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灶屋裏,徐敬之和幾個衙役麵前已經堆了一摞的空碗,而幾人手上也還人手一碗麵條,吃的唏哩唿嚕的。
如果不是蘇雲希見過徐敬之,誰敢想象麵前這個身上滿身泥汙,發髻都是散亂的,吃相也粗魯至極的人會是一縣之令。
“嗝,終於吃飽了,我都半個月沒吃過飽飯了”
徐敬之放下手裏的麵碗,還打了個滿足的飽嗝,這做派哪裏還有一個謙謙君子的樣子。
看到蘇雲希一臉稀奇的看著他,徐敬之有些尷尬的理了理頭發,端坐好身子,才給蘇雲希解釋他晚來的原因。
原來在稻穀豐收前,文安縣下了好幾天的暴雨,而一個離縣城最遠的一個村子因為數天的暴雨,發生了特大山體滑坡,還把出村的唯一一條路給堵住了。
整個村子被困住,好幾家百姓的房子都被泥汙掩埋,已經可以收割的稻穀更是被暴雨淹沒,顆粒無收。
還好那個村子的村長是個有主意的,把村民全都集中起來,把能吃的能用的全部收集到一起,然後派出了村裏的年輕男子,翻了三座山才到縣裏求救。
徐敬之收到消息後,立馬組織人手前往施救,又讓一半人手跟著村民繞道村裏,兩邊人馬一起開挖,用了十天時間才把路給挖通。
然後又是善後,又是給村民建屋,足足忙活了大半個月,才把村民安頓好。
還好是八月份,天氣熱,要是寒冬臘月,這是要出人命的,那他這個縣令也跑不了好。
蘇雲希聽完心裏也一陣沉痛,自然災害,哪怕是現代,也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而現代都還勉強能提前做些預警,可在古代,那就隻能等死,如果再遇到一個不負責任的縣令,那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而這個時候,水糧就是救命的東西,如果老百姓手裏有足夠的糧食,就能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所以這就也是蘇雲希拚命阻止村民賣糧種的原因,因為那賣出去的糧種沒有一顆能到老百姓手裏,隻會被那些權貴之人把持,然後再高價賣出。
而老百姓過得依然是水深火熱。
“所以迴到縣衙,我得知你們村裏高產糧種的消息,就馬不停蹄的趕來了,雲希,你真是老百姓的福星。”
說到這裏的徐敬之對蘇雲希是真的感激,之前覺得她和一家夫人交好,又和謝墨安關係匪淺,那大家互相往來也無不可。
可現在他對蘇雲希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單單隻是因為她自己。
畝產六百多斤的高產糧種,畝產千斤的紅薯,這哪一樣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眼前的女子依然不驕不躁,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巾幗英雄。
“那現在大概的情況姐夫也知道了,不知你是何打算。”
既然那邊的事情處理好了,當務之急就是糧種的事情了,這批糧種數量太大,要是徐敬之再不來,她不知道還能保幾天。
“我來了自然是要把糧種征收了的,等明年的春耕就可以播種,我聽說雲希還實驗出來了可以種兩季的法子,不知可否都一並傳播出去”
“那當然,能讓大家種得更多的糧食,這是好事一件,我自然願意分享出來,畢竟民富才能國強,我也是這大慶國的一員,自然也願獻這綿薄之力。”
徐敬之真是被眼前這女子的心胸折服了。
而隔壁房間,謝墨安也在聽著眼前黑衣男子的稟報。
如果蘇雲希在這裏就能知道,眼前這人就是謝墨安第一次找上蘇家時陪著他一起的人,赫然就是暗一。
“已經按主子的吩咐把這事報給了國公爺,國公爺當晚就進宮找了聖上,隨後聖上就給國公爺一份手諭,可以調遣府城的駐紮的士兵五百人,到時候如果在糧種運輸的路上有人阻攔,可以先斬後奏。”
暗一說完把手裏的諭令交給謝墨安。
謝墨安接過手諭,內容確實就是如暗一說的一樣。
“我讓你安排的人手你帶來了沒有?”
“已經按主子的意思把人帶來了,一男一女,女的當到時候可以貼身服侍世子妃。”
謝墨安坐在凳子上,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桌麵。
原來早在去年他把蘇雲希給他的東西送迴京城的時候,他就給暗一傳了消息,把蘇雲希培育出高產糧種的消息傳了迴去,到時候自有他父親會進宮傳於舅舅。
而且按時日推算,文彥舅舅那邊的糧種數量也已經出來了,他也肯定會把消息傳迴去。
所以現在聖上的禦案上蘇雲希也算榜上有名了。
而這大批量的高產糧種要想安全的流到老百姓手中,光靠縣衙的兵力肯定保全不了,所以聖上才會發出這道手諭,就是為了最大程度保全糧種。
至於暗一口中說的服侍蘇雲的人,是謝墨安撥給蘇雲希的兩名暗衛。
畢竟他不可能一直陪在她身邊,他已經一年多沒迴京了,今年肯定要迴去,至於雲希應該也會陪著她娘親迴京認親,到時候她身邊就需要一個既能保護她又對京城熟悉的人。
至於另一個人,就留給她做做跑腿的事,他要盡他所能的護她周全。
謝墨安說完就讓暗一退下了。
而這邊徐敬之一行人也去休息了,畢竟長途跋涉這麽久,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住,更何況他們還在災區待了這麽久。
謝墨安走進灶屋的時候就看見正在發呆蘇雲希。
他走過去牽住她的手,替她理了理鬢角的發絲
“這是在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蘇雲希看見謝墨安,就把剛才徐敬之說的話講給他聽,說完後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有些萎靡不振
“在災難麵前,人力渺小的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我們雖然無力改變自然,但是可以強大自己,你的出現,至少讓老百姓看到了生的希望,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麽你會是慧圓大師口中的那個人了吧”
“可我不太明白為什麽是我呢”
“等以後我們去到京城就會知道了”
“…”
如果不是蘇雲希見過徐敬之,誰敢想象麵前這個身上滿身泥汙,發髻都是散亂的,吃相也粗魯至極的人會是一縣之令。
“嗝,終於吃飽了,我都半個月沒吃過飽飯了”
徐敬之放下手裏的麵碗,還打了個滿足的飽嗝,這做派哪裏還有一個謙謙君子的樣子。
看到蘇雲希一臉稀奇的看著他,徐敬之有些尷尬的理了理頭發,端坐好身子,才給蘇雲希解釋他晚來的原因。
原來在稻穀豐收前,文安縣下了好幾天的暴雨,而一個離縣城最遠的一個村子因為數天的暴雨,發生了特大山體滑坡,還把出村的唯一一條路給堵住了。
整個村子被困住,好幾家百姓的房子都被泥汙掩埋,已經可以收割的稻穀更是被暴雨淹沒,顆粒無收。
還好那個村子的村長是個有主意的,把村民全都集中起來,把能吃的能用的全部收集到一起,然後派出了村裏的年輕男子,翻了三座山才到縣裏求救。
徐敬之收到消息後,立馬組織人手前往施救,又讓一半人手跟著村民繞道村裏,兩邊人馬一起開挖,用了十天時間才把路給挖通。
然後又是善後,又是給村民建屋,足足忙活了大半個月,才把村民安頓好。
還好是八月份,天氣熱,要是寒冬臘月,這是要出人命的,那他這個縣令也跑不了好。
蘇雲希聽完心裏也一陣沉痛,自然災害,哪怕是現代,也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而現代都還勉強能提前做些預警,可在古代,那就隻能等死,如果再遇到一個不負責任的縣令,那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而這個時候,水糧就是救命的東西,如果老百姓手裏有足夠的糧食,就能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所以這就也是蘇雲希拚命阻止村民賣糧種的原因,因為那賣出去的糧種沒有一顆能到老百姓手裏,隻會被那些權貴之人把持,然後再高價賣出。
而老百姓過得依然是水深火熱。
“所以迴到縣衙,我得知你們村裏高產糧種的消息,就馬不停蹄的趕來了,雲希,你真是老百姓的福星。”
說到這裏的徐敬之對蘇雲希是真的感激,之前覺得她和一家夫人交好,又和謝墨安關係匪淺,那大家互相往來也無不可。
可現在他對蘇雲希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單單隻是因為她自己。
畝產六百多斤的高產糧種,畝產千斤的紅薯,這哪一樣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眼前的女子依然不驕不躁,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巾幗英雄。
“那現在大概的情況姐夫也知道了,不知你是何打算。”
既然那邊的事情處理好了,當務之急就是糧種的事情了,這批糧種數量太大,要是徐敬之再不來,她不知道還能保幾天。
“我來了自然是要把糧種征收了的,等明年的春耕就可以播種,我聽說雲希還實驗出來了可以種兩季的法子,不知可否都一並傳播出去”
“那當然,能讓大家種得更多的糧食,這是好事一件,我自然願意分享出來,畢竟民富才能國強,我也是這大慶國的一員,自然也願獻這綿薄之力。”
徐敬之真是被眼前這女子的心胸折服了。
而隔壁房間,謝墨安也在聽著眼前黑衣男子的稟報。
如果蘇雲希在這裏就能知道,眼前這人就是謝墨安第一次找上蘇家時陪著他一起的人,赫然就是暗一。
“已經按主子的吩咐把這事報給了國公爺,國公爺當晚就進宮找了聖上,隨後聖上就給國公爺一份手諭,可以調遣府城的駐紮的士兵五百人,到時候如果在糧種運輸的路上有人阻攔,可以先斬後奏。”
暗一說完把手裏的諭令交給謝墨安。
謝墨安接過手諭,內容確實就是如暗一說的一樣。
“我讓你安排的人手你帶來了沒有?”
“已經按主子的意思把人帶來了,一男一女,女的當到時候可以貼身服侍世子妃。”
謝墨安坐在凳子上,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桌麵。
原來早在去年他把蘇雲希給他的東西送迴京城的時候,他就給暗一傳了消息,把蘇雲希培育出高產糧種的消息傳了迴去,到時候自有他父親會進宮傳於舅舅。
而且按時日推算,文彥舅舅那邊的糧種數量也已經出來了,他也肯定會把消息傳迴去。
所以現在聖上的禦案上蘇雲希也算榜上有名了。
而這大批量的高產糧種要想安全的流到老百姓手中,光靠縣衙的兵力肯定保全不了,所以聖上才會發出這道手諭,就是為了最大程度保全糧種。
至於暗一口中說的服侍蘇雲的人,是謝墨安撥給蘇雲希的兩名暗衛。
畢竟他不可能一直陪在她身邊,他已經一年多沒迴京了,今年肯定要迴去,至於雲希應該也會陪著她娘親迴京認親,到時候她身邊就需要一個既能保護她又對京城熟悉的人。
至於另一個人,就留給她做做跑腿的事,他要盡他所能的護她周全。
謝墨安說完就讓暗一退下了。
而這邊徐敬之一行人也去休息了,畢竟長途跋涉這麽久,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住,更何況他們還在災區待了這麽久。
謝墨安走進灶屋的時候就看見正在發呆蘇雲希。
他走過去牽住她的手,替她理了理鬢角的發絲
“這是在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蘇雲希看見謝墨安,就把剛才徐敬之說的話講給他聽,說完後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有些萎靡不振
“在災難麵前,人力渺小的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我們雖然無力改變自然,但是可以強大自己,你的出現,至少讓老百姓看到了生的希望,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麽你會是慧圓大師口中的那個人了吧”
“可我不太明白為什麽是我呢”
“等以後我們去到京城就會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