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他一走,齊宮令就對景寂道:“娘娘,皇上近來真的變好了許多。他如今對娘娘一片真心,您……”
“你不必勸本宮。皇上與本宮,也就這樣了。本宮叫他傷透的心,已經沒法迴暖了。與他相敬如賓,不鹹不淡地過一輩子,已是本宮的極限。旁的,都不必說了。”
若是原來的齊皇後,看到周琮這樣,肯定會感動得稀裏嘩啦,忘記那些傷痛,與他和好。
她卻做不到。
且不說她根本不愛周琮,就算她愛他,被他那麽傷過,不管事後他對她怎麽好,她也會齊他如敝履。因為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可以修正。有些傷痛,是終身不愈的。
她不信破鏡能重圓。
裂縫一旦造成,是永久不可修複的。就算勉強修好,那些疼痛晦澀的過去,也會時不時會跳出來刺你的心,讓你無法釋懷。
她很記仇,誰要是傷過她,她可能會記一輩子,永遠不原諒。
周琮對齊皇後做的那些事,在她看來,就屬於永不可愈的傷害。
齊宮令聽了景寂的話,把嘴邊的話都咽了迴去。娘娘願意怎樣就怎樣吧,反正有她和阿齊一直陪著娘娘,將來或許還會有小主子,娘娘不會寂寞的。
這麽一想,其實皇上有沒有也就那迴事兒了。
……
景寂讓暗衛查遍宗室所有五歲以下的孩子,隱在暗處,挨著觀察了他們一月,把他們的本性和喜好都摸透了,順便還將那些孩子的家人都挨著排查了一遍,從中選了一個出自威海侯府嫡出二房的四歲的小男孩兒周煜,周煜比二皇子還小兩個月。
之所以選他,是因為這個孩子聰明懂事,有原則有擔當。且威海侯府屬於宗室中難得親近她的一派,對她忠心耿耿。威海侯手中,還有一支守衛京畿的重兵,很值得拉攏。
她膝下沒有別的孩子,為了晚年安好,她勢必會叫周煜成為太子,甚至將來做皇帝。她的利益與威海侯府綁在一起,對彼此都有益無害。
威海侯府的人都有玲瓏心肝,知情識趣,不會也不敢挑唆周煜與她生隙,能省她不少心。
綜合各種因素,景寂將周煜養在自己名下,讓他成了三皇子。
景寂沒有馬上立周煜為太子。一是他還小,太早成為太子,隻會成為旁人的靶子,有害無益。二嘛,他畢竟不是她親生的,還沒有養熟,心智也還未成熟,很容易叫人挑唆教壞。
三就是周煜始終不是周琮的親兒子,他上頭還有大皇子和二皇子這兩個比還他大的周琮的親兒子在,大周立太子向來是立嫡立長立賢,這三點目前周煜一條都不符合。
若是此時提出立他為太子,不說周琮不會同意,朝堂上那些大臣都要吵翻天。那些禦史說不定會頭撞金鑾殿的大柱子,以命相諫。
景寂收了周煜做兒子後,在朝堂和後宮都引起了波瀾。惠妃和淑妃都睡不安穩了,開始有了小動作。威海侯府一時間人滿為患,上門與之交好的臣子絡繹不絕,都叫威海侯這隻老狐狸敷衍了迴去。
威海侯府依舊表麵上效忠皇帝,不黨不私,低調行事,實際上為景寂所用,暗地裏拉攏了不少宗室和後族,站在景寂這邊。
周琮入朝半年,朝堂上就開始風起雲湧。他醒悟後勵精圖治,被教得太好,甫一上朝,就六親不認,出手收拾了幾個依附太傅、丞相和衛國將軍的臣子,傷了太傅他們的利益。
於是,某一天起,周琮現他的命令忽然就沒人聽了。底下的折子,尤其是某些地方上事關民生民情的重要折子,他都收不到了。或者收到的,都是有心人胡亂編造出來糊弄他的。
有時他在朝上想起新的政令,會遭到一半手握實權的朝臣的反駁,官官相護、結黨營私的事兒逐漸加重,周琮有心政治,卻不得門而入,無處下手。
待他在景寂的提點和幫助下現昔日效忠他,一心教導他的德高望重的老師丞相、太傅和衛國將軍,原來才是朝廷最大的蛀蟲,都快一手遮天了。
他們教他成才,讓他做一個清醒的無力的皇帝,仿佛在嘲笑他的愚蠢和無能。
周琮怒在心中,他一直按兵不動,待與景寂同景寂的心腹找出丞相他們結黨營私、收受巨賄……甚至私自走.私鐵兵給北疆的蠻人,間接幫助他們卷土重來,進攻大周,造成北邊許多百姓慘死的證據。
然後等兩年後成將軍平定北邊戰亂,班師迴朝時,才利用成將軍的北疆軍與威海侯府的京畿衛,聯合金吾衛,鎮壓住丞相太傅一黨,將他們犯事的證據公之於眾,把他們打入天牢,砍頭的砍頭,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罷官的罷官,讓他們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至此,大周的國祚,才算真正安穩下來。朝廷上的黨派之爭與官員間不管百姓死活的爭權奪利的現象,總算被清肅。
之後,周琮與景寂和幾位誅殺丞相等人的親信大臣一同商量,製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因為他們夫妻已經真正把朝廷握在自己手裏,下達的命令很快便會執行,短短幾年,大周又走上了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
周琮真正打理朝政後,隻花了八年,就把大周治理得欣欣向榮。這其中固然有景寂等人的幫扶,但作為一國之君的他,確實功不可沒。
事實證明,隻要調.教得當,就算是廢材昏君,也能成為明君。可惜的是,齊皇後見不到了。
景寂很想讓齊皇後那個愛周琮愛得沒有理智和尊嚴的女人看一看如今的周琮,叫她後悔和清醒。後悔自己沒有早逼周琮打理朝政讓她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對周琮所謂的愛,不過是毫無理智和益處的溺愛,隻會寵壞他,養廢他。
朝中安穩下來後,景寂的兒子周煜也虛歲十三了,各方麵都叫她很滿意,景寂便請如今對她無所不應的周琮立他為太子。
周琮本人對此也樂見其成。且不說周煜是他最愛的女人養大的兒子,立他為太子,可保他的愛人餘生無憂。
就說這些年大皇子和二皇子表現平平,雖天資不錯,卻叫惠妃和淑妃慣壞了,小小年紀就嫉妒賢能,多次聯手找周煜的碴,整天都想著怎麽陷害周煜,讓他失寵,反而疏忽了學習。就叫周琮很不滿。
周琮痛快地擬了旨,把周煜立成太子,還把他帶在身邊,手把手教他如何打理朝政,統禦百官等。
待周煜長到十八及冠,周琮便傳位給他,自己做了太上皇,搬到景寂鳳鸞宮隔壁的宮殿,與景寂做起了鄰居。每天除了鑽研他的詩書學問,就是到鳳鸞宮串門,同景寂聊天。
他雖然沒能同她做成恩愛夫妻,卻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友。周琮也滿足了。沒能得到她的愛,卻與她相守了一生,他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呢?
周琮做了十五的真正瀟灑自在的太上皇,最後握著景寂的手安詳地閉上了眼。
景寂送走他後,自己也被天道安排著“死了”,還叫周煜把她和周琮埋到了一起。
她躺在大周皇陵的玉棺材裏,默默吸收齊皇後的魂絲,將之與自己的殘魂融於一體。順便等待天道送她去下一個世界。未完待續。
他一走,齊宮令就對景寂道:“娘娘,皇上近來真的變好了許多。他如今對娘娘一片真心,您……”
“你不必勸本宮。皇上與本宮,也就這樣了。本宮叫他傷透的心,已經沒法迴暖了。與他相敬如賓,不鹹不淡地過一輩子,已是本宮的極限。旁的,都不必說了。”
若是原來的齊皇後,看到周琮這樣,肯定會感動得稀裏嘩啦,忘記那些傷痛,與他和好。
她卻做不到。
且不說她根本不愛周琮,就算她愛他,被他那麽傷過,不管事後他對她怎麽好,她也會齊他如敝履。因為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可以修正。有些傷痛,是終身不愈的。
她不信破鏡能重圓。
裂縫一旦造成,是永久不可修複的。就算勉強修好,那些疼痛晦澀的過去,也會時不時會跳出來刺你的心,讓你無法釋懷。
她很記仇,誰要是傷過她,她可能會記一輩子,永遠不原諒。
周琮對齊皇後做的那些事,在她看來,就屬於永不可愈的傷害。
齊宮令聽了景寂的話,把嘴邊的話都咽了迴去。娘娘願意怎樣就怎樣吧,反正有她和阿齊一直陪著娘娘,將來或許還會有小主子,娘娘不會寂寞的。
這麽一想,其實皇上有沒有也就那迴事兒了。
……
景寂讓暗衛查遍宗室所有五歲以下的孩子,隱在暗處,挨著觀察了他們一月,把他們的本性和喜好都摸透了,順便還將那些孩子的家人都挨著排查了一遍,從中選了一個出自威海侯府嫡出二房的四歲的小男孩兒周煜,周煜比二皇子還小兩個月。
之所以選他,是因為這個孩子聰明懂事,有原則有擔當。且威海侯府屬於宗室中難得親近她的一派,對她忠心耿耿。威海侯手中,還有一支守衛京畿的重兵,很值得拉攏。
她膝下沒有別的孩子,為了晚年安好,她勢必會叫周煜成為太子,甚至將來做皇帝。她的利益與威海侯府綁在一起,對彼此都有益無害。
威海侯府的人都有玲瓏心肝,知情識趣,不會也不敢挑唆周煜與她生隙,能省她不少心。
綜合各種因素,景寂將周煜養在自己名下,讓他成了三皇子。
景寂沒有馬上立周煜為太子。一是他還小,太早成為太子,隻會成為旁人的靶子,有害無益。二嘛,他畢竟不是她親生的,還沒有養熟,心智也還未成熟,很容易叫人挑唆教壞。
三就是周煜始終不是周琮的親兒子,他上頭還有大皇子和二皇子這兩個比還他大的周琮的親兒子在,大周立太子向來是立嫡立長立賢,這三點目前周煜一條都不符合。
若是此時提出立他為太子,不說周琮不會同意,朝堂上那些大臣都要吵翻天。那些禦史說不定會頭撞金鑾殿的大柱子,以命相諫。
景寂收了周煜做兒子後,在朝堂和後宮都引起了波瀾。惠妃和淑妃都睡不安穩了,開始有了小動作。威海侯府一時間人滿為患,上門與之交好的臣子絡繹不絕,都叫威海侯這隻老狐狸敷衍了迴去。
威海侯府依舊表麵上效忠皇帝,不黨不私,低調行事,實際上為景寂所用,暗地裏拉攏了不少宗室和後族,站在景寂這邊。
周琮入朝半年,朝堂上就開始風起雲湧。他醒悟後勵精圖治,被教得太好,甫一上朝,就六親不認,出手收拾了幾個依附太傅、丞相和衛國將軍的臣子,傷了太傅他們的利益。
於是,某一天起,周琮現他的命令忽然就沒人聽了。底下的折子,尤其是某些地方上事關民生民情的重要折子,他都收不到了。或者收到的,都是有心人胡亂編造出來糊弄他的。
有時他在朝上想起新的政令,會遭到一半手握實權的朝臣的反駁,官官相護、結黨營私的事兒逐漸加重,周琮有心政治,卻不得門而入,無處下手。
待他在景寂的提點和幫助下現昔日效忠他,一心教導他的德高望重的老師丞相、太傅和衛國將軍,原來才是朝廷最大的蛀蟲,都快一手遮天了。
他們教他成才,讓他做一個清醒的無力的皇帝,仿佛在嘲笑他的愚蠢和無能。
周琮怒在心中,他一直按兵不動,待與景寂同景寂的心腹找出丞相他們結黨營私、收受巨賄……甚至私自走.私鐵兵給北疆的蠻人,間接幫助他們卷土重來,進攻大周,造成北邊許多百姓慘死的證據。
然後等兩年後成將軍平定北邊戰亂,班師迴朝時,才利用成將軍的北疆軍與威海侯府的京畿衛,聯合金吾衛,鎮壓住丞相太傅一黨,將他們犯事的證據公之於眾,把他們打入天牢,砍頭的砍頭,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罷官的罷官,讓他們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至此,大周的國祚,才算真正安穩下來。朝廷上的黨派之爭與官員間不管百姓死活的爭權奪利的現象,總算被清肅。
之後,周琮與景寂和幾位誅殺丞相等人的親信大臣一同商量,製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因為他們夫妻已經真正把朝廷握在自己手裏,下達的命令很快便會執行,短短幾年,大周又走上了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
周琮真正打理朝政後,隻花了八年,就把大周治理得欣欣向榮。這其中固然有景寂等人的幫扶,但作為一國之君的他,確實功不可沒。
事實證明,隻要調.教得當,就算是廢材昏君,也能成為明君。可惜的是,齊皇後見不到了。
景寂很想讓齊皇後那個愛周琮愛得沒有理智和尊嚴的女人看一看如今的周琮,叫她後悔和清醒。後悔自己沒有早逼周琮打理朝政讓她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對周琮所謂的愛,不過是毫無理智和益處的溺愛,隻會寵壞他,養廢他。
朝中安穩下來後,景寂的兒子周煜也虛歲十三了,各方麵都叫她很滿意,景寂便請如今對她無所不應的周琮立他為太子。
周琮本人對此也樂見其成。且不說周煜是他最愛的女人養大的兒子,立他為太子,可保他的愛人餘生無憂。
就說這些年大皇子和二皇子表現平平,雖天資不錯,卻叫惠妃和淑妃慣壞了,小小年紀就嫉妒賢能,多次聯手找周煜的碴,整天都想著怎麽陷害周煜,讓他失寵,反而疏忽了學習。就叫周琮很不滿。
周琮痛快地擬了旨,把周煜立成太子,還把他帶在身邊,手把手教他如何打理朝政,統禦百官等。
待周煜長到十八及冠,周琮便傳位給他,自己做了太上皇,搬到景寂鳳鸞宮隔壁的宮殿,與景寂做起了鄰居。每天除了鑽研他的詩書學問,就是到鳳鸞宮串門,同景寂聊天。
他雖然沒能同她做成恩愛夫妻,卻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友。周琮也滿足了。沒能得到她的愛,卻與她相守了一生,他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呢?
周琮做了十五的真正瀟灑自在的太上皇,最後握著景寂的手安詳地閉上了眼。
景寂送走他後,自己也被天道安排著“死了”,還叫周煜把她和周琮埋到了一起。
她躺在大周皇陵的玉棺材裏,默默吸收齊皇後的魂絲,將之與自己的殘魂融於一體。順便等待天道送她去下一個世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