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八,蘇家新房上大梁。
剛吃過早飯,愛湊熱鬧的村民的就自發往蘇家新房的方向走去。
看著已經初具雛形的房子,大家眼裏的羨慕是藏都藏不住。
“蘇老婆子,還是你有福氣呀,沒想到這臨老臨老,還能住上這樣好的房子。”
“誰說不是呢,這麽氣派的房子,都比得上城裏那些員外老爺的了,唉,不知道我們這輩子還沒有這種福氣呢。”
大家夥都對著蘇家的新房議論紛紛,還好今天沒有遇見那種沒眼力勁兒的人來掃興,大家說的都是好聽的話。
上梁的時辰是正午(11點到13點),在這之前就要設好香案,擺上貢品。
在正門前設好香案,擺上“全豬”、魚、雞、鵝、蛋、豆腐、水果等供品,點上香燭。
這些東西都是大早上托劉小牛往鎮上帶迴來的,還新鮮著呢。
然後在房梁和門窗貼上之前蘇雲希買迴來的對聯,“青龍盤玉柱,白虎駕金梁”,橫批“上梁大吉”。
上梁的梁木是杉木,是蘇老爺子帶著人親自去山上選的。
這裏麵還有一定的講究,要筆直參天、枝繁葉茂,樹齡合適,樹形上下大小盡量一致,且樹的四周小杉木越多越好,獨木不可用。
最後再由木匠師傅先點香放鞭炮後選了吉日,按屋體建築上的吉祥尺寸來製作,這可是宋大海親自動手的呢!
上梁這天,還要在梁中央以紅絲線綁“大百壽金”,兩末端用紅紙圈起來,梁上係紅綢或貼紅紙。
再用白酒澆在主梁上,寓意“雨澆梁,輩輩強”。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吉時到來。蘇家人忙得熱火朝天卻也喜氣洋洋。
蘇老婆子站在一旁,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不停查看所需物品,看可有遺漏的地方。
正午時分,鞭炮喧天。
這時村裏最德高望重的老丈劉子文緩緩站了出來,今天將由他他將主持上梁儀式。
周圍的村民自覺安靜下來。
正午的陽光正好灑在新房之上,仿佛給房子鍍上一層金邊。
老丈莊重地走到香案前,口中念念有詞。
先是向天地祈福,感謝上天恩賜蘇家新居。
隨後,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抬著主梁慢慢走向新房。
每一步都穩穩當當,儀式感瞬間拉得滿滿的。
當主梁架到預定位置,鞭炮聲再次響起,震耳欲聾。
紅色的紙屑在空中飛舞,如同喜慶的花瓣。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唿聲和叫好聲。
隨後梁上的人從高空中撒下了筐子裏提前準備好的銅錢和糖果幹果之類的。
蘇家人提前換了五兩銀子的銅錢。
村民們的情緒更是高漲,要知道,上梁撒銅錢可不是每家都能做到的,沒點家底,誰敢這麽霍霍,至少在杏花村,蘇家還是頭一個。
霎時,老老少少的村民都爭先恐後的去去撿撒下來的東西。
這個時候可不能臉皮太薄,不然你就看著別人幹瞪眼吧。
當然村民們還是識趣的,爭歸爭,搶歸搶,可不能失了和氣,不然就和蘇家成了仇人了。
這邊的熱鬧襯得家裏的婉娘和蘇青宇有些可憐,他們倆今天都沒能到現場,可沒辦法,兩人的生肖和今天的吉日相衝,隻能委屈他們在家躲躲了。
熱鬧一直持續到半下午,過足癮的人群才慢慢散去。
因著今天上梁,結束後工人就不上工了,蘇家今天設宴答謝工匠,還有今天抬梁的,主持儀式的老丈等人。
蘇家院子裏滿滿當當的坐了五桌人,美酒佳肴,眾人也吃得盡興。
直到太陽西落,蘇家才恢複了平靜。
現在房子的主體完成,就差內部的裝修布置了。
轉眼到了十月初一這天,蘇雲希和謝墨安一起把蘇青淮三人送到學堂,看著他們走進學堂和兩人揮手道別,兩人才往木料市場走去。
經過這幾天的開導,三人心性總算又恢複了些,知識的缺乏隻能靠積累和沉澱來改變,這些還得靠他們自己,蘇雲希也愛莫能助。
到了木料市場,兩人直奔一家叫“盛林木材行”的鋪子而去。
這家店是宋大海給兩人介紹的,口碑不錯,木料種類也多,店裏的匠人手藝也不差。
掌櫃的一看二人進來,趕忙熱情招唿。
蘇雲希直接道明是宋大海介紹來的,掌櫃的一聽也上道,直接帶他們到另外一間堆放木料的房間。
這個房間的木料對比另外的一個的要少一些。
蘇雲希四處打量著,手指輕輕滑過一根根木料,感受著木料的質地。
經過一番打量,就連蘇雲希這種外行的人都看得出來,這裏的木材質量比之前的好太多了。
選定好了料子,接下來就是定製家具。
掌櫃的也提供了一些他們店裏一些常規的式樣,不過這些謝墨安已經提前準備好了。
他的出身以及他生活的環境決定了他的眼光要比在場的人高了很多。
所以當他拿出他提前畫好的家具樣式圖,掌櫃的看的眼睛都直了。
平安鎮隻是一個小鎮,就算店裏匠人手藝再好,接觸的也隻是一般的富戶,與謝墨安這樣的層次比,肯定差得太遠了。
謝墨安畫的樣式圖可是他們從來沒見過的。
所以最後掌櫃的和謝墨安商量,這些圖紙留下給他們,這次打家具的費用他們隻收木料錢,其他的都不收。
謝墨安把決定權交給了蘇雲希。
蘇雲希想了想,把謝墨安叫到一邊,確定了這隻是慶京裏一些比較普遍的圖案,不值什麽大價錢,才放下心來。
畢竟這些料子比起慶京裏的也隻能算普通,好的工藝也是需要好材料來支撐的。
所以最後蘇雲希隻支付了十三兩銀子的木材費,這對於她來說倒是一個意外之喜。
雙方擬定好協議,確定好一個月後交貨,打家具的事就算完成了。
剛吃過早飯,愛湊熱鬧的村民的就自發往蘇家新房的方向走去。
看著已經初具雛形的房子,大家眼裏的羨慕是藏都藏不住。
“蘇老婆子,還是你有福氣呀,沒想到這臨老臨老,還能住上這樣好的房子。”
“誰說不是呢,這麽氣派的房子,都比得上城裏那些員外老爺的了,唉,不知道我們這輩子還沒有這種福氣呢。”
大家夥都對著蘇家的新房議論紛紛,還好今天沒有遇見那種沒眼力勁兒的人來掃興,大家說的都是好聽的話。
上梁的時辰是正午(11點到13點),在這之前就要設好香案,擺上貢品。
在正門前設好香案,擺上“全豬”、魚、雞、鵝、蛋、豆腐、水果等供品,點上香燭。
這些東西都是大早上托劉小牛往鎮上帶迴來的,還新鮮著呢。
然後在房梁和門窗貼上之前蘇雲希買迴來的對聯,“青龍盤玉柱,白虎駕金梁”,橫批“上梁大吉”。
上梁的梁木是杉木,是蘇老爺子帶著人親自去山上選的。
這裏麵還有一定的講究,要筆直參天、枝繁葉茂,樹齡合適,樹形上下大小盡量一致,且樹的四周小杉木越多越好,獨木不可用。
最後再由木匠師傅先點香放鞭炮後選了吉日,按屋體建築上的吉祥尺寸來製作,這可是宋大海親自動手的呢!
上梁這天,還要在梁中央以紅絲線綁“大百壽金”,兩末端用紅紙圈起來,梁上係紅綢或貼紅紙。
再用白酒澆在主梁上,寓意“雨澆梁,輩輩強”。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吉時到來。蘇家人忙得熱火朝天卻也喜氣洋洋。
蘇老婆子站在一旁,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不停查看所需物品,看可有遺漏的地方。
正午時分,鞭炮喧天。
這時村裏最德高望重的老丈劉子文緩緩站了出來,今天將由他他將主持上梁儀式。
周圍的村民自覺安靜下來。
正午的陽光正好灑在新房之上,仿佛給房子鍍上一層金邊。
老丈莊重地走到香案前,口中念念有詞。
先是向天地祈福,感謝上天恩賜蘇家新居。
隨後,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抬著主梁慢慢走向新房。
每一步都穩穩當當,儀式感瞬間拉得滿滿的。
當主梁架到預定位置,鞭炮聲再次響起,震耳欲聾。
紅色的紙屑在空中飛舞,如同喜慶的花瓣。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唿聲和叫好聲。
隨後梁上的人從高空中撒下了筐子裏提前準備好的銅錢和糖果幹果之類的。
蘇家人提前換了五兩銀子的銅錢。
村民們的情緒更是高漲,要知道,上梁撒銅錢可不是每家都能做到的,沒點家底,誰敢這麽霍霍,至少在杏花村,蘇家還是頭一個。
霎時,老老少少的村民都爭先恐後的去去撿撒下來的東西。
這個時候可不能臉皮太薄,不然你就看著別人幹瞪眼吧。
當然村民們還是識趣的,爭歸爭,搶歸搶,可不能失了和氣,不然就和蘇家成了仇人了。
這邊的熱鬧襯得家裏的婉娘和蘇青宇有些可憐,他們倆今天都沒能到現場,可沒辦法,兩人的生肖和今天的吉日相衝,隻能委屈他們在家躲躲了。
熱鬧一直持續到半下午,過足癮的人群才慢慢散去。
因著今天上梁,結束後工人就不上工了,蘇家今天設宴答謝工匠,還有今天抬梁的,主持儀式的老丈等人。
蘇家院子裏滿滿當當的坐了五桌人,美酒佳肴,眾人也吃得盡興。
直到太陽西落,蘇家才恢複了平靜。
現在房子的主體完成,就差內部的裝修布置了。
轉眼到了十月初一這天,蘇雲希和謝墨安一起把蘇青淮三人送到學堂,看著他們走進學堂和兩人揮手道別,兩人才往木料市場走去。
經過這幾天的開導,三人心性總算又恢複了些,知識的缺乏隻能靠積累和沉澱來改變,這些還得靠他們自己,蘇雲希也愛莫能助。
到了木料市場,兩人直奔一家叫“盛林木材行”的鋪子而去。
這家店是宋大海給兩人介紹的,口碑不錯,木料種類也多,店裏的匠人手藝也不差。
掌櫃的一看二人進來,趕忙熱情招唿。
蘇雲希直接道明是宋大海介紹來的,掌櫃的一聽也上道,直接帶他們到另外一間堆放木料的房間。
這個房間的木料對比另外的一個的要少一些。
蘇雲希四處打量著,手指輕輕滑過一根根木料,感受著木料的質地。
經過一番打量,就連蘇雲希這種外行的人都看得出來,這裏的木材質量比之前的好太多了。
選定好了料子,接下來就是定製家具。
掌櫃的也提供了一些他們店裏一些常規的式樣,不過這些謝墨安已經提前準備好了。
他的出身以及他生活的環境決定了他的眼光要比在場的人高了很多。
所以當他拿出他提前畫好的家具樣式圖,掌櫃的看的眼睛都直了。
平安鎮隻是一個小鎮,就算店裏匠人手藝再好,接觸的也隻是一般的富戶,與謝墨安這樣的層次比,肯定差得太遠了。
謝墨安畫的樣式圖可是他們從來沒見過的。
所以最後掌櫃的和謝墨安商量,這些圖紙留下給他們,這次打家具的費用他們隻收木料錢,其他的都不收。
謝墨安把決定權交給了蘇雲希。
蘇雲希想了想,把謝墨安叫到一邊,確定了這隻是慶京裏一些比較普遍的圖案,不值什麽大價錢,才放下心來。
畢竟這些料子比起慶京裏的也隻能算普通,好的工藝也是需要好材料來支撐的。
所以最後蘇雲希隻支付了十三兩銀子的木材費,這對於她來說倒是一個意外之喜。
雙方擬定好協議,確定好一個月後交貨,打家具的事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