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積矽步
重迴九零下崗潮,我帶著全廠發家致富 作者:文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時嗤笑了一聲:“相貌和金錢這些隻能是吸引女人注意你的手段,不是長久之計。以為不管你多帥,會有比你長得更帥的。不管你多有錢,總有人比你更有錢。再說,女人又不是隻看相貌。講出來你可能不信,能讓身邊女人都對他死心塌地的男人,有些長得不但不好看還有點醜。”
張自強:“你的意思.....是我也可以嗎?”
程時:“當然。其實追女人跟搞銷售一樣。你先要先把自個兒忽悠瘸了,絕對的相信自己,才能讓別人相信你。其次你要想辦法把你的特長和優點展示出來,別總強調自己的缺點。你知道自己長相不是那麽占優勢,那就不要凸出長相。比如這個頭發,那麽亮眼,人家想不關注你的臉都不行,直接忽略了你的言行和內在。”
張自強:“我試試。”
他次日又去把頭發染迴了黑色。
也不出去跑業務,就在廠區裏溜達來溜達去,一看就是在捱時間等他下班。
反正他已經完成了程時給他定本月銷售任務。
以前於大東總說張自強那麽傻,去做業務會被別人忽悠瘸了。
沒想到,看著憨厚的他反而更受客戶青睞。
程時說,是因為張自強更有耐心,更善於傾聽。
而且,大家其實都討厭跟太精明的人打交道。
於大東深以為然。
這就是扮豬吃老虎。
程時也常用這一招。
他談判勝率高,也是因為大家覺得長得這麽好看的人,腦子肯定不行。
他樂得讓別人這麽想,一開始都是藏鋒,所以所有人都輕敵,等後來發現他的本事已經晚了。
下午,鄭擁軍打電話來程時要不要去海城考察一下電子行業各個廠的情況。
江浙滬是中國現在電子技術發展的先鋒。
他懷疑上次鄭擁軍摸底沒有摸清楚。
剛好,這一次,他一起去好好調研一下。
程時欣然應允,不過他要求索性把蘇省和浙省的都一起看看。
鄭擁軍迴答:“好,不過這樣的話一周可能不夠。我們盡量吧。”
程時下來把廠裏的工作安排了一下,就買機票準備去海城了。
收拾東西時,他忽然想起今年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發生。
今年台風很猛,會給向東市帶來百年一遇的暴雨和洪水。
算一算就在他出差這段時間,
他停下來琢磨了一下。
當初建廠的時候,就考慮了地勢,所以所有國企大廠都位於整個城市比較高的地方。
紡織廠是把一座小山頂削平了建的,所以他的廠子和門麵都不怕。
可是最近程娟去的幾個鄉就在河邊,地勢低窪。
每年都要淹幾次,所以才那麽窮,需要國家扶持。
他放下手裏的東西,去敲程娟的門。
程娟這一陣子曬黑了好多。
以前是一朵白玫瑰,看著嬌弱,其實帶刺。
現在渾身上下都透露著健康和活力。
程娟:“嗯?有什麽事嗎。你明天就要出發,怎麽不早點睡覺。”
程時:“姐,你這幾天,能不能別去鄉下了。”
程娟:“為什麽?”
程時:“我聽天氣預報說有台風。”
程娟:“是,但是天氣預報也說了,那個台風轉去海上了。對湘省沒有影響了。就算有也不怕,湘省每年這個季節都要暴雨一個月。沒關係的。”
程時:“你就答應我這一次行嗎。不然我就推遲出差時間在家守著你。”
雖然他自己違背了自然規律,但是依舊對這個世界的法則抱有絕對的敬畏之心。
程娟前一世是淹死的,上一次差點再次淹死。
如果程娟這個人的設定就是一定要在這個年紀淹死呢?
誰能保證這個世界不會變著法子用其他方法再次實現設定?!!
程娟微微皺眉:“你怎麽了?你從來不會這樣婆婆媽媽,還要纏著我。”
程時:“你別管,先答應我。”
程娟:“行行行,我答應你。”
還說這小子成熟了,結果還是這麽任性。
程時又去交代了蔡愛萍他們幾句不讓程娟下鄉的事,早上離家前還反複交代。
結果程時一走,程娟就打算出門。
蔡愛萍拉著程娟:“你弟弟不是不讓你去嗎?”
程娟笑:“媽,你也知道他是我弟了。他不讓我去工作,我還真聽他的嗎?他隻是怕河裏漲水,我有危險。可是咱們向東市境內的河哪年不漲水?再說今天早上我又聽了天氣預報,都沒有說台風的事。所以不用擔心啦。”
她覺得程時這一次有點小題大做了。
不過她能理解程時,上次的事情多少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
眼看遠處有車進公交車站,程娟掙脫了蔡愛萍:“媽,我要走了,不然要錯過班車了。”
蔡愛萍隻能跑進去抓了兩個雞蛋和一根玉米塞到程娟的包裏:“別忘了吃午飯。你看你最近都黑瘦了好多,注意安全啊。”
程娟已經跑遠,頭也不迴揮了揮手迴應。
蔡愛萍拍了拍自己胸口,自言自語:“年紀大了。果然容易操心,總覺得心裏怪怪的。”
-----
程時中午到達金陵市,跟鄭擁軍匯合。
鄭擁軍算起來跟程時也不過是見第三次,可是總覺得無比熟稔和親切。
“我已經按照你說的順序,約好了參觀的廠子。第一個就去金陵微分電機廠。”
程時咧嘴一笑:“行。”
鄭擁軍:“我總覺得你這小子不太尊重我。”
程時:“尊重,我怎麽能不尊重。”
我能尊重得起來才行。
你這小子一喝醉就講你當年去蘇聯學習受的窩囊氣,然後抱著我哭,唱“向前、向前、向前”和“愛拚才會贏”。
鄭擁軍哼了一聲低聲問:“你說說看,你忽然要看這麽多廠子跟你研發生產高精數控機床有什麽關係?”
程時:“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現在就是要把小河小溪都匯集到一起。”
鄭擁軍臉皺成一團:“我們都是工農兵技術人員,沒上過幾天學,所以你在我麵前別抖文袋子,盡量說人話,行嗎?”
張自強:“你的意思.....是我也可以嗎?”
程時:“當然。其實追女人跟搞銷售一樣。你先要先把自個兒忽悠瘸了,絕對的相信自己,才能讓別人相信你。其次你要想辦法把你的特長和優點展示出來,別總強調自己的缺點。你知道自己長相不是那麽占優勢,那就不要凸出長相。比如這個頭發,那麽亮眼,人家想不關注你的臉都不行,直接忽略了你的言行和內在。”
張自強:“我試試。”
他次日又去把頭發染迴了黑色。
也不出去跑業務,就在廠區裏溜達來溜達去,一看就是在捱時間等他下班。
反正他已經完成了程時給他定本月銷售任務。
以前於大東總說張自強那麽傻,去做業務會被別人忽悠瘸了。
沒想到,看著憨厚的他反而更受客戶青睞。
程時說,是因為張自強更有耐心,更善於傾聽。
而且,大家其實都討厭跟太精明的人打交道。
於大東深以為然。
這就是扮豬吃老虎。
程時也常用這一招。
他談判勝率高,也是因為大家覺得長得這麽好看的人,腦子肯定不行。
他樂得讓別人這麽想,一開始都是藏鋒,所以所有人都輕敵,等後來發現他的本事已經晚了。
下午,鄭擁軍打電話來程時要不要去海城考察一下電子行業各個廠的情況。
江浙滬是中國現在電子技術發展的先鋒。
他懷疑上次鄭擁軍摸底沒有摸清楚。
剛好,這一次,他一起去好好調研一下。
程時欣然應允,不過他要求索性把蘇省和浙省的都一起看看。
鄭擁軍迴答:“好,不過這樣的話一周可能不夠。我們盡量吧。”
程時下來把廠裏的工作安排了一下,就買機票準備去海城了。
收拾東西時,他忽然想起今年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發生。
今年台風很猛,會給向東市帶來百年一遇的暴雨和洪水。
算一算就在他出差這段時間,
他停下來琢磨了一下。
當初建廠的時候,就考慮了地勢,所以所有國企大廠都位於整個城市比較高的地方。
紡織廠是把一座小山頂削平了建的,所以他的廠子和門麵都不怕。
可是最近程娟去的幾個鄉就在河邊,地勢低窪。
每年都要淹幾次,所以才那麽窮,需要國家扶持。
他放下手裏的東西,去敲程娟的門。
程娟這一陣子曬黑了好多。
以前是一朵白玫瑰,看著嬌弱,其實帶刺。
現在渾身上下都透露著健康和活力。
程娟:“嗯?有什麽事嗎。你明天就要出發,怎麽不早點睡覺。”
程時:“姐,你這幾天,能不能別去鄉下了。”
程娟:“為什麽?”
程時:“我聽天氣預報說有台風。”
程娟:“是,但是天氣預報也說了,那個台風轉去海上了。對湘省沒有影響了。就算有也不怕,湘省每年這個季節都要暴雨一個月。沒關係的。”
程時:“你就答應我這一次行嗎。不然我就推遲出差時間在家守著你。”
雖然他自己違背了自然規律,但是依舊對這個世界的法則抱有絕對的敬畏之心。
程娟前一世是淹死的,上一次差點再次淹死。
如果程娟這個人的設定就是一定要在這個年紀淹死呢?
誰能保證這個世界不會變著法子用其他方法再次實現設定?!!
程娟微微皺眉:“你怎麽了?你從來不會這樣婆婆媽媽,還要纏著我。”
程時:“你別管,先答應我。”
程娟:“行行行,我答應你。”
還說這小子成熟了,結果還是這麽任性。
程時又去交代了蔡愛萍他們幾句不讓程娟下鄉的事,早上離家前還反複交代。
結果程時一走,程娟就打算出門。
蔡愛萍拉著程娟:“你弟弟不是不讓你去嗎?”
程娟笑:“媽,你也知道他是我弟了。他不讓我去工作,我還真聽他的嗎?他隻是怕河裏漲水,我有危險。可是咱們向東市境內的河哪年不漲水?再說今天早上我又聽了天氣預報,都沒有說台風的事。所以不用擔心啦。”
她覺得程時這一次有點小題大做了。
不過她能理解程時,上次的事情多少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
眼看遠處有車進公交車站,程娟掙脫了蔡愛萍:“媽,我要走了,不然要錯過班車了。”
蔡愛萍隻能跑進去抓了兩個雞蛋和一根玉米塞到程娟的包裏:“別忘了吃午飯。你看你最近都黑瘦了好多,注意安全啊。”
程娟已經跑遠,頭也不迴揮了揮手迴應。
蔡愛萍拍了拍自己胸口,自言自語:“年紀大了。果然容易操心,總覺得心裏怪怪的。”
-----
程時中午到達金陵市,跟鄭擁軍匯合。
鄭擁軍算起來跟程時也不過是見第三次,可是總覺得無比熟稔和親切。
“我已經按照你說的順序,約好了參觀的廠子。第一個就去金陵微分電機廠。”
程時咧嘴一笑:“行。”
鄭擁軍:“我總覺得你這小子不太尊重我。”
程時:“尊重,我怎麽能不尊重。”
我能尊重得起來才行。
你這小子一喝醉就講你當年去蘇聯學習受的窩囊氣,然後抱著我哭,唱“向前、向前、向前”和“愛拚才會贏”。
鄭擁軍哼了一聲低聲問:“你說說看,你忽然要看這麽多廠子跟你研發生產高精數控機床有什麽關係?”
程時:“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現在就是要把小河小溪都匯集到一起。”
鄭擁軍臉皺成一團:“我們都是工農兵技術人員,沒上過幾天學,所以你在我麵前別抖文袋子,盡量說人話,行嗎?”