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飯桌之上無父子
時空食堂:開局喂飽朱元璋 作者:最初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宇手指在桌麵停頓,讚許地看向蘇小妹。
“小妹聰慧。”
他話鋒一轉,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辯的意味。
“但光有錢,不夠。”
“錢糧軍備,需人調度執行,需政令通達。”
“無權,則寸步難行,皆為空談。”
權?
蘇洵眉頭蹙得更深,握緊了袖中的拳頭。
他一生所學,皆是孔孟之道,修齊治平,輔佐君王,從未想過染指權柄,做那翻雲覆雨的權臣。
蘇軾蘇轍亦是麵色微變,沉默不語。
讀書人的風骨,讓他們本能地排斥這個字眼。
庭院中再次陷入沉寂,氣氛比之前更加凝滯。
程宇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飲了一口,不再言語。
該說的,他已經說了。
路,也指明了方向。
如何抉擇,是蘇家自己的事。
他從不是救世主,隻做等價交換,能跟他們說這麽多,還是因為程宇看過三蘇的曆史事跡後,對他們有些好感。
“哎呀,爹爹,哥哥們,想這些做什麽嘛,頭都大了。”
蘇小妹拉了拉蘇洵的衣袖,又看看兩個哥哥緊鎖的眉頭,嬌憨地嘟囔。
“先生不是說了嘛,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她轉頭望向程宇,大眼睛亮晶晶的。
“程先生,說了這麽久,我肚子都餓啦!”
小姑娘舔了舔嘴唇,一副饞貓模樣,瞬間衝淡了凝重的氛圍。
蘇軾蘇轍被妹妹這麽一打岔,心頭的沉重略微紓解。
是啊,未來遙遠,憂思無益,眼下……確實餓了。
蘇軾更是直接原地複活。
“對對對,小妹說得是!先生,咱們先解決口腹之欲,天大的事,填飽肚子再說!”
蘇轍也附和:“先生之能,不僅在經緯天下,亦在庖廚之道。”
蘇洵看著兒女,又看看氣定神閑的程宇,緊繃的心弦稍稍鬆弛,露出一抹無奈的苦笑。
罷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程宇放下茶杯。“也好,今日讓你們嚐點新鮮的。”
午時。
後廚的土灶升騰起嫋嫋炊煙。
程宇動作嫻熟,不見半分煙火氣。
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焯水,去腥,切塊,大小均勻,棱角分明。
冰糖入鍋,小火慢熬,直至融化,色澤棕紅,氣泡翻騰。
肉塊下鍋,快速翻炒,每一麵都均勻地裹上誘人的糖色。
料酒,醬油,八角,桂皮,香葉……依次加入,香氣瞬間炸開,霸道地鑽入每個人的鼻腔。
蘇家四人早已被這香氣勾得食指大動,圍在灶邊,好奇地看著。
剛剛才和蘇家四人打過招唿的早茶、晚茶兩隻小精靈也在一旁等候。
清水沒過肉塊,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燉。
“咕嘟……咕嘟……”
鍋內湯汁翻滾,肉香混合著香料的氣息,愈發濃鬱醇厚。
等待紅燒肉的間隙,程宇並未停歇。他轉身取出一塊水嫩的豆腐,白皙方正,置於案板之上。
手腕輕動,菜刀落下,隻聽“篤篤篤”幾聲輕響,豆腐已化作大小均勻的小塊,整齊排列。
巧手幾下,切成均勻小塊。
熱油下鍋,蔥薑蒜爆香,下入豆腐,輕輕翻炒。
豆瓣醬,生抽,少許高湯,勾芡。
紅亮的湯汁包裹著白嫩的豆腐,點綴著翠綠的蔥花。
麻婆豆腐,香氣四溢。
“嘶……”蘇軾不自覺地吸了口氣,那麻辣鮮香的味道直衝鼻腔,讓他喉頭微動。
再取鮮活河蝦,去殼抽筋,動作利落。
蛋白,澱粉,抓勻上漿。
滑油,斷生,撈出。
另起鍋,爆香蔥段,下入蝦仁,快速翻炒,淋入少許米醋,撒上碧綠的豌豆。
清炒蝦仁,色澤清亮,鮮氣撲鼻。
最後是一道清爽的拍黃瓜,蒜末,香醋,麻油,簡單調味,爽脆可口。
紅燒肉燉得軟糯入味,湯汁濃稠。
麻婆豆腐麻辣鮮香,滑嫩燙口。
清炒蝦仁q彈爽滑,滋味鮮美。
拍黃瓜清爽解膩。
四道菜,全是大師級的美食。
色香味俱全的同時,還量大。
“請。”程宇示意。
哪裏還用請,蘇家四人早已按捺不住。
蘇軾第一個伸出筷子,目標明確,直指那塊最誘人的紅燒肉。肉塊還帶著滾燙的熱氣,他卻顧不得許多,直接塞入口中。
“唔!哈……”蘇軾被燙得微微張嘴,卻舍不得吐出。肉皮糯,肥肉化,瘦肉酥,甜鹹交織,濃鬱的肉香瞬間充斥口腔,仿佛直接撞上了靈魂。他眼睛瞪得溜圓,含糊不清地大叫:“好吃!好吃啊!爹!二弟!小妹!快嚐嚐!”一邊說著,筷子已經伸向第二塊。
蘇轍夾了一塊麻婆豆腐,送入口中。
麻,辣,鮮,香,燙,嫩,滑……多種滋味在舌尖綻放,刺激著味蕾,額頭瞬間沁出細汗,卻又忍不住再去夾第二塊。
蘇洵動作斯文許多,他細細品味著清炒蝦仁。
蝦仁的彈牙,豌豆的清甜,還有那一絲恰到好處的微酸,將河蝦的鮮美提升到極致。看似清淡,實則滋味豐富,足見烹飪者的深厚功力。他緊鎖的眉頭,在品嚐第一口時,便不自覺地舒展開來。
蘇小妹最愛那甜甜糯糯的紅燒肉,小嘴被醬汁染得油亮,兩腮鼓鼓,吃得不亦樂乎,幸福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還不忘指揮:“哥哥,那個皮多的好吃!”
早茶和晚茶兩個小精靈,見眾人吃得香甜,也鼓起勇氣,悄悄飛到桌邊,用小手指蘸了一點點紅燒肉的湯汁,嘬了一口,頓時也幸福地在原地轉起了圈圈。
一時間,庭院裏隻剩下咀嚼吞咽和滿足的喟歎聲。
先前那關於“權”字的沉重,關於未來的憂慮,仿佛都被這熱氣騰騰的飯菜暫時隔絕在外。
食物最本真的力量,在此刻顯露無疑——填飽轆轆饑腸,也慰藉惶惶人心。
蘇洵看著兒女們難得放鬆的模樣,再看看氣定神閑,仿佛隻是做了件微不足道小事的程宇,心中五味雜陳,最終化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歎,也再次舉起了筷子。
“哎,w(?Д?)w,逆子,敢吃我手裏的蝦仁!”
蘇軾:“父親,明明是我夾的。”
“小妹聰慧。”
他話鋒一轉,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辯的意味。
“但光有錢,不夠。”
“錢糧軍備,需人調度執行,需政令通達。”
“無權,則寸步難行,皆為空談。”
權?
蘇洵眉頭蹙得更深,握緊了袖中的拳頭。
他一生所學,皆是孔孟之道,修齊治平,輔佐君王,從未想過染指權柄,做那翻雲覆雨的權臣。
蘇軾蘇轍亦是麵色微變,沉默不語。
讀書人的風骨,讓他們本能地排斥這個字眼。
庭院中再次陷入沉寂,氣氛比之前更加凝滯。
程宇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飲了一口,不再言語。
該說的,他已經說了。
路,也指明了方向。
如何抉擇,是蘇家自己的事。
他從不是救世主,隻做等價交換,能跟他們說這麽多,還是因為程宇看過三蘇的曆史事跡後,對他們有些好感。
“哎呀,爹爹,哥哥們,想這些做什麽嘛,頭都大了。”
蘇小妹拉了拉蘇洵的衣袖,又看看兩個哥哥緊鎖的眉頭,嬌憨地嘟囔。
“先生不是說了嘛,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她轉頭望向程宇,大眼睛亮晶晶的。
“程先生,說了這麽久,我肚子都餓啦!”
小姑娘舔了舔嘴唇,一副饞貓模樣,瞬間衝淡了凝重的氛圍。
蘇軾蘇轍被妹妹這麽一打岔,心頭的沉重略微紓解。
是啊,未來遙遠,憂思無益,眼下……確實餓了。
蘇軾更是直接原地複活。
“對對對,小妹說得是!先生,咱們先解決口腹之欲,天大的事,填飽肚子再說!”
蘇轍也附和:“先生之能,不僅在經緯天下,亦在庖廚之道。”
蘇洵看著兒女,又看看氣定神閑的程宇,緊繃的心弦稍稍鬆弛,露出一抹無奈的苦笑。
罷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程宇放下茶杯。“也好,今日讓你們嚐點新鮮的。”
午時。
後廚的土灶升騰起嫋嫋炊煙。
程宇動作嫻熟,不見半分煙火氣。
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焯水,去腥,切塊,大小均勻,棱角分明。
冰糖入鍋,小火慢熬,直至融化,色澤棕紅,氣泡翻騰。
肉塊下鍋,快速翻炒,每一麵都均勻地裹上誘人的糖色。
料酒,醬油,八角,桂皮,香葉……依次加入,香氣瞬間炸開,霸道地鑽入每個人的鼻腔。
蘇家四人早已被這香氣勾得食指大動,圍在灶邊,好奇地看著。
剛剛才和蘇家四人打過招唿的早茶、晚茶兩隻小精靈也在一旁等候。
清水沒過肉塊,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燉。
“咕嘟……咕嘟……”
鍋內湯汁翻滾,肉香混合著香料的氣息,愈發濃鬱醇厚。
等待紅燒肉的間隙,程宇並未停歇。他轉身取出一塊水嫩的豆腐,白皙方正,置於案板之上。
手腕輕動,菜刀落下,隻聽“篤篤篤”幾聲輕響,豆腐已化作大小均勻的小塊,整齊排列。
巧手幾下,切成均勻小塊。
熱油下鍋,蔥薑蒜爆香,下入豆腐,輕輕翻炒。
豆瓣醬,生抽,少許高湯,勾芡。
紅亮的湯汁包裹著白嫩的豆腐,點綴著翠綠的蔥花。
麻婆豆腐,香氣四溢。
“嘶……”蘇軾不自覺地吸了口氣,那麻辣鮮香的味道直衝鼻腔,讓他喉頭微動。
再取鮮活河蝦,去殼抽筋,動作利落。
蛋白,澱粉,抓勻上漿。
滑油,斷生,撈出。
另起鍋,爆香蔥段,下入蝦仁,快速翻炒,淋入少許米醋,撒上碧綠的豌豆。
清炒蝦仁,色澤清亮,鮮氣撲鼻。
最後是一道清爽的拍黃瓜,蒜末,香醋,麻油,簡單調味,爽脆可口。
紅燒肉燉得軟糯入味,湯汁濃稠。
麻婆豆腐麻辣鮮香,滑嫩燙口。
清炒蝦仁q彈爽滑,滋味鮮美。
拍黃瓜清爽解膩。
四道菜,全是大師級的美食。
色香味俱全的同時,還量大。
“請。”程宇示意。
哪裏還用請,蘇家四人早已按捺不住。
蘇軾第一個伸出筷子,目標明確,直指那塊最誘人的紅燒肉。肉塊還帶著滾燙的熱氣,他卻顧不得許多,直接塞入口中。
“唔!哈……”蘇軾被燙得微微張嘴,卻舍不得吐出。肉皮糯,肥肉化,瘦肉酥,甜鹹交織,濃鬱的肉香瞬間充斥口腔,仿佛直接撞上了靈魂。他眼睛瞪得溜圓,含糊不清地大叫:“好吃!好吃啊!爹!二弟!小妹!快嚐嚐!”一邊說著,筷子已經伸向第二塊。
蘇轍夾了一塊麻婆豆腐,送入口中。
麻,辣,鮮,香,燙,嫩,滑……多種滋味在舌尖綻放,刺激著味蕾,額頭瞬間沁出細汗,卻又忍不住再去夾第二塊。
蘇洵動作斯文許多,他細細品味著清炒蝦仁。
蝦仁的彈牙,豌豆的清甜,還有那一絲恰到好處的微酸,將河蝦的鮮美提升到極致。看似清淡,實則滋味豐富,足見烹飪者的深厚功力。他緊鎖的眉頭,在品嚐第一口時,便不自覺地舒展開來。
蘇小妹最愛那甜甜糯糯的紅燒肉,小嘴被醬汁染得油亮,兩腮鼓鼓,吃得不亦樂乎,幸福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還不忘指揮:“哥哥,那個皮多的好吃!”
早茶和晚茶兩個小精靈,見眾人吃得香甜,也鼓起勇氣,悄悄飛到桌邊,用小手指蘸了一點點紅燒肉的湯汁,嘬了一口,頓時也幸福地在原地轉起了圈圈。
一時間,庭院裏隻剩下咀嚼吞咽和滿足的喟歎聲。
先前那關於“權”字的沉重,關於未來的憂慮,仿佛都被這熱氣騰騰的飯菜暫時隔絕在外。
食物最本真的力量,在此刻顯露無疑——填飽轆轆饑腸,也慰藉惶惶人心。
蘇洵看著兒女們難得放鬆的模樣,再看看氣定神閑,仿佛隻是做了件微不足道小事的程宇,心中五味雜陳,最終化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歎,也再次舉起了筷子。
“哎,w(?Д?)w,逆子,敢吃我手裏的蝦仁!”
蘇軾:“父親,明明是我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