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的更鼓還未敲盡,淩風已立在太廟前的漢白玉階上。新政碑的揭幕紅綢被夜露浸得發沉,他指尖撫過綢布邊緣,忽覺一絲異樣——綢緞經緯間竟摻著金絲,暗紋遇光顯出倭國菊與刀的圖騰。
“工部奏報,此綢乃蘇州貢品。”林清芷廣袖輕揚,銀剪絞開紅綢一角,內層夾著的不是絲綢,而是浸透火油的鮫綃,“去年寧波衛剿滅的倭寇船隊中,搜出過同樣的鮫綃,遇風即燃。”她突然將殘綢擲向銅鶴燈台,火焰騰起三尺,空中凝出“辰時爆”的倭文。
禮部尚書孫慎行踉蹌後退,官靴踩碎地磚縫隙裏的一枚琉璃珠。慕容雪劍尖挑起珠子,日光穿透時,珠內竟嵌著微縮的九門水道圖:“琉璃珠產自光祿寺琉璃廠,珠壁刻痕與冰河案中的斷龍閘紋路一致。”
“吉時到——”
宦官尖利的唱禮聲未落,十二名抬碑工匠突然眼泛血紅。淩風劈手奪過領頭工匠的鐵錘,錘頭暗格彈出一枚三棱箭簇,箭尾拴著的引信嘶嘶燃向碑底。林清芷扯斷引信,信芯浸的不是火藥,而是腐心草汁:“好毒的計!爆碑為虛,散毒為實!”
碑座轟然裂開,湧出的不是毒煙,而是數百隻赤眼黑鼠。鼠群躥過之處,青磚上留下熒綠爪印。藍蝶衣揚手撒出藥粉,鼠屍僵硬的刹那,李策已劈開鼠腹——每隻黑鼠胃中都裹著半枚鎏金銅錢,錢麵“嘉靖通寶”的篆文缺筆處,暗藏引爆機關的磁石。
“這局布了十年。”淩風劍指碑文,青石上濺落的不是晨露,而是工匠耳後滲出的毒血,“碑文陰刻的溝槽裏灌了水銀,一旦受熱——”他揮劍斬斷碑頂蟠龍雕飾,龍口中滾落的銀珠遇空氣即沸騰,蒸騰的毒霧在空中凝成嚴世蕃的側臉。
孫慎行突然暴起,袖中軟劍直刺嘉靖帝咽喉。林清芷的銀簪後發先至,簪尖挑開的袖口裏,暗袋縫線竟是倭國忍者專用的天蠶絲。“孫大人的《禮製新編》,”她抖開染血的奏折,夾層飄落的灑金箋上朱砂勾畫出祭天樂舞的站位,“每個站位對應九宮死門,樂師踏錯一步,編鍾內的火藥就會引爆!”
碑林深處傳來機括聲,慕容雪率錦衣衛撞開暗門。密室中三百尊青銅人俑手持連弩,弩機卡槽裏填滿淬毒箭簇。李策劈開人俑,胸腔內掉出的不是機關,而是蜷縮的倭國死士,舌底壓著的密信用苗文寫著:“午時三刻,血洗太廟。”
“真正的碑在這裏。”淩風撬開嘉靖帝禦座下的金磚,玄鐵鍛造的《新政十二疏》全文碑赫然顯現。碑文以倭國刀劍熔鑄,邊角嵌著十七顆烏紗帽珠——每顆皆取自《百官行述》中的涉事官員。
當最後一縷毒霧散盡,八位女官手持火把立於碑林。火焰舔舐過的青石表麵,浮現出完整的倭國海防圖——圖中標注的接應港口,正是三日前淩風割袍斷義時,嚴黨餘孽泣血供出的“通商密港”。那些企圖淹沒新政的血浪,終被鑄成鎮海的定波石。
“工部奏報,此綢乃蘇州貢品。”林清芷廣袖輕揚,銀剪絞開紅綢一角,內層夾著的不是絲綢,而是浸透火油的鮫綃,“去年寧波衛剿滅的倭寇船隊中,搜出過同樣的鮫綃,遇風即燃。”她突然將殘綢擲向銅鶴燈台,火焰騰起三尺,空中凝出“辰時爆”的倭文。
禮部尚書孫慎行踉蹌後退,官靴踩碎地磚縫隙裏的一枚琉璃珠。慕容雪劍尖挑起珠子,日光穿透時,珠內竟嵌著微縮的九門水道圖:“琉璃珠產自光祿寺琉璃廠,珠壁刻痕與冰河案中的斷龍閘紋路一致。”
“吉時到——”
宦官尖利的唱禮聲未落,十二名抬碑工匠突然眼泛血紅。淩風劈手奪過領頭工匠的鐵錘,錘頭暗格彈出一枚三棱箭簇,箭尾拴著的引信嘶嘶燃向碑底。林清芷扯斷引信,信芯浸的不是火藥,而是腐心草汁:“好毒的計!爆碑為虛,散毒為實!”
碑座轟然裂開,湧出的不是毒煙,而是數百隻赤眼黑鼠。鼠群躥過之處,青磚上留下熒綠爪印。藍蝶衣揚手撒出藥粉,鼠屍僵硬的刹那,李策已劈開鼠腹——每隻黑鼠胃中都裹著半枚鎏金銅錢,錢麵“嘉靖通寶”的篆文缺筆處,暗藏引爆機關的磁石。
“這局布了十年。”淩風劍指碑文,青石上濺落的不是晨露,而是工匠耳後滲出的毒血,“碑文陰刻的溝槽裏灌了水銀,一旦受熱——”他揮劍斬斷碑頂蟠龍雕飾,龍口中滾落的銀珠遇空氣即沸騰,蒸騰的毒霧在空中凝成嚴世蕃的側臉。
孫慎行突然暴起,袖中軟劍直刺嘉靖帝咽喉。林清芷的銀簪後發先至,簪尖挑開的袖口裏,暗袋縫線竟是倭國忍者專用的天蠶絲。“孫大人的《禮製新編》,”她抖開染血的奏折,夾層飄落的灑金箋上朱砂勾畫出祭天樂舞的站位,“每個站位對應九宮死門,樂師踏錯一步,編鍾內的火藥就會引爆!”
碑林深處傳來機括聲,慕容雪率錦衣衛撞開暗門。密室中三百尊青銅人俑手持連弩,弩機卡槽裏填滿淬毒箭簇。李策劈開人俑,胸腔內掉出的不是機關,而是蜷縮的倭國死士,舌底壓著的密信用苗文寫著:“午時三刻,血洗太廟。”
“真正的碑在這裏。”淩風撬開嘉靖帝禦座下的金磚,玄鐵鍛造的《新政十二疏》全文碑赫然顯現。碑文以倭國刀劍熔鑄,邊角嵌著十七顆烏紗帽珠——每顆皆取自《百官行述》中的涉事官員。
當最後一縷毒霧散盡,八位女官手持火把立於碑林。火焰舔舐過的青石表麵,浮現出完整的倭國海防圖——圖中標注的接應港口,正是三日前淩風割袍斷義時,嚴黨餘孽泣血供出的“通商密港”。那些企圖淹沒新政的血浪,終被鑄成鎮海的定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