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五章草穀(一)
雪,紛紛揚揚,從天而降。
黑色的石頭,黃色的枯草,褐色的泥土,紅色的血痕,一轉眼,就全都被蓋成了純粹的白,幹淨、整齊,一望無際。
從淶水到蔡水,從易州到汴梁,純淨的白色,將所有陰謀與罪惡都掩蓋得無影無蹤。沒人再記起,大半個多月前,曾經有一支估摸不小的隊伍渡過黃河北去。沒人再記起,三、五天前,曾經有十幾波信使沿著年久失修的官道行色匆匆。更沒有人會記起,在某個寒冷的長夜,曾經有數千兵馬在定州境內的某兩個偏僻的無名之地白刃相向,血流成河!
此乃亂世,無一年不戰,無一月消停,反正戰鬥不是發生在東邊就是西邊,不是發生在北國就是在江南,稀裏糊塗地死上千把個人,再“正常”不過。
史家無暇去記載,官府顧不上去追究,至於當事雙方的幕後主使者,都巴不得外界對此視而不見,更不會主動將其擺在台麵上。
打悶棍,下絆子,兌子,打劫,勝負手,一切都在台子下進行。政治爭鬥向來如此,從古至今,幾乎沒有任何例外。真的把一切擺在了台麵兒上,往往就意味著已經到了最後分勝負的時刻。輸者滿盤皆輸,贏著盆滿缽溢,除此,幾乎沒有第二種可能。
眼下大漢國新、舊兩大陣營之間,顯然還沒到了最後定輸贏的時刻。所以數日之前發生在李寨主外的惡戰,就被“交手”雙方,默契地選擇了忽略。反正對其中一方來說,這場勝利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對於其中的另外一方,雖然傷了些筋骨,從現在開始很長時間內說話時底氣都不足,卻也不至於徹底一蹶不振。隻要發了狠去臥薪嚐膽,卷土重來亦可預期。
隻可憐了那夥假扮山賊的私兵,還有另外一夥被重金和官位迷昏了理智的真正山賊,連個響動都沒弄出來,就徹底消失不見。
就像那太行山中的寒鴉,一場大雪下來凍死無數。除了它們自己,這世界上沒有任何生物記得它們曾經存在過,更不會在乎他們曾經發出的嘈雜聲音。
雪,紛紛揚揚,落遍太行山兩側。
對於想要平庸度日的老百姓來說,每年冬天的大雪,既帶來了寒冷與死亡,也帶來了希望和生命。
一場風雪下來,大部分以啃咬莊稼為生的蟲子都會被活活凍死。樹梢上的寒鴉,草地裏的部分野兔、狐狸和老鼠,甚至相對贏弱的牛羊,也都無法熬過殘酷的嚴冬。而雪每多下一層,則意味著明年麥子的產量將增長一成,莊稼遭受蟲害的可能降低一半兒。若是連續三場大雪都下得高過了人的小腿兒肚子,則明年一定是個豐收的好年景。莊戶人家隻要勤勞一些,就給兒子娶得上新婦,給女兒扯得起新衣。
定州的大部分百姓,在這大雪連綿的天氣裏,內心深處都湧滿了對豐收的憧憬。
發生在李家寨附近的那兩場惡戰,百姓們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但是,他們卻誰都沒興趣去關注,更沒心思去探聽其中詳情。他們眼下所關心的,隻是自家田裏的冬麥,自家窩棚裏的牲口,還有,還有官府秋末時才推出的開荒政策,是不是對本地人也適用?
“那些太行山裏下來的土匪餘孽,真是占了大便宜了!”縮在屋子裏貓冬時,幾乎每個家的戶主都會如此感慨。
那個寒冷的夜晚到底戰鬥死了多少人?死者都是誰?跟大夥沒任何關係!大夥兒也懶得去理會。但滱水沿岸趕在落雪之前新開出來的大片農田,新收拾出來的數百座茅草屋,卻讓當地人無法視而不見。
那大片大片曾經被拋荒的農田,要分,也該分給當地人才對。至少,當地人應該跟外來的土匪餘孽們機會均等,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處處優先照顧那群賊娃子!否則,大家夥這些年來,何必老老實實交糧納稅爭當良善?也學著別人的樣子,先殺人放火當山賊,實在於山裏熬不下去了,再出山接受官府安置,日子過得豈不比現在還滋潤一倍?
“這事兒,咱們縣的孫大人,有些太心軟了!”當幾個戶主不小心湊到了一處,對著火盆喝上幾盞淡酒之後,感慨聲,就不知不覺間變成了議論。
“太行山下來的土匪餘孽占了當地人的便宜!”
“縣令大人心忒軟!”
“縣令孫山處事不公!”
“孫山對不起當地父老鄉親!”
“姓孫的這廝”
類似的話,以最快的速度,在定州城內外開始流傳。然後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動下,又以最快速度,成為了大部分當地人的“共識”。
說話的人渾然忘記了,在“土匪餘孽”們過來開荒之前,滱水沿岸那些莊子,已經多年沒有人煙。渾然忘記了,官府從來就沒限製過他們去河岸邊開荒,而他們卻沒用勇氣去對付成群的野狗野狼,沒有勇氣去麵對鬼火與一堆堆慘白色的枯骨殘骸。
縣令孫山很快就坐不住了。
若是一個兩個平頭百姓私下裏發牢騷還好,是將對方抓到衙門打板子,還是一笑了之,全憑他的心情。反正自古以來當官兒都是做給上麵人看,誰會在乎下麵的人說好說壞?
然而最近議論聲越來越高,其中參與者已經不乏地方名流,甚至他的本家長輩,這就讓孫山無法繼續淡然處之了。
如果繼續裝聾作啞,名流和本家長輩們聯合起來,很容易就能影響到節度使孫方諫對他的看法。然而想對先前的政令做出一些“適當”調整的話,他脖子後卻又開始冒涼風。
雖然在最初安置太行山下來的流民時,孫山心裏還打過養肥羊殺肉吃的主意。但是經曆了某個晚上之後,他卻發現自己“養”在滱水河畔的,可能根本不是一群綿羊,而是一群長出了犄角的公牛。好好伺候著還能彼此相安無事,萬一把對方惹發了毛,一犄角頂過來,足以讓整個定縣天翻地覆。
披上鎧甲就是勁卒,上了戰馬便是精銳,唿延琮的兒子唿延讚隨便招了招手,便從幾個莊子的“流民”中拉出了一支騎兵。又跟寧子明兩個互相配合了一下,便令來犯的兩支敵軍,眨眼間灰飛煙滅!
“老天爺,孫某人上輩子,到底是做了什麽孽呦!”想想自己在事後收到的密報,縣令孫山就欲哭無淚。
俗話說,“前生作惡,今生縣令,惡貫滿盈,縣令附郭!”他孫山這個縣令雖然沒有附郭,可治下卻出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五品巡檢,一夥割人頭如割雞的“良善義民”!這縣令繼續做下去,還有什麽前途和樂趣可言。都不如早早把印信掛在房梁上,就此拂袖而去。好歹還能落個心裏頭安生,免得天天受這烈火焚臀之苦!
第五章草穀(一)
雪,紛紛揚揚,從天而降。
黑色的石頭,黃色的枯草,褐色的泥土,紅色的血痕,一轉眼,就全都被蓋成了純粹的白,幹淨、整齊,一望無際。
從淶水到蔡水,從易州到汴梁,純淨的白色,將所有陰謀與罪惡都掩蓋得無影無蹤。沒人再記起,大半個多月前,曾經有一支估摸不小的隊伍渡過黃河北去。沒人再記起,三、五天前,曾經有十幾波信使沿著年久失修的官道行色匆匆。更沒有人會記起,在某個寒冷的長夜,曾經有數千兵馬在定州境內的某兩個偏僻的無名之地白刃相向,血流成河!
此乃亂世,無一年不戰,無一月消停,反正戰鬥不是發生在東邊就是西邊,不是發生在北國就是在江南,稀裏糊塗地死上千把個人,再“正常”不過。
史家無暇去記載,官府顧不上去追究,至於當事雙方的幕後主使者,都巴不得外界對此視而不見,更不會主動將其擺在台麵上。
打悶棍,下絆子,兌子,打劫,勝負手,一切都在台子下進行。政治爭鬥向來如此,從古至今,幾乎沒有任何例外。真的把一切擺在了台麵兒上,往往就意味著已經到了最後分勝負的時刻。輸者滿盤皆輸,贏著盆滿缽溢,除此,幾乎沒有第二種可能。
眼下大漢國新、舊兩大陣營之間,顯然還沒到了最後定輸贏的時刻。所以數日之前發生在李寨主外的惡戰,就被“交手”雙方,默契地選擇了忽略。反正對其中一方來說,這場勝利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對於其中的另外一方,雖然傷了些筋骨,從現在開始很長時間內說話時底氣都不足,卻也不至於徹底一蹶不振。隻要發了狠去臥薪嚐膽,卷土重來亦可預期。
隻可憐了那夥假扮山賊的私兵,還有另外一夥被重金和官位迷昏了理智的真正山賊,連個響動都沒弄出來,就徹底消失不見。
就像那太行山中的寒鴉,一場大雪下來凍死無數。除了它們自己,這世界上沒有任何生物記得它們曾經存在過,更不會在乎他們曾經發出的嘈雜聲音。
雪,紛紛揚揚,落遍太行山兩側。
對於想要平庸度日的老百姓來說,每年冬天的大雪,既帶來了寒冷與死亡,也帶來了希望和生命。
一場風雪下來,大部分以啃咬莊稼為生的蟲子都會被活活凍死。樹梢上的寒鴉,草地裏的部分野兔、狐狸和老鼠,甚至相對贏弱的牛羊,也都無法熬過殘酷的嚴冬。而雪每多下一層,則意味著明年麥子的產量將增長一成,莊稼遭受蟲害的可能降低一半兒。若是連續三場大雪都下得高過了人的小腿兒肚子,則明年一定是個豐收的好年景。莊戶人家隻要勤勞一些,就給兒子娶得上新婦,給女兒扯得起新衣。
定州的大部分百姓,在這大雪連綿的天氣裏,內心深處都湧滿了對豐收的憧憬。
發生在李家寨附近的那兩場惡戰,百姓們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但是,他們卻誰都沒興趣去關注,更沒心思去探聽其中詳情。他們眼下所關心的,隻是自家田裏的冬麥,自家窩棚裏的牲口,還有,還有官府秋末時才推出的開荒政策,是不是對本地人也適用?
“那些太行山裏下來的土匪餘孽,真是占了大便宜了!”縮在屋子裏貓冬時,幾乎每個家的戶主都會如此感慨。
那個寒冷的夜晚到底戰鬥死了多少人?死者都是誰?跟大夥沒任何關係!大夥兒也懶得去理會。但滱水沿岸趕在落雪之前新開出來的大片農田,新收拾出來的數百座茅草屋,卻讓當地人無法視而不見。
那大片大片曾經被拋荒的農田,要分,也該分給當地人才對。至少,當地人應該跟外來的土匪餘孽們機會均等,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處處優先照顧那群賊娃子!否則,大家夥這些年來,何必老老實實交糧納稅爭當良善?也學著別人的樣子,先殺人放火當山賊,實在於山裏熬不下去了,再出山接受官府安置,日子過得豈不比現在還滋潤一倍?
“這事兒,咱們縣的孫大人,有些太心軟了!”當幾個戶主不小心湊到了一處,對著火盆喝上幾盞淡酒之後,感慨聲,就不知不覺間變成了議論。
“太行山下來的土匪餘孽占了當地人的便宜!”
“縣令大人心忒軟!”
“縣令孫山處事不公!”
“孫山對不起當地父老鄉親!”
“姓孫的這廝”
類似的話,以最快的速度,在定州城內外開始流傳。然後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動下,又以最快速度,成為了大部分當地人的“共識”。
說話的人渾然忘記了,在“土匪餘孽”們過來開荒之前,滱水沿岸那些莊子,已經多年沒有人煙。渾然忘記了,官府從來就沒限製過他們去河岸邊開荒,而他們卻沒用勇氣去對付成群的野狗野狼,沒有勇氣去麵對鬼火與一堆堆慘白色的枯骨殘骸。
縣令孫山很快就坐不住了。
若是一個兩個平頭百姓私下裏發牢騷還好,是將對方抓到衙門打板子,還是一笑了之,全憑他的心情。反正自古以來當官兒都是做給上麵人看,誰會在乎下麵的人說好說壞?
然而最近議論聲越來越高,其中參與者已經不乏地方名流,甚至他的本家長輩,這就讓孫山無法繼續淡然處之了。
如果繼續裝聾作啞,名流和本家長輩們聯合起來,很容易就能影響到節度使孫方諫對他的看法。然而想對先前的政令做出一些“適當”調整的話,他脖子後卻又開始冒涼風。
雖然在最初安置太行山下來的流民時,孫山心裏還打過養肥羊殺肉吃的主意。但是經曆了某個晚上之後,他卻發現自己“養”在滱水河畔的,可能根本不是一群綿羊,而是一群長出了犄角的公牛。好好伺候著還能彼此相安無事,萬一把對方惹發了毛,一犄角頂過來,足以讓整個定縣天翻地覆。
披上鎧甲就是勁卒,上了戰馬便是精銳,唿延琮的兒子唿延讚隨便招了招手,便從幾個莊子的“流民”中拉出了一支騎兵。又跟寧子明兩個互相配合了一下,便令來犯的兩支敵軍,眨眼間灰飛煙滅!
“老天爺,孫某人上輩子,到底是做了什麽孽呦!”想想自己在事後收到的密報,縣令孫山就欲哭無淚。
俗話說,“前生作惡,今生縣令,惡貫滿盈,縣令附郭!”他孫山這個縣令雖然沒有附郭,可治下卻出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五品巡檢,一夥割人頭如割雞的“良善義民”!這縣令繼續做下去,還有什麽前途和樂趣可言。都不如早早把印信掛在房梁上,就此拂袖而去。好歹還能落個心裏頭安生,免得天天受這烈火焚臀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