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十九鎮諸侯討伐董卓,打進洛陽後,孫堅於宮中枯井中找到傳國玉璽,生了私心。遂想私藏傳國玉璽,以抱恙為由脫離聯軍,逃迴江南。卻不曾消息走漏被袁紹得知,令荊州刺史劉表攔截。
劉表乃是漢室宗親,一聽孫堅拿了皇家玉璽登時火冒三丈,領兵截殺。殺得孫堅折了許多人馬,賴得將士用命好不容易衝出重圍,逃迴江南。
兩家自此結怨。
次年,孫堅領兵進犯荊州以報去歲之愁。劉表乃派大將黃祖迎敵,卻接連敗績,戰事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一邊倒的架勢。直至峴山一役,黃祖更是被江東軍生擒活捉,不過雖然被捉,運氣卻是出奇的好,戰時竟有一枚流矢巧之又巧的劃出一道優美曲線擊中孫堅右臂甲胄的縫隙上。孫堅吃疼手中長槍登時慢了半分,就是這半分的工夫,鋪天蓋地的箭簇迎麵而來,頓時把他射成了篩子。
孫堅身死,江東軍兵無戰心,孫策用黃祖換迴孫堅靈柩,罷兵迴了江東,將孫策葬在曲阿城外。
迴到江東以後,孫策原以為可以振臂一揮,如父親般坐擁江東之地以鎮四方。可現實卻跟他想象的南轅北轍,失去了孫堅的震懾,江東人世家大族、鄉紳富賈變得肆無忌憚起來,根本不把他這個少年郎當迴事,既不納稅也不貢糧。
同時,樹倒猢猻散,孫堅這棵大樹倒了,很多謀士武將覺得跟著孫策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嫩娃娃成不了大事,紛紛離帳而走。孫堅建立起來的基業分崩離析,隻有那幾員忠心老將仍願跟在孫策的身邊。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孫家失勢,門庭若市的孫家大宅變得門可羅雀起來。那些攀龍附鳳的人一夜之間卸去獻媚的笑容,換上鄙夷的目光,嘲諷的言辭花樣百出,欺淩孫家孤兒寡母的事情時有發生,氣得孫策直想提劍殺人,幸得母親孫吳氏勸住,才不至於真鬧出人命來。
孫吳氏滿懷不甘之情,對孫策道:“我的兒,江東已經容不下我母子了,不如離開再做計較!”
孫策深知母親說的有理,繼續留在江東隻會忍受更多欺淩。江東是呆不下去了!
同時,他也理解母親為何不甘。父親戎馬半生,好容易在江東建立起的威望,如今傳到自己手上時卻化作了泡影。想到這兒,他不由跪在母親麵前痛哭起來,“未能繼承父親之誌,孩兒何其不孝!”
見孫策跟個小孩兒似的哭哭啼啼,孫吳氏怒斥出聲,“莫哭了!堂堂兒郎漢,怎可如此女兒作態?你平日不是對欒子奇頗為推崇嗎?《子奇言集》裏說甚來?‘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是!”孫策哼哼唧唧抹去淚水,一雙虎眸中瞬間燃起精光。“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這就對了!”孫吳氏欣慰的點了點頭。“策兒接下來可有規劃?”
孫策道:“孩兒欲北上濟南,暫投欒子奇帳下!”
“不可!”孫吳氏堅定否決,“欒子奇官不過太子少傅,無甚權柄。如今又獨自領兵殺奔長安,迎戰董卓十數萬大軍,勝負難料,生死未卜,此時前去投效實為不智(在這個時間節點,欒奕正與郭汜大戰於函穀關)。不若轉投豫州袁術,再做計較!”
“那便依母親。”孫策雙眸微眯,不經意間流露出幾分殺氣,“孩兒定要在袁術帳下闖出一番名堂來。早日殺迴江東,給那些欺淩我孫家之人點顏色瞧瞧。兵鋒再指荊州,定斬劉表以報殺父之仇。”
“策兒有此誌向,為娘便放心了!”孫吳氏眼中泛出激動的淚花。
於是,孫策就這樣懷著濃烈的複仇情節投到袁術帳中,不惜性命的為袁術東征西討。
可是接連打了幾場勝仗,袁術卻一點都不念他的好,仿佛孫策做出的諸多努力都是理所應當,待他如同驅狗一般,招之則來揮之則去。孫策幾次三番懇求袁術出兵荊州為父報仇,均被袁術以各種緣由拒絕。
孫策深惡之,卻也無可奈何,隻能安耐下憤怒的心,他知道指望袁術是不能了,唯有依靠自己想方設法從袁術那裏賺得一旅之師。而獲得兵馬的前提就是他必須先贏得袁術真正的信任。而贏得信任的前提,便是做好自己的角色——當一條狗,袁術的寵物。他悄悄折服,暗暗等待,他如同一顆堅硬的磐石,沉睡在海水之中,磐石四周的棱棱角角在日經月累的波濤衝擊下變得光滑起來,圓潤起來——圓滑起來。
在他助袁術打了無數的勝仗,攻下大半個豫州後。袁術對他愈發信任,竟生了任他為義子的想法。
他知道機會來了。他取。他取出了珍藏許久的傳國玉璽麵見袁術,請求以玉璽為製,向袁術借5000精兵,南下東吳為逝去的舅父報仇。
袁術一看見傳國玉璽眼就綠了,大手一揮把動兵虎符交給了孫策。
孫策大喜,領著父親一應舊將直奔江南,在南下的路上,又特意繞道去了趟廬江,邀請周瑜共創大事。
兒時的好友求助,周瑜自是不能不幫,帶上莊重200餘青壯與孫策一同南下。先迴曲阿手刃殺害舅父的仇人。又在老家招兵買馬,集齊2萬餘大軍後,開始攻城略地。
這二人一文一武,文者,周瑜成就不菲;武者,孫策人稱小霸王。二人配合起來,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期間,在江南躲避戰亂的張昭也投到孫策帳下,更是如虎添翼。孫策大軍所過之處無不望風而降。
不出數月吳郡、會稽、丹陽、豫章諸郡皆入孫策之手,其聲名甚至超出了他的父親孫堅。
建立基業之後,孫策並未像立下的誓言那般,“給欺淩孫家子孫之人顏色瞧瞧。”經曆多番苦難之後,他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意氣用事的弱冠少年了,他學會了隱忍,道破了世態炎涼,知道殺伐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時候讓仇人活著對自己也不失為一件有益的事情。
比如那些世家大族、鄉紳富賈,沒錯,他們確實欺淩過自己和家中弟、妹,都該殺。可是,孫策明白,自己的勢力擴展發展需要大量的錢糧。錢糧哪來?自然不會憑空變出來,隻能依靠那些世族、富賈。
所以,為了保住好不容易創立起來的政權,他非但不能報複,還必須不計前嫌,友好拉攏那批人。
而對於江東境內的世家大族、鄉紳富賈而言,孫堅死後,他們見孫家失勢或多或少對孫氏一家做過失禮之事。如今孫堅的兒子打了迴來,他們理所當然心頭喘喘,生怕孫策找他們麻煩。
結果孫策的態度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將過去的那些矛盾一筆勾銷,待他們十分熱情。
這番以德報怨的行為,激起了各大家族極大的好感,投桃報李之下,他們很是支持孫策。
由此內事趨於穩定,孫策生勢越發浩大。
正如欒奕之前所說:“世道變了,環境變了,人心自然也會跟著變!”周瑜在經曆過成長的洗禮後,如孫策一眼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子奇先生長,少傅大人短的懵懂少年了。
現在的他已經成長成了執掌江東數萬士卒的一軍主帥。他的野心隨著權力一起膨脹。
一次宴會上他喝多了酒,不住嘲笑自己少小無誌,當時竟立下成為欒奕左膀右臂的誓言,而不是反過頭來試想過讓欒奕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孫策聞言樂個不停,“讓欒奕來輔佐咱?妙,妙不可言!”
孫策起初以為那番話隻不過是周瑜酒後之言,卻不曾想周瑜真得存了那番誌向,將擊敗並且俘獲欒奕定為了終生目標。
對此,孫策自然願意支持,他巴不得手下多出欒奕這麽一個重量級的謀士呢!
於是,從這日起,孫策、周瑜便立了與欒奕針鋒相對之心。
多年以來,周瑜一直在研究欒奕,無論欒奕這個人,還是欒奕的言論,欒奕做出的某件事他都了如指掌。
通過長久深入研究,他知道欒奕發跡的法寶主要有二。其一,是資產雄厚的欒家商會。欒家商會出產的新鮮事物,特別是琉璃、神才紙等技術壟斷產物為欒奕賺得滾滾財源。正是這筆雄厚的財富支撐著欒奕唿風喚雨;
除了欒家商會,支持欒奕如此迅速發展的第二大法寶便是聖母教。借助聖母教這一極其蠱惑人心的宗教,欒奕凝聚了轄內百姓的心,讓他們在不經意間心甘情願成為欒奕忠貞不二的奴仆。
有此兩點,欒奕才能把自己勢力鞏固的如此固若金湯,以區區濟南國這麽小的地盤,賺得如此大的事業。
歸結出這兩項之後,周瑜建議孫策模仿欒奕模式鞏固基業。
一方麵,趁江東偏於江南一隅,北方的聖母教還沒來得及跨江全麵鋪開,搶先一步,學著聖母教的模樣締造新的宗教團體。
介於聖母教強大的煽動能力,新宗教完全模仿聖母教。隻是宗教的名稱當完全與聖母教區別開來,稱之為聖女教。具體傳播模式和綱領也是處處設教堂,每周安排禮拜等項跟聖母教幾乎一模一樣。
本書首發來自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劉表乃是漢室宗親,一聽孫堅拿了皇家玉璽登時火冒三丈,領兵截殺。殺得孫堅折了許多人馬,賴得將士用命好不容易衝出重圍,逃迴江南。
兩家自此結怨。
次年,孫堅領兵進犯荊州以報去歲之愁。劉表乃派大將黃祖迎敵,卻接連敗績,戰事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一邊倒的架勢。直至峴山一役,黃祖更是被江東軍生擒活捉,不過雖然被捉,運氣卻是出奇的好,戰時竟有一枚流矢巧之又巧的劃出一道優美曲線擊中孫堅右臂甲胄的縫隙上。孫堅吃疼手中長槍登時慢了半分,就是這半分的工夫,鋪天蓋地的箭簇迎麵而來,頓時把他射成了篩子。
孫堅身死,江東軍兵無戰心,孫策用黃祖換迴孫堅靈柩,罷兵迴了江東,將孫策葬在曲阿城外。
迴到江東以後,孫策原以為可以振臂一揮,如父親般坐擁江東之地以鎮四方。可現實卻跟他想象的南轅北轍,失去了孫堅的震懾,江東人世家大族、鄉紳富賈變得肆無忌憚起來,根本不把他這個少年郎當迴事,既不納稅也不貢糧。
同時,樹倒猢猻散,孫堅這棵大樹倒了,很多謀士武將覺得跟著孫策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嫩娃娃成不了大事,紛紛離帳而走。孫堅建立起來的基業分崩離析,隻有那幾員忠心老將仍願跟在孫策的身邊。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孫家失勢,門庭若市的孫家大宅變得門可羅雀起來。那些攀龍附鳳的人一夜之間卸去獻媚的笑容,換上鄙夷的目光,嘲諷的言辭花樣百出,欺淩孫家孤兒寡母的事情時有發生,氣得孫策直想提劍殺人,幸得母親孫吳氏勸住,才不至於真鬧出人命來。
孫吳氏滿懷不甘之情,對孫策道:“我的兒,江東已經容不下我母子了,不如離開再做計較!”
孫策深知母親說的有理,繼續留在江東隻會忍受更多欺淩。江東是呆不下去了!
同時,他也理解母親為何不甘。父親戎馬半生,好容易在江東建立起的威望,如今傳到自己手上時卻化作了泡影。想到這兒,他不由跪在母親麵前痛哭起來,“未能繼承父親之誌,孩兒何其不孝!”
見孫策跟個小孩兒似的哭哭啼啼,孫吳氏怒斥出聲,“莫哭了!堂堂兒郎漢,怎可如此女兒作態?你平日不是對欒子奇頗為推崇嗎?《子奇言集》裏說甚來?‘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是!”孫策哼哼唧唧抹去淚水,一雙虎眸中瞬間燃起精光。“男子漢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淚!”
“這就對了!”孫吳氏欣慰的點了點頭。“策兒接下來可有規劃?”
孫策道:“孩兒欲北上濟南,暫投欒子奇帳下!”
“不可!”孫吳氏堅定否決,“欒子奇官不過太子少傅,無甚權柄。如今又獨自領兵殺奔長安,迎戰董卓十數萬大軍,勝負難料,生死未卜,此時前去投效實為不智(在這個時間節點,欒奕正與郭汜大戰於函穀關)。不若轉投豫州袁術,再做計較!”
“那便依母親。”孫策雙眸微眯,不經意間流露出幾分殺氣,“孩兒定要在袁術帳下闖出一番名堂來。早日殺迴江東,給那些欺淩我孫家之人點顏色瞧瞧。兵鋒再指荊州,定斬劉表以報殺父之仇。”
“策兒有此誌向,為娘便放心了!”孫吳氏眼中泛出激動的淚花。
於是,孫策就這樣懷著濃烈的複仇情節投到袁術帳中,不惜性命的為袁術東征西討。
可是接連打了幾場勝仗,袁術卻一點都不念他的好,仿佛孫策做出的諸多努力都是理所應當,待他如同驅狗一般,招之則來揮之則去。孫策幾次三番懇求袁術出兵荊州為父報仇,均被袁術以各種緣由拒絕。
孫策深惡之,卻也無可奈何,隻能安耐下憤怒的心,他知道指望袁術是不能了,唯有依靠自己想方設法從袁術那裏賺得一旅之師。而獲得兵馬的前提就是他必須先贏得袁術真正的信任。而贏得信任的前提,便是做好自己的角色——當一條狗,袁術的寵物。他悄悄折服,暗暗等待,他如同一顆堅硬的磐石,沉睡在海水之中,磐石四周的棱棱角角在日經月累的波濤衝擊下變得光滑起來,圓潤起來——圓滑起來。
在他助袁術打了無數的勝仗,攻下大半個豫州後。袁術對他愈發信任,竟生了任他為義子的想法。
他知道機會來了。他取。他取出了珍藏許久的傳國玉璽麵見袁術,請求以玉璽為製,向袁術借5000精兵,南下東吳為逝去的舅父報仇。
袁術一看見傳國玉璽眼就綠了,大手一揮把動兵虎符交給了孫策。
孫策大喜,領著父親一應舊將直奔江南,在南下的路上,又特意繞道去了趟廬江,邀請周瑜共創大事。
兒時的好友求助,周瑜自是不能不幫,帶上莊重200餘青壯與孫策一同南下。先迴曲阿手刃殺害舅父的仇人。又在老家招兵買馬,集齊2萬餘大軍後,開始攻城略地。
這二人一文一武,文者,周瑜成就不菲;武者,孫策人稱小霸王。二人配合起來,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期間,在江南躲避戰亂的張昭也投到孫策帳下,更是如虎添翼。孫策大軍所過之處無不望風而降。
不出數月吳郡、會稽、丹陽、豫章諸郡皆入孫策之手,其聲名甚至超出了他的父親孫堅。
建立基業之後,孫策並未像立下的誓言那般,“給欺淩孫家子孫之人顏色瞧瞧。”經曆多番苦難之後,他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意氣用事的弱冠少年了,他學會了隱忍,道破了世態炎涼,知道殺伐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時候讓仇人活著對自己也不失為一件有益的事情。
比如那些世家大族、鄉紳富賈,沒錯,他們確實欺淩過自己和家中弟、妹,都該殺。可是,孫策明白,自己的勢力擴展發展需要大量的錢糧。錢糧哪來?自然不會憑空變出來,隻能依靠那些世族、富賈。
所以,為了保住好不容易創立起來的政權,他非但不能報複,還必須不計前嫌,友好拉攏那批人。
而對於江東境內的世家大族、鄉紳富賈而言,孫堅死後,他們見孫家失勢或多或少對孫氏一家做過失禮之事。如今孫堅的兒子打了迴來,他們理所當然心頭喘喘,生怕孫策找他們麻煩。
結果孫策的態度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將過去的那些矛盾一筆勾銷,待他們十分熱情。
這番以德報怨的行為,激起了各大家族極大的好感,投桃報李之下,他們很是支持孫策。
由此內事趨於穩定,孫策生勢越發浩大。
正如欒奕之前所說:“世道變了,環境變了,人心自然也會跟著變!”周瑜在經曆過成長的洗禮後,如孫策一眼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子奇先生長,少傅大人短的懵懂少年了。
現在的他已經成長成了執掌江東數萬士卒的一軍主帥。他的野心隨著權力一起膨脹。
一次宴會上他喝多了酒,不住嘲笑自己少小無誌,當時竟立下成為欒奕左膀右臂的誓言,而不是反過頭來試想過讓欒奕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孫策聞言樂個不停,“讓欒奕來輔佐咱?妙,妙不可言!”
孫策起初以為那番話隻不過是周瑜酒後之言,卻不曾想周瑜真得存了那番誌向,將擊敗並且俘獲欒奕定為了終生目標。
對此,孫策自然願意支持,他巴不得手下多出欒奕這麽一個重量級的謀士呢!
於是,從這日起,孫策、周瑜便立了與欒奕針鋒相對之心。
多年以來,周瑜一直在研究欒奕,無論欒奕這個人,還是欒奕的言論,欒奕做出的某件事他都了如指掌。
通過長久深入研究,他知道欒奕發跡的法寶主要有二。其一,是資產雄厚的欒家商會。欒家商會出產的新鮮事物,特別是琉璃、神才紙等技術壟斷產物為欒奕賺得滾滾財源。正是這筆雄厚的財富支撐著欒奕唿風喚雨;
除了欒家商會,支持欒奕如此迅速發展的第二大法寶便是聖母教。借助聖母教這一極其蠱惑人心的宗教,欒奕凝聚了轄內百姓的心,讓他們在不經意間心甘情願成為欒奕忠貞不二的奴仆。
有此兩點,欒奕才能把自己勢力鞏固的如此固若金湯,以區區濟南國這麽小的地盤,賺得如此大的事業。
歸結出這兩項之後,周瑜建議孫策模仿欒奕模式鞏固基業。
一方麵,趁江東偏於江南一隅,北方的聖母教還沒來得及跨江全麵鋪開,搶先一步,學著聖母教的模樣締造新的宗教團體。
介於聖母教強大的煽動能力,新宗教完全模仿聖母教。隻是宗教的名稱當完全與聖母教區別開來,稱之為聖女教。具體傳播模式和綱領也是處處設教堂,每周安排禮拜等項跟聖母教幾乎一模一樣。
本書首發來自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