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1400年。


    中華帝國元年,這是八月八日。


    桂花飄香的八月,中秋臨近,天氣涼爽,不冷也不熱。白天,天高雲淡,天特別的藍,雲特別的白。


    在漢京,新帝國剛剛成立。


    到處都是歡唿遊行的人群,彩旗飄飄。


    “在這個日子出生真的是太好了。”


    “馬車再趕快點。”


    張璟看著那街道上擁擠的人群,心裏很是焦急。盡管有衛士開道,可速度依然緩慢。


    兒子就要出生了,他實在是太焦急。


    等不了了,他推開車門。


    “殿下!”


    “我跑迴去更快點。”張璟奮力的在人群中向著張府跑去。


    今天上午,他的父親正式從他的姐夫手裏受禪登基,建立了嶄新的帝國。而他的母親崔鶯鶯,也被正式冊封為皇後。


    他自己也已經被冊封為皇太子。


    他是嫡長子,一直以來表現也不錯,受封為皇太子理所當然。禪讓儀式後的登基大典非常的隆重和盛大。


    不過張璟心裏卻一直記掛著家裏。


    在他早上出門前,妾侍王氏就已經陣痛,可剛才大典結束,他得到消息王氏居然還沒能生下來。


    “帝國萬歲!”


    “偉大的中華萬歲!”


    街道上,全是興奮的人群,他們歡唿,他們熱切。


    張璟在護衛的幫忙下,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擠出一條路來。


    從皇宮到張府,短短的一段路,他卻連衣服都擠破了,渾身是汗。


    “殿下!”


    老管家看見張璟這麽滿頭是汗,還帶著狼狽樣不由萬分驚訝。


    “怎麽樣了?”


    “還在產房。”


    “這麽久了還沒能生下來?”張璟眉頭緊皺。


    他大步入內,來到產房門口。


    “殿下,你不能進去。”


    “給我讓開。”


    “讓開。”


    幾名產婆隻得退下,張璟推門搶進屋裏。王氏還在大喊著努力生產,但胎位不正,一群經驗豐富的產婆已經努力許久了。


    “殿下。”


    王氏看到張璟進來,叫了一聲。此時的她,披頭散發,滿頭汗水,聲音嘶啞了,經過了一個上午時間的生產,她幾乎力氣全無。


    “參湯呢,老參湯準備了沒?”張璟心疼的握著她的手。


    “殿下,已經喝過參湯了。”


    若沒有這百年老參湯,隻怕根本撐不到現在。


    一名產婆示意張璟到一邊說話。


    “仆婦等無能,隻怕······殿下要有心理準備。”


    “請問殿下,到時保大還是保小?”


    張璟咬牙,“我兩個都要,兩個都給我保。”


    “萬一?”


    “保大!”


    這裏,門推開,李麗質進來。


    “保小!”


    這位前皇家公主,此時很堅定的對產婆道。“保小,真有個萬一,需要取舍,保小。”


    張璟轉頭怒瞪妻子。


    李麗質對丈夫道,“這種難產最是危險,保小可能性更大些,若保大,隻怕兩個都保不住。”


    張璟甩袖扭頭離開。


    王氏再次叫喊起來,那叫聲,讓他心急如焚。


    說到底,這也隻是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


    “保大!”張璟迴到產床前,握著王氏的手,對著產婆喊道。


    “殿下,那樣太危險了?”


    “按我說的做。”


    王氏是張璟在琉求時收的,先是外室,後來得張超教訓,改納為妾侍。王氏的父親王弘直,是琅琊王氏人,武德進士,後在張璟幕府中效力。他將女兒許給張璟,這個王氏確實得張璟喜歡。


    琅琊王氏過去號稱華夏首望,頂級門閥,尤其是在晉南北時,更是鼎盛,史稱王與馬,共天下。


    不過在侯景之亂時,王謝不肯與侯景聯姻,被侯景毀滅,到如今,王氏家族還在,但實際上算是徹底沒落了。過去,王氏家族出了幾十個宰相、幾十個皇後、幾十個駙馬等。


    而現在做為王導後人的王弘直,過去真投身在張超之子張璟麾下做一個幕僚。不過做為曾經的頂級門閥,雖然家道中落了,但許多優秀的特質還是在的,比如對兒女的教育等。


    王氏就是一個才女,既美麗又溫柔還充滿才氣。


    相比起父親為張璟娶的正妻長樂公主李麗質,張璟更喜歡王氏。長樂比張璟大幾歲,婚後兩人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李麗質反而總是讓他有些敬畏。


    一來是其身份貴為公主,二來她年紀大他一些,性格上也比較強勢些,加上遠離中原,夫妻遠隔,遇上王氏這麽溫柔的女子,自然深得張璟的喜歡。


    “產房陰氣重,殿下不適合呆在這裏,請殿下在外麵等候。”李麗質見丈夫那般關切王氏,心裏確實有些不太舒服,當初她在京生產的時候,丈夫都還在外麵。


    甚至婚後幾年,其實相聚時間很少。


    丈夫迴來也有三個多月了,可也常在外麵跑,在府中的時候,也與王氏謝氏顧氏蕭氏等呆的時候更多。


    崔鶯鶯也特意從宮裏趕迴來了。


    聽說難產,也表示必要的時候,保大。


    子嗣雖然重要,但人更重要。


    張璟坐在一側焦急的等候。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終於有侍女快步跑來報喜。


    “恭喜太子殿下,王氏剛產下一子,母子平安,六斤四兩。”


    張璟長鬆口氣,起身要往產房去。


    侍女連忙道,“皇後娘娘吩咐,讓殿下暫時不要過去了,等那邊收拾好了再見也不遲。”


    府中管事們紛紛來向張璟恭喜道賀。


    “恭喜殿下,又當父親了。”


    張璟也笑,又當父親了,他如今都已經有兩個兒子了。


    “殿下,有句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有什麽你說直說。”張璟對自己的侍衛隊長道。


    那隊長左右瞧瞧。


    “殿下今日被冊封為太子殿下,成為帝國儲君。殿下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呢,誰是太子妃?”


    張璟怔一下,誰是太子妃?當然是李麗質,他是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


    “殿下,長樂公主她可是前朝公主。若她為太子妃,則她所出長子就是嫡長子,到時就是東宮繼承人。可是,隻怕會有很多人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誠如,當初長孫皇後去世後,太上皇也曾想過要立楊妃為後,一樣為大家所反對,為何?因為楊氏是楊廣之女。”


    張璟還真沒有想到這麽遙遠去。


    “可李氏是我妻子。”


    隊長是張璟的夥伴騎士,打小一起長大,可以說關係有如兄弟般。他此番話,確實是為張璟考慮。


    李麗質畢竟是李世民的女兒。


    張超代唐,奪了李氏的江山。總不能將來新朝第三代皇帝,卻又成了李世民的外孫吧。


    “承乾此前,可是提出過要和殿下兩位姐姐離婚的。”


    “離婚?”


    離婚不算什麽很少見的事情,甚至皇家的太子、親王等與自己的妻子離婚的事情很多。主要還是卷入一些鬥爭之中,比如曆史上唐朝的肅宗李亨,就曾經兩度離婚,韋妃、杜妃都卷入朝爭之中,最終他被迫兩度離妃。


    “我聽說七郎都要與長孫氏離婚,殿下莫落於人後。”


    張七郎就是張家嫡三子,他是與長孫無忌之女成婚,而嫡二子則是與崔幹之女成婚。


    張七郎現在要和長孫無忌女離婚,然後娶蘇烈之女。


    蘇烈是當今朝中最得皇帝倚重的元帥,而崔幹也是新晉翰林院學士。


    崔鶯鶯生了五子四女,四子訂的是京兆韋氏,五子訂的是弘農楊氏,這兩個還年幼,真正對張璟比較有威脅的兄弟還是二郎和七郎。


    這兩位嫡兄弟,年紀既長,而且妻子也都是朝中重臣之女。


    張璟若不與李麗質離婚,那麽對他的太子地位確實是不穩的。


    “可我雖與長樂關係不密,但她入門以後,也從沒有什麽做錯的地方。”


    “殿下,她是李世民的女兒,承乾的妹妹,她身上流的是李家的血,這點就足夠了。如果她沒有生兒子還好些,可現在她有兒子還是長子,這始終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啊。”


    張璟猶豫著。


    他今年十七,但對於權力的本質還算看的清楚,見多了篡位、兵變,也看多了李氏皇族內鬥。


    他很清楚,他和兄弟們的關係雖然親密,但如果真涉及到了權力,肯定也不能避免。


    如果他出現漏洞,肯定會被攻擊。


    尤其是那位二弟大宛國公張琿,也不過比自己晚出生了那麽半個時辰而已。都是嫡子,還是一母三胞胎所出的胞兄弟。


    他這兩年在琉求幹了不少事情,練了不少兵,征服了幾十萬山夷。但那位胞兄李琿在大宛也沒閑著,那雖遠在天山北,卻是極優良的一片封地,易守難攻,穀地肥沃,還盛產汗血寶馬,又處在絲綢之路上。


    大宛本就不比琉求是近十來年才開發的,大宛可是擁有千年曆史,漢朝時就興盛一時。在過去海上商貿沒這麽興盛時,與西方貿易多走陸上,大宛正是一個必經的要地。


    自己的兄弟李琿這兩年在大宛,接收了這麽強大的一份產業,招兵買馬,招賢納士,聚集的實力完全不弱於他。


    如今,帝國新建,他被冊封為太子。


    而這位大宛國公,還不知道要被冊封為什麽國王。


    “非離婚不可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