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本宮已經找了她十八年
同外室平起平坐?滾!我嫌晦氣 作者:牛奶冰淇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靜悠順著李望舟的意思,由著他給自己安排認親之事。
對於同大楚長公主認親之事,她在出任務之前,主子就安排了人給她講述長公主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喜好。
包括,喜歡什麽風格的穿戴,喜歡什麽口味的吃食,脾性如何?
作為長公主的女兒,既然樣貌上不能與長公主相似。
那習性上能向長公主靠攏,也是可以彌補一些樣貌上的不符。
李望舟也不耽誤。
第二日便直接給長公主府送去了拜帖。
長公主收到來自李望舟和他新夫人的拜帖,不由眉頭一蹙。
這李望舟算是年輕將領中出類拔萃的。
在這一次擊退南蠻的戰爭中,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可是,他寵妾滅妻,帶外室迴府,還想要休妻娶外室。
最後,還是沈氏自身強大,同他和離了事。
而這李望舟和沈氏和離之後,便急急娶了外室為正妻。
這樣的做派,實在是不能給人留下什麽好印象。
而且,那沈氏醫術高超,替母後治療哮喘之疾,頗有成效。
母後對那沈氏,甚是喜歡。
就算看在母後的麵子上,自己也不能同那寵妾滅妻的李望舟,走得太近才是。
如此想著,長公主甚至連拜帖的內容都沒看,就直接將帖子往桌案上一丟,
“這樣品性的人也敢給本宮送拜帖?
實在可笑。
本宮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見的。”
說完之後,長公主便慵懶地斜靠在美人榻上,閉目養神。
這時,周嬤嬤上前,想要將拜帖拿走,免得長公主見了心煩。
就在她拿著拜帖往外走的時候,好奇地打開看了一眼裏頭的內容。
這一眼,可把她激動壞了。
她連忙轉身快步走到長公主跟前,顫抖著聲音說道:
“長公主,這這這…”
長公主抬了抬眼皮,
“這什麽這?
怎麽連個話都說不清楚了?”
周嬤嬤穩了穩心神,才重新開口道:
“這拜貼上說,李將軍夫人孫氏,從小貼身佩戴著的牡丹花樣玉佩,像是長公主您的信物。”
這一次,周嬤嬤一口氣說完。
長公主聽了,倒是不淡定了。
她猛地起身,
“快,將拜帖給本宮。”
周嬤嬤躬身將拜帖遞給了長公主。
長公主一把接過,拿著拜帖的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待她好不容易看完拜貼上的內容之後,深深吸了口氣,好讓自己的情緒能平複下來。
之後才看向周嬤嬤,眼眶微紅,
“你說,這一次會是本宮的洛淇嗎?
會不會像之前那般,最後空歡喜一場?”
周嬤嬤也是濕了眼眶,
“依老奴看,這一次應該和以往有所不同。
拜貼裏,描述的玉佩,同公主當年讓老奴放在洛淇郡主身上的玉佩特征極為相似。
那孫氏若不是真有那玉佩,怎麽可能描述得那般細致。
而且,咱們放出去的消息中,關於玉佩的細節可是沒有詳細說明的。”
長公主聽了周嬤嬤的話,緊緊捏著手中的拜帖,緩緩起身,
“周嬤嬤,你說的對。
也不必等明日了。
你直接去李將軍府,請李將軍及其夫人今日便來府上。”
周嬤嬤抹了一把眼角的淚水,連連點頭,
“老奴,這就去辦。”
說罷,周嬤嬤轉身,快步往外走,連平日的穩重都顧不上了。
可就在周嬤嬤走出幾步之後,卻又被長公主給叫住了,
“還是本宮親自去見他們,否則太耽誤功夫了。”
周嬤嬤連忙應聲道:
“是,長公主。”
馬車很快準備好。
周嬤嬤和長公主同乘馬車,帶著十幾名侍衛往李將軍府而去。
馬車上,長公主情緒久久不能平複。
她拉住周嬤嬤的手,
“那孫氏應該就是本宮的洛淇吧?
本宮已經找了她十八年。
本宮還以為,找不迴來了。”
周嬤嬤眼含淚水,
“公主,您放寬心。
想來,這一次很有可能就是洛淇郡主。
很快,公主便可以母女相認了。”
長公主聽了周嬤嬤的話之後,更是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歡喜,
“太好了,本宮很快就要見洛淇了。”
說完,她看著滿眼淚花的周嬤嬤,收了收臉上的歡喜,轉而安慰道:
“你也別灰心。
要是孫氏真是本宮的洛淇,那你的孩子應該很快也能找到了。
說不定,洛淇知曉你孩子的下落也未可知。”
周嬤嬤聽長公主安慰自己,忙拿出帕子擦了擦淚水,
“多謝長公主吉言。
隻要能找到洛淇郡主,便是天大的好事。
至於,老奴的女兒,能否找到隨緣便可。”
長公主聽周嬤嬤這樣說,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並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無聲安慰。
周嬤嬤則是低下頭,用帕子繼續擦眼淚。
與此同時,思緒也迴到了十八年前。
十八年前,她做了一件對不起長公主的事。
那也是她做的唯一一件對不起長公主的事。
不過,她並不後悔。
再來一次,為了自己的女兒,她還是會那般做的。
記得那一年,駙馬爺在邊關抵禦南蠻。
長公主和駙馬的感情極好。
長公主不願長年同駙馬分居。
便去了邊關的一處小城居住。
如此,便不需要長年同駙馬分開。
她作為長公主的貼身丫鬟,跟隨長公主留在了邊關。
而她的夫君是長公主的馬夫。
說來也巧,在邊關待了半年之後,她和長公主在差不多的時候都懷了身孕。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說來也巧,主仆兩人同一日生產。
生產那日,南蠻軍突襲小城。
導致正在分娩中的長公主和她不得不乘坐馬車逃離。
混亂之中,長公主的侍衛也沒能及時跟上。
主仆兩人在飛奔的馬車中分娩,前後分娩了一名女嬰。
因為怕追兵追上她們之後,兩個孩子也會跟著遭難。
長公主含淚做了一個決定。
長公主,取出自己隨身佩戴著的一塊牡丹玉佩,親自戴在女兒脖子上,之後將孩子轉交給她,
“你去找個安全些的地方將郡主藏好,咱們再用馬車引開追兵。
希望能保孩子一命。”
長公主身子弱,根本起不來身。
隻能將懷裏的孩子交給她。
她雖然也剛生產完,可畢竟是奴婢,也沒那麽嬌弱。
所以,可以起身活動。
她顫抖著手從長公主懷裏將郡主抱了過去,應聲道:
“是,長公主。”
對於同大楚長公主認親之事,她在出任務之前,主子就安排了人給她講述長公主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喜好。
包括,喜歡什麽風格的穿戴,喜歡什麽口味的吃食,脾性如何?
作為長公主的女兒,既然樣貌上不能與長公主相似。
那習性上能向長公主靠攏,也是可以彌補一些樣貌上的不符。
李望舟也不耽誤。
第二日便直接給長公主府送去了拜帖。
長公主收到來自李望舟和他新夫人的拜帖,不由眉頭一蹙。
這李望舟算是年輕將領中出類拔萃的。
在這一次擊退南蠻的戰爭中,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可是,他寵妾滅妻,帶外室迴府,還想要休妻娶外室。
最後,還是沈氏自身強大,同他和離了事。
而這李望舟和沈氏和離之後,便急急娶了外室為正妻。
這樣的做派,實在是不能給人留下什麽好印象。
而且,那沈氏醫術高超,替母後治療哮喘之疾,頗有成效。
母後對那沈氏,甚是喜歡。
就算看在母後的麵子上,自己也不能同那寵妾滅妻的李望舟,走得太近才是。
如此想著,長公主甚至連拜帖的內容都沒看,就直接將帖子往桌案上一丟,
“這樣品性的人也敢給本宮送拜帖?
實在可笑。
本宮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見的。”
說完之後,長公主便慵懶地斜靠在美人榻上,閉目養神。
這時,周嬤嬤上前,想要將拜帖拿走,免得長公主見了心煩。
就在她拿著拜帖往外走的時候,好奇地打開看了一眼裏頭的內容。
這一眼,可把她激動壞了。
她連忙轉身快步走到長公主跟前,顫抖著聲音說道:
“長公主,這這這…”
長公主抬了抬眼皮,
“這什麽這?
怎麽連個話都說不清楚了?”
周嬤嬤穩了穩心神,才重新開口道:
“這拜貼上說,李將軍夫人孫氏,從小貼身佩戴著的牡丹花樣玉佩,像是長公主您的信物。”
這一次,周嬤嬤一口氣說完。
長公主聽了,倒是不淡定了。
她猛地起身,
“快,將拜帖給本宮。”
周嬤嬤躬身將拜帖遞給了長公主。
長公主一把接過,拿著拜帖的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待她好不容易看完拜貼上的內容之後,深深吸了口氣,好讓自己的情緒能平複下來。
之後才看向周嬤嬤,眼眶微紅,
“你說,這一次會是本宮的洛淇嗎?
會不會像之前那般,最後空歡喜一場?”
周嬤嬤也是濕了眼眶,
“依老奴看,這一次應該和以往有所不同。
拜貼裏,描述的玉佩,同公主當年讓老奴放在洛淇郡主身上的玉佩特征極為相似。
那孫氏若不是真有那玉佩,怎麽可能描述得那般細致。
而且,咱們放出去的消息中,關於玉佩的細節可是沒有詳細說明的。”
長公主聽了周嬤嬤的話,緊緊捏著手中的拜帖,緩緩起身,
“周嬤嬤,你說的對。
也不必等明日了。
你直接去李將軍府,請李將軍及其夫人今日便來府上。”
周嬤嬤抹了一把眼角的淚水,連連點頭,
“老奴,這就去辦。”
說罷,周嬤嬤轉身,快步往外走,連平日的穩重都顧不上了。
可就在周嬤嬤走出幾步之後,卻又被長公主給叫住了,
“還是本宮親自去見他們,否則太耽誤功夫了。”
周嬤嬤連忙應聲道:
“是,長公主。”
馬車很快準備好。
周嬤嬤和長公主同乘馬車,帶著十幾名侍衛往李將軍府而去。
馬車上,長公主情緒久久不能平複。
她拉住周嬤嬤的手,
“那孫氏應該就是本宮的洛淇吧?
本宮已經找了她十八年。
本宮還以為,找不迴來了。”
周嬤嬤眼含淚水,
“公主,您放寬心。
想來,這一次很有可能就是洛淇郡主。
很快,公主便可以母女相認了。”
長公主聽了周嬤嬤的話之後,更是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歡喜,
“太好了,本宮很快就要見洛淇了。”
說完,她看著滿眼淚花的周嬤嬤,收了收臉上的歡喜,轉而安慰道:
“你也別灰心。
要是孫氏真是本宮的洛淇,那你的孩子應該很快也能找到了。
說不定,洛淇知曉你孩子的下落也未可知。”
周嬤嬤聽長公主安慰自己,忙拿出帕子擦了擦淚水,
“多謝長公主吉言。
隻要能找到洛淇郡主,便是天大的好事。
至於,老奴的女兒,能否找到隨緣便可。”
長公主聽周嬤嬤這樣說,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她,並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無聲安慰。
周嬤嬤則是低下頭,用帕子繼續擦眼淚。
與此同時,思緒也迴到了十八年前。
十八年前,她做了一件對不起長公主的事。
那也是她做的唯一一件對不起長公主的事。
不過,她並不後悔。
再來一次,為了自己的女兒,她還是會那般做的。
記得那一年,駙馬爺在邊關抵禦南蠻。
長公主和駙馬的感情極好。
長公主不願長年同駙馬分居。
便去了邊關的一處小城居住。
如此,便不需要長年同駙馬分開。
她作為長公主的貼身丫鬟,跟隨長公主留在了邊關。
而她的夫君是長公主的馬夫。
說來也巧,在邊關待了半年之後,她和長公主在差不多的時候都懷了身孕。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說來也巧,主仆兩人同一日生產。
生產那日,南蠻軍突襲小城。
導致正在分娩中的長公主和她不得不乘坐馬車逃離。
混亂之中,長公主的侍衛也沒能及時跟上。
主仆兩人在飛奔的馬車中分娩,前後分娩了一名女嬰。
因為怕追兵追上她們之後,兩個孩子也會跟著遭難。
長公主含淚做了一個決定。
長公主,取出自己隨身佩戴著的一塊牡丹玉佩,親自戴在女兒脖子上,之後將孩子轉交給她,
“你去找個安全些的地方將郡主藏好,咱們再用馬車引開追兵。
希望能保孩子一命。”
長公主身子弱,根本起不來身。
隻能將懷裏的孩子交給她。
她雖然也剛生產完,可畢竟是奴婢,也沒那麽嬌弱。
所以,可以起身活動。
她顫抖著手從長公主懷裏將郡主抱了過去,應聲道:
“是,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