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稻桶裏的穀子全部裝進布袋,所有人才坐下來一起吃飯。


    蘇家的飯菜一打開,那味道隨風往旁邊散,周邊幾家同樣是打稻穀的村民突然就覺得自己碗裏的飯菜不香了。


    一頓風卷殘雲,蘇雲希做的這一頓午飯湯汁都沒剩。


    收拾好碗筷,蘇雲希就準備迴轉,趁著天氣好,她要迴去把家裏衣服洗了,平時不忙的時候都是個人洗個人衣服,現在一忙起來,就沒那麽多空閑時間。


    家裏人都不讓她沾農活,她也總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打穀的稻桶由蘇大勇兩兄弟抬著換到其它還沒收割的田裏,這裝好袋的就讓謝墨安先推迴去。


    蘇家有一個手推的獨輪車,平時就用這個操作大件東西。


    就著蘇雲希迴去,謝墨安也推了一推車整整五包稻穀,不得不說,這家夥的力氣真不是一般大。


    婉娘拉著蘇青宇走在前麵,蘇雲希和謝墨安並排走,以防推車不穩的時候扶一把。


    一路上,蘇雲希偷偷打量身邊的謝墨安。


    這個男人自從來到蘇家後,幹活總是最賣力的那個,雖不知道他當初想方設法的留在這裏到底是什麽原因,但蘇雲希卻覺得好像越來越習慣他在身邊了。


    想到自己這種可恥的心思,她又不由得甩了甩了頭,不能再想了,他們 終究隻是對方的過客!


    正想著,車輪不小心碾到一塊石頭,車子晃了一下。


    謝墨安穩穩扶住車身,轉頭看向蘇雲希,“沒事吧?”蘇雲希搖了搖,示意自己沒事。


    蘇雲希在心裏暗暗鄙視自己,不該有這些奇怪的想法的,隨後她又瞪了謝墨安一眼:狗男人,隻會影響老娘賺錢的速度。


    隨後加快腳步跟上了婉娘。


    謝墨安有些摸不著頭腦:我又怎麽把人得罪了。


    迴到家,把稻穀倒在鋪好的薄席上攤開,邊攤邊邊把上麵的雜草清理掉。


    蘇雲希洗衣服,婉娘就和蘇青宇洗碗,順便清洗晚上要做的菜。


    一切都顯得那麽有煙火氣息。


    收穀曬穀這個過程持續了整整十天,今天該是裏正來稱量的時間。


    每個村子等稻穀全部收割完後,裏正要來把每家的產量情況做個登記,等繳稅的時候就是按這個產量的十稅一來繳稅的。


    稱量的時候還要叫上村裏識數的一些年輕男子一起幫忙,同時也能起到一些震懾的作用,避免有些人家為了少繳稅偷藏糧食。


    一大早天剛微微亮,村裏就開始熱鬧起來了。


    從村頭的第一家開始,裏正一群人到的時候,大順家已經把稻穀用布袋裝好整齊的碼在一起了。


    後麵還跟著一群愛湊熱鬧村民。


    “小子來啦,快請進吧”


    說話的是大順的爺爺,按他七十多的年齡喊裏正一個四十多歲的人為小子倒也不算冒犯。


    大順爺爺也是村裏少有的高年齡之一。


    “大爺,那咱們就開始吧。”


    說著裏正讓兩個年輕小夥抬起超大號的杆秤,再用上麵的鉤子勾住布袋的口,開始稱量。


    “九十八斤,下一袋”


    “九十九斤,下一袋”


    …


    “最後半袋,五十八斤,大爺,今年收成不錯呀,一共得了一千九百多斤呢,繳了稅還能賣掉一些,看來今天一來就是個開門紅呢。”


    “劉老爺子不愧是種田的老把式,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劉老爺子坐鎮,大順家收成也不差呢。”


    “誰說不是呢,我家才有大順家的一半多,看來隻夠自家吃呢。”


    “我家也差不多,唉,看明年能不能好些。”


    這家好了,裏正做好了記錄,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家。


    等到蘇家的時候正是午飯時間,家人蘇家人正在吃午飯。


    看到裏正一行人,熱情的招唿一起吃飯。


    早上蘇老爺子也估計今天裏正他們今天一天應該都沒時間吃飯,所以早上煮米的時候,多下了點米,如果剛好遇上了,就叫著一起吃頓飯,這不就趕上了麽。


    “不了叔,今天時間緊,還是先做正事要緊。”


    裏正推辭著,雖然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


    “行了,人是鐵,飯是鋼,不把肚子吃飽哪有力氣做事。既然叫我一聲叔,就按我的話來。”


    蘇老爺子不給裏正說二話的機會,直接把人拉到座位上。


    蘇家一群孩子也吃得差不多了,都把位置讓了出來。


    跟著裏正做事的幾個青年小夥也被招唿著坐下來。


    看著蘇家桌子上的兩葷三素一湯,幾人不住的咽口水,這在其他家,過年都不一定有這夥食,且蘇家還是煮的幹飯。


    也確實是餓極了,幾人端起碗也不顧形象的吃了起來。


    還好現在是吃飯時間,跟著來蘇家的沒幾個人,跟來的幾個也都在蘇家院子裏羨慕的對著一堆糧食評頭論足。


    直到鍋裏的飯,桌上的菜都吃得幹幹淨淨,一群人才意猶未盡的放下碗筷,有些不好意思的站起了身。


    裏正看著麵前這一大堆糧食,心跳有些加快。


    “叔,這確定是今年新產的糧食”


    不是他多此一問,可這真的太多了,粗略估計都得有四千斤往上了,這都抵得上有些產量不高的三四家人的總和了。


    蘇老爺子意氣風發的捋了捋幾根胡須:


    “當然是今年的,這稻穀都還新鮮著呢。”


    裏正聞言也激動的不行,要是真的,他們杏花村在整個平安鎮可是大出風頭了,他這個裏正也能跟著沾不少光。


    話不多說,以數字見真章。


    整整半個時辰,裏正才統計完成。


    四千九百六十斤!!!


    他是知道蘇家蘇家有十畝水田的,那平均畝產都有五百斤左右了。


    這別說平安鎮了,放在整個文安縣那都是沒有過的事呀。


    裏正有些不敢確信,又把數字再重新算了一遍還是一樣。


    “裏正咋樣,蘇家總共多少斤呀。”


    蘇家院子裏圍的人越來越多,都是聞訊而來的。


    裏正又把數字報了一遍,這下村民們都聽清楚了。


    “謔,這蘇家是怎麽種的,他他們家一年的收成頂的上我家三年的收成了。”


    “不知道呀,蘇家往年雖說產量也不低但也沒有那麽誇張呀。”


    “說不定是他們家的稻種不一樣,要是明年的稻種問蘇家人買,不知道他們家肯不肯賣呢。”


    “我也有這個想法,不說跟蘇家一樣,哪怕他們家產量的一半也不算少了呢。”


    “是呢是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福女有點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善並收藏農門福女有點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