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斷親
穿成絕戶:有山有田有點錢 作者:風小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就斷親!”
斷親的話一出,所有人齊刷刷地看向劉吳氏和劉長山。
這母子倆該不會是早就商量好的吧?
“娘……大哥!”
“老二那過年過節的節禮和孝敬錢我們也不要了,老二一家淨身出戶,今天就把這親給斷了。”
劉長水不敢相信地看著自己的父母和親大哥。
“爹!”
劉長水這一聲爹喊得撕心裂肺。
就因為他不肯賣閨女,就因為他不肯休妻另娶,他的爹娘就連他也不要了嗎?可是那是他的妻女啊!斷親?淨身出戶?爹娘這是要逼死他們啊!
“裏正,你寫文書吧。”
“就算斷親,那也不該大水淨身出戶吧?他爹娘不是給他留了五畝良田,我記得就墨水河那邊來著。”一個族老實在看不過去了。
“三太公,你……你這是什麽意思?”劉長水的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三哥,你……”劉九扯了扯劉三的衣袖。
“長水再怎麽說也有我們劉家的一半血脈,這有什麽不能說的,這些年這孩子過的都是什麽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做人啊要講良心,咱也沒幾年活頭了,你就不怕去了下麵沒臉見故人嗎?”
“太公,你們說啊,剛剛你們說的那些是什麽意思?”
原來劉長水原本是劉廣福的外甥,他娘親是劉廣福的親妹妹。
當年劉蓮子被家裏“嫁”到深山裏,村裏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而且聽說那小子還挺爭氣,不到兩年就搬出村外,還在下灣村置辦了田產,隻是好景不長,男人就病死了,那丫頭也難產沒了,好像那孩子跟劉長水是同一天生來著,難不成……
“當初生了死胎的是廣福家的。”
所以當年為了不做大法事,就把劉蓮子一家三口的名字給劃掉了?趙春蘭聽著這是怎麽聽怎麽熟悉。
“那……那長水他這麽多年一直在村裏,咱們村……咱們村……”
不知是誰說了這麽一句,恐懼瞬間爬上所有人的臉上。
“長水他是辰時生的……他沒入族譜,沒戶籍!”劉三閉著眼睛說道。
族譜上記載的劉長水是卯時三刻生的,是那個死嬰。
所以劉長水是黑戶!
村民們瞬間鬆了一口氣。而劉長水早已癱軟在地。
他是黑戶!他不是爹娘的孩子,怪不得!怪不得!那這麽多年來的一切都說得通了。
劉廣生轉身剛想立文書,劉吳氏卻跳出來死活也不同意,“他就算不是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可他們一家也在我家白吃白喝了這麽多年,老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給他娶媳婦養孩子,沒有辛勞也有苦勞,那幾畝地就該是我們家的了!”
“長水好像是他奶帶大的吧,有她吳翠雲什麽事啊?”
“長水那媳婦好像是他用外出打短工的錢買來的吧,我記得那次他從外麵迴來還被廣福夫妻倆打了個半死來著。一百文錢買個媳婦,換誰家不偷著樂啊!”
“那是買媳婦嗎?我可是聽說那趙氏是不想被他爹賣到青樓,跳河都沒氣了,長水救人被賴上被逼著硬買的,也是這趙氏命大,陳大夫正巧路過就給救了。”
……
白吃白喝?嗬嗬……
劉長水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那幾畝田我可以不要,但必須給我五兩銀子的安家費。”
“你這白眼狼,五兩銀子,你怎麽不去搶啊!我的天爺啊,你怎麽不把這天殺的收了去,為什麽要帶走我那可憐的孩子啊!”
劉吳氏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趴在地上打滾。
這時不知是誰嚷道:“我說廣福家的,十畝良田怎麽的都得十五兩銀子,你給人家五兩銀子不過分吧?你不要要不給我?十五兩我是沒有,拚拚湊湊六兩還是拿得出來的。”
“地契在我手裏,你就是出十五兩都沒有!”劉吳氏梗著脖子叫道。
“廣福,你怎麽說?”
“三兩!”好歹是自家妹子的血脈,劉廣福也怕做得太絕了自己百年之後下去沒法跟自個兒爹娘交代。
最後在所有人的見證下,劉廣福家支付劉長水三兩銀子,墨水河邊上的五畝良田歸劉長水。兩家自此之後斷絕關係。
因為是黑戶劉長水就是想交人頭稅都沒辦法交。但是黑戶是不受靖安國律法保護的,就算走在路上被人打死也沒人管。
“裏正叔,我們家能不能賣上點荒地在村裏落戶啊?就在趙家邊上劃拉出兩畝來就成。”劉長水小心翼翼地問道。
“行啊!”
三兩銀子,聽著挺多,可是他們如今除了身上這身衣服啥也沒了,劉長水也不敢多買,隻買了兩畝地,其中五分地登記作為宅基地,光是買地就花了他一兩二百五十文!
黑戶落戶得重新錄戶籍,丈量好土地之後劉長水一家跟著劉廣生和周勤幾個一起進了城。
辦好戶籍出來,李長水摸著自己的胸口半天不說話,那裏麵放著交了人頭稅之後僅剩一兩多銀子和他們一家四口的戶籍,既然知道了真相,他自然是要認祖歸宗恢複自己的姓氏的。
“裏正叔,你知道我爹娘葬在哪裏嗎?”
“在北山坳那邊,就是那棵老樟樹下的那兩座孤墳。”劉廣生歎了口氣接著說道:“沒想到你是蓮子的娃。如今你是怎麽個打算?”
“我想先找個先生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日子,找個時間把房子建起來。”
現在已經十一月底了,若是冬天沒有落腳的地方,受了風寒可不是開玩笑的!
“行,那半個時辰之後我在城門口等你們。”劉廣生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村裏各家房子都比較緊張,不過如果你們不介意倒是可以在祠堂暫住。”
“謝謝裏正叔,裏正叔放心,我每個月按規矩交一百文的香火錢,絕對不會讓裏正叔為難!”
下灣村的祠堂以往有哪家建房或是遇到什麽特殊情況,需要暫時落腳的,隻要交上一百文錢就可以暫住,那一百文錢就會記入村裏的賬目,清明祭祖的時候用作香火錢。
“行,那你們先去忙。”
李長水先到風水先生那裏批了日子,黃道吉日下個月初二就不錯,不過大吉的話還是明年的五月十三比較好,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選下月初二,他們家如今連個落腳地都沒有,明年他可等不起,可是他如今剩的錢隻怕是不夠請人建房的。
“水哥,咱們家是不是得買點糧啊?”趙招娣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荷花:“娘,咱們沒有鍋。”
李杏花:“夏竹說不用鍋也成,她們家之前也沒有鍋,春蘭姐就用竹筒煮野菜湯吃,用石頭就能生火!”
李桃花:“對,春蘭她們家可以,我們家肯定也會好起來的!”
猶豫再三,可是看到幾個瘦小的孩子,李長水還是走進了一家糧店。
斷親的話一出,所有人齊刷刷地看向劉吳氏和劉長山。
這母子倆該不會是早就商量好的吧?
“娘……大哥!”
“老二那過年過節的節禮和孝敬錢我們也不要了,老二一家淨身出戶,今天就把這親給斷了。”
劉長水不敢相信地看著自己的父母和親大哥。
“爹!”
劉長水這一聲爹喊得撕心裂肺。
就因為他不肯賣閨女,就因為他不肯休妻另娶,他的爹娘就連他也不要了嗎?可是那是他的妻女啊!斷親?淨身出戶?爹娘這是要逼死他們啊!
“裏正,你寫文書吧。”
“就算斷親,那也不該大水淨身出戶吧?他爹娘不是給他留了五畝良田,我記得就墨水河那邊來著。”一個族老實在看不過去了。
“三太公,你……你這是什麽意思?”劉長水的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三哥,你……”劉九扯了扯劉三的衣袖。
“長水再怎麽說也有我們劉家的一半血脈,這有什麽不能說的,這些年這孩子過的都是什麽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做人啊要講良心,咱也沒幾年活頭了,你就不怕去了下麵沒臉見故人嗎?”
“太公,你們說啊,剛剛你們說的那些是什麽意思?”
原來劉長水原本是劉廣福的外甥,他娘親是劉廣福的親妹妹。
當年劉蓮子被家裏“嫁”到深山裏,村裏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而且聽說那小子還挺爭氣,不到兩年就搬出村外,還在下灣村置辦了田產,隻是好景不長,男人就病死了,那丫頭也難產沒了,好像那孩子跟劉長水是同一天生來著,難不成……
“當初生了死胎的是廣福家的。”
所以當年為了不做大法事,就把劉蓮子一家三口的名字給劃掉了?趙春蘭聽著這是怎麽聽怎麽熟悉。
“那……那長水他這麽多年一直在村裏,咱們村……咱們村……”
不知是誰說了這麽一句,恐懼瞬間爬上所有人的臉上。
“長水他是辰時生的……他沒入族譜,沒戶籍!”劉三閉著眼睛說道。
族譜上記載的劉長水是卯時三刻生的,是那個死嬰。
所以劉長水是黑戶!
村民們瞬間鬆了一口氣。而劉長水早已癱軟在地。
他是黑戶!他不是爹娘的孩子,怪不得!怪不得!那這麽多年來的一切都說得通了。
劉廣生轉身剛想立文書,劉吳氏卻跳出來死活也不同意,“他就算不是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可他們一家也在我家白吃白喝了這麽多年,老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給他娶媳婦養孩子,沒有辛勞也有苦勞,那幾畝地就該是我們家的了!”
“長水好像是他奶帶大的吧,有她吳翠雲什麽事啊?”
“長水那媳婦好像是他用外出打短工的錢買來的吧,我記得那次他從外麵迴來還被廣福夫妻倆打了個半死來著。一百文錢買個媳婦,換誰家不偷著樂啊!”
“那是買媳婦嗎?我可是聽說那趙氏是不想被他爹賣到青樓,跳河都沒氣了,長水救人被賴上被逼著硬買的,也是這趙氏命大,陳大夫正巧路過就給救了。”
……
白吃白喝?嗬嗬……
劉長水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那幾畝田我可以不要,但必須給我五兩銀子的安家費。”
“你這白眼狼,五兩銀子,你怎麽不去搶啊!我的天爺啊,你怎麽不把這天殺的收了去,為什麽要帶走我那可憐的孩子啊!”
劉吳氏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趴在地上打滾。
這時不知是誰嚷道:“我說廣福家的,十畝良田怎麽的都得十五兩銀子,你給人家五兩銀子不過分吧?你不要要不給我?十五兩我是沒有,拚拚湊湊六兩還是拿得出來的。”
“地契在我手裏,你就是出十五兩都沒有!”劉吳氏梗著脖子叫道。
“廣福,你怎麽說?”
“三兩!”好歹是自家妹子的血脈,劉廣福也怕做得太絕了自己百年之後下去沒法跟自個兒爹娘交代。
最後在所有人的見證下,劉廣福家支付劉長水三兩銀子,墨水河邊上的五畝良田歸劉長水。兩家自此之後斷絕關係。
因為是黑戶劉長水就是想交人頭稅都沒辦法交。但是黑戶是不受靖安國律法保護的,就算走在路上被人打死也沒人管。
“裏正叔,我們家能不能賣上點荒地在村裏落戶啊?就在趙家邊上劃拉出兩畝來就成。”劉長水小心翼翼地問道。
“行啊!”
三兩銀子,聽著挺多,可是他們如今除了身上這身衣服啥也沒了,劉長水也不敢多買,隻買了兩畝地,其中五分地登記作為宅基地,光是買地就花了他一兩二百五十文!
黑戶落戶得重新錄戶籍,丈量好土地之後劉長水一家跟著劉廣生和周勤幾個一起進了城。
辦好戶籍出來,李長水摸著自己的胸口半天不說話,那裏麵放著交了人頭稅之後僅剩一兩多銀子和他們一家四口的戶籍,既然知道了真相,他自然是要認祖歸宗恢複自己的姓氏的。
“裏正叔,你知道我爹娘葬在哪裏嗎?”
“在北山坳那邊,就是那棵老樟樹下的那兩座孤墳。”劉廣生歎了口氣接著說道:“沒想到你是蓮子的娃。如今你是怎麽個打算?”
“我想先找個先生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日子,找個時間把房子建起來。”
現在已經十一月底了,若是冬天沒有落腳的地方,受了風寒可不是開玩笑的!
“行,那半個時辰之後我在城門口等你們。”劉廣生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村裏各家房子都比較緊張,不過如果你們不介意倒是可以在祠堂暫住。”
“謝謝裏正叔,裏正叔放心,我每個月按規矩交一百文的香火錢,絕對不會讓裏正叔為難!”
下灣村的祠堂以往有哪家建房或是遇到什麽特殊情況,需要暫時落腳的,隻要交上一百文錢就可以暫住,那一百文錢就會記入村裏的賬目,清明祭祖的時候用作香火錢。
“行,那你們先去忙。”
李長水先到風水先生那裏批了日子,黃道吉日下個月初二就不錯,不過大吉的話還是明年的五月十三比較好,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選下月初二,他們家如今連個落腳地都沒有,明年他可等不起,可是他如今剩的錢隻怕是不夠請人建房的。
“水哥,咱們家是不是得買點糧啊?”趙招娣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荷花:“娘,咱們沒有鍋。”
李杏花:“夏竹說不用鍋也成,她們家之前也沒有鍋,春蘭姐就用竹筒煮野菜湯吃,用石頭就能生火!”
李桃花:“對,春蘭她們家可以,我們家肯定也會好起來的!”
猶豫再三,可是看到幾個瘦小的孩子,李長水還是走進了一家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