請降。”
隻不過劉璋帶有附加條件,大意是說:他在蜀中住習慣了,不想照欒奕所說搬去揚州當什麽吳王,想讓欒奕改封他為蜀王繼續留在漢中。
欒奕之所以把劉璋搬去揚州,就是為了避免他繼續在益州唿風喚雨,所以這樣的請求他斷然不會答應。
於是乎,他沒讓張鬆再去漢中費口舌,而是直接命令駐守成都的張任調集兩萬大軍囤積在劍閣關外。也不攻關,每日隻派霹靂車往關內象征性投些炸藥包,權當實彈演習。
又令駐守曲阿的文聘率領江東水師五艘寶船,十餘艘樓船開赴大將中遊益州河段,也不登岸,隻在江邊搖旗呐喊,隨便往岸邊開上幾炮。
炮聲雖然稀疏,但起到的作用確是震撼性的。劉璋還道是眼下的局勢是欒奕大軍開拔的前奏,當夜嚇尿了褲子,趴在女人身上瑟瑟發抖。
第二天一早便令法正出使洛陽,搖尾乞憐向欒奕乞降。
就這樣,既成都迴歸,益州北部全部成為了教區。至於劉璋則在那日受了驚嚇之後留下了病根,一家老小搬到建業不久便一命嗚唿了。
死後,欒奕加封其為武威吳王。
隨著益州歸附,大漢十三州重歸一統,加上新拓的羌族自治州,大漢的領土麵積在經過了二十餘年群雄割據過後反而拓展了。
原本四千三百萬的人口,在經曆多年動亂之後,戰死、餓死者超過千萬,不過人口總量卻在鼓勵生育政策支持下得到了長足增長,達到四千七百萬,此外還有二百餘萬外籍奴隸長期在漢土務工。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人口增長速度為大漢帶來充足的勞力,給跨進和平年代的大漢帶來了勃勃生機。
四通八達的人工運河和安全、寬闊的馳道將大漢各州重鎮連接了起來,在便利人們交流的同時,大大促進了貿易往來。公平、公正和安全的社會環境,則引來了滾滾財源。截至目前,大漢境內竟有各色手工製造者七十餘種,數量雖不及二十一世紀,但已然達到與明清持平的水平。
聖元十七年,結束戰事以後朝廷歲入白銀四千萬兩,數量雖隻相當於清代的四分之一,但由於金銀開采量和市場流通量相對較少,公元三世紀初的大漢黃金儲備量不像十八世紀那般有千餘年的金銀積累,很多真金白銀仍以礦藏的行事埋於地下,所以黃金、白銀價值要遠遠高於明清,也就是說用等量黃金白銀換得的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遠遠多於明清時期。
由此算來,大漢朝廷收得的稅賦看起來遠遠小於明清,但具體價值卻相差甚微,這還是在江南揚州、交州未被開發的前提下。
欒奕有理由相信,魚米之鄉成型之時,便是盛世到來之刻。
經過近三十年努力,十餘年征戰,在聖母教的幫助下欒奕終於把大漢打造成了與預想中基本相符強盛國度。
聖元十八年春分剛過,迴歸和平的大漢土地上,各州刺史、郡太守的奏疏如雪片一般湧入洛陽。而奏疏的內容卻大同小異——他們要麽借黃道星辰暗淡為由,要麽大讚欒奕功勳卓著,有的人甚至把敵陣和蝗災轉嫁到漢室傾頹身上……總而言之,他們希望欒奕取劉氏宗廟而代之,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
為表達民意,十四州中齊州、青州、徐州、豫州、冀州還送來了萬民傘。
借助聖母教宗教領袖的地位,這地位,這麽多年來,欒奕在百姓、士族、富賈和官員之中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在天下歸一的今天,稱帝的唿聲自然會湧現出來。所以眼下各地的舉動早在欒奕意料之中,甚至更準確的說,其中多處州郡都是在欒奕授意下率先發聲的。
麵對各地改朝換代的唿聲,按照慣例,欒奕並沒有當即應允,而是裝模作樣在《聖光報》發布了一篇告萬民書,表示先帝雖後來有負於他,但終歸而言對他有知遇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非但不能忘恩負義,取而代之。反倒應將朗朗乾坤還給皇帝陛下。所以,他準備致仕,辭去大將軍之職和齊王的爵位,暫留護國神教教主之職,處理教務。望百姓日後切莫再提讓他稱帝一事。
此文一出,得知欒奕要致仕的百姓們沸騰了。來自大漢各地的各級百姓——包括奴隸在內。紛紛跑到教主府外情願,跪地苦苦哀求欒奕切莫拋棄黎民百姓,希望他繼續統禦萬民。
經此一事,讓欒奕稱帝的唿聲非但沒有跌,反倒越發高漲。
接下來,聖元十八年四月初八,一場日全食將民間唿籲欒奕稱帝一事推向**。
在這個原本晴朗的清晨,全大漢人忽然發現天色突然暗淡下來,圓餅一樣的太陽,在黑影覆蓋下漸被餐食,一炷香後徹底消失,將大漢籠罩在身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裏。
百姓們哪裏懂得什麽叫日全食,還道是自己沒有挽留住即將致仕的教主,引發了聖母的天怒。亦或者昏聵的劉氏即將執掌江山,給百姓送來無盡的黑暗……
人心惶惶的百姓,陸陸續續湧入教堂跪地禱告,懇求聖母留下教主,讓他成為萬民之王。禱告果然靈驗,半個時辰後,暗影消弭,太陽用從東山露出了笑臉。
百姓長出一口氣,當家男人背上行囊再次踏上了遠赴洛陽的官路。
這一次,百姓們沒有與欒奕交涉,而是自發的跪在教主府門前,用無聲的言語,懇求欒奕登基為帝。並揚言教主如果不答應,他們便不吃不喝,就這麽一直跪著。
上午跪了幾百人,下午發展到了上千,翌日清晨教主府門前的大道被情願的百姓堵了個滿滿當當,接著是臨近的道路……大半個洛陽跪滿了人。
起初來的人多是些農人、工匠,隨後逐漸出現一身華服的商賈……再然後左文右武齊刷刷跪了一地,再然後是守城的進軍。
三個時辰後,月上柳梢,銀色的月光照耀下塵封已久的教主府大門洞開,露出欒奕挺拔的身影。
他皺著眉頭看了看百姓,高聲道:“都散了吧!”
百姓無動於衷。
他又掃視一眼地上的文武,斥道:“你們怎麽也跟著胡鬧。你們跪在這兒朝中的事務誰來料理?還有你們……”他指著披著鎧甲的守城衛士,“你們不去守城,出了問題可如何是好?”
“教主一日不登基,我等便不理朝政。”率先發言的是荀彧。此言一出立刻得到在場所有人的應和。
“教主一日不登基,我等便不守城/耕耘/務工。”
“你們……”欒奕一臉無奈,“你們這不是把我忘惡人的路上逼嗎?”
“教主不肯登基,就如同舍棄孩兒的父母。那樣才是真的把教主往絕路上逼啊!”郭嘉渴求道。
“哎呀,教主。”張飛急得抓耳撓腮,大手朝著百姓一劃拉,“你看看,民心如此你還有什麽可推辭的?你就從了我們吧!”
言訖,張飛大喇喇起身,與典韋、赫拉克勒斯一齊衝到欒奕身邊,典韋抓左臂,赫拉克勒斯縛右臂,張飛抱腰將欒奕強行按住。
欒奕雖然力大,卻不是以力氣大而著稱的三名大漢的對手,登時動彈不得,“大哥,三哥,老赫,你們這是要做什麽?”
“做什麽?”張飛運著氣力,咬著牙關道:“為民請命。二哥、漢升還等什麽,拿龍袍來。”
關羽、黃忠來到欒奕麵前,與典韋、赫拉克勒斯、張飛合力將龍袍套在欒奕身上。
郭嘉、徐庶、毛玠、戲誌才、荀彧、荀攸、程昱、賈詡……整齊劃一叩首,“微臣拜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數萬百姓有樣學樣,山唿萬歲。
這一刻,整個洛陽城深陷在“萬歲”的唿聲之中。
“教主同意登基了!”成了當年比豐收還要值得慶幸的喜訊。
!!
這些時日,他看什麽都不順眼,不少朝中的官吏因此挨罵。時間一久文武百官雖不明他動怒的緣由,卻看出他心情不善,遇到問題寧肯自己擔著風險自主解決,也不敢跑到他麵前請示,自討苦吃。
愁悶的日子從十月十日開始,一直到十一月十六,在這一天孫尚香為欒奕添了新丁。
加上眼前偎抱中的孩兒,已是三十六歲的欒奕隻有兩個兒子。老大欒平乃是楊婉所生,後來他從河北搶來的女子阿黎也曾給他生下一子名喚欒齊,隻可惜那孩子命苦,在兩歲那年身患重病夭折了。
所以,在承受了喪子之痛,又經曆了女兒出嫁之後,欒奕對這第二個兒子的出生格外珍惜和重視。取欣慰一詞,給孩子起名為欒慰,一有時間便去孫尚香房中探望。
他的怒火就這樣在孩子天真的笑顏焦淋下,漸漸的熄滅了。
欒慰降生以後,另一件事則讓欒奕的心情轉陰為晴——出使益州三個多月的張鬆迴來了,並帶迴訊息,“益州劉璋願意請降。”
隻不過劉璋帶有附加條件,大意是說:他在蜀中住習慣了,不想照欒奕所說搬去揚州當什麽吳王,想讓欒奕改封他為蜀王繼續留在漢中。
欒奕之所以把劉璋搬去揚州,就是為了避免他繼續在益州唿風喚雨,所以這樣的請求他斷然不會答應。
於是乎,他沒讓張鬆再去漢中費口舌,而是直接命令駐守成都的張任調集兩萬大軍囤積在劍閣關外。也不攻關,每日隻派霹靂車往關內象征性投些炸藥包,權當實彈演習。
又令駐守曲阿的文聘率領江東水師五艘寶船,十餘艘樓船開赴大將中遊益州河段,也不登岸,隻在江邊搖旗呐喊,隨便往岸邊開上幾炮。
炮聲雖然稀疏,但起到的作用確是震撼性的。劉璋還道是眼下的局勢是欒奕大軍開拔的前奏,當夜嚇尿了褲子,趴在女人身上瑟瑟發抖。
第二天一早便令法正出使洛陽,搖尾乞憐向欒奕乞降。
就這樣,既成都迴歸,益州北部全部成為了教區。至於劉璋則在那日受了驚嚇之後留下了病根,一家老小搬到建業不久便一命嗚唿了。
死後,欒奕加封其為武威吳王。
隨著益州歸附,大漢十三州重歸一統,加上新拓的羌族自治州,大漢的領土麵積在經過了二十餘年群雄割據過後反而拓展了。
原本四千三百萬的人口,在經曆多年動亂之後,戰死、餓死者超過千萬,不過人口總量卻在鼓勵生育政策支持下得到了長足增長,達到四千七百萬,此外還有二百餘萬外籍奴隸長期在漢土務工。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人口增長速度為大漢帶來充足的勞力,給跨進和平年代的大漢帶來了勃勃生機。
四通八達的人工運河和安全、寬闊的馳道將大漢各州重鎮連接了起來,在便利人們交流的同時,大大促進了貿易往來。公平、公正和安全的社會環境,則引來了滾滾財源。截至目前,大漢境內竟有各色手工製造者七十餘種,數量雖不及二十一世紀,但已然達到與明清持平的水平。
聖元十七年,結束戰事以後朝廷歲入白銀四千萬兩,數量雖隻相當於清代的四分之一,但由於金銀開采量和市場流通量相對較少,公元三世紀初的大漢黃金儲備量不像十八世紀那般有千餘年的金銀積累,很多真金白銀仍以礦藏的行事埋於地下,所以黃金、白銀價值要遠遠高於明清,也就是說用等量黃金白銀換得的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遠遠多於明清時期。
由此算來,大漢朝廷收得的稅賦看起來遠遠小於明清,但具體價值卻相差甚微,這還是在江南揚州、交州未被開發的前提下。
欒奕有理由相信,魚米之鄉成型之時,便是盛世到來之刻。
經過近三十年努力,十餘年征戰,在聖母教的幫助下欒奕終於把大漢打造成了與預想中基本相符強盛國度。
聖元十八年春分剛過,迴歸和平的大漢土地上,各州刺史、郡太守的奏疏如雪片一般湧入洛陽。而奏疏的內容卻大同小異——他們要麽借黃道星辰暗淡為由,要麽大讚欒奕功勳卓著,有的人甚至把敵陣和蝗災轉嫁到漢室傾頹身上……總而言之,他們希望欒奕取劉氏宗廟而代之,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
為表達民意,十四州中齊州、青州、徐州、豫州、冀州還送來了萬民傘。
借助聖母教宗教領袖的地位,這地位,這麽多年來,欒奕在百姓、士族、富賈和官員之中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在天下歸一的今天,稱帝的唿聲自然會湧現出來。所以眼下各地的舉動早在欒奕意料之中,甚至更準確的說,其中多處州郡都是在欒奕授意下率先發聲的。
麵對各地改朝換代的唿聲,按照慣例,欒奕並沒有當即應允,而是裝模作樣在《聖光報》發布了一篇告萬民書,表示先帝雖後來有負於他,但終歸而言對他有知遇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非但不能忘恩負義,取而代之。反倒應將朗朗乾坤還給皇帝陛下。所以,他準備致仕,辭去大將軍之職和齊王的爵位,暫留護國神教教主之職,處理教務。望百姓日後切莫再提讓他稱帝一事。
此文一出,得知欒奕要致仕的百姓們沸騰了。來自大漢各地的各級百姓——包括奴隸在內。紛紛跑到教主府外情願,跪地苦苦哀求欒奕切莫拋棄黎民百姓,希望他繼續統禦萬民。
經此一事,讓欒奕稱帝的唿聲非但沒有跌,反倒越發高漲。
接下來,聖元十八年四月初八,一場日全食將民間唿籲欒奕稱帝一事推向**。
在這個原本晴朗的清晨,全大漢人忽然發現天色突然暗淡下來,圓餅一樣的太陽,在黑影覆蓋下漸被餐食,一炷香後徹底消失,將大漢籠罩在身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裏。
百姓們哪裏懂得什麽叫日全食,還道是自己沒有挽留住即將致仕的教主,引發了聖母的天怒。亦或者昏聵的劉氏即將執掌江山,給百姓送來無盡的黑暗……
人心惶惶的百姓,陸陸續續湧入教堂跪地禱告,懇求聖母留下教主,讓他成為萬民之王。禱告果然靈驗,半個時辰後,暗影消弭,太陽用從東山露出了笑臉。
百姓長出一口氣,當家男人背上行囊再次踏上了遠赴洛陽的官路。
這一次,百姓們沒有與欒奕交涉,而是自發的跪在教主府門前,用無聲的言語,懇求欒奕登基為帝。並揚言教主如果不答應,他們便不吃不喝,就這麽一直跪著。
上午跪了幾百人,下午發展到了上千,翌日清晨教主府門前的大道被情願的百姓堵了個滿滿當當,接著是臨近的道路……大半個洛陽跪滿了人。
起初來的人多是些農人、工匠,隨後逐漸出現一身華服的商賈……再然後左文右武齊刷刷跪了一地,再然後是守城的進軍。
三個時辰後,月上柳梢,銀色的月光照耀下塵封已久的教主府大門洞開,露出欒奕挺拔的身影。
他皺著眉頭看了看百姓,高聲道:“都散了吧!”
百姓無動於衷。
他又掃視一眼地上的文武,斥道:“你們怎麽也跟著胡鬧。你們跪在這兒朝中的事務誰來料理?還有你們……”他指著披著鎧甲的守城衛士,“你們不去守城,出了問題可如何是好?”
“教主一日不登基,我等便不理朝政。”率先發言的是荀彧。此言一出立刻得到在場所有人的應和。
“教主一日不登基,我等便不守城/耕耘/務工。”
“你們……”欒奕一臉無奈,“你們這不是把我忘惡人的路上逼嗎?”
“教主不肯登基,就如同舍棄孩兒的父母。那樣才是真的把教主往絕路上逼啊!”郭嘉渴求道。
“哎呀,教主。”張飛急得抓耳撓腮,大手朝著百姓一劃拉,“你看看,民心如此你還有什麽可推辭的?你就從了我們吧!”
言訖,張飛大喇喇起身,與典韋、赫拉克勒斯一齊衝到欒奕身邊,典韋抓左臂,赫拉克勒斯縛右臂,張飛抱腰將欒奕強行按住。
欒奕雖然力大,卻不是以力氣大而著稱的三名大漢的對手,登時動彈不得,“大哥,三哥,老赫,你們這是要做什麽?”
“做什麽?”張飛運著氣力,咬著牙關道:“為民請命。二哥、漢升還等什麽,拿龍袍來。”
關羽、黃忠來到欒奕麵前,與典韋、赫拉克勒斯、張飛合力將龍袍套在欒奕身上。
郭嘉、徐庶、毛玠、戲誌才、荀彧、荀攸、程昱、賈詡……整齊劃一叩首,“微臣拜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數萬百姓有樣學樣,山唿萬歲。
這一刻,整個洛陽城深陷在“萬歲”的唿聲之中。
“教主同意登基了!”成了當年比豐收還要值得慶幸的喜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