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很神奇,也就是這些山就是一個個可成長的“資源點”,不管你怎麽去看待,它就是存在在這裏。


    然後這些山,會隨著人族的“幫助”,反饋到他們身上。


    第一個是資源的獲取速度,還有第二個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傷害抵擋,由山體的部分來承載。


    這一點就是自由之域,弄出來的一種權限,這個戰爭機器,是有使用權的,通過道主、尊王一步步劃分下去,做到一種默認的捆綁關係。


    如果有道主“背叛”了這個山,就享受不到加持,還需要去到其他山重頭來過,而且權限不是馬上就可以賜予,是需要重新適應等等限製條件。


    第三個就更直接,本身道主也好,尊王也罷,他們要素之中有部分的強度,就是來自這個戰爭機器,如果舍棄了,就會弱上一些。


    這一點就是跟“稱號”有關,算是比較繁雜的後續補充體係。


    不是說一定不行,就是很有可能道主去到其他山,就沒有道主的實力了,而畢竟是外來者,說不定就會被針對。


    第四個又補充了更多的利益糾紛,就是道主這個“職務”,是有自由之域賜下的額外獎勵的,等於是逼的大家不到最後關頭,不可能放棄自己道主的身份。


    一個山,而且要一定規模的山,才會有這種道主獎勵,其他情況是不允許的。


    這就很簡單了,你是否可以割舍這種獎勵,也要去其他山做小弟?


    當然,自由之域設置的這種情況,也允許強強聯合,或者是抱團取暖。


    麵臨死亡的時候,能活下來就不錯了,還考慮實力是否減弱?


    也有很多種情況,在這麽多年來,不算是新鮮事,葉歌查看的津津有味。


    比如分別有5個山的5位道主,去到另外一個半荒廢的山裏重新組建新山。


    這樣就都可以吃到自由之域的獎勵,還不會有風險,畢竟自己這一脈,都保全下來。


    還有就是有想法的山,主動去替換道主,就好像黑石山一樣,為了更強,去吸引其他山的道主加入到這裏。


    第一個情況是比較少的,怎麽可能剛好找到5位都被拆掉的山,而且還是每個要素體係一名,然後不約而同的去組建。


    第二種就比較多了,因為山跟山之間的壓力是存在的,這跟第四個自由之域設置的獎勵有關。


    不要以為自由之域設置出來,就可以“吃老本”,大家都安安心心的各占據一個山,實則不行。


    山也有強弱之分,道主獎勵,也有區分,如果出現大家約定好一起吃老本,那麽都會變弱。


    如果你吃老本,別人在變強,那麽終有一天,這山一定被吞並,就是這麽殘酷。


    理由也很簡單,自由之域要逼著人族變強,獲得更多的超脫者,自身才會獲得更多反饋。


    了解完這些,葉歌開始了解自身的修煉體係。


    自由意誌,是一種擁有改變萬物其本身既定規律的能力,也就是無限的可能性,主要體現在超脫天地這一條。


    自由之域就是明擺著有這種方式,讓人族可以超脫出天地,這是最終且真正的自由。


    不論是創造的還是自然孕育的人族,都先天有一道自由意誌,而且是未選擇方向的自由意誌。


    在五要素沒有進入到lv33之前,這一道自由意誌,都是跟人族的真靈捆綁在一起,獲得稱號之後,自動剝離出來,變成自由之域的一種“加持”。


    跟元靈一樣,就是每個空域生靈都有,捆綁在一起,由它來負責為空域生靈覺醒五要素。


    讓葉歌來形容的話,就是大家因為有自由之域賜下的先天這一道自由意誌,就獲得了自由之域的“科技樹”,並且自己選擇去“點亮”這些科技樹。


    剛開始隻需要普通的資源,就可以點亮,有比較基礎的部分,用來提升人族自身的等級。


    然後到了後麵,就需要把普通資源,轉化為自由意誌,才可以繼續點亮。


    科技樹是一種基礎,後續需要在科技樹上開花結果,同樣也是要開辟契合自己的修煉法,將要素進一步通過自己的理解去演化。


    自由意誌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跟彼此拉開差距,如果全部都是按部就班的話,那誰來做道主,誰又是別人砧板上的魚肉呢?


    當然,修煉法是可以共享的,也可以某種程度上複製,就是會做為別人的嫁衣就是了。


    開辟體係的首創者,就算後繼者們把它弄的花裏胡哨,或者是加強,都是首創者的功勞,自由之域會給到自由意誌的獎勵。


    這種情況就是利用無數的人族,去堆積一個體係,這個體係裏有道主,有尊王,有下麵一係列的境主洞主,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體係。


    大家都是這樣做的,但也鼓勵自己開辟,或者說兩者是同時進行的,自由之域不會磨滅其他人成為道主的可能性,不然沒辦法真正的“活”。


    搞明白了這些,葉歌第一次感覺到了,蟲族和虛空族,如果沒有青冥之門的話,恐怕永遠不可能為敵。


    虛空族也好,蟲族也罷,歸根結底,還是一種獨立的體係,要成長起來,不僅自己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還要肩負起成長,掠奪資源的責任。


    而自由之域,就設置一個框架,生靈就會自動自覺的幫助它成長,而且每個生靈看似獨立自由,實則也被囚禁在一個牢籠裏。


    不得不承認,自由之域很完美,天地也必須依靠它,甚至暫時沒有任何替代品。


    葉歌起身到房間裏麵的一個修煉室,基礎資源,黑石山肯定不會少他們的,畢竟製造他們出來都耗費了無數心血。


    這是要讓每個生靈自己適應和成長的過程,不然一誕生就是lv33,也沒有任何戰力可言。


    自由之域也不允許這種情況,因為是違背它的初衷,也不可以把它自己設置出來的框架去推翻。


    修煉室就是一種主動把附近惰性的資源集中起來,讓人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和最簡單的方式,進行修煉。


    自由之域並沒有弄出什麽晶石,或者是結晶的東西,因為這裏萬物皆有靈,每次弄出晶石就必須再湮滅一次它們的靈性,繁雜而沒有意義。


    基礎的科技樹就是一種普遍的修煉法,很簡單,是一種“吐納”的行為,將惰性的資源在人族體內初步循環,對要素分支進行自我適應,將資源轉化為這些體係的養分。


    比如身軀要素,在沒有把先天的自由意誌轉化為稱號之前,就是在這道自由意誌裏,壯大屬於身軀要素的部分。


    基礎科技樹允許任何生靈無條件接受普通資源,到lv20,然後就需要對已經成長起來的要素,或一或多,進行進一步的演化。


    說起來複雜,實際上不難,因為自由意誌這個東西,就是用來拓展可能性的。


    為什麽要設置到lv20,因為這個等級完成後,天地又會給到一點自由意誌,讓生靈去選擇適合的要素,進行演化。


    比如身軀要素,一名人族在lv1-20的過程中,以自己的認知,覺得是要往“堅韌”、“力量”、“爆發”等屬性去延伸,那麽這點自由意誌,就可以幫助他,在基礎科技樹上開辟一道有這種屬性的花朵。


    然後以自由意誌這個唯一的資源,繼續獲得,繼續擴展即可。


    獲得自由意誌的方式很多,畢竟這玩意就是一種物資,就存在於自由之域之中,不然也不會出現一個個勢力,就是為了爭奪這些。


    是否一個生靈無限的使用自由意誌,然後瞬間超脫?答案是否定的,天地也沒有那麽多“名額”,而且自由意誌是一種資源,但要對天地有幫助的情況下,就不是一個生靈能夠完成的,要靠的是整個自由之域。


    自由之域也是一個巨大的熔爐,燃燒和啟動的條件就是道主的數量,或者說達到一定強度的山,然後就可以進行一次“熔煉”,獲得一個超脫資格。


    這個資格就是能否利用超越自由之域五要素極限水平的修煉法,創造出屬於天地之間認可和需要的資源。


    這是自由之域反饋給天地的方式,彼此之間交易,大家相互幫忙,才一步步搭建到現在的層次。


    “唉……”葉歌感覺到任重而道遠,難怪外道沒有生存空間,生命古樹神又執著超脫,雪念也花費大價錢給葉歌成長,已經是支撐到了極限了。


    而除了它們倆之外,其他的外道,甚至都不給成長的機會,這才是它們萌生想法的根源。


    大概是20天時間,黑石山都計算好的,能夠在這段時間,讓大家充分的接觸這個世界,然後修煉到lv20,剩下修整幾天,就要開始工作了。


    大家都從房間裏出來活動了,都非常有默契的沒有馬上選擇別人的修煉法,作為自己的演化方式。


    他們這一批次,算是一個小的聚合體,也不是沒有說法的。


    如果按照道主、尊王的等級劃分,他們就是道主級別的人造人,是擁有不一樣的天賦和發展的。


    這是每個山都很重視的,他們既是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蟲族:我來征服虛空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悅如悠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悅如悠海並收藏蟲族:我來征服虛空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