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暉溫柔地傾灑在牧塘鄉的鄉政府大院,為這裏的一切都鍍上了一層暖橙色的迷人光暈。


    林佑和小何結束了在牧塘鄉為期數日的考察調研,此刻正站在車旁,準備踏上歸程。


    林佑滿臉真誠,主動上前握住徐書記的手,說道:“徐書記,真的太感謝您們的熱情招待了,讓我們這次的考察調研特別順利。


    還有任副鄉長,全程陪著我們東奔西走,帶我們深入了解了各個產業,真的辛苦您了,我們心裏滿是感激!


    這次來到文青縣,尤其是在牧塘鄉,我們學到了太多先進的經驗和做法,收獲特別大。


    徐書記、任副鄉長,等你們有空,一定要去我們大溝鄉指導指導工作,讓我們也有機會好好盡盡地主之誼。”


    徐書記笑著用力迴握林佑的手,眼中滿是不舍與親切:“小林,你太客氣了!


    大家都是為了鄉村發展,互相學習交流是應該的。歡迎你們下次再來,咱們繼續深入探討。”


    一旁的任副鄉長拍了拍林佑的肩膀,爽朗地笑道:“林副鄉長,你放心,有機會肯定去!


    這幾天相處下來,就盼著以後咱們多交流,一起把鄉村建設得越來越好!”


    小何站在林佑身後,微微頷首,笑著說:“一定一定,這次考察對我們大溝鄉太有啟發了,迴去肯定得好好研究借鑒。”


    徐書記看向小何,讚許地點點頭:“小何啊,你這幾天跟著林副鄉長,也辛苦了,路上開車注意安全。”


    小何應道:“謝謝徐書記關心,我會注意的。”


    告別聲中,林佑和小何上了車。


    小何熟練地發動車子,緩緩駛出鄉政府大院。


    林佑透過車窗,看著逐漸遠去的牧塘鄉,心中滿是收獲的喜悅與對未來的期待。


    “小何,這次收獲可真大,迴去得好好梳理梳理。”林佑打破了車內的短暫沉默。


    小何一邊專注地開著車,一邊笑著說:“是啊,林哥。我感覺咱們大溝鄉要是能借鑒這些經驗,肯定能有大變化。


    牧塘鄉的幹部真的太拚了,那種一心為鄉村發展的勁兒,太感染人了。”


    林佑輕輕點頭:“沒錯,咱們也得加油,大溝鄉有自己的優勢,隻要找準方向,


    因地製宜,肯定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產業發展之路。”


    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向著大溝鄉的方向疾馳而去,


    夕陽將車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仿佛在訴說著這場考察調研帶來的希望與力量 。


    天邊的晚霞似被點燃的綢緞,肆意鋪展在天際,林佑和小何終於在天黑前趕迴了大溝鄉。


    車子緩緩駛入鄉政府大院,小何疲憊地揉了揉酸澀的肩膀,連日的奔波讓他的雙眼布滿血絲。


    林佑看著小何,滿是心疼地說:“小何,這一路開車可把你累壞了,趕緊迴去休息吧。”


    小何本想推辭,可實在難掩倦意,猶豫片刻後點了點頭:“林哥,那我先迴去了,你也別太累。”


    小何離開後,林佑深吸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孫書記的電話。


    電話那頭,孫書記的聲音滿是驚喜:“小林,你們可算迴來了!快說說,這次文青縣之行收獲咋樣?


    我還在辦公室處理文件呢,你直接過來,咱們好好聊聊。”


    掛了電話,林佑腳步匆匆,朝著孫書記辦公室走去。


    一路上,他的思緒如脫韁的野馬,迴想著這次考察的點點滴滴,內心滿是激動與期待。


    “孫書記,我們迴來了!”林佑推開門,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孫書記趕忙起身,熱情地招唿他坐下,目光中滿是關切與期待:“快,快講講,這次去文青縣都看到了些什麽?”


    林佑坐定,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認真說道:“孫書記,這次去文青縣,可真是收獲滿滿。


    一到那兒,牧塘鄉的徐書記就特別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還安排任副鄉長全程陪著我們考察。”


    “到了那裏當天,我們去了牧塘鄉福壽村的獼猴桃產業基地。


    漫山遍野的獼猴桃樹,鬱鬱蔥蔥,像一片綠色的海洋。


    福壽村的侯村長告訴我們,他們在種植過程中,嚴格控製每棵樹的間距,


    保證充足的光照和養分,還用上了先進的防蟲防鳥技術,


    種出來的獼猴桃又大又甜,在市場上特別受歡迎,根本不愁賣。”


    林佑說著,腦海中浮現出那片碩果累累的獼猴桃園,眼神裏滿是向往。


    孫書記微微點頭,若有所思:“聽起來確實不錯,咱們大溝鄉也有不少山地,不知道適不適合種獼猴桃。”


    林佑接著說:“第二天,我們看了牧塘鄉黃土村的中藥材種植,還有挨著他們鄉的高新鄉的高山蔬菜種植。


    黃土村和藥材商合作,按照嚴格的標準種植中藥材,從播種到采收,都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藥材的品質特別好。


    高新鄉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種出的高山蔬菜口感清甜,供應給周邊城市的大型菜市場和超市,收益相當可觀。”


    孫書記聽得很認真,不時提出幾個問題,兩人討論得熱火朝天。


    “第三天,我們去了較遠的水廣鎮肉牛養殖及加工基地,還有小壩鄉的蜜桃種植基地。


    水廣鎮的肉牛養殖采用科學化管理,加工環節更是引入了先進設備,把牛肉加工成各種產品,附加值一下子就提高了。


    小壩鄉的蜜桃種植的有十多年了,和各大水果商都有合作。”


    林佑越說越激動,這些產業的成功案例讓他看到了大溝鄉發展的希望。


    孫書記聽完,沉默片刻後說:“小林,這些產業確實都很有前景,


    但咱們不能盲目照搬,得先了解大溝鄉各村的實際情況。”


    林佑深表讚同:“孫書記,您說得太對了。


    這次考察讓我明白,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我們必須因地製宜。


    我打算先去各個村走訪調研,聽聽村幹部和村民們的想法,


    再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勞動力等條件,來確定適合發展的產業。


    確定之後,還要去縣上找農業局諮詢相關產業的幫扶政策。


    我以前在農業局工作過,對那邊的情況比較熟悉,到時候我去問問。”


    孫書記拍了拍林佑的肩膀,欣慰地說:“小林,你考慮得很周全。大溝鄉的發展就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辛苦你了。”


    從孫書記辦公室出來,夜色已深,繁星點點。


    林佑望著鄉政府大院,心中滿是使命感。


    他深知,接下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一步步踏實走下去,大溝鄉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


    迴到宿舍,林佑簡單洗漱後躺在床上,卻久久難以入眠,腦海裏不斷浮現出考察時的畫麵,以及大溝鄉未來發展的藍圖。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大溝鄉的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換擋人生:從平凡駕駛到宦海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曉之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曉之鷹並收藏換擋人生:從平凡駕駛到宦海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