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冰壩崩雷**


    金水河冰層下的鐵鏈在暮色中泛著冷光,淩風劍尖抵住鏈環暗格,火藥粉末簌簌而落。林清芷將桐油潑向冰麵裂紋,火折輕觸的刹那,火舌順著鐵鏈竄出十丈,在冰麵燒出工部特有的菱花紋路。


    \"好個火龍陣!\"淩風拽著李策疾退,\"冰層下埋的是連環雷,每根鐵鏈都是引線。\"他劈開凍土,露出埋設火藥的竹管——管口封蠟上竟蓋著五軍營的鷹徽。


    林清芷扯下狐裘浸入冰窟,布料瞬間凍成硬板。她以裘為盾擋住暗處射來的弩箭,箭簇釘在裘麵時突然爆燃。\"箭頭填了硫鐵砂,\"她甩開燃燒的狐裘,\"這分量足夠炸穿城門。\"


    ---


    ### **二、鹽霜作證**


    通州漕幫總舵的鹽垛泛著詭異紫光,林清芷撚起鹽粒在燭火上灼燒,騰起的煙竟在牆麵投出\"長蘆\"二字。\"遼東礦鹽混長蘆海鹽,\"她翻開漕幫賬冊,\"臘月十二沉船前,你們多運了三百石''粗鹽''。\"


    淩風踹開地窖暗門,二十口貼著\"年貨\"封條的樟木箱赫然在目。劈開箱鎖,裹著油布的神機弩零件泛著冷光,弩機彈簧的魚尾紋讓他冷笑:\"薊州軍械庫的編號雖銼,水師防鏽的桐油味卻蓋不住。\"


    窗外忽傳破空聲,三支鳴鏑箭釘入門柱。箭尾綁著的血書中,通州漕幫大當家的指印與殮房屍體虎口繭紋完全吻合。


    ---


    ### **三、墨跡索魂**


    工部軍器局密室內,《武備誌》攤開的頁麵上墨跡未幹。林清芷將茶水潑向\"地雷陣圖\",暈染的線條竟與金水河冰裂走向重合。\"火龍陣需引洛書之數,\"她簪尖點著圖紙標注,\"九門水道埋藥點恰合九宮方位。\"


    淩風劈開博古架後的夾牆,整箱未裝填的震天雷裹著皇陵專用的黃綾。\"引信長度三寸七分,\"他丈量後冷笑,\"恰是德勝門到太廟的距離。\"突然揮劍斬斷梁上垂落的絲線,二十架連弩從暗格彈出,箭矢釘滿牆麵時竟拚出\"清君側\"血字。


    李策從弩機底座摳出半枚玉玨,缺口處的金漆與皇陵祭器殘片嚴絲合縫。


    ---


    ### **四、冰船喋血**


    子時的光祿寺冰窖滴水成冰,淩風劍挑船板,楊木芯子遇潮膨脹的吱呀聲在窖內迴響。\"冰船吃水比往年深半尺,\"他踹開壓艙石,\"多載的可不是海鮮。\"


    林清芷浸濕貨單,墨跡暈染出夾層中的火炮圖紙。她突然將圖紙貼近炭盆,烘烤出的暗紋顯示著九門戍衛換防時辰。\"臘月初三醜時三刻,\"她指尖點著暗紋,\"正是工部更換德勝門閘板的時辰。\"


    二十名黑衣人破冰而入,刀鋒未至已被凍僵。淩風扯下頭目麵巾,其耳後刺青讓李策倒吸冷氣——天師道\"水官解厄\"的法印,與浮屍頸後刺青如出一轍。


    ---


    ### **五、乾坤逆轉**


    五更鼓震碎雪幕,淩風踏著冰碴闖入乾清宮。傅友德還在狡辯,他已抖開染血的冰船圖:\"冰船龍骨用皇陵金絲楠木所造,每根木料都刻著內承運庫的烙印!\"


    林清芷呈上浸透火油的賬冊:\"同一日,薊州軍械庫''損耗''精鐵五千斤,而光祿寺采辦的''海鮮''筐底——\"她突然撕開柳條筐殘片,\"墊的全是遼東精炭!\"


    嘉靖帝摔碎茶盞時,淩風劍指九龍壁:\"工部借修繕之名,在壁內暗藏二十口火藥甕,引信直通金水河冰壩!\"


    羽林衛撞開壁體的瞬間,凍成冰坨的火藥簌簌而落。每塊冰坨中心都封著黃綾血書,展開竟是傅友德親筆所書的《討昏君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俠客紅顏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4503190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45031907並收藏俠客紅顏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