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一五章大國沙文


    曾一陽原本以為,是國內的問題,國共合作中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才導致他被調離前線。


    可僅僅下火車一個多小時,曾一陽感覺腦子嗡嗡的直響。


    日軍肆無忌憚的和盤踞在蒙古的盛世才接觸,而盛世才在對比了遠東的局勢後,立場有些動搖了,在遠東蘇日實力對比中,日本要明顯占據優勢。


    已經加入蘇共的盛世才,忽然口風一轉,講起了民族主義。在一定的範圍內,開始排擠蘇聯的軍事特工,並對在他的軍隊中的很多蘇聯軍官開始隔離。蒙古的局勢,正在向日本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下子,蘇聯急了。蘇聯外交部照會日本駐蘇聯大使――重光葵,雙方就蒙古問題開始激烈的爭論。


    早在北洋時期,外蒙對於返迴中華民國的版圖是有心理準備的。


    但段祺瑞政府用軍事手段,造成了外蒙王公貴族的對北洋政府產生了抵抗情緒。雖然段祺瑞在軍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度收複了外蒙,但在一年多以後,外蒙王公就聯合起來,推翻了北洋的統治。


    這時候的外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盟友,抵抗來自政府可能派出的大軍。


    蘇聯,就乘機介入了外蒙事務。


    等到三十年代,外***立已經被蘇聯認可。而且外蒙的軍事和政治都被蘇聯所控製,雖說是**,但實際上已經成了蘇聯在遠東控製的一個行省。


    在外蒙,蘇聯常駐的就有兩個騎兵師,和一個步兵軍的兵力,隸屬於遠東方麵軍指揮。


    盛世才的出現,將中國***,入了蘇聯的視線,或者說入了斯大林的視線。


    可惜,盛世才遇上了尕司令,加上寧馬被紅軍從寧夏趕走,在青海的馬家也由於薛嶽兵團的進入,失去了根基。於是,加上甘馬,三家並成一家,攻入***,和盛世才對上了。


    雖然盛世才有蘇聯支援的大量重武器,但對上尕司令的幾千人,屢屢戰敗,更別提十萬馬家騎兵的介入。


    丟失了***後,盛世才不甘心就這樣失敗,而蘇聯也確實需要一個在遠東的代言人。盛世才也就被蘇聯安排到了外蒙,有了蘇聯軍事上的大量援助,盛世才也漸漸的恢複起了實力。


    部隊很快就發展到了三個師,近三萬人馬。


    而蘇聯擔憂的外蒙和內蒙無法割斷的聯係,更是增加了對盛世才的懷疑。要是蘇聯不采取行動,盛世才也不敢跟蘇聯耗上,頂多也是給關東軍一些便利。可關東軍逼迫的緊,加上日軍大半個中國都占了,關東軍50萬大軍,還真把盛世才給嚇破膽了。


    盛世才這一妥協不要緊,給蘇聯在遠東的布局,產生了天翻地覆的影響。


    而且,蘇聯已經獲悉,日本和德國接觸過密,並有簽署相關戰略同盟的協議。


    斯大林在軍事的才能,遠遠不如其對政治的敏感。可蘇聯和德國正是在政治蜜月期,蘇聯和德國的穩定,是左右蘇聯是否能夠走在戰爭之外,但日本卻不一樣了。


    斯大林固執的認為,中國是無法抵擋日本的全麵進攻的。甚至在給援助中國的蘇聯軍事代表團團長――崔可夫少將的電文中一再強調,賣給民國政府20個師的裝備,要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予。


    這樣,可以最先限度的榨幹民國的國力,從而消耗更多的日本實力。


    斯大林的這種做法,對於蘇聯來說,是沒錯。但對於周邊國家來說,蘇聯的危害其實和日本相差無幾。


    進入二十世紀,蘇聯不但成功的將外蒙從中國分裂了出去。從三十年代初,蘇聯就開始謀奪***。


    就算是中國和日本打的不可開交,蘇聯作為其中一方的戰略夥伴,不但所有的援助都是以黃金支付,還想著要謀奪對方的土地和資源。這種貪婪的夥伴,比最兇惡的野獸都可怕。


    但是,當蘇聯在外交上處於不利時,他們就要求盟友做這做那。


    介於這種情況下,斯大林通過共產國際,對**要求派出一支軍隊,進入關外和東北,而帶兵的將領,被斯大林直接指名,就是在華北風光異常的曾一陽。


    但主席分析了關外局勢,心裏暗罵斯大林無恥之外,就以作戰部隊訓練不足為由,拖延了派兵玩外的時間。


    外蒙在漸漸的被日本拉攏的同時,蘇聯慌張了,按照斯大林的意思。蘇聯政府在和日本尋求外交協商無果之後,立刻就找到了民國政府,要求在華北戰區,對日本發動更大規模的反擊。


    並用在中國並不好用的蘇聯重炮作為誘餌。


    蔣介石做足了姿態,不說打,也不說不打。就是一個字,拖延。要說最希望看到蘇日大戰的,在中國,無疑有兩個人,一個就是蔣介石,另外一個就是曾一陽。


    蘇日關係僵而不破,蔣介石可以罵娘,但曾一陽隻能窩在一邊,腹誹小日本太沒底氣。怕什麽,大不了跟蘇聯打一場。


    時間漸漸地進入到了1938年的7月,蘇聯毫無征兆的在日本控製下的偽滿邊境,發動了一場小規模的作戰。


    一個班的蘇軍,對兵力更少的關東軍邊防部隊發動了突襲。


    先期順利的將璦琿城外的一座小山占據了下來,這一來,立刻就惹惱了日本人。


    中日之戰,在徐州會戰後,已經漸漸的步入僵局。


    真正的戰略相持還沒有到來,但日軍在中國兵力的不足,已經開始顯現。


    以至於在徐州會戰時期,就發現兩個方麵軍,在兵力上不足於將中***隊擊潰。這讓日軍高層,開始審視,到底需要多少軍隊,才能讓中國屈服。


    早在3月,日軍大本營就通過了一項在國內新編10個師團的動員,及時日本是當時排名世界第6大的工業國。也無法在全國征兵百萬後,又下子在短時間內組建一支30萬的大軍。


    即便陸軍的開銷,相對要比空軍和海軍低的低。


    但這也已經讓日本走到了極限。


    蘇聯的軍事試探,一下子讓日軍高層警覺,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一隻不差於他們的猛獸,正在窺視著他們的身後。


    蘇聯對中國出售軍火,尤其是,大量的蘇聯戰鬥機出現在了中國戰場上,連飛行員都是蘇聯飛行員,這已經勾起了日本軍方的邪火,加上關東軍和蘇聯在的遠東方麵軍一直處於敵對的情況。


    以前,雙方都是在克製的範圍內,使用特工等心照不宣的手段對敵。


    但蘇聯出兵靠近圖們江的張鼓峰,頓時在關東軍緊繃的神經上,刺了一針。


    是宣戰,還是低頭,這讓關東軍很忌憚。


    尤其是,擔任談判的日本外務省代表,重光葵在莫斯科的被無視,這更讓日本軍方有種被蔑視的憤恨。但這不足以讓關東軍下定決心,對蘇聯發動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


    關鍵是,蘇聯從高加索第1方麵軍調集兩個軍,部署在外蒙,這讓關東軍異常緊張。


    這才是一個將日軍高層最後一點忍耐力挑破的最後一根稻草,日本陸軍大臣接連發布兩條命令給朝鮮總督,令其在朝鮮的日軍,禁戒邊境,隻要蘇軍不越過邊境,就讓部下克製,不要主動進攻。


    但另一方麵,又讓19師團,104師團開始動員,並對這兩個二流師團,補充了野炮聯隊,高射炮大隊等武器。很明顯,這兩支部隊,是為了對付蘇聯的挑釁行為,而臨時擴編的。


    雙方動用的總兵力都在一千以下,早在七月初,日軍三個人,化裝成朝鮮農民,在張鼓峰附近,挑逗蘇聯邊防軍的耐性。很快,這三個人被蘇軍發現,派出10個人,將這三人滅了一個,其餘的都打跑了。


    從這個曆史事件證明,偷地雷的鬼子是有史料可查的,鬼子就好這一口。


    按理說,這樣事情也該結束了。但蘇聯邊防軍這10個人,也不知道為何,竟然在兩***事不設防區域駐兵,並對一直宣傳為偽滿的張鼓峰地區設防,這讓關東軍麵子上下不來了。


    朝鮮的日本軍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將,命令駐羅南的十九師團長尾高龜藏準備出兵,一個由步兵4個中隊、山炮兵2個大隊和野戰重炮兵1個大隊,總兵力在3000人的攻擊部隊,迅速打退了蘇軍一個排的陣地,雙方的作戰的規模越來越大。


    發展到了8月,交戰雙方都出動了空軍和地麵部隊。


    正在關東軍準備增兵的時候,蘇聯人忽然之間就接受了日本外省的和談,很快雙方協定,在張鼓峰區域退兵。並將這一區域作為軍事無人區,交換俘虜,看著是一場不打不相識的意外之舉,但實際上,蘇軍是故意為之。


    最關鍵的是,蘇聯很多高層仍受不住斯大林在黨內的大清洗,開始逃離蘇聯。


    要想從歐洲的蘇聯邊境逃離,顯然困難重重,但在遠東,蘇聯的控製本來比較薄弱,加上上萬公裏的邊境線,不可能到處設立關卡,堵住脫逃的人員,成了蘇聯高級軍官,逃離斯大林魔障的最佳選擇。


    蘇聯國家政治保安部長留希科夫大將逃亡中國東北,受到關東軍的庇護。


    這是斯大林無法容忍的背叛,留希科夫大將的地位,已經能夠接觸到了蘇聯最核心的機密。加上,留希科夫大將更是在蘇聯中樞神經一樣的蘇聯國家政治保安部擔任部長。


    張鼓峰事件,何嚐不是,蘇聯對日軍一場試探。甚至能從日軍的排兵布陣來看出,留希科夫大將到底將多少***,透露給了日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戰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鬼遊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鬼遊魂並收藏血戰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