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偵查視野的李典,仿佛覺得自己被關進了一間危機四伏的小黑屋。在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屋子裏,四處飄蕩著野獸身上的味道,似是隨時有野獸撲將上來奪取他的性命。


    這樣的陣仗,李典在過去的軍旅生涯中從來沒有遇到過。一時間失了計較,權衡再三,他隻得保守求穩,盤踞昌邑,按兵不動。


    可是他不動不代表敵不動,當日傍晚東南、東北兩個方向,遙遠的天空亮起橙色的火光。而這恰恰是金鄉、方與二縣所處的方向。


    他深知兩座縣城岌岌可危,卻又因敵暗我明不敢去救,眼睜睜看著戰火越燃越旺,最終在第二天清晨熄滅。


    如果城裏的大火是自家人撲滅的,定會傳出捷報,顯而易見,城丟了。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從手心裏被人奪走,更然人恐懼的是,到現在為止他仍不知來犯的敵軍到底有多少人馬,來自何方;誰是主帥;駐紮在哪?


    一無所知。


    通常,勇敢者雖不畏懼強大的敵人,卻害怕未知的兇相。李典便是如此,一片片迷霧在他麵前交織而成,把他堵在死胡同裏。他喪失了整場戰爭的主動權,尚未交兵,就已經落了下風。


    他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可是急又能有什麽用?隻能聽天由命,隨機應變。


    俗話說:該來的總會來的。三日後,就在曹操攻打曆城縣三天之前,山陽郡內戰爭的迷霧被初升的朝陽撕開一道裂口。密集如林的血紅十字大旗從遠方飄來,東南方一簇,東北方一團,人影叢叢,一直連到地平線的遠端。


    銀光閃閃的方陣動作一致,步伐齊整,將大地跺的咚咚作響,仿佛奔馳在原野上戰馬一般,大地為之顫抖,昌邑郡內的曹兵為之震撼。


    兩路一萬五千教會大軍,唱著嘹亮的教會軍哥由遠及近,在距離昌邑一裏開外驟然止步,就地紮營。一隊隊士卒出入營寨搬運圓木;一聲聲帶著濃濃關東腔的號子此起彼伏;一座座帳篷樹立起來;一個個斥候策馬奔馳,遠遠的拿著一件筒狀事物打量著城內的情況;一縷縷炊煙淼淼升起,其中還摻雜著濃濃的烤肉味道……一切都是那麽的井然有序。


    “他們有肉吃!”守在城上的曹兵舔了舔幹裂的嘴唇,既眼饞又心饞。


    “老子都一年多都沒見過肉星了。”


    “是啊,是啊!”一名曹兵小聲道:“聽說了沒有。聖母教會那邊的兵經常能吃到肉,若是因戰受了傷,天天都能吃到肉。日子過得可舒坦了。”


    “真的?”


    “這還有假!”


    “怪不得聖母教的兵都那麽壯呢!有肉吃能不壯麽!“


    “可不!”


    ……


    與普通士卒不同,身為一軍主將的李典可沒工夫惦記吃喝問題。他記得有傳言說教會大軍在開戰的前一天會專門讓士卒吃上一頓肉,照此說來,他們今日烤肉,豈不是代表明日就會攻城。


    想到這裏,李典深感時不我待,趕忙布置守軍大量收集滾木礌石,為保證數量,甚至不惜拆毀了許多民居。同時,還備好了滾油,隨時準備迎接殘酷的大戰。


    可是,等到一切備妥,第二天從早一直等到晚,城外的教會兵馬卻絲毫沒有集結攻城的意思。他們一如既往的忙合著,一隊隊士卒往返於營寨和樹林之中,唱著粗獷的歌謠,把一車車木材拉迴寨中……如此往複,不知疲倦的忙活了大半天,隨後迴營歇息去了。


    入夜,教會大寨裏燃起篝火,士卒們在寨內空場集合。看到這番景象,李典還道是攻城戰終於要打響了,可在細細觀察過後才發現,教會的兵馬壓根沒有出寨節陣的意思,而是蹲在篝火前,搞起了集會。


    有穿著麻布袍,神父樣的人物站在篝火的最前方,咿咿呀呀似在布道,時不時還會領著士卒們禱告一番。布道結束後,又領著士卒唱起聖歌。


    李典的副將李牧借著大營中微弱的火光,見寨內防務空虛,便建議李典,道:“將軍,不如趁此機會前去襲營?”


    李典盯著城外教會營門外樹立的郭字大旗,連連搖頭,“不可,郭奉孝狡猾至極。此番行為,很有可能是要誘我等上當,萬不可輕舉妄動。還是死守城關為好。”


    事到如今,李典恨不得一了百了,早日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守城戰。


    可是郭嘉偏偏不隨他願,守在城外三日,圍而不打。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麵對城外蓄勢待發,隨時攻城的教會兵馬,昌邑城中的曹兵始的曹兵始終緊繃著心裏那根弦。在熬了三個精神高度集中、心神格外緊張、肌肉強硬繃直的日夜之後,疲憊不堪的他們終歸還是熬之不住,不得不把緊繃的精氣神鬆弛下來。


    就在這個時候,城外的平原上隆隆的鼓聲隨風飄揚,兩路教會衛士喊著嘹亮的口號用出大營,在營外結起軍陣,聲勢浩大。


    李典環視一眼無精打采,受了驚的兔子似的手下兵卒,高聲大喊:“都給我打起精神來!”


    “都精神點。”副將李牧來迴奔走,把李典的話穿了下去。


    曹軍士卒這才挺了挺胸膛。


    “弓弩手,搭箭!”


    “你們幾個,把木頭搬到這邊來。快點,說你呢!還有你,油鍋再燒旺一點。”


    ……


    城頭上,各級將校指揮著各自的手下忙成一團。


    少頃,城頭準備工作就緒,城外的軍陣業已排列齊整。捶擊蒙皮的聲響一聲比一聲高。


    曹軍上下嚴陣以待,弓弩手彎弓拉成滿圓,箭簇在弦隻待敵軍發起衝鋒後,主將一聲令下便會萬箭齊發。


    可是等了許久,教會大軍隻在最遠射程外結陣、雷鼓,卻遲遲不攻。


    曹軍弓弩手隻好攢著弓弦不能鬆手。


    那可是三石的大弓啊!把弦拉成滿月至少需要二十多斤的力量,二十多斤聽著不多,可是若一直繃著,一般人誰受到了?


    僅過了半個時辰,一應弓弩手雙臂發麻抖個不停。


    與此同時,南門、北門外的兩支教會軍陣發生了變化,齊整的陣列中間,衛士們讓出二十多條過道。二十多輛外形奇特的大車被十六匹戰馬從軍陣後方拖了出來。


    李典定睛一瞧,之前,那二十多輛大車,每輛車都由六個磨盤大小的實木車輪支撐。車輪上乃是複雜的圓木結構車身,在車的中央位置的一根圓木格外顯眼,圓木足需兩人才能環抱,倒臥著一直伸出車圍。圓木的盡斷,乃是多層加厚麻布編成的兜。兜斜上方有一個金屬斜坡,不知作何功用。斜坡低端直衝兜。兜的裏麵則現在盛著一尊巨石,看起來足有上千斤重。


    李典立刻看出此車的功用,竟是用來投石的攻城裝置。他暗暗嘲諷,“還以為邪教叛逆等這麽久別有所圖,沒想到竟是在等這玩意兒!郭嘉不過如此。”


    在他的認知裏,投石車威力卻是強勁,可是缺陷同樣明顯。它的射程實在太短了,隻有不到70步,完全在弓箭射程範圍內。此外,投石車每投出一枚石彈,都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更換巨石,才能再次發射。


    在這期間,足夠技藝純熟的弓弩手射出許多箭了。所以,火箭是戰場上投石車最大的克星。隻要形成密集的火箭,投石車就是雞肋般的存在。


    然而,接下來令李典震驚的是,那二十多架投石車在距離城牆150多步處便在教會兵馬的重重拱衛之下停了下來,遠在弓箭射程之外。


    隨後,令旗揮動起來,守在投石車前的教會衛士掄起大刀斬斷牢栓投擲柱的繩索,繩索斷開,車中內置的彈簧將壓抑許久的彈力全部釋放出來。兜裏的巨石慣性拋出,二十多枚巨大的勢頭,流星一樣升入空中,又如隕石一樣從天而降。這批投石車便是劉燁最新研製出爐的霹靂車了。


    隻不過,礙於首次用於實戰,投彈兵們對戰車的性能還不是十分熟練,首射效果並不理想。


    兩側城牆,共計五十多顆巨石不是投的太近沒能命中城牆,就是投的過遠,直接飛進城內,砸倒一片民居。未能給守城曹軍造成什麽實質性傷亡。


    值得慶幸的是,新式霹靂車的換彈時間要遠遠小於李典的預料。


    隻見在第一批石彈投擲出去的同時,彈力還觸及了斜上方金屬斜坡上的卡槽,排在斜道上的數枚大石沒了阻礙,向下滾動,最前方一枚正正好好落在兜裏,竟實現了自動填彈。


    兜一沉,卡槽隨即閉合,堵住後麵的其它石塊。石塊落兜,守在投石車旁的十多名衛士奮力拉動纏住投擲杆的韁繩。傾斜的投擲杆拉倒,再奮力用韁繩綁牢。


    測距兵開始重新估量目標距離和射擊角度,與之同時,十多名裝彈兵又為投石車金屬卡槽添入一枚大石,以補充剛才的消耗。


    在經過一番調整之後,測距兵高聲大叫,“報告,一號車準備完畢。”


    “報告,二號車準備完畢!”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教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雲戰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雲戰火並收藏三國大教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