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產業定型 (二)
換擋人生:從平凡駕駛到宦海沉浮 作者:破曉之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驕陽似火,天地仿若被放進巨大的蒸籠,熾熱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空氣中彌漫著焦灼感。
林佑和徐專家剛結束李村的調研,馬不停蹄朝著毗鄰的王村趕去。
林佑滿腦子都是兩村未來產業發展的藍圖,
之前化解兩村水源矛盾時王村長的態度還曆曆在目,
如今他盼著能給王村帶來實實在在的轉機。
還沒到村委會,遠遠就看見王村長站在門口,眼睛緊緊盯著路口,
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後背的衣衫被汗水浸透。
瞧見林佑和徐專家,他立刻來了精神,大步迎上來,滿臉笑容:
“可把你們盼來了!這麽熱的天,還為咱村事兒操心,太感謝了!”
林佑趕忙介紹:“王村長,這位是縣農業局的徐專家,專程來幫咱村謀劃產業發展。”
王村長一聽,連忙伸出布滿老繭的手,緊緊握住徐專家的手,激動道:“徐專家,您就是我們村的救星呐!
這麽熱還麻煩您跑一趟,我們村往後可就指望您給指條明路了。”
幾人邁進村委會,屋裏悶熱得像蒸籠,老舊吊扇慢悠悠地轉,絲毫緩解不了燥熱。
剛坐下,王村長便皺起眉頭,長歎一口氣:“不瞞你們,我們王村和隔壁李村情況差不多,一直種普通農作物,養殖也沒成果。
之前有村民想搞種植產業,可既沒經驗,又怕投資打水漂,
加上李村種藥材失敗,大夥就更不敢嚐試了,隻能守著幾畝地,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
說著,他的眼神裏滿是無奈與失落。
林佑安慰道:“王村長,您別著急。今天徐專家來,就是幫咱解決難題的。
技術上,徐專家會提供專業指導;資金方麵,有低息貸款政策,隻要有好項目,啟動資金不是問題。”
王村長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興奮道:“真的嗎?那可太好了!有徐專家指導,還有政策支持,咱村可有盼頭了!”
徐專家推了推眼鏡,站起身笑著說:“理論得結合實際,
咱們先去村裏有種植、養殖經驗的村民家看看,再到田間地頭轉轉。”
王村長立刻起身:“好嘞,我對村裏情況熟,這就帶你們去!”
走在村子裏,地麵被太陽曬得滾燙,每走一步,腳下的土路就揚起一陣塵土。
王村長一邊走,一邊介紹村裏各戶情況。
來到第一戶人家,院子裏擺著農具,主人趙大叔正坐在樹蔭下乘涼。
王村長說明來意後,趙大叔搖著蒲扇苦笑著說:“我種了一輩子地,
就會種玉米、小麥,別的真沒試過,也不知道咱這地還能種啥。”
徐專家微笑著說:“趙大叔,您種莊稼的經驗可是寶貴財富,咱們一起探討,說不定能找到新方向。”
隨後,徐專家詳細詢問土壤、灌溉、病蟲害防治等問題,趙大叔一一作答,眼神裏漸漸多了幾分期待。
從趙大叔家出來,又走訪了幾戶人家。
每到一戶,徐專家都認真詢問、仔細記錄。
看著徐專家專注的模樣,林佑心中滿是敬佩。
王村長則在心裏暗自琢磨: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讓村子富起來。
不知不覺,幾人來到村外田地。
太陽高懸頭頂,田野裏的莊稼被烈日曬得打蔫。
徐專家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仔細觀察、揉搓,感受土壤質地和濕度,又查看周邊水源和灌溉設施。
林佑和王村長站在一旁,緊張地等待徐專家的結論。
過了一會兒,徐專家站起身,臉上露出笑容:“王村和李村地理條件相似,養殖條件不太理想,但種植方麵很有潛力。
我建議你們種‘黃芪’,生長周期和李村的柴胡差不多,
都在這個時節成熟,咱們這兒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合適,市場需求也不小。”
王村長眼睛一亮,驚喜問道:“真的嗎?這黃芪能行?”
林佑也興奮地說:“太好了,徐專家。以後兩村藥材種植規模起來了,
就能和同一家藥企合作,一起銷售,形成產業規模,收入肯定能大幅提高。”
王村長激動地握緊拳頭:“行,有專家指導,有政策支持,還有林佑幫忙,咱王村這次一定能把產業搞起來!
就算天再熱,咱也不怕吃苦,一定要讓村子富起來!”
不知不覺已至晌午,林佑抬手看表,時針指向十二點,肚子適時發出“咕嚕”聲。
這時,王村長爽朗的笑聲傳來:“都這個點兒了,肯定餓壞了!
說啥也得去我家吃頓便飯,嚐嚐我媳婦的手藝。”他滿臉熱忱,讓人無法拒絕。
林佑、徐專家和小何架不住盛情,欣然應允。
一進王村長家院子,廚房裏飄出的飯菜香瞬間鑽進鼻腔,驅散了一身的疲憊與暑氣。
桌上擺滿農家特色菜肴,紅燒土鴨油亮誘人,散養土雞燉出的湯頭乳白鮮香,自家醃製的酸菜色澤金黃、酸辣可口。
王村長熱情招唿大家坐下,一邊夾菜,一邊不住地說著感謝的話:“林佑啊,還有徐專家,你們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要不是你們,我們村還不知道要在這窮日子裏熬多久。”他滿臉真誠,眼裏閃著感激的光芒。
徐專家笑著擺擺手:“王村長,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看到王村有發展的希望,我們也打心底裏高興。”
林佑也跟著說道:“是啊,以後有問題,您隨時聯係我們,咱們一起把村子建設得越來越好。”
幾人一邊吃飯,一邊聊著王村未來的產業規劃,歡聲笑語迴蕩在小院裏。
飯後,告別依舊熱情挽留的王村長,林佑一行人上了車。
林佑對小何說:“下午去大坪村看看。”小何應了一聲,發動車子駛去。
到了大坪村,肖村長早已在村口等候。簡單寒暄後,幾人來到村委會。
肖村長皺著眉頭說:“之前有人試著種過香菇和羊肚菌,
可沒掌握好技術,最後沒成功,大家積極性都受挫了。”
徐專家聽後,認真地點點頭:“咱們先去之前種植的地方看看。”
在肖村長帶領下,一行人來到田間。
徐專家蹲下身,仔細查看土壤情況,又詢問當時的種植方法和遇到的問題。
許久,徐專家站起身,臉上露出笑容:“我看你們大坪村可以試試種植大棚草莓。
這個項目投資不算高,風險相對較小,技術方麵不用擔心,我們農技站會全力提供支持。”
林佑眼睛一亮,接著說道:“等規模起來了,還能推出現場采摘草莓的體驗項目,
讓遊客來了就能吃到新鮮的草莓,這樣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帶動村裏的旅遊發展。”
肖村長聽後,激動得滿臉通紅:“真的嗎?這可太好了!要是能行,我們村就有盼頭了。
之前失敗那幾次,大家都灰心了,這下可算是又看到希望了。”
他眼神裏滿是期待,仿佛已經看到大坪村未來熱鬧的景象。
林佑看著肖村長,心中充滿幹勁:“肖村長,您放心,
有徐專家在,還有我們一起努力,肯定能把這個項目做好。”
徐專家也補充道:“接下來我會安排專業人員過來,從選種到種植管理,全程指導,大家就安心準備吧。”
夕陽的餘暉灑在大坪村的田野上,給這片土地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
林佑一行人帶著滿滿的希望,踏上返程的路,他們知道,又一個村子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林佑和徐專家剛結束李村的調研,馬不停蹄朝著毗鄰的王村趕去。
林佑滿腦子都是兩村未來產業發展的藍圖,
之前化解兩村水源矛盾時王村長的態度還曆曆在目,
如今他盼著能給王村帶來實實在在的轉機。
還沒到村委會,遠遠就看見王村長站在門口,眼睛緊緊盯著路口,
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後背的衣衫被汗水浸透。
瞧見林佑和徐專家,他立刻來了精神,大步迎上來,滿臉笑容:
“可把你們盼來了!這麽熱的天,還為咱村事兒操心,太感謝了!”
林佑趕忙介紹:“王村長,這位是縣農業局的徐專家,專程來幫咱村謀劃產業發展。”
王村長一聽,連忙伸出布滿老繭的手,緊緊握住徐專家的手,激動道:“徐專家,您就是我們村的救星呐!
這麽熱還麻煩您跑一趟,我們村往後可就指望您給指條明路了。”
幾人邁進村委會,屋裏悶熱得像蒸籠,老舊吊扇慢悠悠地轉,絲毫緩解不了燥熱。
剛坐下,王村長便皺起眉頭,長歎一口氣:“不瞞你們,我們王村和隔壁李村情況差不多,一直種普通農作物,養殖也沒成果。
之前有村民想搞種植產業,可既沒經驗,又怕投資打水漂,
加上李村種藥材失敗,大夥就更不敢嚐試了,隻能守著幾畝地,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
說著,他的眼神裏滿是無奈與失落。
林佑安慰道:“王村長,您別著急。今天徐專家來,就是幫咱解決難題的。
技術上,徐專家會提供專業指導;資金方麵,有低息貸款政策,隻要有好項目,啟動資金不是問題。”
王村長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興奮道:“真的嗎?那可太好了!有徐專家指導,還有政策支持,咱村可有盼頭了!”
徐專家推了推眼鏡,站起身笑著說:“理論得結合實際,
咱們先去村裏有種植、養殖經驗的村民家看看,再到田間地頭轉轉。”
王村長立刻起身:“好嘞,我對村裏情況熟,這就帶你們去!”
走在村子裏,地麵被太陽曬得滾燙,每走一步,腳下的土路就揚起一陣塵土。
王村長一邊走,一邊介紹村裏各戶情況。
來到第一戶人家,院子裏擺著農具,主人趙大叔正坐在樹蔭下乘涼。
王村長說明來意後,趙大叔搖著蒲扇苦笑著說:“我種了一輩子地,
就會種玉米、小麥,別的真沒試過,也不知道咱這地還能種啥。”
徐專家微笑著說:“趙大叔,您種莊稼的經驗可是寶貴財富,咱們一起探討,說不定能找到新方向。”
隨後,徐專家詳細詢問土壤、灌溉、病蟲害防治等問題,趙大叔一一作答,眼神裏漸漸多了幾分期待。
從趙大叔家出來,又走訪了幾戶人家。
每到一戶,徐專家都認真詢問、仔細記錄。
看著徐專家專注的模樣,林佑心中滿是敬佩。
王村長則在心裏暗自琢磨: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讓村子富起來。
不知不覺,幾人來到村外田地。
太陽高懸頭頂,田野裏的莊稼被烈日曬得打蔫。
徐專家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仔細觀察、揉搓,感受土壤質地和濕度,又查看周邊水源和灌溉設施。
林佑和王村長站在一旁,緊張地等待徐專家的結論。
過了一會兒,徐專家站起身,臉上露出笑容:“王村和李村地理條件相似,養殖條件不太理想,但種植方麵很有潛力。
我建議你們種‘黃芪’,生長周期和李村的柴胡差不多,
都在這個時節成熟,咱們這兒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合適,市場需求也不小。”
王村長眼睛一亮,驚喜問道:“真的嗎?這黃芪能行?”
林佑也興奮地說:“太好了,徐專家。以後兩村藥材種植規模起來了,
就能和同一家藥企合作,一起銷售,形成產業規模,收入肯定能大幅提高。”
王村長激動地握緊拳頭:“行,有專家指導,有政策支持,還有林佑幫忙,咱王村這次一定能把產業搞起來!
就算天再熱,咱也不怕吃苦,一定要讓村子富起來!”
不知不覺已至晌午,林佑抬手看表,時針指向十二點,肚子適時發出“咕嚕”聲。
這時,王村長爽朗的笑聲傳來:“都這個點兒了,肯定餓壞了!
說啥也得去我家吃頓便飯,嚐嚐我媳婦的手藝。”他滿臉熱忱,讓人無法拒絕。
林佑、徐專家和小何架不住盛情,欣然應允。
一進王村長家院子,廚房裏飄出的飯菜香瞬間鑽進鼻腔,驅散了一身的疲憊與暑氣。
桌上擺滿農家特色菜肴,紅燒土鴨油亮誘人,散養土雞燉出的湯頭乳白鮮香,自家醃製的酸菜色澤金黃、酸辣可口。
王村長熱情招唿大家坐下,一邊夾菜,一邊不住地說著感謝的話:“林佑啊,還有徐專家,你們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要不是你們,我們村還不知道要在這窮日子裏熬多久。”他滿臉真誠,眼裏閃著感激的光芒。
徐專家笑著擺擺手:“王村長,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看到王村有發展的希望,我們也打心底裏高興。”
林佑也跟著說道:“是啊,以後有問題,您隨時聯係我們,咱們一起把村子建設得越來越好。”
幾人一邊吃飯,一邊聊著王村未來的產業規劃,歡聲笑語迴蕩在小院裏。
飯後,告別依舊熱情挽留的王村長,林佑一行人上了車。
林佑對小何說:“下午去大坪村看看。”小何應了一聲,發動車子駛去。
到了大坪村,肖村長早已在村口等候。簡單寒暄後,幾人來到村委會。
肖村長皺著眉頭說:“之前有人試著種過香菇和羊肚菌,
可沒掌握好技術,最後沒成功,大家積極性都受挫了。”
徐專家聽後,認真地點點頭:“咱們先去之前種植的地方看看。”
在肖村長帶領下,一行人來到田間。
徐專家蹲下身,仔細查看土壤情況,又詢問當時的種植方法和遇到的問題。
許久,徐專家站起身,臉上露出笑容:“我看你們大坪村可以試試種植大棚草莓。
這個項目投資不算高,風險相對較小,技術方麵不用擔心,我們農技站會全力提供支持。”
林佑眼睛一亮,接著說道:“等規模起來了,還能推出現場采摘草莓的體驗項目,
讓遊客來了就能吃到新鮮的草莓,這樣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帶動村裏的旅遊發展。”
肖村長聽後,激動得滿臉通紅:“真的嗎?這可太好了!要是能行,我們村就有盼頭了。
之前失敗那幾次,大家都灰心了,這下可算是又看到希望了。”
他眼神裏滿是期待,仿佛已經看到大坪村未來熱鬧的景象。
林佑看著肖村長,心中充滿幹勁:“肖村長,您放心,
有徐專家在,還有我們一起努力,肯定能把這個項目做好。”
徐專家也補充道:“接下來我會安排專業人員過來,從選種到種植管理,全程指導,大家就安心準備吧。”
夕陽的餘暉灑在大坪村的田野上,給這片土地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
林佑一行人帶著滿滿的希望,踏上返程的路,他們知道,又一個村子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